有人说血栓多是“拖”出来的?哪些毛病放着不理,会拖成血栓?

很多疾患问题,都是“拖”出来的,心梗、脑梗等血栓问题,同样也不例外。

是明知有问题,却不积极的去应对和改善,最终导致问题越积越多,或越来越严重,由量变到质变,最终形成了大问题,这就是“拖”的坏处,对于健康问题,更是如此,很多时候,本来是轻症,不严重的问题,因为一个“拖”字,最终发展成了大问题,等真正出现大问题的时候,才去重视,才想起来采取措施控制,往往就太晚了!

举个例子来说明心血管的血栓是如何拖出来的

可能初期只是有轻度的高血压问题,因为没有感觉,就不管,也不从生活上进行调理干预,也不服药就控制血压,拖着拖着,血脂,血糖水平也逐渐升高了,高血脂,糖尿病都确诊了,都已经“三高”了,该去好好控制这些问题了吧,可还是没啥大感觉啊,虽然有时候喝水有点多,经常肚子饿,偶尔头晕一下,也不算什么嘛,于是继续拖。

高血压和高血糖,逐渐损伤血管内皮健康,而过多的胆固醇不能够被及时的代谢利用,在受损的血管内皮下方形成沉积,沉积的血脂来不及被高密度脂蛋白完全转运,身体就会通过巨噬细胞来吞噬这些脂质,经过氧化过程,形成一些经过氧化修饰的脂质泡沫,这些泡沫逐渐融合,形成一个黄色粥样的脂质核心,在受损的血管内壁上方,会形成纤维蛋白等成分形成的纤维帽,这样就形成了一个动脉粥样的斑块问题。

这种斑块在初期阶段,脂质核心比较小,纤维帽很厚,这样的斑块是稳定的,但如果我们仍然注意心血管疾病风险的控制,三高不控制,生活上也不注意,暴饮暴食,久坐不运动,吸烟喝酒,熬夜,这些不良生活习惯加上三高的影响,这种动脉粥样硬化的斑块就会不断进展,发展,脂质核心越来越多,纤维帽变得越来越薄,甚至被侵蚀出现溃疡,当这些斑块出现溃破时,我们的身体会认为是出现了出血的问题,大量的血小板以及其他凝血物质会聚集到斑块破裂处,聚集成团,最终形成血栓,血栓堵塞冠状动脉血管,就形成了心梗。

你看看,有怎么能说“血栓”不是拖出来的呢?如果我们能换种方式对待我们的健康,积极的对三高问题进行控制,尽早的控制好血压血脂血糖水平,同时根据身体情况,做好心血管疾病风险的评估,结合心血管风险高低,做好心血管疾病风险的预防,虽然不能说一定可以避免心梗的发生,但从很大程度上,我们能够减量的避免和减少心梗的发生。

这些毛病放着不理,拖出血栓就晚了

想要减少血栓的发生风险,首先当然是要注意三高的控制,前面我们也介绍了三高对于动脉血管的危害性和导致血栓形成的机理,因此,控制好三高,对于减少心脑血管疾病风险,预防血栓意义重大,就不用多说了。从控制目标上来看,对于身体条件允许的朋友们,对于三高的控制目标建议——

  • 血压控制到130/80mmhg以下。

  • 血脂控制低密度脂蛋白至少要到2.6mmol/L以下,对于已有冠心病问题的朋友,应该控制到1.8以下甚至更低,甘油三酯和高密度脂蛋白也要尽量控制达标。

  • 血糖的达标要求是糖化血红蛋白7.0%以下,对应的空腹血糖应该在7.0mmol/L以下,餐后2小时血糖应该在10.0mmol/L以下。

除了要控制好三高以外,想要减少血栓风险,还有一些疾病问题值得我们警惕和加强控制——

比如颈动脉斑块的问题,当然颈动脉斑块的形成也是动脉血管粥样硬化的结果,想要控制好颈动脉斑块问题,与三高的积极控制也是分不开的,但对于颈动脉斑块的问题,要辩证的看待,对于稳定的较小的颈动脉斑块问题,控制好三高,坚持良好生活方式,定期复查就好,而对于进展较快,破裂风险较大的颈动脉斑块,则应该积极的加强防控,一方面要做好血脂的调节,另一方面可以服用抗血小板药物进行血栓的预防,对于符合手术指征的,也可以通过颈动脉内膜剥脱术来减少斑块造成的颈动脉重度狭窄以及形成血栓的风险。

比如冠心病的问题,冠心病患者的冠状动脉狭窄超过了50%以上,已经影响了了心脏的供血和供氧,同时也是出现急性心梗的高危人群,因此,对于冠心病的病情也要积极的进行控制,一般说来冠心病患者血栓的预防,同样也要做好血脂的控制和抗血小板药物的长期应用,对于狭窄程度超过75%的冠心病,心绞痛通过药物无法改善的情况,或有较大心梗风险的冠心病患者,也可以通过介入手术放入支架来改善冠状动脉狭窄的问题,减少心梗风险,但需要说明的是,支架手术并非一劳永逸,术后仍然要做好病情的控制和心血管疾病的二级预防。

比如有房颤问题的朋友,房颤是导致静缺血性脑卒中(脑梗)重要风险疾病,房颤控制不好,形成栓子就进入脑血管就容易堵塞脑血管,引起脑卒中的问题,因此,对于房颤问题的朋友,一定要积极的进行房颤的预防和控制,同时也要做好抗凝的治疗,大约有80%的房颤患者需要使用华法林或其他的抗凝药物来进行抗凝预防,抗凝的目的是为了减少栓子的形成,从而减少心源性脑梗的发生几率。

有人说血栓多是“拖”出来的?哪些毛病放着不理,会拖成血栓?

谢谢邀请:

血栓也就是血液里出现了杂质,在身体里循环时,受到某个地方的血管太细了,而流速过慢,慢慢的形成了沉淀,在此淤堵了,就形成了血栓。由于血栓的阻塞,就产生了血压高,让身体的血液循环不好,就形成了更多的病变,如心梗、脑梗、脑血拴,动脉硬化,甚至很多疾病的产生。这个时候是最关健的,如果能及时疏通血管,让血液不再淤堵,血压就正常了,心率也会正常的。

我是一个中医的自学者,靠自己的认知来分析得病的原因,从“老师”的讲解中懂得淤堵的道理,学习人体穴位和按摩,还有艾灸的知识,逐渐让不通的血液流通,并让毒素排除体外。

因为艾灸可以排毒,清除体内的垃圾,让血液逐渐变清,增加白细胞数量,增强身体的免疫力,抗病毒的能力增加,提高人体健康有非常好的作用。更大的作用就是补阳,还补气,如果一个人的身体总是害冷,手脚冰凉,那他最适应艾灸,因为他的身体缺少太阳的照射,艾灸就有太阳的功效。大家都知道,下雪天的道路容易结冰,如果太阳出来了,冰就会溶化。还比喻把一根塑料管,里面装满水,放到零下十度的地方,水马上就变成了冰,如果你不及时溶化,它一定会冻爆,因为塑料管已经硬化了,它经不起冰冻的澎涨,所以就会漏了,很多人并不知道这个道理,即使天气再冷,也该干什么干什么,还不注意保暖,这样的人不得病谁得?很多病都可以预防,而大家偏偏不重视自己,结果让病情严重了,还不知道,这就是悲哀啊,因为你不懂,所以才会付出更大的代价,甚至是生命。

图片一来自网络。

有人说血栓多是“拖”出来的?哪些毛病放着不理,会拖成血栓?

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吸烟、不运动

有人说血栓多是“拖”出来的?哪些毛病放着不理,会拖成血栓?

血栓是是血脂高造成的是唯一答案。

有人说血栓多是“拖”出来的?哪些毛病放着不理,会拖成血栓?

血栓,简言之就是血管里形成的小血块,我们都知道,血管是负责全身血液运输的重要器官,而一旦血栓形成,就会导致血管狭窄、堵塞,影响血液输送到全身各个器官,进而导致器官缺血、缺氧,而诱发严重的并发症。

有人说血栓多是“拖”出来的?哪些毛病放着不理,会拖成血栓?

血栓的危害较大,可以说是血栓在哪里形成,哪里就会被堵,相应地出现严重的疾病,比如心血管堵塞所致的急性心梗,脑血管堵塞所致的脑梗,这些疾病都是致命性的。

而血栓的形成绝对不是一朝一夕的,它与人们长期不当的生活习惯息息相关,同时与很多慢性疾病的发生也有关。因此,对于血栓形成的高危人群而言,一定要提高警惕 ,时刻注意提防自身异常症状的出现,及时就医诊治。

1、身体健康出现的毛病:人一旦上了年纪,总会被各种疾病所缠身,比如常见的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等等,而这些疾病对于患者而言,虽说本身不致命,甚至短时间内没有任何的不适。但是,长此以往却会威胁患者的生命健康,如果放任不管,就会发生严重的并发症,进而给患者带来致命的风险。其中,血栓形成就与高血脂、高血压、高血糖等慢性疾病息息相关,如高血脂会致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而斑块破裂就会导致血栓形成;高血压会致血管内皮受损,诱导脂质堆积等等。对于该类患者而言,如果忽视自己的病情,不把自己当病人来看,不管不问,就会大大增加血栓形成风险。

2、生活方式存在的毛病:除了疾病因素外,其实人们在日常生活中长期养成的一些不当行为,也是导致血栓形成的风险因素,是必须要改变的毛病。比如,饮食方面,偏爱肉食、油炸食物、动物肝脏、甜品等高脂肪、高胆固醇、高糖、高盐、高热量食物等,而又少吃蔬菜、水果、粗粮,常有暴饮暴食、饮食过饱、爱吃外卖等不良习惯;久坐不动,严重缺乏锻炼;长期吸烟饮酒;肥胖或超重;长期熬夜、过劳;长期压力过大,伴有紧张、焦虑等不良情绪等,这些毛病与血栓形成也是息息相关的。

3、自身存在的一些毛病:血栓形成时,患者会有一些容易忽视的症状,是器官缺血的表现,比如脑缺血会有头晕、头痛、哈欠连连、单侧肢体麻木无力等;心肌缺血会有胸闷、胸痛等;下肢血栓形成会有肢体疼痛、红肿等,出现这些症状的时候 ,不要误以为是小毛病而放任不管,及时就医治疗是关键。

有人说血栓多是“拖”出来的?哪些毛病放着不理,会拖成血栓?

血栓的形成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有十年甚至二十年!多数是拖出来的,最主要是要注意饮食过咸,高血压一定要得到控制,控制情绪少生气,有家族病史的要提早预防.生活方式要注意清淡饮食.注意血压.血脂.血糖.增加运动!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