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心脏支架术后不能运动,你支持吗?为什么?
心脏支架术后不能运动,这是不折不扣的谣言,真正的医生和健康科普作者,都不会支持这样的说法。
为什么要给心脏放支架,是因为为心脏供血的冠状动脉血管出现了严重的狭窄甚至急性梗塞性的问题,为了改善心脏的血供,打通心脏的血管通路,通过介入手术,用支架将闭塞的血管支撑起来,是心脏放支架的根本目的,心脏支架手术目前技术已经非常成熟,通过支架手术,改善心脏血运,解决了冠状动脉重度狭窄的问题,有时候甚至是挽救的生命。
很多朋友认为心脏支架术后不能运动,是想当然的认为,放入冠状动脉血管中的“支架”并不牢固,通过运动,可能会使支架松动,位移,引发新的心血管风险,但实际上,支架置入心血管狭窄闭塞部位后,都很牢固,不会因运动或者活动而发生位移或脱落,时间长了以后更是会与血管产生融合,因此,这样的担心纯属杞人忧天,完全没有必要。
心脏支架术后,到底能不能运动,一般情况下,除非有运动锻炼的相关禁忌,如较严重的心衰的情况下,通常都是可以运动锻炼的,放入了支架,改善了心脏血运后的心脏,一般原来的心血管狭窄问题得到改善,心脏供血得到了更好的保障,在这种情况下,适度的进行运动锻炼,反而对于预防心血管疾病的二次发作,是很好的生活调理方式,适度的运动锻炼,能够加强血压的控制,改善甘油三酯水平和提升高密度脂蛋白,改善胰岛素抵抗,加强血糖控制,对于三高的辅助调理是很重要的干预手段,同时适度的运动锻炼,也能够适度增强心肺功能,提高心肌力量,改善心功能,能够从多方面起到预防心血管疾病二次发作的作用。因此,对于支架术后没有运动禁忌的朋友,不但不是不能运动,而是要提成合理运动,坚持运动。
心脏支架术后,运动锻炼也是有讲究的——
首先,在术后短期内,不要强行运动锻炼,不管您多么热爱运动,一般情况下,在术后一个月以内的身体恢复期中,是不推荐强行运动的,尽量的让身体恢复到健康状态时,再开始循序渐进的运动,也是很重要的。
其次,在运动锻炼之前,最好进行心脏功能的评估,如果心脏功能允许,身体条件也不错,当然就提倡进行运动锻炼,如果心脏功能在心梗过程中已经严重受损,已经不适合进行运动锻炼,那么也应该多多注意休息才好。
第三,运动锻炼的方式和强度也要注意,因人而异,个性化进行运动锻炼是最重要的,结合自身情况,在身体耐受的情况下,进行中等强度的有氧运动即可,不必非得达到多大的量,但也不要活动量太小起不到锻炼效果,结合自身情况,合理安排运动强度,同时坚持运动,不要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才能够真正的通过运动使心血管获得健康获益。
第四,运动锻炼时要做好血压的控制,如果您的心血管问题,同时合并高血压问题(临床上这种情况非常常见),放了支架,并不代表高血压问题已经解决,还是要注意血压的控制,血压控制平稳了,达标了,再进行运动锻炼,能够减少运动过程中,血压进一步升高带来的脑卒中风险。
心脏放过支架的朋友,当然光注意运动锻炼还远远不够,在支架术后,心血管的狭窄问题得到了缓解和改善,但并不代表一劳永逸,对于心血管的一些慢病风险,还要注意控制和调理,三高问题要积极控制好,血脂控制到1.8以下,才能稳定好斑块,同时注意长期服用抗血小板药物进行血栓的二级预防,这些都是支架术后稳定病情,减少心血管疾病反复发作的重要方面。除此之外,在生活上,更应该注意健康生活方式的保持,具体就不多说了,除了合理坚持运动以外,控制饮食,保持平和心态,注意保暖,戒烟酒,避免熬夜,保持良好作息等等,这些方面都值得长期坚持,这些健康生活方式保持带来的心血管获益,与长期坚持合理用药一样重要,缺一不可。
有人说心脏支架术后不能运动,你支持吗?为什么?
在张大夫做完心脏支架手术之后,确实有很多朋友会问:“张大夫,我出院以后,一定按照您的要求按时、按量的服药,但是别的方面我该如何注意呢?比如说我还能不能运动?如果能运动,我该怎么把握?”这个问题提的好,表达出了很多朋友关心的问题。今天张大夫就在这里和大家做一个说明。
现在我们或多或少都知道,如果冠状动脉狭窄程度严重,往往需要进行支架治疗,这种支架的目的就是开通狭窄或者闭塞的血管,从而使血流能够正常到达需要它的地方,去营养心肌。大家或者会担心,置入进去的支架,是不会掉了?或者错位?其实这是完全没必要担心的,支架与血管能够达到完美的融合,不会掉。那么置入进去的支架会不会把血管壁刺破,造成出血呢?这也是不会的,请大家放心使用。
回到问题中来,支架置入术后能不能运动呢?张大夫认为,一般情况下,由于狭窄的“罪犯血管”已经解除,无论是患者的自我感觉还是检查结果,都应该支持较植入前多做一些运动,但一定不适剧烈运动。但是如果同时伴有其他疾病如关节炎,或者同时存在其他的冠状动脉的狭窄没有解除,运动就要保守一些。
总之,支架置入之后,绝大部分情况下可以运动的,具体的运动量可以效仿支架置入之前,在此基础上可以缓慢加大一些运动量(有氧运动为主),但一定要把握好度,这个还应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具体希望您咨询一下自己的临床医生
有人说心脏支架术后不能运动,你支持吗?为什么?
这个问题似乎回答很多次了,再次明确的说一次,支架术后是可以运动的,而且鼓励早期活动,这也是目前心脏康复推行的目的。很多人担心,运动时支架会不会移位,会不会掉出来?我们先看看支架是如何释放的
从上图可以开到,支架是网状结构,中间包裹着一个球囊,支架的释放压力一般12个大气压左右。这是一个什么概念,我们汽车轮胎的压力是2.5个大气压左右,因此可以想象这么大的压力下支架是牢牢贴在血管壁上,无论我们跑、跳,支架是都不回移位的。因此,完全不用担心支架掉出来。
对于之间术后的多数患者,我们鼓励早期开始中等程度的有氧运动!支架术后,如果不是严重心功能不全,或者其余血管残留严重狭窄,我们都鼓励早期开始有氧运动。同样心梗的患者我们也是推荐支架术后开始循序渐进的有氧运动,从最初的床边活动,到一个月后的中等程度有氧运动,包括慢跑、游泳都可以。运动量可以通过计数心率来指导:当运动中心率加快至170-年龄,则提示运动量已达标。即如果您的年龄为50岁,运动中心率到达120次,则提示运动量达标。
对于心梗患者,支架术后鼓励在专业医师指导下早期开始康复运动。心梗患者是一部分比较特殊人群,部分心梗患者心功能可能遭受打击较大,受损严重,此类患者推荐在专业心脏康复医师指导下循序渐进的运动康复。
而对于心功能没有明显受损的患者,可根据医生的指导尽快运动康复。
如果有心脏方面问题,可以点击右上角,关注心脏内科阿亮医生,与您分享更多医学科普知识。
有人说心脏支架术后不能运动,你支持吗?为什么?
心脏支架本身就是用来解决我们心肌缺血、缺氧和坏死的治疗方法,其目的在于提高我们的生活质量,尽可能恢复日常活动能力。所以支架术后如无禁忌症,均建议及时开始运动,运动可以减轻焦虑情绪、控制体重,辅助支架术后的治疗;同时也可以减少支架后血栓形成和再狭窄的风险。心脏支架术后的运动应在医生指导下进行,运动前要充分评估病情,对于存在频繁心绞痛发作、血压水平波动大或过高、合并心功能不全等问题的患者,应先积极治疗基础病,待病情稳定后再开始运动。如术后病情恢复很好,建议术后一月内避免大幅度体力活动,一月后逐渐开始运动,以有氧运动为主,讲求循序渐进、贵在坚持。支架术后根据病情可选择散步、慢跑、快走、健身操、太极拳、骑自行车、游泳等,要逐渐增加运动强度,讲求量力而行,以自己无胸痛等不适为宜。建议大家每周运动5~7天,每次坚持半小时以上为宜,运动前要做好热身,运动中注意保暖和补充水分,运动强度以自身微微出汗、心率稍加快(控制在220-年龄的60%~70%以内)为宜。运动宜选择在温暖的午后或傍晚进行,避免在清晨和寒冷、雨雪天气外出运动。我们在规律运动的同时,也要注意合理饮食、戒烟限酒、控制体重、规律作息、保持良好的心态。并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药物治疗,如无禁忌症应长期服用阿司匹林和他汀类药物,配合使用至少一年的氯吡格雷或替格瑞洛,并根据病情使用相应的药物。治疗过程中需注意监测病情变化,并定期复查。
感谢阅读,祝大家身体健康。关注全科扫地僧,获取更多健康知识。
有人说心脏支架术后不能运动,你支持吗?为什么?
冠心病患者,为了促进机体康复,提高机体抵抗力,在疾病恢复期心脏功能允许的情况下,进行适宜的户外体力活动是十分必要的。
每天应安排一定时间的户外活动,如散步、打太极拳等。如果户外活动较远,要随身携带保健盒,以备急用。进行户外锻炼时,必须注意气候变化对身体和疾病的影响。天气过于严寒时,不宜进行户外锻炼,体质弱、病情重及年龄较大者尤应注意。除寒冷因素外,还有刮风、炎热、干燥、阴雨及湿度过大等气候,对冠心病患者也是不利的,也可直接或间接地引起冠心病发作,应加以注意或适当回避。 缺乏运动易使脂肪堆积,体重增加,血压升高。运动还可使紧张的精神放松,如慢跑、散步、游泳等等,对稳定血压、降低血脂和血糖等有好处。但心绞痛忌参加剧烈运动或者重体力劳动,因为心绞痛患者的心肌本身就有不同程度的缺血或缺氧,如参加剧烈运动或重体力劳动,进一步增加了心肌的耗氧量,加重心肌缺血与缺氧,容易诱发心肌梗死。冠心病患者的运动也最好安排在上午或下午,不易安排在清晨。
有人说心脏支架术后不能运动,你支持吗?为什么?
患者心脏支架手术后,需要根据心脏的实际情况制定科学的运动计划。
我父亲冠脉内放置了四个支架,而且手术后主刀医生跟我说父亲冠脉的远端情况并不是十分理想,以后有猝死可能。因为我父亲除了冠脉粥样硬化外,没有其他基础心肺疾病,没有糖尿病,没有高血压,所以父亲心脏支架手术已经过去接近11年后身体依然不错。现在父亲还可以爬几百米高的山,甚至可以提几十斤重的重物,当然我们是反对他做这些事情,但是父亲偶尔还是会偷偷地做这些事。
我们可以把心脏支架手术简单地分为三类,第一类是单支或多支血管病变,手术后彻底改善心肌供血,心功能恢复比较好;第二类是多支血管病变,手术改善部位心肌供血,心功能恢复尚可;第三类是多支或者单支血管病变,虽然心肌供血稍微有改善,但是部分心肌心肌血管供血没有明显改善,心功能恢复不理想。再根据患者有没有其他基础心肺疾病,心梗导致心肌有无坏死,心肌坏死范围等来判断患者的心脏储备能力,从而制定一个科学的运动计划。
第一类情况,患者无基础心肺疾病,心梗前就放置心脏支架或者心梗后及时放置心脏支架,心肌没有发生缺血坏死等情况,放置心脏支架后患者心功能毫无疑问得到明显改善。此类患者除了要正规吃药外,其他跟正常人基本没有区别,除了尽量不参加极限运动外,其他运动基本不受限制。因为手术后要进行抗血小板治疗,尽量不要让自己受伤,创伤后止血更加困难,特别是导致体内出血更麻烦。
第二类情况,患者心功能有改善,而且心功能肯定会比原来明显改善,但是患者身上还有潜在风险。这类患者其实需要积极锻炼,但是运动负荷不能太大,比如慢跑,快步走,轻量的体力劳动为佳。运动量应该由小到大,由缓到快,逐渐增加运动负荷到不产生胸闷气逼为佳。长期锻炼可以改善心功能。
第三类情况,患者心肌供血虽有改善,但是患者心功能并未好转。此类患者大多只能照顾自己的日常生活,只能进行非常轻微的运动,比如散步,扫地等家庭活动,有些患者可能心肌坏死较严重,甚至照顾自己都有困难。此类患者的不仅心肌供血有问题,本身其他基础病也会导致严重问题。这也是很多心脏支架患者术后几年内就出问题的原因,不能把问题归咎于心脏支架。
我是支持心脏支架后运动的,我更支持心脏支架患者在医生建议下制定一个科学的运动养生方案,只做适合自己的运动,尽量不超越合理范围也不害怕运动。
心脏支架患者需要在运动、饮食、生活、作息、爱好、规范用药等多方面科学安排,这样就能更加健康地生活。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