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十岁以上的老年人怎样补钙会更好?

这是一个很好的问题,不管男性还是女性,年龄到了50岁以上,都应该更加注意身体钙质的补充,合理补钙,对于维持身体健康,减少骨质疏松风险,是非常重要的方面。但对于如何补钙,很多中老年朋友却存在这样那样的误区。

人体内的钙质主要分布于骨骼中,钙元素作为形成骨骼的重要元素,我们身体中的钙大约有99%存在于骨骼和牙齿中,还有少数的钙元素存在于血液中。在我们青少年时期,身体的成骨速度大于骨质流失的速度,因此随着身体的生长,骨骼也会随之生长,而到了成年,会有一段时间我们的成骨速度和骨质流失速度基本平衡,而当进入中老年阶段时,比如女性进入更年期时,由于身体激素水平的变化,骨质流失速度会逐渐超过成骨速度,此时血液中的钙质就会加速流入骨骼,补充骨骼的钙质需要,但这时候身体如果得不到充分的钙质补充,骨骼的钙质得不到及时补充,就更容易出现骨质疏松的问题,骨质疏松问题,随着年龄的增长,男性和女性都会遇到,轻则引起骨骼关节疼痛等不适症状,重则在某些情况下,引起一些大关节的骨折,导致行动能力受限,因此,50岁以上的朋友们,确实应该多多注意身体钙质的补充。关于补钙,有很多讲究,也有很多误区,今天我们就谈几个常见的误区——

1. 补钙就是喝骨头汤?

以形补形是我们中国人特别热衷的一件事情,很多朋友认为补钙就是多喝点骨头汤就好了,但实际上,骨汤中的钙含量并不高,而更多的是脂质、嘌呤等物质,对于有高血脂、高尿酸问题的朋友,更是不宜喝的太多。

想要通过食补来补钙,是非常正确的做法,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富含钙质的食物还是有很多的,牛奶、奶酪等奶制品、豆浆、豆腐、其他豆制品、鸡蛋、海鲜、肉类、坚果、青菜、西兰花等蔬菜中,都含有丰富的钙质,因此,通过合理的安排饮食结构,比起和骨头汤来,补钙效果要更好。

2. 补钙就一定要吃钙片

还是要强调食补的重要性,对于50岁以上的朋友,膳食营养学会推荐的钙摄入量是每日1000mg,如果能够保持均衡合理的膳食结构,通过食补1000mg的钙质也是完全可以做到的,半斤豆腐中含有800多mg的钙,而一盒250ml的高钙牛奶中,含有钙的量也在500mg左右,再加上日常蛋类、青菜、坚果、鱼、肉等摄入的 钙量,每天摄取1000mg 的钙,其实也并不是什么太难的事儿。

因此,对于补钙来说,真的不适一定要服用补剂来补充,如果对于从膳食营养中确实无法有效的补充足量的钙质,或者身体确实存在钙质缺乏情况的朋友,也可以考虑服用补充剂来补钙,对于这种情况,可以结合日常膳食,选择合理剂量的钙补充剂,每日加强钙的补充。

3. 补钙不用补维生素D

钙和维生素D是一对好搭档,很多朋友知道要为宝宝补充维生素D,却不知道中老年人补钙,同样也要注意维生素D的补充,维生素D对于促进钙质吸收,促进钙质成骨等方面,都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补钙的同时一定要注意维生素D同补。在日常生活中,香菇、蛋黄、牛奶、菠菜、深海鱼肉、豆腐等食材中,都含有一定量的维生素D,可以通过食补多多的进行补充,除了食补以外,还可以多注意增加身体的日晒,也有助于皮肤中的维生素D转化,如果是服用该补充剂的朋友,也可以注意选择钙和维生素D的复合制剂,这样的补钙效果会更好。

最后总结一下,50岁以上的中老年朋友,应该多多注意身体的钙质的补充,在钙质的补充上,最好的方式是通过合理饮食,调整膳食结构来补充钙,如果通过食补不能足量补充,或者明显有钙质缺乏问题的情况的,可以选择合理剂量的补充剂来补钙,补钙的同时,应该注意维生素D的补充,对于促进钙质吸收,维持身体的全面营养健康,有着重要的作用。

五十岁以上的老年人怎样补钙会更好?

首先说一下,五十岁左右的只能算做中年人,六十五岁以上的才算老年人。不过补钙这件事,在五十岁才想起来要补,有点晚。因为人的骨量在三十岁左右就会达到高峰,之后就是缓慢的“下坡路”。所以补钙这事,应当从更年轻的时候就开始。

一、补钙不是吃钙片

虽然有专家说中国人都需要补钙,但不是如某些保健品广告中所声称的,每个人都要去吃钙片。事实上,对于大多数普通人,从每天的食物中就会得到充足的钙。只要每天饮食均衡,可以得到充分的阳光照射,就不用额外的去补钙。

健康的正常人,每天摄入800毫克钙就可以,五十岁以上的人因为钙质流失较快,建议摄入1000毫克的钙质。食物中的钙来源主要为奶制品、新鲜绿叶蔬菜、各种豆制品以及各种坚果。所以每天摄入半斤奶(鲜奶、酸奶均可),吃上一斤的蔬菜,几块豆腐再加一小把坚果,人就不会缺钙。

二、补钙需要维生素D的帮助

但只有钙也不行,还需要维生素D来帮助钙的吸收。很多人只知道补钙却不懂补维生素D,结果钙量够了,身体却吸收不了。比如说佝偻病,看起来是因为缺钙,但真正的原因是因为缺乏维生素D。

补充维生素D有一个又简单又省钱的方法,那就是晒太阳!阳光可以使得人体皮肤合成维生素D,每天在阳光下晒上1小时,就可以满足人体一天所需的维生素D。但是要注意,隔着玻璃晒不行,一定要直接晒到太阳才可以。晒太阳的时候要注意避免晒伤,请自行掌握尺度。

平时吃些动物的肝脏、蛋黄、海鱼、蘑菇等食物,也可以补充维生素D。但日晒不足以及纯素食的人,还有代谢功能低下的老年人,以及怕晒黑皮肤的爱美人士,就要考虑口服补充维生素D了,推荐的剂量为每天400IU。

三、骨头汤补的是“肥肉”

很多人一提补钙就会想到骨头汤,华子告诉大家,其实骨头汤并不补钙。骨头虽然是钙元素构成的,但钙只有溶解后人体才能吸收。骨头中的钙溶解度太小了,即使长时间熬炖,汤中的钙大约仅能达到100毫升中含4毫克。而人每天需要800毫克的钙,换算成汤就要喝20000毫升(相当于40瓶矿泉水的量)的骨头汤,这是不现实的。

那些熬得发白的骨头汤,实际上是骨髓中含有的脂肪在高温下乳化显露出的颜色。因为含有脂肪,所以骨头汤喝起来才那么的香,而且里面还含有胆固醇、嘌呤(代谢产物为尿酸,可致痛风)等物质。所以说骨头汤实际上补的是“肥肉”,并不是钙。

四、钙片并不能乱吃

只有病理性缺钙的人才需要服用钙片,比如说,吸收差的高龄老人,孕期的女性、哺乳期的妈妈、绝经期的妇女等。这类人群对钙需求巨大,依靠日常饮食难以满足需求,才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钙片。同时还要配以维生素D、双磷酸盐、降钙素或雌激素等药物,促进钙质吸收。提示一下,某些咀嚼钙片口味不错,但钙片不是零食,千万别吃多。

总结一下,五十岁的人群,每天推荐补充1000毫克左右的钙。但没达到病理性缺钙的人,别擅服钙片,正常均衡饮食,每天多晒太阳就可以得到充足的钙。在服用钙片之前,请咨询医生或是药师。我是药师华子,欢迎关注我,让我成为你身边的药剂师。

五十岁以上的老年人怎样补钙会更好?

五十岁以上人群钙流失速度较快,如不及时补钙,容易导致骨质疏松症的发生。

骨质疏松症是以骨量减少和骨组织微观结构破坏为特征,导致骨的脆性和骨折危险性增高的全身性疾病。人体骨骼中的骨质降到一定程度时,骨小梁的数量减少,间隙加大,骨内的主要矿物质钙盐大量流失,其内部变得相当松软,强度明显下降,甚至压缩变形,以致在很小的外力下即可发生骨折,即为骨质疏松症。

老年人预防骨质疏松,不但要注意膳食中钙的补充,还要防止体内钙的流失,使体内最大限度地拥有骨钙量,日常应做到以下几点:

1.每日至少饮用250ml的纯牛奶,并多食豆制品、绿叶蔬菜以补充钙质。每日最好保证1~2个小时的日晒,以便紫外线激活皮肤中的7-脱氢胆固醇,使之变为有活性的维生素D被机体吸收,维生素D可促进钙质的吸收,而晒太阳是促进机体合成维生素D最好的方法。

2.适当体育运动,尤其是负重运动有利于骨骼发育和骨量的增加,但同时注意量力而行。

3.低钠饮食,每日食盐摄入量不超过6g,防止钙流失。

4.适量的蛋白质,避免蛋白质摄入过量或者不足,适量食用大豆制品,可以补充优质的植物蛋白和钙,同时大豆异黄酮可以减少骨钙丢失。

5.慎重选择饮料,碳酸饮料中含有大量的磷,过多饮用可导致骨钙的流失,饮酒也会一定程度上加速骨质疏松,日常饮品应以白开水和淡茶水为主。

6.忌食精制糖和甜食,过多的糖分会影响钙的吸收,加重骨质疏松症。

7.多吃水果蔬菜,补充机体必需的维生素和矿物质,以利于保持健康体重,避免体重过高而使骨骼负重大。

8.合理烹饪蔬菜,食用草酸高的蔬菜,如菠菜、苜蓿菜、苋菜、竹笋、芹菜、香菜时可先用水焯,以去除部分草酸,提高蔬菜中钙的吸收利用率。

五十岁以上的老年人怎样补钙会更好?

题目说五十岁以上的老年人,我想准确而言,应该是五十岁以上的中老年人,因为大家公认的老年人应该是六十五岁以上才算。随着社会老龄化人口的增加,中老年占人口比例越来越大。而老年骨质疏松症是不可避免的话题,众所周知,补钙是防治骨质疏松的常见方式。那么老年人怎样补钙会更好?

一、为什么老年人特别需要补钙

人体骨骼中的成骨细胞和破骨细胞决定骨的形成和骨钙吸收的进度。人在36岁以前,成骨细胞占主要方面,使得这一阶段骨骼发育、骨质在不断增加,骨钙的吸收大于钙的溶解,因此,骨钙水平会随年龄的增加而增加。

到36岁时,二者处于平衡阶段,机体的骨钙含量达到高峰。36岁以后,破骨细胞数量开始上升,造成人体骨钙的不断减少,钙的吸收变得缓慢,同时溶解和排泄增加,导致体内的钙开始流失。随着年龄的增长,骨钙水平越来越低,导致老年骨质疏松的发生,并引起骨痛。

二、老年人如何补钙?

1.食物补钙为主

一般情况下,中老年补钙的方法还是主要以食补为主。在日常饮食中增加含钙量较多的食品,如奶类、鱼、肉等,以增加人体钙质的不足。我国营养学会建议成人每日需摄入800mg的钙,绝经后妇女和老年人每日需摄入1000mg的钙。根据一项对骨质疏松患者膳食钙摄入量的回顾分析结果显示,73%的人每日饮食所摄入的钙已超过800mg,说明并不是所有的骨质疏松患者都需要服用钙剂。

2.必要时选择钙剂

当食物中的钙不能满足人体的需要时,才应考虑服用钙剂。一个好的钙制剂应是含钙量高、溶解度大、吸收好、易服用且价格便宜。为了使钙能更好的吸收,在补钙的同时,应注意补充维生素D。同时,应针对不同的人群同时采取不同的措施。例如老年绝经后妇女,除了补钙还需要适量补充雌激素。而合并糖尿病的老年骨质疏松患者,补钙量应适当加大,且还需要考虑合并使用降钙素或双磷酸盐等药物。需要注意的是,补钙时应少用含咖啡因(咖啡、茶叶、可口可乐)和含酒精的饮料。因为这些饮料可促使钙离子从粪便及尿中排出。

3.改善生活方式

老年人防治骨质疏松除了补钙以外,还需要注意在一些生活方式上加以预防。如果有吸烟嗜好的戒烟;适当多到户外活动,多晒太阳以增加机体对钙的吸收;进行适当的有氧运动,从整体能力上改善肌肉、骨骼的基本功能水平,维持并增加骨量等。

五十岁以上的老年人怎样补钙会更好?

我们不要迷信吃钙片,肉骨头煲汤等,来达到补钙的目的。

其实,食物中含钙高的东西多啦。象豆制品、牛奶、碱性食物,蔬菜中的海带、豆角等也有很好的补充钙的成分。尤其老年人,多吃五谷杂粮的食料,以及每天多吃水果(梨、苹果、弥猴桃)、蔬菜、水产(鱼、虾)等,足够你补充钙啦。

五十岁以上的老年人怎样补钙会更好?

想吃啥就吃啥自然就补钙了,一年内喝个两三袋牛羊奶粉就行了。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