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天要到了,高血压者应注意什么?

日子过得飞快,已经进入了11月份,马上就要进入供暖季了,也标志着冬天已经悄然来临了,每年的冬季,都是心脑血管高发的高危季节,对于高血压问题的朋友,更要多多注意高血压的控制和调理。

高血压患者冬天应该更注意血压的测量和控制

很多有高血压问题的朋友会发现,本来在温暖季节控制的好好的血压,到了天气寒冷的冬季,就一下子变得难以控制了,原来服用的药物控制血压很平稳,到了冬天更容易忽高忽低了,因此,在天气逐渐转凉的过程中,高血压患者应该增加血压健康测量的频率,及时的了解自身的血压波动情况,如果血压仍然保持平稳,继续保持原有的生活干预和用药方案即可,如果出现血压的经常波动或难以控制,也要积极的进行应对和控制。

实际上,气候的变化,确实会对人体的血压形成一定的影响,特别是血管硬化程度比较严重的朋友,就更容易在冬天出现血压不易控制的情况发生,对于这样的情况,可以结合实际情况,一方面进一步加强生活上的调理控制,另一方面,对于血压确实无法控制好的,不妨就医调整下用药方案,一般不建议在单一用药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大剂量,而通过降压药联合用药的方式来加强血压控制,通常是更理想的做法。

高血压患者冬天应该更注意心血管风险的预防

很多高血压患者,本身就是心血管疾病患者或心血管疾病的高危风险者,因此,在寒冷的冬季,对于有此类问题的朋友,在冬季也要更加注意心脑血管疾病的预防,有高血脂问题的,要注意坚持做好血脂的调控,需要服药控制血脂水平的,要继续坚持服药,定期监测血脂水平;需要服用抗血小板药物,如阿司匹林的,也要根据情况,长期服用阿司匹林,做好血栓的预防。除此之外,在生活上,高血压患者也要多加注意,具体注意哪些方面呢?总结下来,主要就是在冬季,除了要注意保暖以外,高血压患者要注意“慢”,问大家总了高血压患者在冬季要注意的4个“慢”,来看看是否有道理。

1. 起床要慢,冬季是心血管疾病的高发季节,而冬季清晨的时间段,就更是心血管疾病的高危时段,特别是有晨峰高血压问题的朋友们,起床一定不要着急,早点醒来不要紧,但千万不要太着急起床,不妨在床上躺一会,让心跳和身体都适应了醒来的状态以后,再起身起床,这样可以减缓身体的交感神经激活,降低晨峰高血压造成心脑血管事件的几率。

2. 脾气要慢,万事莫着急,很多时候焦急,生气,就会让血压飙升,而如果不能保持平和的心态,在冬季本来血压就容易出现波动的季节里,就更容易一些血压急剧升高,或者引起其他心血管风险疾病的事情发生,因此,保持平和心态,让自己的脾气慢下来,让心静下来,也是降低冬季心血管风险的重要方面。

3. 运动要慢,冬季就不能运动了吗?当然不是的,但对于高血压患者来说,特别是还有一些心血管疾病问题的朋友来说,在冬季,也要注意运动强度的控制,不宜进行过高强度的运动,适度的运动,微微出汗气喘,及时的回到温暖的室内恢复,这样的运动能够使心肺得到锻炼的同时,又能保证运动安全,如果强度过大,大汗淋漓,冷热刺激,这样的运动反而可能带来一定的健康风险,得不偿失。

4. 排便要慢,这里说的慢,不是说一定要控制速度,而是说注意不要过于用力。在冬季因为便秘问题,用力排便时,导致高血压患者出现出血性脑卒中的病例并不少见,因此,养成良好的排便习惯,不着急,注意不过度用力,也可以减少高血压患者的相关健康风险。

冬天要到了,高血压者应注意什么?

很多高血压病病人都很害怕过冬天,因为在冬天天气一冷,血压就控制不佳。事实上,高血压患者冬季发病住院的人数确实明显增多,那么要控制好血压,高血压患者在冬季要注意哪四点?

为何在冬季血压不好控制?

这是因为高血压病是一种与气候变化密切相关的疾病,患者的交感神经反应性比正常人明显升高,容易紧张、激动,对环境改变不易适应等。冬季的寒冷刺激使患者交感神经异常兴奋,造成心脏收缩力增强,周围血管收缩,引起收缩压及舒张压上升,血压波动性增大,易导致高血压并发症的发病增加,如脑出血、缺血性卒中及心肌梗死等。

此外,在冬天,天气寒冷,为了御寒,人们会选择很多高热量的食物滋补,这些食物大都含有大量的胆固醇和油脂,不容易被消化吸收,囤积在体内,血脂血糖升高,这也给高血压患者并发其它疾病带来隐患。

高血压患者在冬季要注意哪四点?

(1)注意保暖:

无论是室内还是户外,保持温度远比风度重要,因为高血压患者可能因为气温波动而血液骤变,引发血管事件。因此,冬天里,武装自己很重要,从帽子到围巾,从棉衣到袜子,全方位抵御寒冷袭击。

(2)合理饮食,远离三高食物:

高血压患者在冬季可以适当进补,但要注意饮食原则,即低脂、低盐、低胆固醇及高钾、高钙、高纤维素,大量三高食物的摄入,会加重动脉粥样硬化,因此冬季要限制三高食物的摄入,多吃黑木耳、洋葱头、芹菜、茄子、山楂等软化血管、降低血压的食物。冬天不能吃得太油腻,要多吃新鲜的蔬菜水果,少食盐,以免引起血压突然升高。

(3)定时睡眠,多喝温开水:

每天坚持定时睡眠,冬天不要起得过早。高血压病人晚上睡觉前及早上起床后都应该及时喝一杯温开水,做到稀释血液的作用,同时每天喝足量的水,保持足够的尿量,排出体内的毒素,这样可促进大便通畅。

(4)注意监测血压,遵医嘱服药:

高血压者在冬天要经常自测血压,做好记录,并注意观察自己血压的变化,一旦出现波动时,应及时反馈给主治医生。此外,要定时服药,保持血压的稳定,不可随意停服降压药,还要定期复诊,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除了以上四点,对于身体条件和外部环境许可的高血压患者朋友,提倡适度运动锻炼,引物运动有利于血压的控制及减少并发症,可根据自身的情况选择适宜的运动,如散步、太极拳等。此外,要注意防寒保暖,避免严寒刺激。另外,要保持乐观愉快的心情,切忌狂喜暴怒等情绪剧烈波动。

冬天要到了,高血压者应注意什么?

冬天到了,高血压患者应该注意什么。我觉得最应该注意的就是血压的升高。

一、天气变冷,为什么血压会升高

天气寒冷的时候,为了抵抗寒冷,人体会分泌儿茶酚胺类物质,主要是肾上腺素,肾上腺素会导致血管收缩。也可以理解为热胀冷缩原理,天气变冷了,血管收缩了。血压是血液对血管壁的压力,血管收缩变小,压力自然就大。

二、面对天气变冷,广大高血压患者应该如何应对。

1.加强血压的监测

原来血压稳定的时候,可能每周测个几次,到了冬天应该勤快一点,不妨每天测血压,一般一天测两次足以,早上起床上厕所后一次,晚上睡觉前一次。

2.出现血压不稳定,及时的调整药物

冬天也是各位高血压患者到医院调整药物的高峰期。冬天加药,夏天减药,这也是很正常的事情。那么血压升高多少才要去调药呢。我觉得血压波动大于10mmHg,连续测几次,但是这样,说明不是测量的误差,就应该去看医生,加大药量,或者换一种药。

3.注意保暖

既然天气寒冷,血压容易波动,那么注意保暖就很重要了。尤其是有些老人,喜欢早上运动的,可以考虑晚点出门,或者换成傍晚。

4.注意保持体重

冬天是养膘的季节,冬天吃了饭,动的少,容易长肉。肥胖的危害是很多大的,因此要注意要控制体重。

5.饮食方面

寒冷天气,吃个火锅是极好的。但是麻辣的汤底以及酱料对于高血压患者来说,含盐量太高了。高血压患者不要吃太咸,可以考虑清汤。

总结:血压突然升高,就容易导致血管内的动脉斑块破裂,形成血栓。心脏的血管斑块破裂导致心肌梗死,脑动脉斑块破裂导致脑梗死。这也是冬天,这些病发病率升高的原因。因此,冬天来了,各位高血压患者要保持警惕,出现胸痛和脸弯嘴斜手脚麻木无力,要及时就医。

冬天要到了,高血压者应注意什么?

周一全天24小时,我们急诊我收治抢救3例急性心肌梗死,5例心衰或伴有肺感染,4例脑梗死,1例脑出血。

这些患者都是急危重患者,随时都有生命危险,这13位患者来医院的时候,都有一个共同特点,那就是来的时候血压都特高,而患者和家属根本不知道,几乎都说平时血压控制的挺好。再一问最近都没监测血压。

这些危重患者,之所以发病,和最近血压没有监测,血压升高导致这些心脑血管疾病爆发有直接关系。

所以,不管您有没有高血压,建议您冬季都勤测量血压没坏处,测个血管几分钟,得了这些严重的心脑血管疾病,就是一辈子。

尤其有高血压的朋友,冬季应该注意哪些事情呢?

第一、多测量

因为大部分高血压并没有不舒服,根本不能靠感觉头晕头疼等等不舒服来来判断自己血压高不高,只能通过测量血压才能准确判断。如果自己能感觉血压高不高,就不会有那么多人受到高血压的袭击了。

第二、外出一定注意保暖

冬季血压高的一个原因就是温度降低,尤其外出更应该保暖,寒冷的空气收缩血管,容易导致血压升高,容易引起血管痉挛,容易导致心脑血管疾病发生,所以外出一定注意保暖。

第三、控制血压是持久战

高血压这个慢性疾病,绝大部分人都不能根治,那么控制血压就是我们一辈子的事情。高血压并不像感冒,一周左右就完事了,高血压需要长期,乃至终来管理。

管理高血压分为两个部分,一部分就是养成服药,并且监测血压的习惯,所以对于高血压的朋友,一定记得按时吃药,定期监测。如果发现血压异常,多测量几次后,必要时找医生调整药物。

另一部分是预防和控制高血压的基础,那就是健康生活方式,血压不但受温度影响,血压受很多因素影响。尤其生活习惯影响血血压,更明显。比如熬夜失眠血压就会升高,比如喝酒血压就会高,比如激动血压就会高,比如吃的盐多血压就会高,比如肥胖血压就会高等等这些生活细节,不但要冬季注意,这些坏习惯早应改掉,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

冬季如果外出运动,一定评估好身体,不舒服就不要出去,雾霾低温不要出去,可在室内活动。运动一定做好热身。

总之,所有的健康生活方式,是要伴随高血压人的一生,而不仅仅是冬季。

冬季,最最最关键,是多测量血压,您只有多测量,才知道有木有问题,才知道怎么办。

您都没发现血压高,谈何控制?

[心血管王医生版权]

冬天要到了,高血压者应注意什么?

冬季高血压患者要注意四大点:1.居室、衣着。2.睡眠、健康饮食。3.坚持适度运动、保持情舒畅平静。4.坚持药物治疗、增加测血压次数。

冬天要到了,高血压者应注意什么?

  冬季气温低,高血压患者更应提高警惕,主要有几方面的原因:1、在寒冷的环境下,血管会冷缩甚至变硬,从而引起血压升高;2、人体受到寒冷刺激后,会导致交感神经兴奋,全身毛细血管收缩导致脑部缺血缺氧,加速了血栓的形成;3、北方气候干燥,人体消耗水分多,容易造成体内缺水,血液粘稠度高,血流减慢,最后血容量不足可导致缺血性脑中风。另外,很多高血压患者会发现在严寒来临后,每天吃的降压药似乎也减少了很多效用。

  那么,为了稳定控制血压,预防心脑血管事件发生,高血压患者冬季要注意些什么呢?

第一,缓缓起床

  清晨是急性心梗、脑梗的多发时刻!据调查,70%-80%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都是在早晨6-10点。如果一睡醒就匆匆起床穿衣服,身体从长时间的休息状态,突然改变体位进入到活动状态,人体交感神经系统被迅速激活。老年人调节能力差,易发生体位高血压。

  早上第一件事不应该是穿衣或喝水,而是在被窝里缓慢地动动手、动动脚,轻微活动一下,让身体有个清醒的时间再起身。然后,可以喝一杯温水,有需要的可以起来顺便把降压药吃了。

第二,做好保暖工作

  今年,南方天气阴冷,常有雨雪;北方干冷,室内外温差大。严冬来临,一定要做好室内室外的保暖工作,特别是头部和脚部的保暖。头部因为位置最高,且有着丰富的脑血管等,对于干冷的耐受性更差;而脚部由于处于心脏的最远端,也需要仔细呵护。

第三,合理安排饮食

  首先,应注意保持低盐饮食,每日盐的摄入量≤5克。其次,切忌大吃大喝,特别是晚餐时如果吃太多,导致胃肠功能负担加重,影响睡眠,不利于血压下降。如果冬季血压经常波动,那么就一定要忌口,少盐、少油,多喝水,多吃新鲜水果蔬菜。晚餐宜吃易消化食物,并配以汤类,不要怕夜间多尿而不敢饮水或进粥食,可以适当提前一点时间进食晚餐。

第四,适度活动

  冬天早晨温度较白天平均温度更低,高血压患者晨起也容易发生心脑血管事件,因此运动活动都不应该选在早晨进行。有晨练习惯者,应注意活动量适度;天气较冷时,晨练时间可适当后延,最好在太阳出来后再外出锻炼。

第五,不宜久蹲用力大便

  老年人年纪大,胃肠蠕动功能差,是便秘的高发人群。便秘时大力排便,腹压升高,引起突然的血压飙升,这增加了原有高血压、心脏病等心脑血管疾病的老年人的危险。因此,在日常中要多喝水,多吃一些植物纤维和粗粮,预防便秘,保证大便通畅。


第六,睡得“早一点”

  高血压患者不应熬夜,晚上11:00之前睡觉。专家介绍,晚上11点到凌晨2、3点,是人体的最佳睡眠时间,错过这个时间段,睡眠质量就会大打折扣。早上7:00起床,中午小睡半小时。如果睡眠不足更容易出现血压不稳,引发心血管疾病。

第七,改掉坏毛病

  抽烟、酗酒、脾气差,这三个都是高血压的危险因素。戒烟可以显著降低心血管病、癌症等疾病的风险。高血压患者最好不饮酒,如果饮酒建议少量。健康的一半是心理健康,疾病的一半是心理疾病,冬季更应保持心态平和,以免因生气着急而导致血压波动。

第八,做好血压监测

  高血压患者做好日常血压测量和记录很有必要,既提醒自己关注血压;去医院看病时,还可以供医生参考。

第九,按时服药

  在冬季高血压患者如果发现血压不稳定,应及时就医,请医生指导是否需要调整用药,平时应遵照医嘱规范服用,按时按量,切忌随意减药、停药。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