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跑半个小时,相当于吃了降压药”?真的靠谱吗?

经常听到周围有这样的说法:“有高血压?别怕,多活动活动,每天跑步半小时,比吃降压药还管用!”还真的就有朋友信了这样的说法,至于这个说法科学吗?是否适用于所有的高血压患者,却很少有人去细细探究。

对于高血压患者来说,运动锻炼确实是非常重要的辅助控制血压,减少心血管疾病风险的重要生活调节因素,但如果说所有的高血压患者,通过运动锻炼就能把血压控制下来,这样的说法也有失偏颇。

举个身边朋友的例子,这位朋友只有30多岁,身材肥胖,日常生活久坐居多,运动很少,前几天去体检发现血压已经到了150/110这样的水平,跑来问李药师,说能否不吃药,通过运动把血压控制下来。对于这样的情况,我告诉他不妨先别急着运动,先试试吃一阵子降压药,把血压控制下来,特别是低压高到了110,如果不控制下来就去运动,运动时心脏剧烈跳动,会使得血压进一步升高,反而可能会带来健康风险。如果通过吃药把血压控制下来了,比如说能把血压的低压控制到90左右的水平了,鉴于这位朋友还比较年轻,不妨试试通过包括加强运动在内的生活因素调理来控制血压,把体重降下来,把烟酒先戒了,保持乐观平和的心情,说不定血压平稳,停药也是完全有可能的。

这个例子说明,如果血压水平较高,不管是高压还是低压,超过二级以上高血压的患者,想要加强运动来调控血压,不妨先试着把血压控制好,然后在加强运动锻炼。

跑步,加强运动确实是很好的辅助控制血压的生活调理方面,我国2017年版国家基层高血压防治管理指南中指出,通过合理的运动锻炼,坚持运动锻炼,每次运动不少于30分钟,每周进行5~7天的规律运动,可以使血压降低4~9mmhg这样的水平。这个数据是基于大数据样本统计得来的,实际上,在生活中,通过坚持运动锻炼调控血压,有些朋友,确实能够使血压水平降低较多,甚至达到正常范围,如果真的是这样,继续坚持就好,但建议您千万不要拿个人的成功经验到处宣扬,毕竟还有一些朋友,通过运动锻炼,降压效果并不明显,因此,如果把运动调理血压成功的个例,总结为“跑步半小时,相当于降压药”的结论,是不够科学和理性的。

高血压的控制是一个多方面综合管理的过程,最终的目的是为了控制血压平稳,减少高血压对心脑肾等靶向器官的健康危害。因此,不管是坚持运动,还是合理用药,都应该以这个目标为原则——

如果通过运动调理,血压没有平稳控制到达标水平,那么不妨再试试低盐饮食,适量饮食,调节控制体重,戒烟限酒,保持良好作息等方面的生活调节,如果加强这些方面的生活调节,血压还是降不下来,无法达到平稳控制的目的,不妨扪心自问一下,最近脾气怎么样,有没有焦虑,紧张,生活压力是不是太大了,心理对于血压的影响,往往容易被忽视,而且比较难以控制,但为了控制好血压,不妨试着保持平和心态,开开心心,放松心情去生活,如果上述这些都做到了,血压仍然居高不下,那么不妨就医咨询,遵医嘱合理用药来控制自身的血压水平。各方面生活因素的控制是控制血压的基础,合理用药是控制血压的有效手段,很多时候,对于高血压患者,需要几方面结合起来,才能有效的控制血压平稳。

还有一点需要提醒大家的是,对于高血压患者来说,如果通过运动锻炼,对于血压的控制效果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理想,也千万不要气馁,或者因此而停止运动锻炼,只要身体条件允许,进行合理的中等强度的运动锻炼,坚持运动锻炼,其对于身体的健康获益是多方面的,不但能够对高血压的调理有益,还能够增强心肺功能,减少心血管疾病风险,增强体质,控制体重,加强血脂血糖血尿酸控制等多个方面获益,因此,如果能够坚持运动,对于高血压患者来说是很好的调理方式,但如果运动锻炼加其他的生活控制,血压仍然无法有效控制,该吃药还是要吃药。

“每天跑半个小时,相当于吃了降压药”?真的靠谱吗?

【专业医生为您做解答】

谁都知道降压药是用来控制血压的,但降压药是如何起到降压作用的你知道吗?这就要知道血压为什么会升高?

血压是指血液在血管中流动时对血管壁产生的压力,人体中的血液处于一个封闭的循环系统中,只要是能影响这个循环系统正常运转的因素都将影响到血压的高低,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血液循环的动力因素 血液之所以能循环流动起来,是通过心脏的不断收缩给血液施以了动力,血液被心脏泵入血管并流经全身后再次回到心脏,如果心脏收缩不完全,血液泵进血管后不能及时回流,血管中血液量就会增多,血管承受的压力便会增大。

血管收缩的阻力因素 随着心脏的收缩,血液呈波浪式地进入血管,为缓冲波浪式的压力,血管也会随之而收缩扩张,当血管发生动脉粥样硬化时,血管变厚且弹性下降,这种收缩扩张的能力下降,不能及时缓冲血流的压力便造成了血压的升高。

血液总量的增加因素 全身的血管是封闭的,其中的血液总量多少对血管承受的压力有很大的影响,如果血液总量增加了,对血管产生的压力便会增大,血压就会升高。

由此可知,要想把血压控制下来,就要从改变上述三个因素入手,各种降压药就是据此而研制出来的。比如减慢心率的降压药,通过调整心脏的心输出量减少血液对血管的压力;扩张血管的降压药,通过增强血管的扩张功能缓冲血流产生的冲击力;促进尿液排出的降压药,通过加快血液中水分的排出减少血液总量减轻对血管的压力等等。

了解了这些知识,再来看运动在这三个方面能起到什么作用?

心脏是由具有强力收缩能力的心肌细胞组成,就像常年坚持运动的人四肢肌肉会很发达一样,运动也会使心肌细胞得到锻炼,使之收缩更有力,泵出和回流的血液更完全,减少血液在血管中的滞留,从而起到了调节血压的作用。

运动时心率增快促进了血液循环,血管的收缩频率也随之加快,血管上的肌肉也便得到了锻炼,收缩的弹性得以加强,对血流的缓冲能力提高,以调节血压起到了积极作用。

运动时机体各个组织器官的生理活动增强,需要消耗更多的能量而产生了大量的热量,为稳定体温机体必须将过多的热量散发出去,皮肤上的毛细血管就会扩张而排汗,汗水实际上就是血液中的水分,血液总量得以减少,血压得以得到了调节。

综上所述,运动与降压药在调节血压上有着相同的机制,更为重要的是,研究发现做一次有效运动产生的调节血压的效应可以持续近20个小时,因此有人说"有高血压的人坚持有效运动,想当于服用了降压药“是有一定道理的。

但需要说明的是:高血压的治疗需要采取多种措施,即便是服用降压药,也常常会采取小剂量多种药物联合使用的方案,因此虽然运动可以起到降压药的作用,但还要根据血压控制情况来制定更合理的治疗方案,当单纯采用运动治疗达不到血压控制目标时,就应当及时加用降压药治疗。

【如果此文帮到了您,点个赞打个赏点击关注吧,一起学习交流更多健康知识】

用降压药治疗。

【希望此回答能帮到您,欢迎点击关注并留言,一起学习交流更多健康知识】

“每天跑半个小时,相当于吃了降压药”?真的靠谱吗?

如果要非常严谨地来评价这种说法,只能说,它有一部分是对的,但并不完全对。

更严谨一些的说法应该是:每天坚持跑步半小时,对大部分高血压患者而言,是可以降压的。但是,对于一少部分人而言,跑步这种运动形式未必能够坚持或者耐受。并且,运动降压的效果≠降压药!

运动可以降压

可以非常肯定的说,规律的运动锻炼不光可以降低正常人患上高血压的风险,还可以直接降低高血压患者的血压。医学研究认为,每周3次以上、每次持续时间超过30分钟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可以使高血压患者的高压(收缩压)降低5~17 mmHg,低压(舒张压)降低2~10 mmHg。并且,只要坚持运动,这种降压效果是可以长期维持的

这里有几个关键的运动指标,需要详细地说明一下:

  • 运动频率上,必须满足每周三次以上,如果能够做到每天都运动,那是很好的;
  • 运动时间上,每次运动应该保证30分钟以上,这样对降压的效果会比较明显,每周的总运动时间能够达到150分钟以上,是很好的;
  • 运动形式上,应该首先保证有氧运动的时间,然后,可以辅以阻抗运动。除了跑步以外,快走、游泳、骑行、爬山等,也都是很好的有氧运动;
  • 运动强度上,对于大部分人而言,运动强度应该达到至少中等强度,如果运动强度不足,那么,降压效果会打折扣;但对于一些合并有其他疾病的高血压患者而言,运动强度过大是难以耐受甚至存在危险的,因此,对于合并有其他疾病,特别是心脏疾病的患者,运动需要在医生指导下开展。所谓“中等强度”运动,就是在运动过程中主观上感觉到“有一点儿吃力”,或者,让运动当中的心率达到:(220-年龄)×60% 次/分。比如,60岁的人,就让运动当中的心率达到(220-60)×0.6=96 次/分左右的样子。

所以说,如果身体状况能够耐受并且坚持每天都跑30分钟,那当然是可以降低血压的!

运动降压≠吃降压药

尽管,长期坚持规律的运动锻炼,确实是可以降低血压的,但是,运动降低血压的程度,其实是很有限的!正如我们前面所提到的,哪怕运动能够将高压降低17mmHg,将低压降低10mmHg,这在很多时候是不够的,更何况,大部分人的运动降压效果还达不到这样的程度!

根据高血压的诊断分级来看:

  • 轻度高血压:140~159/90~99 mmHg;
  • 中度高血压:160~179/100~109 mmHg;
  • 重度高血压:超过180/110 mmHg。

一般,我们会建议中度高血压的患者开始服降压药治疗,哪怕刚刚达到中度高血压诊断标准的血压:160/100 mmHg,按照最佳的运动降压效果去推算,光靠运动也只能把血压降至143/90 mmHg,这离理想血压120/80 mmHg还相距甚远。

所以说,运动可以降压,但是,并不能指望仅靠运动来降压,运动降压并不能跟药物降压划等号。

但是,是不是运动降压的效果有限,我们就干脆放弃运动了呢?绝对不是!医学研究表明,运动至少可以预防和改善30种以上的疾病,其中包括了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和各种高发癌症。运动对于人体的有益影响,是多方面、多层次的,我们不应该只聚焦于降压这一个目标,而应该关注身体的全面获益。

好的,关注“家有好医赵博士”,请把这些医学小知识分享给需要的朋友们!

“每天跑半个小时,相当于吃了降压药”?真的靠谱吗?

你好,我是知心蓝医生。

高血压是威胁人类健康的重要疾病,高血压的危害在于靶器官的损害,比如心脏、脑、肾脏、血管等,长期不控制高血压可能出现脑梗、脑出血、心衰、冠心病、心律失常、主动脉夹层、肾功能受损、失明等并发症,所以控制好血压显得特别重要。对于高血压的治疗,可以有药物治疗和非药物治疗,都很重要,最好要兼顾。但在现实中,容易有两个极端,要么指在乎生活方式改善(而且有些是不科学的),非常排斥药物;而有些人呢,只吃药,生活方式无所谓。每天跑步,其实就是一种生活方式的改变。

高血压的发病因素中,其中有一项就是缺少体育锻炼。而针对高血压的健康生活方式,体育锻炼确实能够发挥一定的作用。我们日常的运动大体上分两种,一种是有氧运动,另外一种是无氧运动;跑步是属于有氧运动的一种,因为操作简单,不需要特殊技术,受场地限制少,所以很多人都选择跑步。

按照运动强度,普通的快走、慢跑就可以达到中等强度的体育锻炼,如果跑的快,可以达到高强度体育锻炼。一般来说,高血压患者,中等强度就够了,当然如果体育素质好,心肺功能正常,快跑也没问题。运动时间的话,通常一周运动150分钟,就可以了,如果每次30分钟,那就一周运动五次。间断、多次的、长期坚持的体育锻炼对高血压比较有好处,不建议一次运动时间过长、过于疲劳。

有研究提示如果坚持一段时间的体育锻炼,比如慢跑、游泳、快走、步行等,可以使血压下降4~9mmhg。看上去并没有大幅度降低,到要知道这只是健康生活的一部分。如果再结合低盐饮食、控制体重、限制饮酒、改善作息等,那就很可观了。部分轻度高血压患者,血压在140~160/90~100mmhg,有可能通过健康生活方式就让血压恢复正常,避免服药。尤其是舒张压增高的年轻患者,有时健康生活方式比服用药物还管用。

跑步虽然有利于控制血压,仍然要强调这只是健康生活方式的一部分,并且健康生活方式也只是高血压治疗的一部分,毕竟还很多高血压患者不得不长期服药控制。另外运动要量力而行、注意安全、避免运动损伤,要在血压控制平稳的情况下进行。

总结,鼓励高血压患者进行体育锻炼,跑步有利于辅助控制血压,至于说“相当于吃了降压药”这样的说法,有夸大效果的嫌疑。

关注知心蓝医生,了解更多心脏知识。

“每天跑半个小时,相当于吃了降压药”?真的靠谱吗?

一、“每天跑半小时,相当于吃了降压药”是真的不靠谱。不但不靠谱,甚至会诱发高血压的并发症发生。我朋友小王的爸爸,68岁,高血压5年了,刚发现高血压时,血压最高时达到180/100mmHg,但他竟然没什么不舒服,在小王的坚持下还是及时诊治,按时服用降压药物,平时血压都控制在140/90mmHg左右,他有一个高血压交流群,经常和高血压病友沟通交流高血压的正确生活方式,在2018年时看群里说“每天跑步至少半小时,可以让血压逐渐将至正常,就可以停用降压药”,而且群里好几个高血压病友都说“自己坚持每天跑步半小时,现在都把降压药停了,血压也正常了”。老王这时心动了,想着自己目前血压还可以,并且已经吃了好几年降压药,担心长期服用降压药那么多副作用,如果跑步能替代降压药岂不是更好。老王开始每天坚持跑步半小时,但没有停用降压药,坚持了半年,确实血压比以前又有所下降,波动在130/80mmHg左右,这让老王欣喜不已,自己直接把降压药停了,仍坚持跑步,因老王血压高时也没什么不舒服的感觉,这时有深信跑步能替代降压药,竟然连血压也不监测了,就在2019年2月份悲剧发生了,老王在跑步的过程中突然摔倒在地,说话也不清楚了、右侧胳膊腿不能动了,路人拨打“120”送到医院检查颅脑CT明确为脑出血,当时血压都高到了200/110mmHg,虽然积极治疗,目前仍右侧偏瘫,从此坐上了轮椅。

二、高血压病人坚持运动是有好处无疑,在高血压诊治指南中也明确提出鼓励运动,但运动只是高血压生活方式干预降血压中的一项,并且明确了什么样的高血压可以通过生活方式干预降血压,可以暂不服用降压药物;也明确了什么样的高血压需要通过生活方式干预降血压,并同时服用降压药物降血压。并没有仅仅靠每天靠跑步降血压这种办法。

三、鼓励高血压病人正确科学的运动,是有助于降低血压是肯定的。高血压病人运动首先是对血压水平有要求,血压要降至160/100mmHg以下,并且没有头晕、头疼等任何不舒服的症状下才可以运动。要求体育运动强度为中等量,每周3~5次,每次持续30分钟左右,运动的形式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灵活选择,步行、快走、慢跑、游泳、太极拳等均可,应注意量力而行,循序渐进,运动的强度可通过心率来反映,心率不应超过170-年龄,目标对象为没有严重心血管病的患者。这样的运动都是有氧运动,长期坚持可以提高心肺功能,并且对血管无骤然压力的改变,有利于血压的控制,适合高血压病人。高血压病人不建议无氧运动,特别是合并心脑肾等并发症时。

四、像老王这种血压水平,发现高血压时血压就≥160/100mmHg,也就是2级及3级高血压时,除了生活方式干预(包括运动),应立即启动药物治疗,并且建议推荐初始就联合应用降压药物。在生活方式干预降压的同时也不能停用降压药物,老王犯得最大的错误就是自行停用了降压药。

五、如果初次发现高血压为1级高血压,也就是血压在160/100mmHg以下,并且没有头晕、头疼等任何不舒服的症状,这时可以暂时不服用降压药物,可以通过生活方式干预降压,除了包括上述的体育运动,还包括每人每日食盐量逐步降至<6g;合理膳食营养均衡;控制体重BMI<24kg/㎡,腰围:男性<90cm,女性<85cm;’戒烟彻底戒烟,避免被动吸烟;限制饮酒每天白酒<50ml或葡萄酒<100ml或啤酒<300ml;减轻精神压力,保持心理平衡。对这种1级高血压的生活方式干预降压期限为3个月,如果3个月后血压仍没有降至140/90mmHg以下,仍需要启动药物降压治疗。

六、像老王这种严重的高血压,自行停用降压药,并且不正确科学的运动,除了容易诱发脑出血,还很容易出现高血压危象、眼底出血、脑梗死、主动脉夹层、心肌梗死、心力衰竭、肾功能不全等并发症。我国高血压患者总体高血压知晓率低于50%,40岁以上至少3-6个月测一次血压,当然有条件时最好平时经常监测,理想血压应为≤130/80mmHg。在没有患高血压之前坚持运动,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降低高血压患病概率。如果患高血压,切记听从专业医生制定治疗方案。

“每天跑半个小时,相当于吃了降压药”?真的靠谱吗?

先说一下我的亲身体会。我在开始跑步锻炼之前,高压135左右,低压是85左右,从2015年开始跑步,体重减了大约10公斤,现在的高压基本在110~120,低压在70~80,确实能看到血压明显的下降。

说说自己对“每天跑步半小时相当于服降压药”这个观点的见解

1.跑步作为一种良好的运动方式,有降压的效果

我的很多病人或朋友在发现高血压以后,开始跑步锻炼,血压都会有或多或少的下降。我个人的体会,如果能通过跑步减10公斤体重,基本相当于是相当于吃一种降压药的效果。

2.跑步虽好,但也要讲科学

首先,我不太推崇每天跑步半小时的做法,这样对我们的关节还是有一定影响的,一定要劳逸结合,每周3次左右,每次半小时比较合适。

其次,跑步的强度要适中,跑步过程中,我们要注意监测自己的心率,最好配一块运动手表,有一个简单的公式,用220减去年龄再乘以0.8,基本上就是我们希望在跑步过程中所达到的理想心率。

最后,就是要安全地跑步。经常跑步的人常说一句话,要学会倾听自己身体的声音,在跑步过程中出现任何的不舒服,千万不要坚持,该停下来就一定要停下来。

3.除了跑步之外,其实很多运动都有降压效果。规律的有氧运动,比如游泳、骑车、网球、健身操等等,都有类似的效果,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

4.跑步的同时,不能忘记其他生活方式干预措施。低盐饮食,戒烟,减重,规律的休息,舒缓压力和跑步一样重要。

5.跑步虽好,但降压药也必不可少。有人经过非常充分的生活方式干预(包括跑步)以后血压仍不能达到正常范围,这时候降压药就成了唯一且必须的选择。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