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用阿司匹林,如何避免消化道出血?
很多朋友在长期服用阿司匹林进行心血管疾病预防的时候,医生都会嘱咐一定要注意消化道出血的风险,那么服用阿司匹林,如何避免消化道出血风险呢?今天就来和大家探讨一下这方面的问题。
首先减少消化道出血风险,阿司匹林别乱吃很多人知道阿司匹林对心血管疾病有预防作用,但这种预防作用是基于存在心血管疾病极高危风险的前提下的。
用药永远都是一把双刃剑,对于已有心血管疾病问题的朋友,服用阿司匹林,能够抵抗血小板凝集,对于斑块破裂引发的血小板聚集引起的血栓风险起到良好的预防作用,但如果并不存在心血管疾病风险,而且本身还有较高出血风险的朋友,就没有必要来长期服用阿司匹林,这种情况不但不会得到预防血栓的获益,反而会引起出血风险。
说到阿司匹林的合理应用,就要谈到心血管疾病的一级预防和二级预防的问题了。通常对于心血管疾病的二级预防,即已有心血管疾病朋友,为了预防心血管疾病的血栓风险,一般是推荐长期服用服用抗血小板药物来预防血栓风险的,即使服用阿司匹林存在禁忌,也应该考虑选择氯吡格雷,双嘧达莫,替格瑞洛等药物进行心血管疾病的二级预防。
而对于心血管疾病的一级预防,目前医学界则出现了越来越多的不同声音,对于阿司匹林的应用也不断的趋于保守和谨慎。总体上来说,对于未明确诊断心血管疾病问题,仅仅是属于有心血管疾病风险的朋友,应该在确认未来心血管疾病风险确实较大,而出血风险低(比如没有控制不好的糖尿病、没有消化道溃疡以及其他胃出血风险疾病的情况),同时,做好生活上做好严格的调理干预,高血压能够良好控制的前提下,才可以酌情考虑服用阿司匹林来进行心血管疾病的一级预防。而对于连心血管疾病风险中高危都算不上的朋友,千万不要认为到了一定年龄,就要开始吃阿司匹林,这样长期吃下来,并不能保护心血管健康,反而可能会导致出血风险的加大。
因此,长期应用阿司匹林如何预防消化道出血风险,应该先来确认自己是否真的需要服用阿司匹林,避免阿司匹林的滥用,该用采用,是减少服用阿司匹林引发消化道出血的基础。
确需服用阿司匹林的朋友,注意保护消化道对于心血管疾病的二级预防,阿司匹林目前仍然是最主流应用的药物之一。但在二级预防的心血管疾病患者中,当然也存在有一些出血风险较高的患者朋友,这种情况下到底如何选择呢?
需要纠正的一个误区是,很多朋友觉得阿司匹林会导致消化道出血,我本身是个胃溃疡患者,换成氯吡格雷就没事了,但真实情况并非如此,不管是阿司匹林,还是氯吡格雷,还是其他的抗血小板药物,由于其本身的药物特性就是抵抗血小板聚集的,因此,对于高出血风险的朋友,即使把阿司匹林换成氯吡格雷或其他药物,消化道出血的风险,仍然值得注意。比起其他药物,阿司匹林除了抗血小板聚集以外,长期服用,还有可能对胃黏膜的健康度形成一定影响,因此,服用阿司匹林进行心血管疾病预防的朋友,应该更注意消化道出血的风险。
如何来预防消化道出血风险呢?对于长期服用阿司匹林,本身又有较高的消化道出血风险的朋友,一般建议在服药的前12个月中,在前6个月,每天服用拉唑类药物,如奥美拉唑,兰索拉唑,泮托拉唑等保护胃黏膜,而在后6个月,可以采用隔天服用拉唑类药物或换成每日口服替丁类药物,如雷尼替丁,法莫替丁等药物来保护胃黏膜的方式来减少出血风险。之所以做出这种推荐,是因为通常在长期服用阿司匹林的前12个月是消化道出血的高发期,再次期间,通过服用胃黏膜保护剂保护胃黏膜,可以有效的降低消化道出血的风险。研究发现,通过这样的方式来服用阿司匹林的患者,与换服氯吡格雷的患者相比,其消化道出血风险几率,没有显著差异。
除了积极的应用药物保护胃黏膜,减少消化道出血风险以外,在长期服用阿司匹林期间,也要尽量的减少生活因素带来的胃黏膜健康影响,辛辣刺激的食物,饮酒,吸烟,熬夜,长期的紧张焦虑情绪,暴饮暴食,不卫生饮食,烧烤,油炸等高脂食品,都是刺激和影响胃黏膜健康的危险生活因素,如果能够在服药之外,通过健康的生活方式保持,养胃护胃,保证好消化道健康,这样对于减少长期服用阿司匹林带来的消化道出血风险,必然是事半功倍的。
除此之外,在长期服用阿司匹林期间,也一定要注意观察和监测自身的一些症状,如果服用阿司匹林以后,如果一旦出现腹痛,呕吐,呕血,黑便,柏油样便等消化道内出血症状时,应该及时的停服阿司匹林,并积极的就医诊治,另外,除了要注意消化道出血风险以外,还应该注意皮下出血,牙龈出血,脑出血等风险的增加。
总之,放平心态,多加观察,合理用药,健康生活,保护好胃黏膜,才是长期服用阿司匹林减少消化道出血风险的正确做法。
服用阿司匹林,如何避免消化道出血?
段医生答疑在线🌴聊聊阿司匹林🌴
阿司匹林作为一种百年经典药物,最早作为解热镇痛药,后来发现小剂量具有抗血小板的效果,并开始广泛应用于血栓疾病的预防和治疗。
阿司匹林很多时候需要小剂量长期服用,因其对胃肠道的刺激和抗血小板作用,容易导致胃黏膜的损伤甚至破溃出血,严重者会出现消化道大出血!
了解不良反应、充分认识风险阿司匹林口服以后会直接刺激消化道黏膜,从而能引起诸如消化不良、胃疼、恶心、呕吐等症状,如果长期、大剂量的服用,会导致胃黏膜的破溃或溃疡形成出现出血,所以在充分认识到不良反应和后果后,一旦遇到上述严重症状时就要及时就医,并在医生指导下干预治疗。
全面评估风险、多种手段干预1.危险人群的评估
①年龄因素:年龄在75岁以上的老年人胃粘膜易损伤而难修复,在用药时要注意加强监测,如是否有消化不良症状或黑便等;
②既往存在消化道出血或是溃疡:这类患者在应用时充分评估既往病史情况,必要时联合用药预防。
2.尽量避免与布洛芬、氯吡格雷、华法林、糖皮质激素、维生素B1(促进阿司匹林分解)等相关药物联合应用;
3.在冠心病支架患者需要联合氯吡格雷抗血小板治疗时,评估过患者消化道出血风险后,尽快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4.必要时应用质子泵抑制剂(如泮托拉唑等)等抑酸药物治疗和胃黏膜保护剂(铝碳酸镁、果胶铋等);
5.选择合适的剂型、合理的剂量和合适的时间:在长期使用阿司匹林的患者当中,有条件用肠溶的、缓释的剂型,就不要选普通剂型;在长期应用预防动脉粥样硬化心脑血管疾病时,尽可能的选择抗栓效果相似的小剂量(75~325mg/d),将胃粘膜损伤的风险降到最低;普通剂型为了避免对胃肠的刺激,建议餐后半小时服用,而肠溶剂型为了尽快进入肠道,则建议空腹或餐前半小时服用服用。
6.有幽门螺杆菌感染时,必须首先根除感染。
7.阿司匹林应用最初的12个月是消化道损伤、出血的多发阶段,建议1~3个月去医院检查一次大便潜血和血常规,必要时行胃镜检查,及时了解情况以免延误病情。
8.长期应用阿司匹林的患者还应尽量避免生冷、粗糙、刺激及难消化食物的进食。
合理用药是避免不良反应最重要的,尽可能的做到“毒性最小化、效果最大化”!
关注段医生答疑在线,获取更多健康资讯!服用阿司匹林,如何避免消化道出血?
阿司匹林是抗血小板药物,主要用于血栓栓塞性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无论是心脑血管疾病的一级预防还是急性期稳定后的二级预防,均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是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治疗的基石和首选药物,对于一些经过评估有心血管事件风险的患者,如高血压、糖尿病、有心血管病家族史等往往需要长期服用阿司匹林一级预防。无论是预防还是治疗其疗效都是肯定的,但我们熟知的是阿司匹林有胃肠道的损伤,临床中也经常遇到有些患者担心其引起的胃肠道损伤而拒绝服药,那么我们如何避免,尽量减少这种不良反应的发生呢,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识别容易发生胃肠道损伤的高危人群:1、既往有消化道溃疡病史的患者;2、年龄>65岁的老年人
二、注意合并用药:阿司匹林与抗凝药(普通肝素、低分子肝素和华法林)同时合用时会增加胃肠道严重出血的风险,以及其他非甾体抗炎药如布洛芬或是皮质醇醇激素等。
三、筛查幽门螺旋杆菌(HP):如果既往有消化道溃疡病史和消化道出血病史,又必须要服用阿司匹林,需要进行筛查Hp,如果是阳性,需根治并同时服用质子泵抑制剂(如奥美拉唑、兰索拉唑、雷贝拉唑、艾司奥美拉唑)等治疗。
四、预防使用质子泵抑制剂:对于有上述高危风险的患者可以考虑预防使用,阿司匹林使用的前3个月发生胃肠道风险的几率最大,可以联合应用,此后定期看医生,根据需要在服用。
五、监测出血:阿司匹林发生胃肠道损伤的风险高峰在服药的第1年,很多患者不易发现,日常要注意监测是否有黑便、复查便常规或是血常规。
六、注意给药剂量:阿司匹林长期维持治疗剂量大多是75-100mg/d,某些特殊人群可以考虑个体化剂量,如高龄可以减量。但是不可随意增大剂量,会加大不良反应发生的风险。
总之,我们要注意以上容易发生胃肠道损伤的人群,同时注意合并用药并要定期监测。高危患者可以长期服用抑酸药和胃黏膜保护药等预防胃肠道损伤。
服用阿司匹林,如何避免消化道出血?
阿司匹林通常用于心脑血管疾病的一级和二级预防,二级预防的有效性毋庸置疑,但是一级预防目前争议仍然很大,一方面是作用效果,另一方面就是使用它的风险和副作用。
最近欧美指南都下调了阿司匹林用于一级预防的推荐度,建议心血管风险较高,出血可能性小的40-70岁患者可以小剂量服用,如果伴有出血风险或者年龄过大则不建议将阿司匹林用于心脑血管的一级预防。
作为心脑血管二级预防使用阿司匹林,通常来说获益大于风险,但是在长期使用前以及使用中仍然要充分评估其风险。阿司匹林主要副作用以消化系统症状为主,表现为消化不良、恶心、呕吐甚至出血。其中消化道损伤和药物的剂量、剂型以及联合用药等都有密切关系
如何预防长期使用阿司匹林导致副作用?
首先选择合适的剂型,临床主要以阿司匹林肠溶片为主,肠溶片与普通片相比,可明显减轻消化道损伤;
研究表明预防血栓的最佳剂量为75-100mg,所以如果使用100mg胃肠道不适比较明显,可以减轻剂量至75mg。
幽门螺杆菌会破坏正常胃黏膜屏障,诱发胃十二指肠溃疡,在使用阿司匹林同时,应该进行幽门螺杆菌根除治疗。
吸烟、饮酒、过度劳累、精神紧张等应急因素也会加重消化道出血风险,所以应尽量避免。
使用阿司匹林前应该给予大便潜血检查,以排除有消化道活动性出血可能
欢迎关注无名药师,我会分享更多合理用药知识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