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痛风好多年了,平时没事,但只要一吃降酸药痛风就发作,是怎么回事?
很多朋友都把痛风和高尿酸的概念混淆。痛风很多年了,不知道是指高尿酸很多年了,还是指经常痛风发作很多年了,在服用降尿酸药物时,会引起痛风的发作,其实并不奇怪,这种情况的发生原因,如何应对这种问题,今天就来给大家介绍一下。
为什么在吃药降尿酸期间会发生痛风高尿酸人群中发作痛风的几率有多高?真的并不算太高,临床数据统计显示,高尿酸人群中,大约有10%~20%的人群会有痛风的发作问题,那么剩下的这些高尿酸患者,为什么不会发作痛风呢?使他们的关节部位没有产生尿酸盐的结晶吗?当然不是的!
尿酸盐在血液中的饱和度是380μmol/L左右,也就是说,如果尿酸值超出这个值,人体的血液中就有可能产生尿酸盐的结晶了,这些结晶会在关节部位形成逐渐的沉积,这种沉积过程如果缓慢、稳定,发生痛风的几率就会大大降低,这就是为什么很多朋友尿酸高到六七百,但同样没有发生过痛风的原因。当某些外界因素引起尿酸浓度的急剧变化,从而引起关节部位沉积的尿酸盐结晶出现快速变化时,某些诱因的影响,如一次性大量饮酒,大量进食高嘌呤饮食,突然的过度劳累,忽然的低温影响等,都有可能使尿酸盐结晶在关节部位出现波动,这种剧烈波动,就会诱发身体的免疫系统发生炎性反应,导致痛风的急性发作。
因此,痛风不发作,并不代表您的关节腔内没有尿酸盐的沉积,而是这些尿酸盐缓慢稳定的沉积到了关节部位,没有引发痛风而已,反而是尿酸值水平一直很高,没有发作痛风的朋友,关节上会有大量的尿酸盐沉积,一旦有尿酸盐浓度水平的剧烈波动,痛风就会急剧发作,就如同已经上好了火药的火箭,只差点火而已。
而当我们服用降尿酸药物时,各类药物的降尿酸效果往往都比较显著,这种明显的快速的降尿酸效果,会造成血液中尿酸盐浓度的迅速降低,而血液中的尿酸盐浓度降低,当浓度低于300μmol/L时,会使沉积于关节部位的尿酸盐结晶产生复溶,这个复溶的过程,可不是食盐加到水里溶解那么简单,复溶的过程会存在一个大的结晶转化为小的结晶,然后小的结晶进一步溶解的过程,而尿酸水平的向下波动,引起的沉积在关节部位的尿酸盐的复溶,也同样会对关节局部的尿酸盐稳定性形成扰动,诱发急性痛风的发作。这就是为什么一服用降尿酸药物,就会诱发痛风的具体原因。
服药降尿酸过程中,如何避免和应对痛风发作看完上面的介绍,大家一定能够明白,为什么我们总是建议大家降尿酸的时候,一定要注意控制速度,服用药物也要低剂量起始。这么做,正是为了能够让体内的尿酸水平平稳,缓慢的降下来,而不要出现尿酸水平剧烈波动而导致的痛风发作的问题。
对于尿酸持续超过540 μmol/L的朋友,不管是否有痛风发作的问题,都建议考虑服用药物降尿酸,特别是通过生活上严格自律,仍然无法把血尿酸水平控制下来的朋友,更应该强调这一点。服用药物降尿酸,首先应该根据自己的身体情况,选择适合的降尿酸药物服用,在服用药物时,特别是服药的初期阶段,首先应该注意选择低剂量起始用药,低剂量用药,有助于避免尿酸降的过快而诱发的痛风问题;低剂量用药的同时,也应该注意定期监测尿酸水平,了解药物对于尿酸控制的有效性,根据情况及时的调整用药剂量,使得尿酸水平能够控制到360或300以下的达标水平。
在低剂量其实的同时,生活上也应该多加注意,不管是抑制尿酸生成的药物,还是促进尿酸排泄的药物,在服药降尿酸期间,都应该注意多喝水,多排尿,同时可以考虑监测尿液的pH值,必要时服用碳酸氢钠片等,把尿液pH控制在6.2~6.9之间为宜。除此之外,如果能够选择低剂量用药,再配合良好的生活自律,低嘌呤饮食,适度加强和坚持运动,控制好体重,戒烟酒等方面,把尿酸控制达标,也是减少服药期间引发痛风发作的重要方面。
但有些时候,不可避免的,还是会出现服用降尿酸药物期间,出现痛风发作的问题出现,针对这样的情况,我们不必停服降尿酸药物,而是应该在服用降尿酸药物的同时,补充服用控制炎性反应的相关药物,如小剂量的秋水仙碱、小剂量的非甾体抗炎药物等,服用这些药物,具有抗炎镇痛作用,具有预防和改善服药期间引发的关节疼痛症状的问题。
很多朋友都在纠结降尿酸药物要不要长期服用的问题,对于这个问题,还是要根据尿酸的调理情况,虽然我们推荐把尿酸降下来,降到达标水平,但也并非是越低越好,通常都不推荐把尿酸降到180以下的水平,因此,如果服用低剂量的降尿酸药物,尿酸值也已经降到180左右的水平,当然是可以考虑停药的。而为了预防痛风发作的相关药物,则一般推荐在服用降尿酸药物初期或者药物调大剂量初期服用,用于预防和改善服用降尿酸药物导致的痛风发作问题,一般服用周期不建议超过6个月。
我痛风好多年了,平时没事,但只要一吃降酸药痛风就发作,是怎么回事?
这种情况在很多痛风患者都遇到过,也正是因为这种情况,很多痛风的患者宁可不治疗,也不想反复的痛风发作,折磨自己。当有一些患者出现了比较严重的痛风石,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的时候,外科医生也会给痛风的患者进行手术治疗,谢医生在住院医师的时候是第一次接触到痛风患者在住院期间反复发作的情况。
当时对于痛风这种疾病的认识非常的浅,认为其很简单,只要将尿酸降到正常就可以了。所以在患者术后的时候给予患者口服了别嘌呤醇等一些排酸药。现在回想起来就是因为在痛风的发作期间给予患者口服了这些降尿酸药物患者出现了痛风的反复发作。
后来咨询了风湿免疫科以及内分泌科医生以后,他们给我用非常简单的语言,就解释明白了这个情况发生的原因:最简单的语言来解释这个现象,大家可以这么认为,痛风尤其是产生痛风石的一些患者,身体内存在着大量的痛风石结晶,我们可以认为是尿酸的库存。这些库存可以储存在身体的任何位置,甚至在骨髓里面都可以有痛风石结晶的存在。
但是如果比较快速的使患者的血尿酸降至正常,那么由于患者平时身体的状态是处于一直比较高的情况,身体会默认为缺少了血尿酸,那自然就会从库存当中调取血尿酸进入血液来维持血尿酸正常的浓度。当大量的血尿酸再次涌入血液当中的时候,就会导致患者尿酸的反复发作,而且容易导致其他部位的发作。比如前面谢医生提到做手术的那个患者,本来是做的脚趾头的手术,但是在手术之后频繁的发作胳膊肘以及膝盖的痛风。
相信用这样的语言,大家也应该能明白,为什么快速的降尿酸以后会导致患者痛风的反复发作了吧。面对这种降尿酸以后痛风反复发作的患者,是不是就可以不用控制尿酸了呢?答案是否定的。
虽然痛风的患者不控制尿酸发作的情况可能会比较少,但是常年的高尿酸会对患者的关节、肾脏、心脏以及其他内脏造成损害。
长时间的高尿酸会导致患者出现痛风性的关节炎,而且会出现肾脏的损害晚期会导致尿毒症的发生。而且常年的高尿酸会直接影响患者的血压,导致患者血压升高诱发冠心病。高尿酸也会影响胰岛素的功能,导致患者的血糖出现异常。
控制患者痛不欲生,不控制患者的身体受到损害,应该怎么办?现在为了不使患者出现降尿酸过程当中的反复发作,医生通常会建议患者将服用的药量减半,比如我们以前建议患者口服非布司他是40毫克,但是现在我们通常建议患者口服药量为20毫克,并且观察患者是否会出现痛风的发作。
并且在服药期间监控患者的肝肾功能以及尿酸的变化根据尿酸的变化以及患者的表现,来缓慢的控制尿酸,尽量不快速的使患者尿酸下降。
结合饮食的控制以及适度的运动,加上科学合理的用药,这样就会极大的降低患者在控制尿酸期间反复发作的情况出现。
痛风患者还需要注意什么?第一,很多痛风的患者至今还采用这样的习惯,就是在痛风发作的时候给予局部进行热敷,这是非常错误的处置,由于痛风的发作期间是属于一种结晶性的炎症反应,热敷可以导致炎症以及渗出的加重,使患者的疼痛更加明显。在痛风发作的第一时间,一定要及时的给予局部进行冰敷,冰敷可以很好的控制住无菌性炎症的反应,减少渗出是发作部位周边的血管收缩,从而减轻患者的疼痛以及局部的肿胀。冰敷,我们建议采取冰水混合物,每次冰敷的时间在15~20分钟左右即可。
第二,痛风的急性期患者可以多饮水。建议饮用温开水、柠檬水、樱桃汁或者是生姜水。
生姜的作用比较神奇,它熬煮的水可以在痛风患者的急性期减轻患者痛风的炎性反应,帮助患者控制疼痛。建议饮水的量在2000~3000毫升左右。千万不要通过引用一些比较甜的饮料来促进尿液的排放,因为甜的食物在分解的过程当中也会产生酸,增加患者痛风反复发作的可能。
第三,很多痛风的患者在急性期口服抗菌素来帮助减轻疼痛,这里要告诉大家这是无用功。抗菌素和镇痛药是两种完全不同的成分。如头孢,这一类的抗菌素是为了消除细菌性的炎症,而例如洛索洛芬这一类的非甾体镇痛药是为了消除无菌性炎症,这一类的药物才是控制痛风最佳的药物。
以上就是对提出问题的解答,如果您还有其他疑惑的地方可以私信我,或者是在下方留言,大家共同探讨,也建议您一定要在风湿免疫科医生的帮助下,系统科学合理的控制自己的尿酸,绝对不要听之任之,这样对我们的身体伤害反而更大。
我是坚持用简单语言解释复杂疾病知识的谢新辉,码字不易,如果您赞同我的观点,请帮我点个关注,我点个赞吧,谢谢了。我痛风好多年了,平时没事,但只要一吃降酸药痛风就发作,是怎么回事?
很多痛风的朋友在降尿酸的过程中出现痛风急性发作,经常来咨询,问是怎么回事,自己都在积极治疗了,为什么还会发作?其实这种情况和痛风的发病和治疗过程密切相关的,具体分析如下:
痛风的发病过程和治疗方法
痛风是一种常见的代谢性疾病,由于血尿酸水平升高导致尿酸盐结晶在组织、关节、肾脏等部位沉积,常会出现突发一个或几个关节红、肿、热、痛,严重者可造成关节破坏和肾功能受损。如果单纯只是尿酸增高,没有痛风急性发作,我们称之为高尿酸血症。
当血液中的尿酸水平超过380umol/L时即可产生尿酸盐结晶,这些结晶会沉积在关节部位,如果这个过程缓慢、稳定,痛风的发生几率非常低,当出现大量饮酒或是食用高嘌呤食物(肉)时,可能引起沉积在关节处的尿酸盐结晶溶出进入血液从而诱发机体免疫系统产生炎症反应,即痛风的急性发作。
目前常用的降尿酸的药物有3类,减少尿酸生成的药物(代表药物别嘌醇、非布索坦),增加尿酸排泄的药物(代表药物丙磺舒、苯溴马隆),酶促降解过量循环尿酸药物(代表药物聚乙二醇重组尿酸酶),无论哪种药物目的都是将血尿酸降到300umol/L以下,从而溶解尿酸盐结晶,并防止新结晶的生成,血尿酸水平越低,消除晶体的速度越快,但通常不推荐降到180umol/L以下。
服药降尿酸反而引起痛风急性发作的原因
讲到这里,很多朋友已经知道了痛风之所以发作是因为尿酸盐突然大量溶解释放引起的,因此当进行降尿酸药物治疗时,我们常常由低剂量逐渐增加到高剂量,以防止尿酸盐结晶大量动员而引起痛风急性发作。
服药期间,还应该多喝水,多排尿,同时监测尿液的pH值,注意碱化尿液,在生活上适当运动,低嘌呤饮食,戒烟戒酒,也是降低痛风发作的重要方面。一旦出现急性发作,也不必恐慌,只需针对性服用控制炎症的相关药物,按照医生的医嘱继续用药即可。
我痛风好多年了,平时没事,但只要一吃降酸药痛风就发作,是怎么回事?
其实可能是好事。
我们曾接触过很多有类似经历的患者,最常见的原因是吃药时只吃了降尿酸的药,如果你也是这样的话可以做个参考。
- 降尿酸是痛风患者最重要的治疗策略。服用降酸药后,痛风石剧烈溶解,几乎都会导致关节发炎,痛风发作。
对抗的办法也很简单,一般加服抗炎药即可。用于痛风治疗的抗炎药物有很多种,通常医生会根据患者的个体情况进行配置。建议去正规医院就医,根据医嘱进行服药。
想了解更多药物相关的知识,请关注医聊,精彩内容等你来撩我痛风好多年了,平时没事,但只要一吃降酸药痛风就发作,是怎么回事?
痛风一般都是长期体内尿酸过高,在关节腔内沉积结晶形成痛风石。因尿酸的溶解度较低。如果血液中的尿酸浓度高。关节腔内的结晶痛风石就会越来越多。在天气变化、劳累等因素影响下,痛风便会发作。此时为痛风发作急性期。在此阶段一般主张进行常规治疗,不建议进行降尿酸治疗。
痛风未发作时,可行降尿酸治疗。但是,当血液中尿酸浓度降低时。沉积在关节腔内的痛风石就会有部分进行溶解释放入血。在释放过程中,刺激关节腔周围组织,导致痛风发作。
若在降尿酸的过程中痛风发作,可暂时停用降尿酸药物,进行痛风常规治疗。不再疼痛时,可行降尿酸药物+常规镇痛药物联合服用。
此外痛风进行降尿酸治疗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如果只是单一关节腔内有大量痛风石,可行手术治疗,术后并联合降尿酸治疗。并且最好是要查清楚是尿酸生成过多型还是排泄障碍型。再进行针对性降尿酸治疗。此外应定期复查肝功和肾功。
我痛风好多年了,平时没事,但只要一吃降酸药痛风就发作,是怎么回事?
我们知道,痛风的急性发作是由于尿酸盐结晶在关节周围沉积导致关节炎症发作。
但是在降尿酸过程中,由于血液中尿酸浓度降低,导致关节沉积处的尿酸盐结晶开始溶到血液中,这样的改变会造成关节周围的理化环境产生变化,从而导致痛风的急性发作。所以降尿酸治疗中出现痛风发作,并不是因为治疗无效,恰恰相反,是由于体内血尿酸浓度波动过大所致。
另外据临床观察,一般在开始治疗后1个月内复发的几率要高些。因此要在这个时间段内做好痛风发作预防。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