蜂蜜水对幽门螺杆菌有杀菌作用吗?

先说答案:不管是蜂蜜还是蜂蜜水,都没有杀死幽门螺杆菌的作用。

曾经有这样一个传说,其真实性也无从考证——美国考古学家从埃及的古金字塔中发现了一罐蜂蜜,具估计已经有3000多年的历史,而且至今仍然可以“食用”。虽然不知道这个事情的真实程度有几分,但不可否认的一个事实就是,蜂蜜是一种滋生细菌概率非常低的食物,因此,其保质期往往也比较长久。

蜂蜜这么不容易染菌和长菌,是不是说明具有一定的杀菌作用呢?其实之所以不容易孳生微生物,主要是因为蜂蜜是一种非常粘稠的物质,这个物质具有很高的“渗透压”,这种高渗的液体中,细菌菌体会因为无法保持其固有的水分而导致菌体的凋亡,因此,蜂蜜中通常是不会孳生任何细菌的,但这并不代表蜂蜜具有杀菌作用,更不代表蜂蜜水具有杀菌作用。

下面来说蜂蜜水,用水稀释的蜂蜜,称为蜂蜜水,被水稀释后的蜂蜜,渗透压已经显著下降,也就不具备因其“高渗”特性而使细菌无法孳生的特性,蜂蜜作为一种含糖的营养物质,非高渗的蜂蜜水,可以为细菌的生长提供丰富的碳源和氮源,因此,蜂蜜水是不具有杀菌作用的。

因此,对于幽门螺杆菌这种寄生于胃黏膜的致病细菌来说,除非把这个细菌分离出来,直接置于浓稠的蜂蜜中,可能会把这个细菌杀死以外,如果是把稀释的蜂蜜水喝到胃里面,是不可能起到杀死幽门螺杆菌作用的。

有的朋友问了,蜂蜜水不行,直接喝浓稠的蜂蜜不就行了吗?不是说细菌无法在浓稠蜂蜜中生存吗?实际上,这种想法虽然很好,但也是不够现实的。现实是,浓稠的蜂蜜进入胃部以后,会马上被胃部中存在的胃液稀释,稀释后的蜂蜜并不能达到杀菌的效果,因此,即使是不怕甜,喝纯蜂蜜,也是达不到杀幽门螺杆菌效果的。

对于有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朋友,特别是还有胃酸分泌过多,出现胃部不适症状的朋友,和蜂蜜水或者纯蜂蜜,非但不能杀灭幽门螺杆菌,过高的糖分摄入,反而可能会进一步刺激胃酸分泌,导致出现胃部更加不适的情形出现。

关于食疗杀灭幽门螺杆菌的传言很多,但真正靠谱的,有明确效果的却还没有。白酒不行、大蒜也不行,西蓝花不行,洋葱也不行,辣椒不行,开水热水也不行。幽门螺杆菌是一种具有特殊特性的,不怕高酸度的胃酸侵蚀的革兰氏阴性微需氧菌,人的胃部是它特别适合的一个生存环境,实际上到了外界自然界中,在干燥、高氧、高温等环境下,都会迅速死亡,但在胃部,它的确是一种较难杀灭的细菌。

对于存在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朋友,首先不应该听到有这种感染情况,就必须要杀灭它,是否需要杀灭,最好根据自身的身体情况,如果确实存在需要根除的适应症或服药情况,才考虑进行幽门螺杆菌的杀灭治疗。对于杀灭幽门螺杆菌,目前主要的方式还是采用国内外公认的“四联疗法”,通过服用两种抗生素+拉唑类药物+铋剂的方式来根除治疗。

对于发现有幽门螺杆菌感染,不需要根除的朋友,或者为根除成功的朋友,或者根除成功后又反复感染的朋友,与其纠结如何彻底和这种细菌决裂,倒不如好好考虑,如何保持健康良好的生活方式,养护好胃部,不断能提高身体的免疫力,身体的免疫力提高了,相对的细菌的破坏力也会减少,这样对待幽门螺杆菌感染问题,才是更理性,更科学的态度。

蜂蜜水对幽门螺杆菌有杀菌作用吗?

蜂蜜水对于幽门螺杆菌是没有杀灭和根除作用的。所以各位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慢性胃炎的患者不要尝试用蜂蜜水去根除幽门螺杆菌。

蜂蜜天然营养丰富,对人体有着很好的补充作用,虽然外界一直都在宣传蜂蜜具有杀菌的作用,但是细菌的种类有很多种,蜂蜜对于幽门螺杆菌的杀灭也没有具体可信的相关报道。

幽门螺杆菌是一种可以在胃内生存繁殖,并且可以导致胃部发生炎症,溃疡的罪魁祸首之一,关于幽门螺杆菌的根除,临床上常用的是四联药物方案,可以根除约90%的幽门螺杆菌,从而达到一个根除病因,治愈疾病的作用。

患有胃病的患者一定不要盲目的饮用蜂蜜水,因为蜂蜜水中含有较多的糖分,这些糖分会刺激胃酸的大量分泌,对于患有胃溃疡和十二指肠溃疡的患者来说,胃酸的过度分泌会加重患者反酸,烧心的症状,所以对于患有胃溃疡和十二指肠溃疡的患者来说,是不建议饮用蜂蜜的。

那么,哪种胃部疾病可以饮用蜂蜜呢?

对于萎缩性胃炎的患者来说,由于胃粘膜腺体萎缩,导致了胃酸和胃蛋白酶等消化液的分泌减少,这时饮用蜂蜜水可以刺激胃酸的分泌增多,有效的促进了食物的消化和吸收,从而改善了患者的腹胀,嗳气等消化不良的症状。

总之,各位不要轻易的相信使用食物,饮品,保健品等可以根除幽门螺杆菌的传闻,一定要去医院进行正规的检查,只有明确了有根除需要的,再进行正规的药物治疗,

以上就是小克的观点,欢迎各位提问和补充,关注小克,了解更多健康知识。

蜂蜜水对幽门螺杆菌有杀菌作用吗?

蜂蜜有显著的消炎作用,对胃炎、胃痛、胃下疳、消化不良等病症有辅助疗效。

但是如果是通过吃蜂蜜从而能达到抑制幽门螺旋杆菌的话,最好是搭配火麻油一起食用,这样效果会更好些。

做法:

火麻油+蜂蜜各一勺,温水搅匀冲服即可,建议饭前一小时饮用,能抑制幽门螺旋杆菌,尤其是对消化性溃疡人群。

推荐搭配火麻油的原因:

火麻油中含有亚麻酸、亚油酸能够杀死和抑制幽门螺旋杆菌,适当的摄入不饱和脂肪酸可以杀菌养胃,而且可以润肠通便去口臭。

另外火麻油中含有的天然双歧杆菌成分同样对杀死幽门螺旋杆菌有很好的效果。火麻油与蜂蜜完美搭配可起到三重杀菌养胃的作用,而且还可以润肠、促消化。

但是还是想强调下:食疗都是辅助作用,如果是油门螺旋杆严重的话,最好是去医院接受正规的治疗,。像三联、四联疗法都是很不错的。杀死幽门螺旋杆菌后,平时也可以吃蜂蜜火麻油来抑制油门螺旋杆的再生长。

幽门螺杆菌(HP)是一种呈螺旋形生存在胃内的细菌,与消化性溃疡、活动性胃炎、胃淋巴瘤,甚至胃恶性肿瘤等密切相关,严重威胁着人类健康,希望大家能引起重视。

蜂蜜水对幽门螺杆菌有杀菌作用吗?

感谢邀请!在我们生活中,充斥各种谣言及虚假宣传,对一些平时很长见食物,说出很多功能,有时感觉这种食物无所不能,甚至可以包治百病。

蜂蜜水主要的成分就是蜂蜜,蜂蜜确实有很多对身体好的微量元素,但主要成分就是葡萄糖。蜂蜜是一种高级营养品是毋庸置疑的,它不是药品,适时适量的食用有很多好处。作为食品,我们食用时都要严格控制食用量,长期过量食用不但起不到应有的效果,甚至可能会带来不同程度的副作用。

幽门螺旋杆菌现在对我们普通老百姓都不陌生吧!一听到它就联系胃部疾病,但过去认为由于胃酸的作用,胃部是不可能有细菌寄生的。后来发现胃部不但有细菌(幽门螺旋杆菌),而且这类细菌和糜烂性胃炎、消化性溃疡、消化道出血,甚至胃癌都密切相关。

蜂蜜有杀灭幽门螺旋杆菌作用吗?感觉这就是谣言,感觉就是有的人出于什么目的,宣传吧!这种说法站不住脚。医学是一种严肃科学,任何结论出现,需要严格实验室检查,动物实验,人体双盲实验等等,蜂蜜是一种非常多见食物,做这方面实验也没有什么难度。如果有这方面功能,估计早得到认可了!

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怎么治疗?我国一大半以上的人都可能感染幽门螺旋杆菌,很多人是不需要治疗。如果有糜烂性胃炎、胃溃疡及严重萎缩性胃炎等疾病,到医院详细检查,评估怎么治疗,最好医生指导下进行治疗。幽门螺杆菌的治疗一般采用四联治疗10到14天,治疗效果挺好的。四联疗法一般是质子泵抑制剂,加上一个铋剂,然后再加上两种抗生素,或者是质子泵抑制剂加上三种抗生素这种四联疗法。

本身患者幽门螺旋杆菌感染,如果有胃十二指肠溃疡、胃食管返流。喝蜂蜜水,甜食会刺激胃胃酸分泌过多,胃酸过多反而会损伤胃及十二指肠,加重胃溃疡或十二指肠溃疡等,有的患者出现烧心及反流性咽喉炎症状。尤其早上空腹喝一杯蜂蜜水,这样问题才大。有时起不了治疗作用,反而引起更加严重后果。

蜂蜜水对幽门螺杆菌有杀菌作用吗?

作为一名胃肠外科医生,我来回答一下,蜂蜜对幽门螺杆菌没有任何作用,不仅仅是蜂蜜,包括大蒜,蜂王胶,洋葱,益生菌等任何食物,都不可能杀灭幽门螺杆菌。

因为幽门螺杆菌是一种专门寄生在人的胃里面的细菌,是目前为止,唯一可以在胃里面生存的微生物,因为胃是强酸性的环境,一般细菌难以在胃里面生存。

因为幽门螺杆菌是一种细菌,想要杀灭细菌,必须使用抗生素,根据目前的最新指南,杀灭幽门螺杆菌需要口服四种药物,称为四联疗法,分别是两种抗生素,一种抑酸药,一种胃粘膜保护剂,例如阿莫西林+这些药物需要连续口服10到14天,吃完以后,需要间隔一个月之后去复查一下。

尽管幽门螺杆菌可以导致胃炎,胃溃疡,胃癌等严重的疾病,但是大部分被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患者,并不会出现明显的症状,而且中国有一半左右的人感染过幽门螺杆菌,并不是人人都需要根治,如果家里面有胃癌家族史,有胃溃疡,胃癌,严重的萎缩性胃炎等情况,才需要根治幽门螺杆菌。

综上所述,任何的食疗方法都不可能根治幽门螺杆菌,如果你有幽门螺杆菌,需要先去医院评估一下,是否需要接受治疗,然后选择正规的四联疗法,不要乱治,浪费钱,效果还不好。

蜂蜜水对幽门螺杆菌有杀菌作用吗?

幽门螺杆菌感染是引起急慢性胃炎、消化不良、消化性溃疡和胃癌的重要危险因素,面对幽门螺杆菌感染,我们要正确认识,在医生指导下进行规范化的治疗。蜂蜜是我们生活中十分常见的食材,营养价值丰富,深受大众的喜爱。但我们需要知道的是,目前幽门螺杆菌的根治治疗只有标准的抗菌方案,常用的有四联抗幽门螺杆菌方案,而蜂蜜则对幽门螺杆菌没有杀菌效果。幽门螺杆菌是目前唯一已知的能在胃内存活的细菌,由于其主要通过消化道传播,因而在我们临床上不仅要行根治治疗,很重要的是做好预防工作,避免反复感染。幽门螺杆菌的治疗方案主要包括一种铋剂(枸橼酸铋钾)+一种质子泵抑制剂(奥美拉唑、雷贝拉唑、埃索美拉唑等)+两种抗生素(阿莫西林、甲硝唑、四环素、克拉霉素、左氧氟沙星等),具体治疗方案应在专业医生指导下进行。根治治疗后大家要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外出就餐注意清洁卫生,推荐使用公筷,避免交叉感染。

感谢阅读,本文由@全科扫地僧原创写作,欢迎点赞、评论、转载,关注作者,获取更多健康知识。不足之处,敬请指正。图片来源于网络,仅供参考。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