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高血压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应注意什么问题?
很多老年人,都有高血压的问题,而原发性的高血压通常无法治愈,只能进行长期的控制,在治疗和控制高血压的过程中,需要注意的事情很多,今天就简单来为大家谈一下这方面的问题。
老年高血压患者,要注意血压监测我已经服药控制血压了,为啥还要经常量血压?这么做其实是很有必要的!
多进行血压的监控测量,一方面了解血压的控制情况——血压控制下来了吗?达标了吗?血压控制有没有过度?是否出现了低血压?血压控制否平稳,是否在某些时间段,血压都是偏高的?这些问题,都可以通过多测量血压来发现,根据具体情况,调整用药方案或加强生活调理,尽量的控制血压达标,保持控制血压平稳,减少高血压对心血管及其他靶向器官造成的损害,才是控制高血压的根本目的。
那么老年人血压控制到多少合适呢?我们以指南中定义的老年人来说,65岁以上的老年人,一般建议将收缩压(高压)控制在140以下为佳,同时也要注意不要降得太低,一般建议不低于130,低于130这个值,身体健康没有更大获益,而且可能会引起身体的不适;而80岁以上的老年人,则一般建议将收缩压控制在150以下就是理想的,如果实在难以控制的情况下,能够控制在160以下,也是可以的。在这里我们没谈到低压的问题,这是因为一般老年性的高血压患者朋友,由于年龄衰老,血管硬化等方面的原因,多数都存在舒张压偏低,压差大的问题,很少出现舒张压过度升高的情况,因此对于老年高血压患者朋友,我们更强调收缩压的控制,但从控制上来讲,老年朋友,将舒张压控制在90以下,才是理想的。
老年高血压患者,注意高血压合理用药合理用药主要谈两个方面——
1. 高血压的合理用药,一方面要能平稳的控制血压,另一方面还要具有一定的靶向器官保护作用。比如有心绞痛问题伴心动过速问题的朋友,则优选选择性β1受体阻滞剂,如倍他乐克、比索洛尔等药物来控制血压,在控制血压的同时,这类药物还能够改善心肌缺血,缓解心绞痛,控制心率,减少心动过速风险,而对于有糖尿病问题、糖尿病肾病等方面问题的朋友,可以优选普利或沙坦类药物,这类药物能够改善血压的同时,还能够改善肾脏血流,具有改善微量蛋白尿,保护肾脏的作用;而对于老年性的高血压患者,地平类药物也是可以优先选择的药物之一,这类药物在降血压的同时,也具有缓解心绞痛,减缓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如果服用地平类药物有心跳加速问题,与洛尔类药物联合应用也是很好的选择。这些举例只是抛砖引玉,而具体的用药,还要根据身体情况,合理的选择药物或药物组合来控制血压。
2. 合理用药一方面是注意药物选择,降压的同时保护靶向器官,另一方面,也要注意药物的耐受性,比如老年人常服用的地平类降压药,如果长期服用引起严重的牙龈增生问题,那么这样的问题,就属于药物的不耐受,应该停药换服其他药物,比如服用普利类药物,引起干咳的副作用,一直都没有缓解,甚至影响睡眠,这也是不耐受的情况,也应该停服,换服其他更适合的药物。老年人的肝肾功能都有进一步的减弱,在长期服用降压药期间,也要注意根据不同降压药的身体代谢情况,结合自己的肝肾功能情况,适时的调整用药剂量,保证用药安全。
老年高血压患者,注意生活上的调理生活调理对于高血压患者提高血压达标率,减少心脑血管疾病风险,是最基础也是最重要的方面。我们经常说的低盐饮食,保持好的膳食结构,控制体重,根据身体情况坚持适度运动,戒烟限酒,保持平和心态,保持良好睡眠等,都是有助于血压调节的重要方面。生活上除了严格自律,协同药物降压以外,在日常生活中,也要注意避免激烈的冷热刺激,避免长期便秘,避免情绪剧烈波动,避免过度疲劳等方面的心血管疾病的诱因,避开这些诱因,同样可以减少心血管疾病的发病风险,也是很重要的。
老年高血压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应注意什么问题?
老年高血压患者在具体的降压治疗过程中,的确有一些需要特别注意的问题。这些问题做的好,血压控制的好。做的不好,血压控制就差,甚至出现一些其他的并发症。今天张大夫就来说一说这个问题。
1、降压的目标值对于老年高血压患者来说,降血压很重要,但是另外一个重要问题是降压目标值不要太低。老年高血压患者,并不是降低到120/80mmHg就是好的,要看患者具体情况,第一步可以考虑降低至150/90mmHg以下,如果可以接受,没有不适,可以进一步降低至140/90以下。
2、降压别太快老年高血压患者,注意降血压不要降低的太快,降得太快可能导致患者脑梗塞等缺血性脑病的发作。一般建议,2-4周把血压降低至目标值就可以,千万注意不要过快的降压,那种1-2天快速降压方法不可取。
3、降压幅度要合理对于老年高血压患者,注意降压速度的同时,还要注意降压幅度,比如说对于那些血压在180/110mmHg以上的患者,可以先降低至160/95左右,不要一下子降至130/80,那样患者也可能出现并发症。
总之,老年高血压患者,降压过程中一定要注意这3个问题。科学控制高血压,享受美好晚年。
老年高血压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应注意什么问题?
老年高血压是高血压治疗的一个难题,因为老年人的血压有别于青年人、中年人,收缩压高,脉压大,血压波动大,发生脑卒中、冠心病、终末期肾病的风险高。所以,针对老年高血压,选择降压的时机、降压药物以及降压目标应格外谨慎。
在老年高血压中,有超过一半的老年人为收缩期高血压,即收缩压大于140mmHg,舒张压常低于90mmHg,以致脉压增大,当收缩压明显升高时,会显著增加心脑血管并发症的发生。针对老年人的这一血压特点,降压时机也不同。65-79岁的老人,血压超过150/90mmHg时,应给予药物降压;部分患者,血压超过140/90mmHg,也可考虑药物降压。但如果老年人的舒张压太低,低于60mmHg时,如果收缩压低于150mmHg,不建议使用降压药。
由于老年人血压波动大,容易发生体位性低血压和餐后低血压,所以,老年人在体位发生变化时,应动作缓慢,不要突然坐起或站立;餐后注意休息。也正因为血压波动大,血压不容易控制,给治疗带来了不少麻烦,建议选择长效降压药,24小时全覆盖降压,减少血压波动;小剂量给药,防止低血压或器官灌注不良。降压药物可选择利尿剂、钙通道阻滞剂(地平)、ACEI(普利)、ARB(沙坦)。
针对65-79的老人,血压降到150/90mmHg以下即可,若能耐受,可降至140/90mmHg。但近来研究发现,若血压控制在130/80mmHg以下,可明显降低心脑血管并发症。80岁及以上的老人,血压控制在150/90mmHg以下即可。其次,降压达标时间可根据自身情况,在4周至12周逐渐达标,但在4周内达标的患者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12周达标的患者,具体因人而异。
需要注意的是,颈动脉严重狭窄的患者,尤其是狭窄程度达到75%的患者,血压不能降太低,否则容易发生脑梗塞。感谢阅读!
老年高血压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应注意什么问题?
健康先知道:老年高血压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应注意监测血压情况,不可忘记服药,亦不可把血压降得过低,季节变化时要注意保暖,情绪不可过于激动,另外要小心运动时发生心脑血管意外。
血压来源于血流对血管壁的冲击,当血管弹性变差、管腔变窄时机体为了让血流顺利在血管中运行血压则会升高,就形成了高血压。
我国高血压患者总体的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均较低,患病人数已逾3.3亿,每3名成人中就有1名患高血压,高血压不可怕,但高血压所造成的心脑血管意外是健康的重要威胁,身边每死亡5人中至少有2个与高血压相关,对于高血压我们引起高度的重视,特别是老年高龄人群。
如何确诊高血压呢?当非同日3次反复测量血压,3次收缩压≥140毫米汞柱和/或舒张压≥90毫米汞柱时可确诊为高血压。高血压又被分为原发性高血压和继发性高血压,罹患高血压的原因众多,如遗传因素、年龄因素、精神因素、肥胖或罹患其他疾病等都会导致血压问题,而不是所有的高血压都有头晕、头痛、胸闷、乏力、心悸等症状,故而我们应该常测量自己的血压,早预防、早发现、早治疗。
罹患高血压一定要到正规医院诊疗,并通过生活方式干预控制血压,避免心脑血管意外的发生。老年高血压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应注意监测血压情况,不可忘记服药,亦不可把血压降得过低,季节变化时要注意保暖,情绪不可过于激动,另外要小心运动时发生心脑血管意外。
【薇健康】问答内容原创不易,未经许可不得转载,侵权必究!
我是晓薇,曾于临床工作,然感疾病预防胜于治疗,顾后从事国家慢病非药物生活方式干预课题研究及健康科普宣教工作,希望我的回答能让大家有所获,关注我的今日头条/悟空问答可获取更多健康资讯,如有助于您请点赞支持,有疑问可评论留言!老年高血压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应注意什么问题?
高血压是常见的一种疾病,并且随着年龄的增加,其发病率也越高;并且随着年龄的增加,高血压的治疗也有了一定的限制。因此老年人更应该关心高血压治疗中的一些问题。
首先老年人在测量血压时应该加测站立位血压,站立位血在卧位改为站立位后 1 分钟和 3 分钟时测量,以减少体位性低血压的发生。
其次,在评定血压风险分层的时候,除了血压水平、心血管危险因素、靶器官损害、临床并发症和糖尿病外,年龄本身也是一种危险因素。
再次,高血压治疗中,老年人及高龄老年人初始治疗时通常应采用较小的有效治疗剂量,之后可以根据需要,逐渐增加至足剂量。
还有,因为老年人服药的依从性相对较差,建议优先使用长效降压药物,即减少漏服的机会,又可以平稳控制血压,可以有效减少心脑血管并发症的发生。
再有,在选择药物的时候,无并存疾病的老年高血压不宜首选 β 受体阻滞剂;因为利尿剂可能降低糖耐量,诱发低血钾、高尿酸和血脂异常,使用一定要从小剂量开始;α受体阻滞剂可用作伴良性前列腺增生或难治性高血压患者的辅助用药,但可以引起体位性低血压,高龄老年人使用时应当注意。
还有,在降压的时候,减压速度一定不宜过快,一般在 24~48 小时将血压缓慢降至 160/100 mmHg即可;即使高血压急症,初始阶段(1 小时内)血压控制的目标为平均动脉压的降低幅度不超过治疗前水平的 25%。
最后,老年人高血压控制水平是以保证血液灌注为前提的,在保证血液充分灌注的情况下,如果患者能够耐受,血压水平越接近正常患者受益越大!
注:图片均下自网络,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