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斯匹林饭前还是饭后服?

阿司匹林饭前吃还是饭后吃,取决于阿司匹林的临床应用和它的药物剂型。

一般情况下,阿司匹林有两种临床应用:1. 解热镇痛,500mg以上的剂量,用于缓解发烧、浑身酸痛等症状;2. 预防心血管问题,一般推荐75~100mg,用于心血管疾病的一级预防及二级预防。

对于解热镇痛的阿司匹林,通常是普通片或泡腾片,由于阿司匹林属于酸性较强,药物本身对胃黏膜也有一定的刺激作用,因此,一般推荐饭后服用,以减少药物直接对胃壁的刺激。

对于预防心血管问题的阿司匹林,一般需要长期服用,为了减少药物长期服用对胃的刺激性,一般都推荐肠溶片,顾名思义,就是药物口服后,在胃部不溶解,进入肠道后才开始溶解释放的一种制剂。

这种药物会在药片的外部包裹一层肠溶衣,使药物在酸性的胃液中不崩解溶出,直到进入肠道的弱碱性环境后才开始释放,能够有效的减少药物对胃黏膜的直接刺激。对于肠溶片,一般推荐空腹服用,这样可以使药物快速的通过胃部进入肠道(一般半小时左右就可进入肠道),如果餐后服用,药品掺杂在食物中,会增加药品进入肠道的时间,也会导致药物在胃部的微量溶出,增加刺激性。

现在很多人中老年人都在长期服用阿司匹林,再多说几句服药的注意事项:

1. 对于针对已有心血管疾病的二级预防,不多说,遵医嘱即可,如需要且身体耐受,应一直服药;

2. 对于针对有心血管疾病风险未发作心血管疾病的一级预防,一定要经过临床医生的评估心血管风险,一般推荐对于50~69岁,未来10年心血管疾病发病风险超过10%的人群,才推荐使用阿司匹林进行一级预防。

3. 阿司匹林对于心血管系统的益处主要是对抗血小板凝集,因此,对于有血栓风险的人群可以吃,对于有出血风险的人吃,是适得其反。

4. 阿司匹林服药期间,即使是肠溶片,同样也要注意对胃黏膜的损伤作用,特别是服药的前12个月,一定要注意消化道出血的风险。如果出现黑便、柏油样便等胃出血征兆,一定要及时停药就医。

5. 开始用药前,一定要评估出血风险,如果确需服用,对于有消化道出血风险的病人,应采用相应的措施,如服用质子泵抑制剂保护胃黏膜、先做根除幽门螺杆菌根除治疗等,控制出血风险,对于评估出血风险大于临床获益的患者,不应服用阿司匹林。

阿斯匹林饭前还是饭后服?

文章作者: 大涌 .副主任药师,涌鑫之家作者成员之一。

阿司匹林(英语:Aspirin),又名乙酰水杨酸,具有良好的解热镇痛作用。可用于治感冒发热、头痛、牙痛、关节痛、风湿病,还能抑制血小板聚集。常用于预防和治疗缺血性心脏病、心绞痛、心肺梗塞、脑血栓形成等病症。

阿司匹林是饭后服用还是饭前服用?这个问题从专业的角度来看,主要看阿司匹林是什么口服剂型,现阿司匹林主要有普通片剂、泡腾片、肠溶片、肠溶缓释片、肠溶胶囊等多种口服剂型。

普通片剂的阿司匹林,口服后因为阿司匹林片在胃里崩解溶化,对胃的刺激作用强烈(空腹对胃的刺激作用相对更大),且阿司匹林有诱发消化道出血的危险(机制主要有两点:1、阿司匹林对胃肠道黏膜的直接损伤作用,2、阿司匹林抑制环氧化酶活性,减少胃肠粘膜保护因子前列腺素的合成,减少血栓素A2的合成,降低血小板的聚集能力,易致出血),所以这类普通片剂一般建议饭后服用,以减少对胃肠道刺激,这类剂型现在相对已较少使用。

目前最常使用的是"肠溶阿司匹林",如阿司匹林肠溶片、阿司匹林肠溶胶囊等。目前用得最多的是拜阿司匹林肠溶片,2006年的拜阿司匹林肠溶片说明书在《用法用量》一栏是这样描述的:"阿司匹林肠溶片宜在饭后用温水送服,不可空腹服用。(其余省略,内容详见该说明书)"

而2008年以后的拜阿司匹林肠溶片修改后的说明书在《用法用量》一栏是这样描述的:“用法:口服。肠溶片应饭前用适量水送服。(其余省略,内容详见该说明书)”,也就是说从2008年以后,拜阿司匹林肠溶片的说明书是要求应在饭前服用。

肠溶片(或肠溶胶囊)是指在胃液中不崩解(溶化),而在肠液中能够崩解(溶化)和吸收的一种剂型,一般要在肠道内的碱性环境下才能释放(肠溶片或肠溶胶囊需要在肠道内遇碱性液体才会崩解溶化,而胃酸是酸性的,因此肠溶片或肠溶胶囊在胃里不会被崩解溶化),这样可以减少对胃的直接刺激作用,但是也不是在胃内完全不分解释放,根据药典要求,在胃内释放量小于10%即合格,说明还是有少量药物在胃内释放,肠溶胶囊对胃肠的伤害相对要小于肠溶片。

饭后吃阿司匹林肠溶片(或肠溶胶囊)有什么不利呢?在饭后服用肠溶片(或肠溶胶囊)的话,进食后食物会稀释胃酸导致胃内PH值升高,从而使药物在胃内加快分解,此外如果饭后服用的话,药物和食物混合在一起,延迟了它的排空时间,在胃内呆的时间更久,释放也更多一些,对胃粘膜危害相对就大些。但临床也上有个别的患者在饭前吃阿司匹林肠溶片或肠溶胶囊出现严重胃肠道反应,改为饭后服用后,胃肠反应相对减轻,像这种特殊情况可以改成饭后服用。

而饭前服用阿司匹林肠溶片(或肠溶胶囊),由于是空腹,所以胃内酸性环境强,肠溶衣(或肠溶胶囊)不易崩解溶化,并且胃排空速度快,在胃内停留时间短,从而可减少药物对胃黏膜的损伤。

综合上述可以知道,一般情况阿司匹林普通片剂如阿司匹林泡腾片、阿司匹林片等宜饭后服用,阿司匹林肠溶片或肠溶胶囊宜饭前服用。在服用其他药品时,也建议大家要参照药品说明书服用,特殊情况遵医嘱。

阿斯匹林饭前还是饭后服?

很多服用阿司匹林的患者对这个问题都比较关心,他们在咨询医生时,确实有一部分医生说“阿司匹林应该空腹吃”,另一部分医生会说“阿司匹林应该餐后吃”,以致我们的患者朋友都不知所措。现在,我将为大家解答阿司匹林的服药时间及依据。

现在服用阿司匹林的患者几乎都是为了预防心绞痛、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生,由于心脑血管疾病在我国患病人数众多,所以使用阿司匹林的患者也比比皆是。拿到阿司匹林后,请各位患者朋友先看清楚了:药品包装盒上写的是阿司匹林片,还是阿司匹林肠溶片。虽然只有两字之差,却是阿司匹林选择服药时机的关键。

阿司匹林片餐后半小时服用

阿司匹林片由传统工艺生产而成,阿司匹林肠溶片采用了新的生产工艺。服用过阿司匹林的患者都有过这样的体验,长期服用阿司匹林以后会出现上腹疼痛、烧灼不适,这是因为阿司匹林损伤了胃黏膜。阿司匹林片进入胃中就开始分解,与胃黏膜接触的面积越大,对胃黏膜损伤越严重,长期服用可能导致糜烂性胃炎,为了减少阿司匹林片对胃黏膜的损伤,建议餐后服药。因为餐后服药,阿司匹林片与食物混合在一起,减少了与胃黏膜的接触面积,减少了胃黏膜的损害。所以,如果你手中拿的是阿司匹林片,应该餐后半小时服药。

阿司匹林肠溶片餐前半小时服用

阿司匹林肠溶片外面增加了一层保护壳,你可别小看了这一层外壳,它可抗胃酸分解。也就是说,在胃中,阿司匹林肠溶片不会分解、吸收,那什么时候才分解吸收呢?这层外壳,虽然耐酸,却不耐碱。我们的肠道是碱性环境,阿司匹林肠溶片进入肠道后就会分解,吸收。这样会大大减少对胃黏膜的损伤。需要注意的是,虽然阿司匹林肠溶片耐酸,但在酸性环境中,不能停留太久,如果停留太久,也会被胃酸分解,毕竟胃酸是可以连铁屑都“消化”掉的强酸溶液。由于进食后,胃的排空时间有4-6小时,所以,如果餐后服用阿司匹林肠溶片,还没到肠道,都已经被分解了,跟吃阿司匹林片没什么两样。所以,如果你手中拿的是阿司匹林肠溶片,应该餐前半小时服药。

其次,在服用阿司匹林肠溶片时需注意,阿司匹林肠溶片只能正片吞服,不能掰开或嚼碎,否则,外壳被破坏的阿司匹林肠溶片一进入胃,就开始分解。

所以,阿司匹林片餐后半小时服用,阿司匹林肠溶片餐前半小时服用,看清药品,再记住原理,就不会混淆了。

感谢阅读!

阿斯匹林饭前还是饭后服?

阿司匹林堪称医药史上的经典,历经百年,从最初用于解热镇痛,到现在被广泛用于抗血小板聚集,已成为一个心血管疾病预防基础用药。2006年美国预防服务工作组将阿司匹林作为心血管病高危人群性价比最高和最有价值的临床预防措施之一,2012年美国疾病控制中心启动“百万心脏”计划,提出A(合理应用阿司匹林)B(血压达标)C(血脂管理)S(戒烟)策略。

在药物咨询中,经常有患者问阿司匹林肠溶片应该何时服用?是早上,还是晚上?是餐前,还是餐后?最近就有一患者餐后服阿司匹林肠溶100mg,1次/d,规律服用半年多,总感觉上腹部有烧灼感,问是否和服用阿司匹林有关?我们不妨从阿司匹林的药效学和药动学做一分析。

药效学

阿司匹林抑制血小板血栓素A2的生成从而抑制血小板聚集,其机理为不可逆的抑制环氧合酶的合成;由于血小板内这些酶不可再合成,所以此抑制作用尤为显著。虽然阿司匹林和水杨酸血药浓度的达峰时间分别为10-20分钟和0.3-2小时,但其抗血小板作用却可持续7~10d(即血小板的整个生命周期)。因此,每天任何时间服用阿司匹林的作用都是相同的,只要坚持每天固定时间服药,就能长久获益。

药动学

阿司匹林吸收后迅速降解为主要代谢产物水杨酸。由于阿司匹林肠溶片的肠溶包衣具有抗酸而不耐碱的特征,所以在酸性胃液不溶解而在十二指肠内碱性环境下才崩解。因而可避免对胃黏膜的损伤。餐前30分钟空腹服用,因胃内酸性强,药物不易溶解且胃排空速度快,在胃内停留时间短,从而可减少药物对胃黏膜的损伤。若餐后服用,食物可改变胃内酸性环境,致使阿司匹林肠溶片在胃内提前崩解,从而导致胃黏膜的损伤;此外进食使药物在胃内的停留时间延长,进一步增加了药物在胃内溶解的机会。

不良反应

大家都知道,像阿司匹林这类解热镇痛药大多对胃肠道有刺激作用。一方面是抑制对胃黏膜具有保护作用的前列腺素的合成,另一方面,药物和胃肠道接触后有直接刺激作用。因此,非肠溶剂型(片剂、泡腾片等)宜在饭后服用,避免对胃肠道的直接刺激。

综上所述,阿司匹林肠溶片特别适合早上餐前30分钟空腹(早上人体距离上次进餐达10多个小时)服用,而阿司匹林普通片剂如阿司匹林泡腾片、阿司匹林片等宜饭后服用。

阿斯匹林饭前还是饭后服?

阿司匹林是我们临床上使用十分广泛的药物,因其明确的抗血小板聚集作用,现多用于心脑血管疾病的预防和治疗。阿司匹林因剂型的不同,其使用方法也存在一定的差异,正确的使用对于病情的控制有很大的帮助,而错误的使用反而会增加不良反应的发生。我们今天就再来学习一下阿司匹林的使用。我们目前常见的阿司匹林主要有普通剂型和肠溶型,普通剂型的阿司匹林服用后会在胃内分解,因而对胃粘膜的刺激较大,故我们建议大家在餐后服用;而肠溶型阿司匹林(如拜阿司匹灵)覆盖有一层耐酸不耐碱的外壳,在胃内酸性环境中不分解或很少分解,在肠道碱性环境下才分解,故我们建议大家空腹服用(可睡前服用),餐后服用肠溶型不仅不会减少副作用,反而会因停留时间过久导致肠溶型提前分解而损伤胃粘膜。虽然阿司匹林安全性较高,但并不是所有人都适合使用,我们需在医生指导下综合评估后使用。阿司匹林适用于有缺血性心脑血管疾病的患者(如脑卒中、冠心病、短暂性脑缺血大作等)或虽无缺血性心脑血管病,但未来十年发生风险>10%的人群(如50岁以上、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等)或有心脑血管手术史的患者(如支架术后、心脏封堵术后等)。阿司匹林使用禁忌主要包括:①活动性消化道溃疡者;②出血体质者(如血友病等);③对阿司匹林或水杨酸类制剂过敏者;④严重心、脑、肾功能不全者;⑤孕期最后三个月;⑥不宜与甲氨蝶呤合用。希望大家正确认识阿司匹林,合理使用下是利远大于弊,对于病情长期稳定控制十分重要。本文由全科扫地僧原创写作于今日头条&悟空问答,转载请注明出处。

阿斯匹林饭前还是饭后服?

阿司匹林啊,也是老药了,其实人家只是个解热镇痛药,随着科学进展,目前小剂量阿司匹林有抗血小板的作用,最近还有报道说有预防胰腺炎、防癌等作用。

心脑血管疾病逐年增长,人口老龄化日趋严重,人们对自己的健康越来越关注,依从性也逐步转好中,阿司匹林作为心脑血管病的最重要药物之一,人们对其用法用量也逐步明了。

但是很多病人还是纠结于空腹吃还是饭后吃,其实这个问题是这样的,区别在于您买的是阿司匹林肠溶片还是阿司匹林片。

如果是阿司匹林肠溶片,建议空腹吃。其具有抗酸性,所以在酸性胃液不溶解而在碱性肠液溶解。阿司匹林肠溶片相对普通片来说其吸收延迟3-6小时。 减少对胃的刺激和损伤。 那么大家现在是否可以对号入座,您是否需阿司匹林,针对您阿司匹林品种,选择口服时间。

而如果是阿司匹林片,建议饭后或是与餐同服,因为其对消化道刺激极大,这也是为什么有阿司匹林肠溶片。

至于大家所担心的副作用,阿司匹林确实有消化道出血的副作用,但是一旦发现建议完善消化道检查,若有消化道溃疡及时治疗,待溃疡愈合后如指证明确,建议继续服用,需专科医生评估。

阿司匹林作为心脑血管疾病最基础的药物,不能因为害怕出血而私自停服或减量,还有人隔日吃一次,远远不够,建议如果明确指证建议长期服药,如果紧急证明确建议专科评估!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