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锻炼能改善血压吗?
坚持服用药物和生活方式调理是控制好高血压的两大支柱,不论是否需要服用药物,生活方式的调理都是不可或缺的,而生活方式调理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就是,适度的体育锻炼,因此,适度运动是对高血压的控制是有好处的。但需要强调的是,高血压患者的锻炼一定要适度、合理。
李药师谈健康,点击右上方红色按钮“+关注”,更多健康科普知识与您分享!如何锻炼能够有效降血压一般情况下,推荐高血压病人进行适度的中等强度的体育锻炼。如果条件允许,每天进行30分钟左右的体育锻炼最佳,如果无法坚持每天锻炼,一周保持5次,每次不低于30分钟的中等强度锻炼也是不错的选择。
何为中等强度的运动?在这里给大家一个简单的公式,对于中老年人来说,可以在运动锻炼后自测脉搏或心律,以170-年龄为标准,心律达到这个数值,这样的运动强度就够了,如60岁的老年人,运动后心律控制在170-60=110次左右最佳。对于65岁以上的老年人,特别是体力较弱的老人,这个数值可以在乘以0.9,以这个心律为准的锻炼较为安全。
在这里建议中老年人运动锻炼,应当以有氧运动为主,太极、慢跑、快步走等都是不错的选择,一定要保证身体的供氧量和心率的平稳,因此,不推荐高血压患者负重锻炼、高强度动感单车等这种无氧运动。
高血压患者锻炼的注意事项1.尽量避开晨峰高血压,很多高血压患者都有晨峰高血压,在身体锻炼时,心律加快,会导致血压的临时性升高,因此,为了心血管系统的安全,应尽量避开晨峰高血压的时段进行体育锻炼。如果您了解自己的血压波动规律,避开高血压的峰值时段即可。
2.控制好血压再运动,对于高血压患者来讲,如果血压控制不良,还强行运动,很有可能达不到控制血压、锻炼身体的目的,反而引发心血管系统的风险。因此,特别是对于二级高血压及以上的患者,一定要将血压降到140/90以下,再行锻炼。
3.循序渐进,持之以恒:比起其他的注意事项,对于高血压患者的体育锻炼,最重要的则是坚持,只有坚持中等强度的体育锻炼,才会看到长期锻炼对心血管带来的获益。
体育锻炼能改善血压吗?
段医生答疑在线🚀体育锻炼降血压🚀规律运动(每周5~7天,每次30分钟,或者累计30分钟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可以使收缩压下降4~9mmHg,降低心血管疾病发生风险,应该大力提倡,并持之以恒。规律的运动是指:(1)运动的形式:
高血压患者最适合进行有氧运动。有氧运动是指中低强度、有节奏、可持续时间较长的运动形式。常见的有:快走、慢跑、骑自行车、秧歌舞、广播体操、有氧健身操、登山、登楼梯、太极拳等。根据自己的血压水平和喜好选择运动形式,以保证自己的安全,并有利于坚持下去。下表是不同的运动能量消耗值。
(2)运动强度:
推荐中等强度运动:①运动中感觉心跳加快、微微出汗、有点累、呼吸频率加快、微喘,可以与人交谈,但是不能唱歌;②运动中的最大心率:170- 年龄。③休息约10分钟,呼吸频率和心率能恢复到正常或接近正常。
(3)运动时间:
每周5~7天,最好是每天运动,每次运动应在 30分钟左右,不易时间过长,或每日累计30分钟。
段医生特别提醒:(1)清晨6~10点容易出现清晨血压高峰,是心血管事件的高发时段。所以,最好选择下午或傍晚进行锻炼。
(2)尽量不要短跑、举重等短时间剧烈的无氧运动,会使血压瞬间剧烈上升,引发危险。
(3)安静时如果血压控制差或超过180/110时,暂时中止中度及以上的运动。血压平稳后逐渐恢复。
(4)运动应该循序渐进、量力而行,运动过程出现不适,应该立即停止并及时就医。
(5)对于有些年龄大、有严重疾病者,不适宜运动者,在生活中增加一些体力活动,比如做家务、散步等,都是有好处的。
👇关注段医生,健康又养生!👇体育锻炼能改善血压吗?
第一,体育锻炼和高血压有什么关系?
体育锻炼可以有效的改善血压,并且有助于血压控制达标,所以,在高血压指南中,明确地指出高血压患者,需要进行有效的体育锻炼,无论是体育锻炼降低血压,还是高血压以后进行体育锻炼,两者都是缺一不可,相辅相成的!甚至无论有没有高血压,都建议进行体育锻炼,以预防高血压,或者预防高血压以后的相关并发症!
第二,体育锻炼,为什么会降低血压?
体育锻炼之所以会降低高血压,跟很多因素有关系,比如,体育锻炼可以减轻体重,而较轻者的体重可以降低高血压发生率!其次体育锻炼可以舒缓情绪降低交感神经张力,这也是可以改善血压的因素之一!总之,体育锻炼可以降低血压,是经过循证医学证据证实的,也是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
第三,哪些情况下不能体育锻炼?
并不是所有的高血压都能进行体育锻炼,如果患者的血压比较高,比如是高血压三级,或者合并高血压危象,恶性高血压,难治性高血压,以及高血压其他并发症的时候!那么我们就需要等到血压控制稳定以后,再进行体育锻炼!否则,不合适的体育锻炼,甚至可能会增加高血压并发症的发生概率!
亲,看懂了吗?关注我们!每天都有更新的科普推送给你!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