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病长期吃药💊对人体的伤害到底大不大?

高血压不但与心血血管疾病息息相关,而且脑血管问题、糖尿病、内出血等都有可能有高血压引起,因此,一旦发现血压长期偏高,长期服药,将血压控制在稳定健康的范围内,是非常必要,也非常重要的。那么“是药三分毒”,长期服用高血压药物,对人体伤害大不大呢?

李药师谈健康,点右上方关注,更多用药知识与你分享!

降压药物的副作用

降血压药物经过多年的研究发展,现在已经较为成熟,药品可选种类多,作用机理也各不相同,总体上分为5大类,针对临床上的各类情况,不同轻重,不同症状的高血压,基本上都可以选到适合的药物进行长期服用治疗。

降压药物有没有副作用?答案是肯定的。下面就简单介绍下几类主流降压药的常见副作用:

  1. 利尿剂:氢氯噻嗪、呋塞米、吲达帕胺、安体舒通等都属于该类。主要的副作用是引起低血钾症,外在表现是身体疲劳感,肌肉疼痛等,因此服用该类药物可以多吃些香蕉、红薯等富含钾的食物。另外,利尿剂还可能会引起尿酸升高,高尿酸痛风患者应慎服。

  2. 钙离子通道阻滞剂:各种“地平”,硝苯地平、氨氯地平等,都属于该类。主要的副作用是头痛、脚踝水肿、牙龈增生等。

  3. 血管紧张素受体Ⅱ阻滞剂:各种“沙坦”,如颉沙坦、厄贝沙坦、替米沙坦等。主要副作用是高钾血症以及眩晕、失眠等,另外,妊娠期和哺乳期妇女禁服。

  4. 血管紧张素酶抑制剂:各种普利,卡托普利,依那普利等。降压效果温和,主要副作用有干咳、持续咳嗽等。长效制剂雷米普利等引发干咳的几率相对较小。

  5. β受体阻滞剂:贝他乐克、各种“洛尔”,如美托洛尔、卡维地洛等属于该类。主要副作用是疲劳,失眠、心动过缓等,因此本身心动过缓的患者不宜服用。另外,如需停药,一定要循序渐进,以免突然停药引起反弹性心动过速。

上面只是介绍了这几类药物的常见副作用,如果仔细阅读各种降压药物的说明书,恐怕更会吓坏很多人,但到底有没有那么可怕呢,这个问题要辩证的看。

既然有这么多的副作用,那么到底还要不要长期服用降压药物呢?

对于这个问题,答案是肯定的。高血压患者,需要长期服药控制,这一点,毋庸置疑。

  1. 对于药物的副作用,标识的是根据其药理毒理可能发生的副作用和临床应用中多年来发现的副作用,但作为人,每个个体的体质、药物敏感度不同,这些不良反应并不一定会出现在每个人身上,如卡托普利,有的人服用降压效果很好,但有的人不但血压没降下来,还引发日夜干咳;我老家的一个姨妈,从生孩子的时候就妊娠高血压,然后就一直服药控制,过年回家,她还是吃的“尼福达”,大概有三十多年了吧,问她是否有头痛、脚踝水肿等,结果都没事。这就是个体对于药物的不同反应,无论如何,还是那句话,适合自己的就是最好的!

  2. 不管是降压药,还是其他药物,服用药物本身就是一个获益与风险的对比选择。什么叫收益和风险对比?还是拿上文的例子来说,假如你服用卡托普利,降压效果不好,且引发持续的咳嗽,都影响了睡眠,这就是风险大于获益,当然应该换服其他种类的药物。在现实生活中,服用降压药时,希望大家多自我监测血压,也多自我检查身体对降压药副作用的敏感性,如出现严重的副作用,怀疑是降压药引起的,应告知医生,及时调整用药方案,以获得最佳的获益,最小的副作用。

另外,还是药提醒大家,特别是老年高血压患者,千万不要因为服药有副作用,就去听信一些什么按摩降血压、保健品降血压的谣言而停止服用正规的降压药物。

关于服药降血压,大家还有什么问题,欢迎在下方留言探讨!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