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应具备哪些给儿童使用抗生素的常识?
儿童生病不严重时,在家进行自我药疗,而不去医院就诊,是如今很多家长的选择,在不见效时,有些家长就会自行选择抗生素给孩子服用,俗话说“消消炎,好得快”。殊不知,这是一个误区,自我药疗有讲究,抗生素的应用更是马虎不得,今天李药师就来和大家谈一下儿童用药的那些注意事项。
李药师谈健康,点右上关注,更多用药知识和您分享!
自我药疗注意事项自我药疗并不是完全错误的选择,毕竟现在医疗资源短缺,很多大医院的儿科都人满为患,对于症状较轻的疾病,去儿科挤油油,引发其他的交叉感染,真的不如在家里护理休养,对症治疗来的安全。
但是如果选择在家休养,家长应护理为主,用药为辅,在具备一定药学知识的前提下,尽量选择儿童专用的OTC非处方药,对症进行缓解治疗。可能有人说了:我们又没学过医,哪来的医药学知识?!但现在这个互联网时代,只要想学习,基本都自我药疗知识还怕学不到吗?但有一点要提醒大家,要科学看待网上纷繁复杂的各类信息,不要真的假的浅盘接受,也不要对照某度上的症状和疾病的联系自我恐吓。
抗生素应用注意事项近些年来,越来越多的人明白了抗生素的滥用问题,但在这里还要强调一下,不要使用抗生素进行自我药疗。
1. 在明确细菌感染情况下,可针对性使用抗生素治疗,如果确诊细菌感染呢?去医院查个血项和C反应蛋白,白细胞升高且C反应蛋白显示炎性反应,基本就可以确定细菌感染了。What?大医院人多排不上队,现在很多社区门诊都具备验血的条件,而且血液化验是很成熟的操作,机器检测,很少会有查错的情况。具体用什么药,还请根据症状遵循医嘱,抗生素有十几大类一千多种,自我选择比较困难。
2. 能吃药尽量不要输液:输液好得快,是一个很大的误区,真相是输液的确是把药物直接送入循环系统起效,但除了避免了肝脏的首过效应外,跟口服药物对于轻症的治疗并无太大区别,然而输液确实破坏了人体最外层但免疫系统,刺穿皮肤和血管,其风险是非常大的,如果一旦出现输液质量有问题,导致热源/内毒素等进入体内,其引发的副反应不堪设想。
总之,输液属于高风险给药方式,这么说不是危言耸听,输一次液,相当于给孩子动了个小手术!因此,在非临床必需等情况下,尽量不要给孩子输液!
3. 以下几种抗生素不要给孩子用:
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如庆大霉素/链霉素/阿卡米星等,这类抗生素有耳毒性,应用不当可致耳聋;
四环素类:可导致四环素牙,可以看看周围四五十岁的这一代人,有很多人都是黑黑的四环素牙;
氯霉素:氯霉素可破坏造血功能,造成再生障碍性贫血,曾有外用氯霉素滴眼液半年,发生再障的报道。
喹诺酮类药物:如左氧氟沙星等沙星类药物,这类药物有明确的实验证据可以影响动物软骨,会影响孩子的生长发育,18岁以下都不建议使用。
4. 抗生素副作用注意事项:
青霉素过敏的儿童,服用头孢应注意监控是否发生过敏,服用头孢的儿童,吃零食时注意,服药期间不要吃蛋黄派之类的可能含酒精的零食,头孢+酒精可在体内引发双硫仑反应,严重者危及生命。
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如现在常用于支原体肺炎等阿奇霉素,有较强的胃肠道副反应,可能会引发呕吐。
谈健康,我们是认真的!如果本文让您觉得受益,请点赞!同时欢迎转发分享。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