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开裆裤、学步车以外,还有哪些常见的育儿陋习?
绑腿!
除了开裆裤、学步车以外,还有哪些常见的育儿陋习?
大家好,我是@懒爸带娃 ,很高兴回答,常见的育儿陋习。
每个家庭都越来越重视优生优育,注重科学育儿,之前的一些不好的育儿习惯也被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所摒弃。除了开裆裤等,其实还有很多,简单列举几个。
一、把屎把尿以前常听人说,一把屎一把尿地把某某养大,可见在孩子小时候把屎把尿是比较重要的过程。
老一代人之前都是给孩子用尿布的,从几个月开始,都会抱着孩子让他大小便,俗称把屎、把尿。
其实,从医学角度讲,是不建议这么做的,容易引起孩子髋关节发育不良或者错位。
老人总会说,我养了多少个孩子,都是这么带的,怎么没有出现你说的问题呢?
确实是有这样的风险的,所以在宝宝较小时最好别给孩子把屎把尿,用尿不湿即可。
二、共用餐具,用嘴喂饭成人唾液中含有很多细菌,因为成人免疫力强,所以不会生病。但如果被宝宝吸收极容易引起一些疾病。
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便是,用成人的餐具喂孩子,孩子没有咀嚼能力时,成人自己嚼碎后喂孩子,水或者流食太热时,用嘴吹凉。
这些都是不好的习惯,容易给孩子带去疾病。
三、生水冲奶粉有一次在商场卫生间,看到一个孩子的外婆,可能是充奶粉的水太烫了,直接在自来水管接水,将热水兑凉了喂奶粉。
应该不是第一次这么做了。自来水中漂白粉等其他杂志特别多,成人喝了可能也会拉肚子,何况婴儿呢。
四、穿厚点总是怕孩子着凉是老一辈的通病,所以总是让孩子穿的比较厚。
其实孩子火力是比较旺的,有的时候动来动去极容易出汗。孩子穿衣服一般比成人略薄为宜。
五、亲宝宝亲戚家的孩子因为外婆亲了孩子嘴,导致宝宝孩子嘴里生疮。
孩子的免疫力还是比较低的,所以最好不要亲孩子的嘴、脸,特别是手,应该保持手的清洁,宝宝小的时候比较喜欢吃手,同时什么都抓,这样好多细菌都会吃到嘴里。所以不能亲孩子的手,最好少摸孩子的手,碰之前一定要自己先用肥皂洗手,。
小结有些老观念可能是经验的总结,但有些经验取决于落后的物质条件或者迷信思想,所以作为家长,不能顺从长辈的思想观念,一定要多学习,科学育儿。
好的家庭教育离不开爸爸的参与,我是@懒爸带娃 ,愿与你共同开启带娃之旅。
除了开裆裤、学步车以外,还有哪些常见的育儿陋习?
1、迷信,孩子哭闹不停,又以为撞见什么不干净的东西,又是请神婆又是跳神。不真正重视孩子的需求
2、过早把屎把尿,用尿片费钱,所以老早就把屎把尿
3、嚼东西喂孩子,其实这个是最不卫生的做法,对孩子健康一点都不好
除了开裆裤、学步车以外,还有哪些常见的育儿陋习?
除了开档裤,学步车外,还有这些陋习,一直存在着。
- 睡头型,很多老人会觉得用硬的枕头,会让宝宝的头更加圆,其实是不科学的,这会造成头颅变形,或者是大小脸。
2、捏鼻子,我们家奶奶就是这样,说是孩子鼻梁低,捏捏就会让鼻子变挺,其实如果家长用力不度,很容易损伤鼻粘膜。
3、捂热,老人是一摸孩子的手凉凉,就觉得孩子要添衣服了,包裹得跟粽子一样,这会让孩子变得烦燥,而且容易起湿疹。
4、过早喂水,不管是母乳还是配方奶,都不要过早给孩子喂水,可以观察宝宝的尿,如果是无色透明或者微微泛黄,是不用额外添加水的。
5、不要随意亲吻,大人出于爱意会嘴对嘴亲吻宝宝,这会使宝宝增加感染细菌的机率。一定要宝宝的健康,这病菌大人可能没什么关系,对婴幼儿可是致命的。
6、不要一生病就输液,过早的使用抗生素,会让孩子体内产生抗药性,以后真需要抗生素的时候,会没有了效果。一般检查血常规后,医生会分析是病毒还是细菌感染,病毒感染是需要抗生素治疗。
除了开裆裤、学步车以外,还有哪些常见的育儿陋习?
还有下面这些育儿陋习或者育儿误区,欢迎讨论。
1. 宝宝大了,还一直追着喂饭。
我看到有的小孩4~8岁了,喜欢边玩边吃饭,大人还一直追着左一口右一口的喂,磨了好久才喂完。不良吃饭习惯啊,家长要重视。
2. 孩子磕着碰着摔倒时,怪地面、怪物品。
老一辈的人,在孩子走路不小心摔跟头哭哇哇后,老人安慰说不哭不哭,都怪地面,都怪xxx,我们打它。于是老人拍打地面,拍打桌子,拍打让宝宝磕到的物品,真是无语。
3. 不让宝宝吃手。
大人老是觉得宝宝吃手很脏,总是阻止。其实正常宝宝都有过吃手阶段,这是宝宝有吸吮需求,或者自我心理安慰,或者对自己的手感兴趣,或者要锻炼手指精细动作,或者出牙齿牙龈不适等。婴儿吃手大多是正常现象,大人给宝宝洗干净手可以放宽心让她吃。
4.过早把屎把尿。
我在公园见过一个奶奶给她才4个多月的孙子把屎把尿,穿开裆裤,几乎不用尿不湿,也不知道孩子父母是怎么想的。个人觉得1岁半之后再训练孩子比较好。
5.过早给孩子吃盐,尝味,吃蛋吃肉喝汤等。
不吃盐的孩子没劲?月子里给孩子尝尝味儿,喂点鱼汤鸡汤?百天就可以吃肉?三四个月就吃鸡蛋、喝粥?真是大无畏啊!
6.捂孩子,怕着凉,怕冷,夏天也要穿袜子。
不穿袜子,小孩子容易脚底进风、湿气重?冬天做好不出门,容易感冒发烧?总是怕孩子冷,比大人穿得还要多两件?这种关爱啊,有时真是不知道说什么。其实宝宝的热量比大人还要多,捂孩子更容易患湿疹,甚至感冒。
7. 在宝宝面前言行、脾气不控制。
一些大人认为宝宝还小,听不懂大人说什么,不知道大人在做什么,甚至当着孩子的面争吵摔东西。其实孩子对大人的言行情绪很敏感,有时也会感知和模仿的,面对大人争吵时也会恐惧不安的。
8. 总觉得孩子吃不饱,一哭就要喂奶。
孩子哭了,不找原因,总认为是没吃饱,喂奶就好了。宝宝不饿,过多喂奶,容易积食不消化,肥胖。有时没及时发现宝宝哭的原因,比如湿疹了,太热了等,会哭得更厉害。
9. 生怕孩子哭,或者放任孩子哭。
孩子哭是天性,小孩有时也要情绪释放。有的大人听不得孩子哭一下,很焦虑,认为是大人照顾不好,用尽办法制止宝宝哭闹。其实,即便宝宝吃得好睡得好,有时也会大哭,大人安慰安抚一下,一般就可以了。当然不明原因的哭闹不止,是应该重视。
有些家长认为小孩一哭就抱就哄,会把小孩惯坏的;或者没耐心哄,把玩具零食看手机等作为哄孩子的法宝;或者只会不停的对孩子说别哭了,没有实际的安抚。哄孩子也是一门学问呀。
10.嚼碎了喂食。
孩子牙齿没长全,也不会打碎切细再给孩子吃。图方便,真是不讲究卫生,唾液里有多少细菌,甚至幽门螺旋杆菌。孩子的肠胃本身就比大人娇弱,稍不留神就拉肚子腹泻,如果遇到大人有传染病的,那不坑惨孩子了!
11. 吓唬孩子。
你再哭,晚上不让你吃饭。你不听话,叫坏人把你抓走。你不乖,你妈不要你了……这些吓唬绝招,真的很伤孩子。随意吓唬或威胁孩子,容易让孩子没有安全感,胆怯,甚至对大人不信任。
总之,还有很多常见的育儿陋习或误区,科学育儿与传统一些育儿观念很多是相反的,新手爸妈应该引起警觉,科学养育孩子。
希望这个回答对你有所帮助,如果你有其他疑问或好的建议,欢迎评论留言,喜欢可以点赞关注@小葱妈豆腐爸
除了开裆裤、学步车以外,还有哪些常见的育儿陋习?
我总结了一些常见的育儿陋习,希望爸爸、妈妈们在带娃路上规避这些“坑”。
1:摇晃哄睡
婴儿时期宝宝的脑部发育还未成熟,大力摇晃哄睡宝宝很容易造成宝宝脑部发育不良;
2:绑腿
绑腿会影响新生儿运动功能的正常发育,还影响孩子的血液循环,孩子的腿不会因为婴儿时期绑腿就会变直;
3:挤乳头
目前没有证据表明,新生儿挤乳头能避免乳头凹陷,给女宝宝挤乳头还很容易造成细菌感染;
4:过早吃成人饭菜
很容易造成孩子过重的口味,幼小的宝宝摄入过多的盐分和调味品会影响身体健康;
5:过分保暖
有的家长怕孩子着凉,就给孩子穿的很多、盖的很厚,这样很容易出汗和上火,反而更容易生病;
6:孩子脸上抹母乳
母乳营养是丰富,但是它对湿疹并没有治疗效果,反而容易在孩子脸上滋生细菌、病菌;
7:嚼食喂孩子
大人口腔中的病菌很容易传染给孩子,孩子容易生病。也会影响孩子自己学习咀嚼食物。
8:把屎把尿
会影响孩子自己学习控制大小便的能力还,还会影响孩子的骨骼发育;
9:追着喂饭
要想小儿安,三分饥与寒。孩子饿了自然就会吃饭,大人追着喂饭,看起来吃的多,但是孩子不一定能消化,这样很容易积食,引起消化不良;
10:责怪无辜
孩子被椅子绊倒,有的家长会教孩子说:“都怪你,打你这个破椅子”这样教导孩子推卸责任,孩子以后很容易逃避责任、自欺欺人;
11:封建迷信
孩子生病后有的家长不带孩子去医院,而是迷信土方,这样只会延误治疗,使病情加重;
12:新衣服不清洗
新买的衣服上会有一些化学物质残留,没有洗过就给孩子穿,容易引起孩子皮肤过敏;
13:捏鼻子
有的家长认为从小给孩子捏鼻子以后会有一个高鼻梁,这样是错误的。
14:剃满月头
剃满月头是不会改变孩子日后的发质和发量的,不是剃了满月头以后孩子的头发就会多的,相反给小婴儿剃光头很容易损伤头皮导致感染;
15:逗孩子喝酒
有的大人只为高兴就逗孩子喝酒,这样很危险,容易造成孩子酒精中毒。
摒弃育儿中的陋习,有利于宝宝的健康成长,我是臭屁杭的妈妈,喜欢就关注。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