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当与夏娃之子“该隐”,究竟是一个怎样的形象?
第一位吸X鬼、最初的恶人、黑暗之父、流浪者、农民与猎人的冲突化身,鲜血与永夜的君王。
以下印象来自虚构的《挪得之书》:该隐(Cain),是黑暗世界之中最强大的也是第一位的吸X鬼,是最初的谋杀者(最初的恶人),是黑暗源头的父亲,是流浪者的先驱,是农民和猎人的永恒部落冲突化身,也是鲜血和永夜的君王。
其中对该隐印象最深的是他乃第一位吸X鬼。
《挪得之书》中说:该隐,和《圣经》之中同名,是亚当和夏娃的第一个孩子,本身是农夫,因为妒忌恶念杀死了自己的兄弟亚伯,同时欺瞒耶和华,遭到了耶和华的驱逐。而后遇上莉莉丝的救助,因此被天使们诅咒,成为了第一位吸X鬼,开创了血族。血族吸X鬼,自称“该隐子裔”。同时,莉莉丝因此被称之为吸X鬼始祖,吸X鬼女皇等。
但本质上,这些虚构的秘辛设定,并不存在于《圣经》之中,而是源于圣经衍生的幻想产物,莉莉丝倒是和旧约有一定关联。
该隐的绝大数传说,来自于《挪得之书》、《厄尔西耶斯碎片》、《利利提安》(又名莉莉丝的《黑暗之母启示录》),和《恶魔之堕落》中的《恶魔:天火》。这些黑暗传说的载体,在虚构之中相互冲突,但是每一部都默认了《圣经》的描述:该隐杀死了兄长亚伯。而这些传说的体现,都是出自白狼游戏公司出品的桌面RPG游戏《黑暗世界》之《吸X鬼》。
这些黑暗传说,大部分是游戏设定和奇幻小说引用的头脑风暴构成,但是一经推出,因为极为细致的细节和较好的文学性辩证思维加工,弥补了《圣经》对于非教徒过于不友好的神棍式言语,收到了广泛网友的喜好,便逐渐传开。
在如今的黑暗神话之中,该隐是吸X鬼的概念,普及度在国内年轻人的印象中甚至要远远大于《圣经》的农夫定义。
第一位吸X鬼的诞生——《挪得之书》;作为亚当和夏娃的第一个孩子,该隐是一名农夫,准备将自己所种的最好的蔬菜和水果祭祀给上帝耶和华,而他的弟弟亚伯准备将自己豢养牲畜肉食祭祀给上帝。该隐从隐秘之中察觉到了上帝会中意亚伯的礼物,而不悦自身的礼物。如是,该隐亲手杀害了自己的弟弟亚伯。
该隐认为:“亚伯,我的弟弟,你就是我供奉给上帝最好的祭品。”
该隐的“天父”(上帝)发现此事,察觉到他所创的世界之中,产生了第一个恶人,第一个谋杀者,如是对该隐降下神罚。给了该隐一个印记和一个诅咒,印记是凡人难以遇上该隐,如此上帝将该隐驱逐出伊甸,流放于伊甸东方的挪得之地。该隐将在挪得之地的黑暗之中永世徘徊。
在这里,第一个谋杀者、流放者、黑暗之王三个对应形象有了一定的雏形。《挪得之书》就是取自《圣经》之中该隐被流芳的挪得之地。
该隐在挪得之地上流浪,饥寒交迫的黑夜之中。莉莉丝发现了该隐,莉莉丝发现,无尽的黑夜之中空气有一个漩涡的污点,那污点代表着黑暗和谋杀的力量。莉莉丝拯救了在黑暗之中苦苦支撑的该隐,将自身的X液喂养该隐。
而莉莉丝,她本是亚当的第一任妻子。和亚当、夏娃同属于第一批被创造而出的人类,体内蕴含着超凡能力(这一点和旧约符合)。
喝下莉莉丝血液的该隐,用了如下的超凡能力:神速、巨力、坚韧、迷惑、支配、存在、变形、动物主义与超感。(吸X鬼日记对上了)
莉莉丝和该隐生活在一起,他们本该是父亲的前妻和儿子的关系,却成为了恋人。由此引出,莉莉丝是该隐的妻子的秘辛。
上帝知晓此事后,决定给与该隐赎罪的机会,派遣三位天使前来,给与亚当三个因为杀死自己的亲弟弟亚伯而忏悔的机会。如果该隐忏悔,将再次回到伊甸园。但是该隐连续拒绝了三次。
第一次拒绝天使时,该隐身上的诅咒加重:对火焰的虚弱。
第二次拒绝天使时,该隐得到了新的诅咒:对阳光的致命。
最后一次拒绝,该隐成为了吸X鬼:对鲜血无法抵挡的渴望。
第一只吸X鬼就此诞生。
最初的谋杀者-《圣经》在《圣经》之中的记载和《挪得之书》完全不同,存在着大量含糊和过度,缺乏细节。这也是为什么网民不愿意相信《圣经》而更愿意相信游戏之中诞生的《挪得之书》,因为挪得之书的细节更为丰富,更为符合我们的期待。《圣经》显得过于神棍。
《圣经》:上帝发现该隐杀死亚伯后,说了在我们看来十分神棍的话语:“你为什么(因为我对亚伯欢喜而)发怒呢?你为什么变了脸色呢?你若行得好,岂不蒙神悦纳?你若行得不好,罪就伏在门前。它必恋慕你,你却要制伏它。”
这话说的,我个人觉得毫无一个上帝的水准。你自己中意了亚伯,忽视了该隐的心态。一个合格的神灵,即使不中意信徒的贡献,也不应该冷淡拒绝。连带责任还是有一点的。
随即该隐被驱使到挪得之地, 莫名其妙该隐多了一位妻子,然后生下了一个孩子叫以诺。这里的逻辑错误不能容忍。
全世界就四个人,亚当、夏娃、该隐、亚伯。该隐G了亚伯,就三个人。那请问,该隐的老婆从哪来?
在《圣经》之中所说,夏娃是一切的母亲,一切人类的诞生处,而该隐是被诅咒的,被唾弃的。按照亚当和夏娃的子嗣,不可能接受该隐作为丈夫。如果接受,那也应该是和该隐一样,叛逃出伊甸的女性。而莉莉丝完美契合这一点,而且还引导了该隐。
很显然该隐的妻子是一个Bug,或者说忽视。我更愿意相信莉莉丝的身份,因为莉莉丝同该隐的组合,和夏娃和亚当构成了完美的阴暗面。莉莉丝也是被遗弃的人,而该隐则是莉莉丝的升级版——恶人和流放者。符合道家的阴阳平衡思想。
生了以诺,该隐建造了一座城,就叫以诺之城,这是游戏和小说之中,莉莉丝和该隐沉睡的老巢。以诺生了一堆后代,后代又生了一堆。
《圣经》中的该隐最后说道:“亚大和洗拉,要听我的声音;拉麦的妻子,聆听我的话:壮年人伤我,我必杀他;青年人损我,我必害他;人若杀该隐,要遭报七倍;人若杀拉麦,必遭报七十个七倍!”
巩固了该隐——第一个恶人、第一个谋杀者的形象。但很显然,这样的形象太过扁平。没有《挪得之书》带劲。
农民和猎人的冲突化身——《路西法》在《路西法》之中,有学者给该隐做出了社会学意义的身份解读。
路西法记载,该隐收到未知力量的引诱,想要获得一份属于自己的“礼物”,而这个礼物只是一种错觉,实际上并不存在。而为了得到这份礼物,该隐认为自己必须出于爱而杀死弟弟亚伯。而这种未知力量实际上是出于是一种仇恨。
最终,该隐杀死了亚伯,得到了他想要的礼物。但当该隐得到这份“礼物”的时候却已经自惭形秽,然后被上帝抛弃坠入诅咒。
《路西法》的描述之中,让冈格罗的学者贝克特,认为该隐神话的最完美解释是:农民部落和猎人部落之间的冲突。因此,贝克特名声鹊起。
那种未知力量,就是生存的本能。
除开吸X鬼、农民和猎人的冲突、谋杀者这三个身份是比较有意思的存在,其他的身份,流浪者、黑暗之王、鲜血和永夜的君王,实际上都是一个意思,在该隐成为了吸X鬼之后的名称后缀而已。
本质上,这只是一些文学意义的幻想,看看就行。不要误以为《挪得之书》是真实存在,都是一些野史和幻想秘辛而已。
听没听懂,点个赞呗!
亚当与夏娃之子“该隐”,究竟是一个怎样的形象?
该隐(Cain)是基督宗教文献《圣经》中的杀亲者,名字意思是“得到”。是世界上所有恶人的祖先。是由人类祖先亚当(Adam)以及其妻子夏娃(Eve)最早所生的两个儿子之一,该隐为兄长,亚伯(Abel)为其弟弟。因为憎恶弟弟亚伯的行为,而把亚伯杀害,后受上帝惩罚。
在《圣经》中关于该隐杀害兄弟的描述如下:
有一日,那人(亚当)和他妻子夏娃同房,夏娃就怀孕,生了该隐,便说:“耶和华使我得了一个男子。”该隐也被称为“世界上的第三个人”。后来,又生了该隐的兄弟亚伯。亚伯是牧羊的,该隐是种地的。有一日,该隐拿地里的蔬菜和粮食为供物献给耶和华;亚伯也将他羊群中头生的和羊的脂油献上。耶和华看中了亚伯和他的供物,只是看不中该隐和他的供物。该隐就大大的发怒,变了脸色。耶和华对该隐说:“你为什么发怒呢?你为什么变了脸色呢?你若行得好,岂不蒙神悦纳?你若行得不好,罪就伏在门前。它必恋慕你,你却要制伏它。”
该隐与他兄弟亚伯说话,二人正在田间,该隐起来打他兄弟亚伯,把他杀了。耶和华对该隐说:“你兄弟亚伯在哪里?”,他说:“我不知道!我岂是看守我兄弟的吗?”。耶和华说:“你做了什么事呢?你兄弟的血的声音通过地里向我哀告。地开了口,从你手里接受你兄弟的血。你必从这地受诅咒。你种地,地不再给你效力,你必流离飘荡在地上。”
有一种说法称该隐是撒但之子,这种说法并非正统基督教的说法,而是中世纪流行的基督教异端派别鲍格米勒派的教义。他们认为撒但叶原先是位于上帝右席的天使,是天使中的至尊,后来想取代神,就率领1/3的天使叛乱。但上帝也无法将他打败,只能与之签订一份协议,两者共同创造大地,并由撒但叶统治大地,上帝统治天国。后来就有了亚当、夏娃,撒但叶又潜入伊甸园和夏娃生下了该隐。但总而言之,该隐在西方文化中的形象因其杀害亲人的行为而始终是邪恶、负面的。
亚当与夏娃之子“该隐”,究竟是一个怎样的形象?
耶和华上帝用地上的尘土创造了亚当,并安排他看守伊甸园,上帝离开前告诉亚当,园子里除了“知善恶树”上的果子不能吃,其它的可以随便食用,并享受任何自由与权利。
过了一段时间,耶和华上帝认为亚当自己一个人管理伊甸园可能会孤单无趣,就打算给他一个女人来帮助他管理园子,顺便可以打发闲散时光。
于是,耶和华就趁着亚当睡着的功夫,在他的身上用仙术取下一根肋骨,耶和华上帝借用这根亚当的肋骨为基础创造了一个女人,也就是夏娃。在西方世界中,人们认为人类的祖先亚当与夏娃原本就是由一个个体发展而来的,这或许就是世间男人要与女人结合的原因吧。
当时,亚当与夏娃两个人,都是赤身露体没有遮盖,并不是他们不知道羞耻,而是上帝并没有给他们智慧的双眼让他们看清一切。而上帝用土创造的最狡猾的走兽就是蛇,蛇告诉夏娃,那棵“知善恶树”上结的果子是可以吃的,而且吃了以后就会与上帝耶和华一样能分清世间的善恶。
夏娃起初有点犹豫,毕竟上帝耶和华严肃地警告过自己千瓦别碰那棵树,但当时不知怎么的鬼迷了心窍,在受到蛇的挑拨后,径直的走到那棵树前摘下果子就吃了,而且还把果子分给亚当吃了。刚吃了一口,就发现眼睛明亮了,也知道善恶有别了,并且意识到自己根本没穿衣服,于是在树上摘下几片叶子遮挡住了私密处。
他们两人刚吃完禁果,耶和华上帝就来了,上帝看到他们有了变化,问他们是不是偷吃了禁果。亚当告诉上帝,是夏娃给的果子,而夏娃把事件的经过“如此怎般,怎般如此”详细的告诉了上帝。
于是,上帝震怒了,先惩罚蛇,把它的手脚去掉,让它一辈子用肚子走路。再惩罚夏娃,让她体验分娩的痛苦,最后惩罚亚当,让他一辈子在土地上耕耘劳作。最后把他们全部赶出了伊甸园。
于是,夏娃怀孕了,生下的第一个儿子就叫该隐,也就是说该隐是世界上第三个人,后来夏娃又生下一个儿子叫亚伯。
可能有的人会有疑问,为何叫该隐这么难听的名字?其实,该隐是音译外来词,真正的名字在《旧约圣经》中叫Cain,意思是“得到”。而亚当(adam),意思是“第一个降生到世界上的人”;夏娃(Eve),指众生之母;该隐还有一个弟弟叫亚伯(Abel),意思是“虚空”。关于该隐究竟是一个什么形象的问题,看一下该隐做过的事就知道了。其实,在《圣经》这部宣扬上帝博爱、怜悯之心的经书中,有一个名字从一开始就被烙上与其宣扬的思想截然相反的印记,这就是该隐。
《圣经之创世纪》中的第4章第一节到第16节中记载:夏娃生了两个儿子,老大该隐是种地的,老二亚伯是牧羊的。有一次,两人在给耶和华上帝送供物时,由于该隐送的只是普通的农作物产品不被上帝喜欢,而亚伯精心挑选的牧羊产品深受上帝喜爱。为此,该隐特别生气。
当该隐与亚伯单独相处时,由于该隐心中的怒火久久不能平息,于是就和亚伯争吵并厮打起来,该隐下手过重,失手打死了亚伯。上帝知道后,就惩罚该隐所种的土地永远不会有收成,该隐感到不公平,就愤而离开了耶和华,去往其他地方。
故事到这里基本上就讲述完了,我们对该隐的人物形象也有一个大概的了解。其实,因为该隐是世界上的第三人,他又失手打死了弟弟亚伯,所以说,他就是世界上第一个犯罪的人,也代表着邪恶的化身。
其实,《圣经》塑造的人物形象有很大一部分是随着时代的变迁而发生改变,但该隐的形象从中世纪到文艺复兴,再到后来的巴洛克时代,基本上毫无改变。也就是说,这部作品在塑造一个鉴查人肺腑、全知全能的耶和华上帝的同时,把该隐的邪恶的艺术形象进行加剧与升华。在其父辈亚当犯罪之后,虽然说谎抵赖,但仍存在惧怕之心,而该隐已经不再敬爱神,并对上帝的判罚有不同意见。从此,该隐就成为了人们嗤之以鼻的邪恶化身。【坚持原创,敬请关注,欢迎评论,点赞转发】
亚当与夏娃之子“该隐”,究竟是一个怎样的形象?
《圣经》里人类历史上的第一对兄弟,哥哥却把弟弟杀了,这背后究竟是一个怎样的故事?
《旧约·创世纪》中第四章,亚当和夏娃偷吃禁果后,被上帝撵出了天堂,两人在世俗人间刀耕火种,历经艰辛,所幸自食其力,倒也乐在其中。很快他们生下了第一个儿子。
第一个孩子的到来,让夏娃感到非常的欢欣喜悦,她兴奋地说:“上帝耶和华使我得了一个男子”。他们为这个孩子取名该隐,就是得到的意思。
后来,夏娃又生下了第二个儿子,取名亚伯。
这是《圣经》里人类历史上的第一对兄弟,按照常理,他们应该会相亲相爱,成为一对典范,谁承想手足相残这种悲剧却最先在他们身上上演。
长大后的该隐和亚伯,哥哥成为了农夫,弟弟则成为了一个牧羊人。
有一天,兄弟俩同时向上帝耶和华献祭,该隐献的是自己地里的土产,而亚伯献的则是自己牧养的羊羔和羊油。
然而,上帝却仅看中了亚伯和他的供物,而不喜欢该隐和他的供品。该隐对上帝的做法表示恼怒,脸色都变了。
上帝就警告该隐:
“你为什么要发怒呢?为什么脸色都变了呢?如果你行好事,你的供品就一定会被我接受,我也会喜爱你;如果你干坏事,罪孽就会伏在你的门前,要吞噬你,你得制服它。”
耶和华这是在告诫该隐注意自己的行举,可是该隐不仅没有因此得到安慰,他自觉没有任何不当之举,所以更加愤怒,这种愤怒让他觉得自己之所以没能得到神悦纳就是因为弟弟亚伯。
终于,有一天,该隐把他弟弟亚伯骗到田间,杀害了他。
人类历史上第一宗谋杀案,就这么出现了。
该隐为何要杀害自己弟弟?显然是在埋怨上帝的“偏心”,而将怒火转嫁到了他潜意识里所认为的已经威胁到他地位的亚伯身上。
就表面上看来,该隐是农夫,亚伯是牧民,两人都向上帝献祭出来自己的特产,完全合乎情理,上帝最终却只待见亚伯和他的供物,不喜欢该隐和他的供品。似乎是“偏心”了。
然而事实上,上帝之所以区别对待两人,并非是两人的供品种类差别那么简单,而是人的内心。
在为上帝挑选供品时,亚伯是精挑细选,最终选了羊群中头生的羊羔和羊脂油。而且在原文中这些供品是以复数形式出现的;
而该隐呢,只是随意拿出地里的土产,并没有一点精心挑选的行为和态度。而且这些供品还是单数。
相较之下,亚伯的供品是又多又好,该隐的是又少又次。一个对上帝充满了敬畏之心,一个略漫不经心。上帝在两人心中的位置,孰轻孰重,一目了然。
而恰巧上帝是一向只看中内心的,对两人的态度悬殊就不难理解了。
同时,上帝还是公平正义的审判者,该隐杀死亚伯后,如果他能在上帝面前诚心忏悔,也会得到赦免,但该隐却放弃了这个机会。
亚伯死后,上帝问他:“你的兄弟在哪里?”显然,无所不为的上帝,早就知道了亚伯已经遇难,他这么问是想要该隐认罪并悔改。可该隐的心中已经被仇恨和嫉妒所淹没,他选择欺瞒上帝,并责问他:
“我不知道,我岂是看守我兄弟的吗?”
“要恩待谁就恩待谁”的上帝,权威受到了挑战。他决定惩罚眼前这位冥顽不灵的年轻人,他呵斥道:
“看你都干了些什么事呢?你血淋淋的弟弟从地下向我哀告,连土地都裂了口,从你手中接受你弟弟的鲜血。现在你要接受土地的惩罚,你种地,地不再给你获益,你得流离失所,四处漂泊。”
上帝发怒,该隐才意识到后果很严重,但他仍旧大言不惭,质疑耶和华的的惩罚不公:
“你的惩罚太重,我难以承受。如今你驱逐我离开,我四处漂泊,遇见我的人也一定会杀了我。”
耶和华听后表示可以保护他,遂给他做了记号,说:“凡杀该隐的,必遭报七倍。”
该隐后来离开了耶和华,住在伊甸东边的挪得,他在那里娶了妻子,并生下一个儿子取名以诺。后来他建造了一座城,并用儿子的名字为该城命名。
此外,从“该隐杀弟”中我们可以看出什么?
一,人类的启蒙和成长该隐之所以杀死弟弟亚伯,是因为嫉妒,而只有所有权意识充分发展的情况下,嫉妒这种情绪才会产生,在许多人类学家的观点中,几乎所有未开化的民族都没有嫉妒心。
嫉妒是伴随自我意识产生的,一个人只有在认识自我,学会自爱后,才会有独占的欲望。该隐的嫉妒,是因为自我意识已经苏醒,这意味着人类的启蒙和成长;
二,该隐的罪恶,只不过是父母亲堕落的延续。在伊甸园的神话中,亚当和夏娃因为不听上帝的吩咐,偷吃了树上的果子,此举等同于打破了人与造物者之间那层不容跨越的界限。所以他们遭到了惩罚,被逐出伊甸园,怀胎生产时苦楚倍增,必须汗流满面才能糊口……
该隐也遭受了失去家园的惩罚。
亚当和夏娃自己该隐,都是按照自己的意志行事,导致遭受惩罚。所以,真正的罪恶起源是亚当和夏娃,而该隐只是这种罪恶的延续。
亚当与夏娃之子“该隐”,究竟是一个怎样的形象?
历史上,教会对创世纪伊甸园的理解是完全脱离圣经的意思,随意下结论,所以,结论也是错误的,这种情况,上帝早有预知,所以在很多的经文中,对牧师,讲道人作了严励的批评,比如说,牧人都是畜类,比如说,亵渎神的事出了耶路撒冷的先知,流行遍地,这都是极严重的词句,这其中的原因与伊甸园的解释有脱不开的关系,关于该隐的是定位,独立的看该隐意义是不大的,在这里,亚当,该隐,拉麦,要结合起来看,就是从亚当到拉麦,人犯罪的程度是一种什么样的趋势,该隐是杀人,拉麦是杀人如同儿戏,并开始破坏了一夫一妻制,而神对他们的态度正好相反,亚当最严励,该隐次之,拉麦神则是看到了,特别要指出的是圣经中告诉我们,若有人爱神,这人乃是神所知道的,所以,还有一类人,是圣经中从不提起的,这类人是神不想知道的人,也即最远离神的人,该隐虽杀了兄弟,但该隐尚知道用地里的出产献给神,所以比该隐要坏的人还有很多呢,伊甸园是写人是怎么做儿子的,神是怎样做父亲的,伊甸园是人类最好的出路,伊甸园的诫命是惩罚的诫命,预表摩西的律法,是惩罚的律法,亚伯拉罕是蒙应许蒙祝福的预表主耶稣给人带来的恩典,神为什么一开始给亚当是惩罚的诫命,而不是蒙福的应许,因为这是最佳方案,必须如此。
亚当与夏娃之子“该隐”,究竟是一个怎样的形象?
“世界第三人”“人类史上第一位杀人犯”“人类嫉妒的开始”“吸血鬼一族的祖先”......该隐在西方文化世界里的名头有很多,究竟哪一个更贴切一点?还没有人给出过确切的答案。
我们不妨循着《圣经》故事,来看一看,该隐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世界第三人看过《圣经》也好,没看过也好,相信很多人都知道或是听说过“亚当和夏娃”的故事,因为毒蛇的蛊惑,亚当夏娃尝了禁果,也因此被驱逐除了伊甸园。
来到凡间的两个人,也就成了《圣经》当中人类的祖先。
两个人陆陆续续地生了几个孩子,这其中比较著名的就是该隐和亚伯了,因为他们两个的故事最为引人注目。
该隐是亚当和夏娃走出伊甸园之后所生下的第一个儿子,所以,在《圣经》创世纪记载当中,他应该算是人类世界的第三个人,所以也就有了“世界第三人”的称号。
第一个杀人犯在《圣经》记载中,该隐怒杀亚伯的故事非常有名。
亚伯是亚当和夏娃的第二个儿子,也是该隐的弟弟。兄弟两个长大后分管着不同的领域,该隐主管着农业,负责种植农物,每天与土地打交道。而亚伯则管着牧业,主要负责放羊,每天与牛羊打交道。
兄弟两人各管一摊,本来互不影响,大家也相安无事,奈何后来横生变故。
一天,上帝要求兄弟两人献祭,弟弟亚伯杀了一只羊,献上羊肉和羊脂,而哥哥该隐也就是个农夫,献上的是自己土地里的蔬果,最终,上帝选择了亚伯的祭品,或许,就连上帝也不曾想到,他的这个选择让一颗嫉妒的种子开始在哥哥该隐的心中生根发芽。
献祭之后,该隐开始看亚伯不顺眼,想方设法地挤兑他,终于有一天两个人爆发了激烈的争吵,身强体壮的该隐一怒之下击杀了弟弟亚伯,自此,成为了人类史上第一个杀人犯。
也许,有些人为该隐“打抱不平”,认为上帝在选择祭品时偏向了丰美的肉食,这对“土里刨食物”的该隐本身就不公平,其实,这种想法或许是结合了太多的当今价值观在里面,在创世纪之初,谁又能知道是肉“贵”还是蔬果“贵”呢?
更何况,在众多的解释与分析当中也已经给出了答案:亚伯献给上帝的是自己认为最好的一只羊,而该隐并没有将自己最好地奉献出来,所以,上帝挑选的是一颗虔诚的心!
无论怎么说,该隐杀了亚伯,成了《圣经》人类史上的第一个杀人犯,也被称为世上所有恶人的祖先。
吸血鬼一族的祖先在西方世界的神话体系中,吸血鬼也是一个非常独特的存在,在众多传说当中,第一个吸血鬼是德古拉伯爵,他因爱而背叛上帝,成为了吸食人血的吸血鬼。
其实,在西方传说当中,还有一种说法,认为该隐才是吸血鬼的始祖。
当初,该隐杀掉弟弟亚伯,事件暴露被上帝知道,该隐跪求上帝饶恕自己的罪行,上帝当场表示自己并不会要该隐的性命,而是要将他“流放”,并且在流放之际给他印下一个印记,让他受尽世间折磨而又拥有不死之身。
在某些传闻中,就认为上帝给该隐的印记就是吸血鬼的印记,他逃亡之后,只能一直靠吸食鲜血存活,而且虽然永生,却又没有任何感觉和情感,这就是该隐受到的天谴。
也正是基于此,才有人会认为该隐才是吸血鬼一族的始祖。
另外,在西方诸多传说故事中,关于该隐如何称为吸血鬼还有另一种说法。相传,该隐被驱逐后,曾经流浪到了如今的红海附近,在那里,他遇到了因不想受上帝影响而要自杀的莉莉丝并救下了她,在莉莉丝那里,该隐学会了使用魔法,不过,他的魔法有个缺陷,就是必须依靠人类血液来获得力量。从此之后,该隐因为魔法而开始吸食人血,又因上帝的印记而有不死之身,也就成了所有吸血鬼的始祖。
当然,这些在《圣经》之外,是故事之外的故事了。
结束语:在《圣经》故事中,该隐作为世间第三人,是一个比较重要的人物,包括后来的很多事都和他或是他的后代有关。他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又应该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没有谁能准确地下一个定义。
在众多形象当中,你觉得哪一个更符合他的“气质”呢?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