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歌曲符合高晓松说的“中国的很多歌,曲子都是照搬国外的”?

不喜欢矮大紧,但海外作曲垄断华语音乐的确有三十年的历史,直到那个男人。

80年代抄袭欧美的《荷东》《猛士》,90年代HK粤语抄袭日本中岛雪美,00年代内地抄袭韩文歌,10年代古风圈抄袭日本歌曲,将日式流行视为中国风。

整个华语音乐的抄袭之路,是直到周杰伦出现,才彻底度过了日本、韩国、欧美音乐作曲对于华语音乐本质性垄断的年代,华语流行音乐开始建设本土化。

到如今五十年间,抄袭海外曲子的例子从未断绝,乃至于当下还有,而且占据不少的市场成分。比如天娱传媒,比如网易云

抄袭狂潮1:80年代抄袭《荷东》、《猛士》系列迪斯科专辑;

《荷东》《猛士》引起了华语乐团的第一次大规模抄袭狂潮,是HK一家名为荷东(荷里活东方明星舞会”简称“荷东”)舞厅,将欧美的迪斯科舞曲在广东和HK发行专辑。

随后在东南亚引起轰动,随即成千上百的歌手,开始在《荷东》《猛士》狂潮下,直接将《荷东》、《猛士》的歌曲拿来翻唱抄袭,出唱片赚钱。其中比较典型的投成功机者是:张蔷、邓洁仪、杨坤。

引发巨大商业成功的抄袭歌曲是《路灯下的小姑娘》、《Cheri Cheri Lady》。

《路灯下的小姑娘》,原唱:德国-摩登淘金

1987年,邓洁仪发行了这首《路灯下的小姑娘》,收录于《87热情》专辑。这张专辑在当时创造成为了惊人连续三年位居全国音像制品销售榜前三

后续更是成为了其他知名歌手的必选翻唱渠道,比如杨坤,就是以翻唱《路灯下的小姑娘》打开一定市场。而同时所谓的迪斯科女王张蔷,也和邓洁仪一样,以《路灯下的小女孩》和《荷东》、《猛士》为主,打开市场。

《路灯下的小姑娘》的原名叫做《Brother Louie》(路易兄弟),是由当年迪斯科舞曲代表人物Modern Talking(摩登淘金)组合创作的代表作,同时还有这《Cheri cheri Lady》等音乐。

《路灯下的小姑娘》和《Brother Louie》没有任何区别,有的仅仅是作词填词的不同。

邓洁仪、张蔷、杨坤、谢娜等人,都发行过这首歌的舞曲,其中以最近活跃在综艺节目之中的张蔷最为夸张。本身就不是作曲的,本身就是抄袭之后的翻唱,张蔷却认为《荷东》、《猛士》的歌曲都是她自身的代表作,她的歌曲基本上都能在《荷东》、《猛士》之中找到原版。一定程度上张蔷阻碍了原创性,但张蔷如今依旧活跃,也展示了华语音乐短暂摆脱不了抄袭的命运

《路灯下的小姑娘》仅仅是《荷东》、《猛士》等抄袭歌曲的缩影,事实是《荷东》13张、《猛士》12张,总计25张迪斯科专辑,260首歌曲的每一首歌曲,都能找到对应的抄袭中文版,和部分粤语版。基本上每一首歌都是作曲抄袭,编曲不动,填词的产物。没有哪一个系列,比《荷东》抄袭更为彻底。

抄袭狂潮2:90年代粤语抄袭日文歌;

在《荷东》、《猛士》在东南亚获得数十万的实际销量和数百万的盗版录音带的恐怖销量下,HK粤语市场,本身就面对着创造力不足,而市场巨大的空虚。这个情况之下,以金宝丽唱片公司为核心,开始了大批的抄袭日文歌曲的情歌。实际上这种现象在80年代已经开始。

比较著名的是,日本歌手中岛美雪一个人养活了大半个华语乐团。其中,歌神张学友、天后王菲、刘若英、梁静茹、容祖儿、任贤齐等等一批不具备创作力的商业歌手,都有抄袭日文歌的实例。当然,被曝出后,官方会说是翻唱不是抄袭。

但实际上,唱片公司的流程是后补的,先广撒网,把歌唱火收益装满,被曝出抄袭后已经赚得盆满破满。然后再补足版权。这个套路现在还是如此,基于这一点,2000年之前的翻唱歌曲基本上都是抄袭性质,当然存在部分先给版权的歌曲,但极为稀少。具体经典粤语歌曲抄袭日文歌如下:

1:李克勤《红日》;抄袭/翻唱日本乐队大事MAN;

2:王菲《容易受伤的女人》;抄袭/翻唱日本中岛美雪;

3:陈慧娴《千千阙歌》;抄袭/翻唱日本近藤真彦《夕阳之歌》

4:邓丽君《漫步人生路》;抄袭/翻唱日本中岛美雪;

5:张国荣《第一次》抄袭/翻唱日本中森明菜;

6:王菲《人间》,翻唱自中岛美雪《清流》;

7:陈慧娴《恋恋风尘》,翻唱自中岛美雪;

8:刘若英《原来你也在这里》,翻唱自中岛美雪;

9:徐小凤的《人生满希望》,翻唱自中岛美雪;

10:凤飞飞《潇洒的走》,翻唱自中岛雪美;

11:谭咏麟《捕风的汉子》、《爱情陷阱》,抄袭/翻唱日本宫里久美;

12:张学友《每天爱你多一些》、《遥远的她》,抄袭/翻唱桑田佳佑;

这些东西太多太多,这上面都是一些常见的粤语经典歌曲,但实际上90年代HK金宝丽,抄袭翻唱日本歌的现象,远比我们想象的恐怖。

简单以八十年代为发展核心的张国荣立为例,单单是他一个人,他的歌曲抄袭翻唱的程度就远远大于我们的想象(日本歌名是一个一个百度翻译的,水平有限):

  • 1:张国荣-《风继续吹》来自日本歌手山口百恵的《再见的另一边》;
  • 2:张国荣-《迷惑我》来自日本小林明子的《爱是能量》;
  • 3:张国荣-《Monica》来自日本吉川晃司的《口琴》;
  • 4:张国荣-《爱火》来自日本上田正树的《悲伤的颜色啊》;
  • 5:张国荣-《谁令你心痴》来自日本小林明子的《陷入情网》;
  • 7:张国荣-《共同渡过》来自韩国赵容弼《花》;
  • 8:张国荣-《童年时》来自日本根田成一的《悲伤的叙事曲》;
  • 9:张国荣-《无形锁扣》来自日本因幡晃的《溢出泪水》;
  • 10:张国荣-《第一次》来自日本中森明菜的《禁区》;
  • 11:张国荣-《拒绝再玩》来自日本玉置浩二的《令人着急》;
  • 12:张国荣-《爱慕》来自日本西城秀树的《追忆之瞳-LOLA》;
  • 13:张国荣-《恋爱交叉》来自日本乡裕美的《How many.....》
  • 14:张国荣-《H2O》来自日本沢田研二《TOKIO》;
  • 15:张国荣-《你是我一半》来自日本中森明菜的《对米克•贾加微笑》;
  • 16:张国荣-《少女心事》来自日本清水宏二郎的《再见》
  • 17:张国荣-《烈火边缘》来自日本西城秀树的《Rain Of Dream》;
  • 18:张国荣-《爱的抉择》来自Stardust Revue的《Triangle Love》;
  • 19:张国荣-《有谁共鸣》来自日本谷村新司的《虚幻》;
  • 20:张国荣-《柔情蜜意》来自日本乡裕美的《历史》;
  • 21:张国荣-《蓝色忧郁》来自乡裕美的《别管我》;
  • 22:张国荣-《由零开始》来自日本的谷村新司的《妈妈》;
  • 23:张国荣-《Staqnd up》来自日本早见优的《Stand up》
  • 24:张国荣-《甜蜜的禁果》来自日本杏里的《猫鼬》
  • 25:张国荣-《请勿越轨》来自日本荻野目洋子的《湾岸太阳族》
  • 26:张国荣-《共你别离》来自日本浜田省吾的《最后的表演》;

仅仅是HK乐坛的一位歌手,张国荣的成名曲来源、代表作来源基本上囊括了上世纪日本流行音乐的所有著名歌手,这代表着当年的HK音乐市场,基本上把日本音乐完全复制流入HK的粤语市场。一方面是相应巩固粤语歌的地位,但更大的一方面则是展现出了极度忽视作曲的重视程度

HK乐坛后继乏力,步入黄昏几乎是必然的事情。而具有完美创造力的Beyond被逼离开HK,去日本发展就是最有力的证明。

抄袭日本歌曲,不仅仅是HK,还有着TW,比如刘若英《后来》、周华健《花心》,吕方的《流浪花》,范玮琪《最初的梦想》等等。

抄袭狂潮3:被周杰伦一人压制的00年代韩文歌抄袭;

当时代进入新世纪时,因为一个人的崛起,彻底把HK日文歌打下神团,同时把刚刚窜起火苗的韩国文压制。是的,周杰伦。

但是即使周杰伦出现,开始了传奇的四张专辑。但是00年代开始后,华语音乐抄袭韩流的进程并没有大规模消失。反而依旧存在。

最典型的例子是一个人——潘玮柏。

当年凭借一张《壁虎漫步》打开音乐市场,在当年林俊杰、王力宏、周杰伦等人崛起的年代赵桓总,稳稳占据一席之地。但实际上,潘玮柏的所有成名音乐,都是韩国歌。2017年再次被曝出抄袭事件。

1:潘玮柏-《壁虎漫步》抄袭翻唱韩国1TYM歌曲《妈妈》;

2:潘玮柏-《Tell Me》抄袭翻唱韩国Jinusean组合和严正花合作的《告诉我》。

3:潘玮柏-《我的麦克风》抄袭翻唱韩国歌手李宰镇《Double J》;

4:潘玮柏-《快乐崇拜》抄袭翻唱韩国组合Turtles的《Come On》;

5:潘玮柏-《不得不爱》抄袭韩国《Please Tell Me Why》,这个是实锤抄袭。至今还写着国人作曲。

6:潘玮柏-《失眠》,和方振刚合作,确认抄袭。不过说的是方振刚抄袭。

除了潘玮柏之外,还有着部分韩文歌的翻唱,比如信乐团的《死了都要爱》是买了韩国的版权,原唱是朴完奎的《千年之爱》

总体上00年代的华语音乐抄袭已经很好了,潘玮柏的问题也因为听众明智进步而逐渐销声匿迹,他个人开始创作,但是写的显然有点业余。

基本上从周杰伦出现开始,华语音乐市场走上了正轨,部分的抄袭,也是HK乐坛的日文歌抄袭和潘玮柏的韩流抄袭的延续,以及大张伟。大张伟很迷,明明可以自己写,偏偏要顶风作案。

但实际上,在一个名为古风圈内,抄袭问题还是比较严重。

抄袭狂潮4:10年代的古风抄袭、延续日韩抄袭、和花样缝合;

进入10年代,早期的抄袭伎俩已经黔驴技穷。抄袭者们也开始了开发出来更为高明的抄袭技巧——缝合怪。将和弦套路一致的歌曲作曲拼凑

郁可唯《时间煮雨》套娃抄袭,引出古风圈抄袭乱像。

第一重:天娱传媒和郭敬明两个抄袭怪合体制作的《小时代》主题曲《时间煮雨》,被曝出抄袭蔡淳佳的《等一个晴天》。

第二重:蔡佳淳表明《等一个晴天》是获得了翻唱改编日本歌曲《风车》的合理版权

第三重:版权问题引出,日本歌曲《风车》被古风圈大量改编,在网易云无版权播放,引出董贞的《青衫隐》,河图的《寒衣调》,音频怪物的《长安忆》,三家旋律雷同。

第四重:古风圈爆出,大量以日本歌曲作为古风圈创作的现成套路灵感。嗯,说得好听叫灵感,不好听就是白拿。大部分古风,基调都是日式旋律。真是讽刺。

第五重:《我的一个道姑朋友》实锤抄袭日本歌曲《一番星》。两个版本歌手,一个叫以冬、一个叫双笙。结果好像是双方厮打举报,双笙举报抄袭,引出网易云出面,以双笙为原版核心和日本原版签订翻唱版权。

第六重:网易云神曲《起风了》火遍全网,再次实锤抄袭日本歌手高桥优的《吃醋》,买辣椒也用券作品被强制下架。网易云方面再次干涉,带着买辣椒也用券前往日本和高桥优签订翻唱版权。依旧是日式流行。

网易云在腾讯音乐的打压之下,做出了很多不合规矩的事情,在一定程度上极大助长了流行音乐版权意识的薄弱,也导致了抄袭性质的连环恶劣性质和善后。从资本角度将,当年金宝丽那一套,如今被网易云、天娱传媒完美学习去了。

虽然网易云本身就是商业垄断的受害者,但是这种为日本流行音乐兜底的行为,我个人还是不太认同。古风圈的抄袭问题,有一半责任在网易云的无门槛音乐人发行上。

总体而言,一句话:

周杰伦快点出专辑吧,你知道这五年我是怎么度过的么?

哪些歌曲符合高晓松说的“中国的很多歌,曲子都是照搬国外的”?

流行歌曲,我要说几句话

高晓松说照搬国外的曲子,我认为不对,应大部分都是国内的中国民歌,和二三十年代的中国流行歌曲改成,以及一些台港歌曲改词而成,而不是外国。

流行歌曲相互抄袭很自然,照搬也正常,很乱,没版权,有些直接把我国的民歌填上自己的词真接唱。

流行歌曲艺术性不高,俗称(噪乐兴)。为什么称噪乐兴呢,即烦嗓的声音,娱乐圈的兴趣,浮躁的声音,令人窒息,没有艺术表现力,更不可能给人美好的意境。

流行歌曲,千篇一律的声调,沒变化,装腔作势的嘶叫,口腔音,喉音,用说的声音读音,其实不是唱,是吼叫。没有高位置的共鸣,沒有优美动人的歌声(心的歌声)。

心的歌声,是用高位置抛线形的声音,产生远山的感觉,使人联想无限,诗意盎然,给人向上,美好的向往。

哪些歌曲符合高晓松说的“中国的很多歌,曲子都是照搬国外的”?

女生注重歌词,男人更注重旋律,从曾侯乙墓里的编钟但琴瑟,汉人的音乐有深厚的底蕴,只是被五胡乱华,蒙古骑兵,满蒙铁骑打断了几次,留下的只剩下词,没有曲谱,包括口音都变了,据说古代口音是闽南语,是汉人南迁留下的,多灾多难的汉人能吃饱肚子就算不错了哪还有时间去唱歌

哪些歌曲符合高晓松说的“中国的很多歌,曲子都是照搬国外的”?

不喜欢高晓松,但他说的这个问题却是实实在在的,中国的大多音乐,特别是流行音乐的曲子都 抄来的。当然这不是中国独有的现象,很多国家都有

哪些歌曲符合高晓松说的“中国的很多歌,曲子都是照搬国外的”?

确实如此,人家说的是事实,就算他思想比较开放,也比较文艺,跟现在的时代和社会不契合,不代表人家都是错的

哪些歌曲符合高晓松说的“中国的很多歌,曲子都是照搬国外的”?

音乐方面,被影响本来是很正常的,怎么算抄袭?怎么算照搬?

《梁祝》,基本曲调在民间道士的法事仪轨上就有。

《吉祥三宝》听到过一首法文歌,非但曲调很像,一老一少问答的格式都一样。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