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亦凡的歌为什么要加电音?

迎合受众审美,并修饰过差的音准唱功。那并不是电音,而是Auto tune。

先上结论:

吴亦凡选择全面使用Auto Tune的电流修正,是从粉丝受众审美期待出发,迎合青春期青少年电音+说唱的时髦性,同时达到可以掩盖个人唱功能力不足的体现。是偶像化商业音乐的选择结果。

以下按照:1:唱功修饰的实现过程;2:受众心理和舞台效果;来进行阐述;

1:唱功修饰的实现过程;

吴亦凡的音准、音域、腔体共鸣都不具备支撑现场较高听觉质量,得出此结论的具体过程可以参考我之前所写的吴亦凡的音乐和唱功到底怎样?

唱功不够,但演出很多。为了解决现场演出的唱功问题,吴亦凡团队的做法是通过一些专业层面的技术,在保证演出质量的同时为之减负——Auto Tune(自动调音)技术便成为了吴亦凡的救命手段

Auto Tune,直译为自动调谐,在音乐之中,翻译为自动修音。是由Antares公司出品的多平台修正人声或者独奏乐器声调的插件。它的作用很简单:音高修正。在最新版的Auto Tune上,可以做到对每一个单纯的音高进行调整。

那么这一款软件如何做到让吴亦凡可以产生类似电音的效果呢?答案如下:

吴亦凡:“Auto Tune不是传统意义的矫正音准。而是在录音的时候故意把歌唱跑调,然后通过技术手段把他抓回来。在这个转变之中, 会有一个不一样的音色和味道。

从软件本身而言,吴亦凡说得并没有错,但是加了个人标新立异的营销形式,将能力不足偷换概念为海外音乐的时髦性:

Auto Tune修音方式有两种:

  • 1:半音偏差的修正,和正常听觉差别很小。
  • 2:三度音以上的偏差,电音修正出现,音色阶梯性音高。完美电流包容感开始。

以下以这两种方式,来简单解释吴亦凡的演唱电音形式是如何产生,以及为什么听觉具有较高的质量。

第一种,半音修正:

在职业录音棚之中, 存在着很多歌手或是商业化偶像歌手,即使很努力地演出,也存在着天生的乐感音准偏差。通常情况下,半音偏差是十分普遍的现象。

Auto Tune的出现,就是为了解决这种方式。

在半音修正之中,Auto-Tune不会改变任何原始演奏的音质,经过音高修正,你很难辨别一个声音是否被处理过,听到的将会是一个处于绝对音准的声音。

其中的半音差别,质感上并不会有较大的失真,只是听起来会有弱小的电流音。这种弱小电流,可以通过专业级调音台进行消除。一般而言,录音棚之中这个技术用得还是挺多的。

这种半音修正在吴亦凡的录音棚之中大量出现,譬如《大碗宽面》的AB段,听起来像是正常唱,没有电音修饰,但实际上依旧有着Auto Tune的存在

第二种,三度偏差:电流修正。

一位美国说唱歌手,想要给自己歌曲演唱时,在自己音准较差的情况下,在Auto Tune开发出了一个全新的演唱模式:跑调式唱法。

当演唱音准处于三度偏差,也就是跑调之时,Auto Tune就会出现一个全新的方式:电流修正

先将麦克风输入的标准音高设定好,实际演唱之时,故意唱跑调。Auto Tune就开始了失真的电流修正。

Auto Tune会将音频输入的音色,开始失真处理。将原本的音色质感,进行电流补充,来达到音高统一。这种电流的出现,就造成了听觉上的电音感。电流给与的电音感,在听觉上是完美的气息腔体,但是极度缺乏真实感。

这个电流修正的加入,正是吴亦凡所说的“在这个转变之中, 会有一个不一样的音色和味道”。

弄懂了Auto Tune的表达形式后,再来说一说具体的现场演唱。在吴亦凡的具体演唱实况之中,会发现Auto Tune电流修正会有以下优缺点:

优点:

  • 1:绝对音准;
  • 2:电流包容感,替代了原本职业歌手的强大的腹腔气息要求
  • 3:故意跑调=乱唱,演唱不费力,中音区吐字出现高音。
  • 4:表情管理具有偶像音乐性质。

缺点:

  • 1:音色单调;
  • 2:声音内容单一;
  • 3:毫无真情实感;
  • 4:离开Auto Tune无法开口。

这种插件的存在,对于职业歌手而言,是非常不齿。因为职业歌手寻求的情感表达,而音高音准是最基本的音乐成分,插件会破坏音乐的完整性。

但是对于吴亦凡这种偶像歌手而言,Auto Tune逐渐成为了一种标配。偶像群体大多是不具备个人音乐审美的孩子。在受众心里这上,可以找到吴亦凡使用Auto Tune的商业出发点:

2:吴亦凡使用Auto Tune的商业出发点:

1:Auto Tune的电流修正,完美契合青春期受众的电音审美。

站在孩子的角度,尤其是青春期的孩子,会处于自我中心化的成长期,这时候他们对音乐认识在于渴望着自己也成为职业歌手,过上粉丝追捧、物欲横流的生活。

电音是最让他们接近职业歌手水准的方式,大部分九零后的成长经历之中,在初中高中时期,都会有一段特别喜欢电音的阶段。这得益于电音的完美包容性提供的可听性,和下限过低的便携性。从商业性上,和期待性上,吴亦凡选择Auto Tune是可以拥有较大的簇拥者和粉丝效应。

2:标新立异的个人个性体现,复活粉丝的欲盖弥彰心理;

唱功好的人万里挑一,大部分人都是处于五音不全和唱功稀碎的状态。在粉丝效应之中,能和粉丝达成一致性的心理审美,是虏获粉丝的核心。

Auto Tune就是最好的形式;在如今全民K歌的现况之中,你会发现一个秘密,在App的电音混音选项之中,唱出来的感觉可听性会大很多。这其中存在着大量和音选择,可视为简易化的Auto tune。

任何人使用Auto Tune都可以达到吴亦凡的效果,不论你再怎么跑调,都可以达到吴亦凡的效果。

譬如最近很火的无赖电音,就是比较典型的例子。

这对于不具备唱功能力的99%的粉丝而言,维护吴亦凡就是维护自己。吴亦凡标榜Auto Tune为全新的风标,在粉丝效应上,是会存在音乐追捧的。

这种明知自己唱得不好,但偏偏认定技术性干扰存在的欲盖弥彰心理,是普遍存在。

3:音乐制作成本最低;

吴亦凡的角度:

不用费尽心思去提升自己的音准、不用费尽心思去提升自己的腹腔控制、胸腔点缀、喉位稳定、舌根音干扰、上颌窦共鸣、金属芯声线,只需要Auto Tune一个物理性插件就可以完美解决。

虽然舍去了声乐专业性,但是相比之下,舞台整体性和商业性已经是最优解。

音准也好、音域也罢,甚至于唱功,都不是一朝一夕可以一蹴而就的,基本上都是以年作为提升单位。在这种高强度下,吴亦凡显然不具备音乐时间也不具备专注度。所以Auto Tune就成为了最优解。

团队角度:

混音、母带、演奏成本大大降低。

经过Auto Tune的音轨,本身就是失真状态,混音师的工作内容,仅仅是一些边角料的维修而已。而录音师更轻松,音准自动校对,没他什么事,其他的事情全部交给制作人慢慢操心就行。对于团队而言,不用因为吴亦凡个人唱功不行而拖延进程。

综上所述,吴亦凡选择使用Auto Tune电流修正的原因,是从商业角度出发的最优解,不具备丝毫音乐艺术性选择。

听没听懂,点个赞呗!

吴亦凡的歌为什么要加电音?

个人风格吧,他比较偏摇滚风,所以可能会刻意加一些这种风格。每个人都有自己爱好,也不能以偏概全,也不能逼着别人去迎合你的爱好。

吴亦凡的歌为什么要加电音?

1.根据EXO之前出的专辑都是这种风格

2.自身受之前影响

3.好听就行别的不管了

吴亦凡的歌为什么要加电音?

随着电子舞曲一点点被人们接受,这种流行和电子结合的趋势是很正常的。在国外是二十几年前的事情了,而带头的正是1998年DJ Mag Top1 Pual Oakenfold。后来DJ/Producer与歌手合作也不在少数,有Rihanna和R3hab这样合作的,还有DJ直接给歌手编曲,但这首歌放在歌手名下。再说比如凤凰传奇当年基本所有单曲都融入了电子元素,韩国那几个团的电子曲风是一排一排的,可以说这种形式在亚洲也已经很常见了。

除了上述原因,还有一点就是欧美派对举办方和厂牌也开始对中国市场产生了兴趣,这是最近几年的事。像Spinnin" Records、Armada Music这样的大厂与网易的合作,UMF(目前是Road To Ultra)和EDC进驻中国,都是最近几年才有的事。这代表了大众开始了解电子乐。也许他事想借中国年亲人对电子的偏好血赚一笔吧。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