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喜欢摇滚是种什么样的体验?

如题

一种惊喜,一种认同,更是一种精神的继承。摇滚不死!

小A小的时候经常看到自己大腹便便的父亲抱着一把绿色吉他,弹着《一无所有》。长大后,小A知道了家里唱片上那个人叫崔健。

长期受到爸爸鬼哭狼嚎地摇滚渲染后,小A在高二的时候也爱上了摇滚,闹着要组一个乐队,开始星途!组乐队就得去学点音乐知识,是吉他手、键盘手或是架子鼓鼓手。

小A觉得鼓手最帅!高考后,就兴冲冲地报了一个架子鼓培训班。报完之后,小A兴致冲冲,略带得意地告诉了爸爸。爸爸微微一笑。

第二天,爸爸和小A一起去培训班。在还未上课之前,小A略有别扭的在爸爸面前打出了稍有弱智的动次打次后。爸爸把烟头丢掉,说了句:“起开。”

小A一惊,下意识就起开了。爸爸从小A手里拉过鼓键子,坐在了架子鼓上。秀了一通让人头皮发麻地滚奏!

人群涌了过来,小A瞬间惊讶的心中凌乱。想到昨晚关公面前耍大刀的经历,瞬间有些害羞。

“小A,这是你爸爸吗?好厉害啊!”

从那一刻,小A才知道原来,经常被妈妈说扰民的爸爸,年轻的时候,和自己一样是个摇滚青年!拥有着音乐的热血。

老爸旁听了一节课,小A则是啥也没听进去,满脑子都是关于老爸的幻想。在那一刻,实际上多年未弹架子鼓的老爸,节奏感已经弱了很多。但在小A心中,爸爸的形象一下子伟岸开来。

“回头,让我爸教我!”

暑假三个月,小A练习了三个月,进步不错,基本入门,辅助伴奏没问题。爸爸给他买了一套不扰民的电子鼓,带到广州去。

入学第十五天,军训结束。

从农村出来的小A面试校乐队。

面试分两轮,第一轮小A过了。第二轮时,小A比较紧张。竞争对手大B和自己的其他乐队朋友,在一旁哈哈大笑,指着小A说了句:“那小子瘦得和猴子样!哪里有劲儿?缩缩水啦!”

小A听不大懂,但心中隐隐觉得不好受。

第二轮是,小现场发挥一般。被那个广州当地的孩子刷掉。

被刷下后,小A难以接受,拒绝了老师的二队邀请。直接红着眼睛回到宿舍。伤心欲绝。

一直到第二天,看着带到学校来不足500块的一套电子鼓,缓过劲来的小A纠结了很久,和爸爸打了一通电话。诉说了自己的所有遭遇。爸爸听闻后,就说了一句话,就挂了:

“晚上去外面打鼓卖艺,挂个组乐队的牌子。不出三天,乐队就成了!瞧他个娘的牛逼劲儿!”

小A一愣,突然意识到,打鼓的地方不仅仅在于校乐队。

晚上,小A自己去了学校西门美食街的街口广场。不仅挂了个写着“乌合之众乐队招人,要求:有手就行”的牌子,还在牌子面前摆了个缺口破碗。惹得路人大笑。

小A则开始打着自己正唱着自己正在练习的Beyond,一晚上,挣了37块5!把小A激动地,买了20块的冰激凌,请两个听自己打鼓演唱的观众吃。

“广州的冰淇淋怎么这么贵?我记得小布丁才五毛啊!”

晚上收摊的时候,吃过小A冰淇淋,趿拉着拖鞋,穿着大裤衩的观众胖C过来问小A:

“明天还来么?”

小A一愣,点了点头。

胖C嗯了一声,“老子明天把烧火棍带来,

三天后,乌合之众乐队成立。三个人,电吉他手胖C,主唱兼架子鼓小A,还有一个胖C的女朋友,键盘手美D。

三个月后乌合之众开始“广州巡演”,出入在广州各大露天广场。每次厚着脸皮去大学城临校演出的时候,总能引起围观欢呼效应。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