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他指弹为什么没有多少人欣赏?

很多年前,选择吉他也是因为岸部真明老爷子的一首奇迹的山而开始入门。玩了这么多年依旧没有放下。可惜,没有人欣赏,那大概是我第一次体会孤芳自赏这个词。指弹这条路上有很多荆棘,最利的一根,就是“你怎么还不唱”。更多的是如果有人因为好奇而过来要求弹给他们听,我会很开心,而且拿出十分的态度附加到这首曲子上,却得不到应有的尊重。

从我从事音乐视频推荐的阅历,吉他指弹很受欢迎!

尤其是这些年,中国经济急速上升后,国人对艺术类的向往愈演愈烈。每年在乐器上的消费愈来愈大,其中吉他作为普及度最高的乐器,购买人数远远高于钢琴。

而吉他的演奏形式,就弹唱和指弹(Solo姑且认为是单音指弹)两种,而弹唱的艺术性太低,流行音乐的套路和弦用不了一年吉他演奏者就深感疲倦了。这时候定会往深层次乐理角度进发,只要是对音乐真正热爱的人,譬如十二平均律、譬如吉他和弦级数,当吉他演奏弹了两三年后正式入门后,就会发现弹唱这种演奏形式在使用吉他时,永远只有五个品级,高品位和低品位只隔了一个变调夹,他们就不断在这五个品级中轮回,而吉他最短也有十八品,剩下十三品那是弹唱永远无法觊觎的彼岸,而这就是指弹的宽度与舞台!

我也是吉他业余爱好者,最近在学《加州旅馆》的Solo部分,很得劲。滑音、颤音、击弦、推弦、勾弦、泛音,这些高等吉他演奏技巧,不属于弹唱,只属于指弹。

现在说您的问题。岸部真明,很抱歉,我大二开始从事音乐视频推荐到如今,没有听说这个演奏家。

我知道的指弹演奏家是澳大利亚的Tommy Emmanuel,也即是如今世界指弹第一人,世界民谣吉他指弹艺术就是他推动的。

俄罗斯的Igor presnyakov,世界上最早使用吉他打板的指弹家。

以及,郑成河。图片就不放了。

回答问题,您说的孤芳自赏,这不是指弹的问题,而是一切人类艺术共同性。我本人的理想是文学创作,严肃文学创作,即是纯文学。2018年4月我从事文学,如今也有一年零三个月了,写了两部长篇小说,三部中篇,但是没有赚到一分钱,甚至签约后就无人问津。这算不算您说的孤芳自赏?说句您不中意的话,我们都是小草,哪里有芳香?若认定自己是朵花,那就成不了最艳丽的那朵。曹雪芹写了一生,死后《红楼》才高楼平地起,卡夫卡死后,文学才进入现代主义。孤独是常态,艺术就是在孤独中前行,不至于一生,乃至于死后。

艺术定是分为阶级档次欣赏的,最低的档次您不需要在乎他们的言语,只需服务于您在乎的群体。

陈亮也沉寂了许久,付出了许多。若是您到了生活拮据的层次,或许您该首先该找寻一个养活自己的行业,譬如像我这般从事的自媒体。不求多,只求活下去,然后坚持自己的艺术。

指弹在中国定会鼎盛,这是中国音乐艺术的必然道路。您的问题不在于指弹,而在于焦虑。若是可以,建议您去阅读文学书籍,罗曼罗兰以“贝多芬式的英雄”写了一本名为《约翰克里斯朵夫》的著作,可以完美解决您的焦虑。

吉他指弹为什么没有多少人欣赏?

干嘛非要较真什么这个那个的呢?

个人认为,指弹,就像所有乐器的纯技术性演奏一样(钢琴、小提琴等等)被认同、会欣赏的受众还是相对少的。在欧美会多一些,但也不是特主流……不然,火的怎么大多是各种乐队和明星们?

至于在这里,情形只不过更“恶劣”一些……

至于非要跟弹唱分个你死我活也是特没劲……

弹唱,唱的好要比弹的好更重要。技术角度讲,唱的如何才决定歌曲的情绪、感染力、表现力是否能打动人心。弹,只是衬托着唱,让其不单调乏味,也就是伴奏……

指弹(演奏)则完全不一样……没有唱的加持,所有乐曲的表现力都要靠双手和6根琴弦来表达…无论是什么技巧:AM,PM,击勾,拍弦等等。都是为了让纯演奏时的表现力更丰富有层次、更具有情绪化、感染力……技术角度来看(片面点),此类是音乐…弹唱是歌曲…各自不同却又相同……

看回答有极个别的人很偏激……非要说古典才真的吉他……在本质溯源上没错,但在表达上又是错的……这就像音乐风格一样,各有千秋又各有所爱……难道喜欢爵士蓝调的人就要死认为摇滚是垃圾吗?呵呵……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吉他指弹为什么没有多少人欣赏?

指弹是最难也最有味道的。

吉他指弹为什么没有多少人欣赏?

首先民谣吉他被人们所熟知就是因为其弹唱,而弹唱也是最容易引起共鸣的表演形式。而吉他用于演奏(民谣叫指弹,古典叫独奏协奏)时,现场表现力会比较差一些,我们看到网上非常惊艳抑扬顿挫的吉他视频往往背后是调音后期制作的产物,如果只是纯现场收音,效果会大打折扣,我看过押尾和岸部的现场,以及如果很多乐器展,现场的指弹效果都不是很好(人家设备比我们可是好多了)。而古典吉他本身就是一个小众的音乐,在国外可能还会有很多古典音乐专场音乐会,在国内目前已知也只有上海偶尔有几场,因此可见人们对其的认知和接受程度都很低。

其次,自身原因,技术不足。弹唱时和弦简单,伴奏类型也比较随意,偶尔错一些,会被唱掩盖过去,外行人听起来都感觉不出来。而指弹本身难度大,并且弹错非常明显,还有可能导致卡顿中断,更不用说那些复杂的打板技巧,我认识的玩吉他的朋友老师,目前没见过哪个玩打板弹起来是干净的,基本上外行看起来就是一顿操作猛如虎,听起来就像250的效果(以阿涛为代表),很多人都说能把fight sunflower 无题弹下来,我也能弹但是真正能弹的干净,节奏准确,没有错误的的根本没有几个(头条上我看过觉得指弹稳的是潇潇)。这也造成了很多指弹表演刚开始几个音出来大家都被吸引了很认真听,中途错了几个音然后表演崩掉!

最后,我觉得要看你弹吉他的初衷,如果你是因为喜欢指弹所以学习吉他,那么我觉得你应该坚持指弹,别人是否欣赏并不重要,自己能让自己开心就好,很多爱好不都是自娱自乐吗?如果你希望得到很多人的认可,是可以适当弹唱,弹唱和指弹并不冲突,都是民谣吉他的表演形式,或者像我一样在弹唱编曲的时候加入一些指弹的东西,比如前奏间奏的指弹化,比如有些伴奏时候1.3拍加入鼓点(比如薛之谦的方圆几里)增加伴奏的丰富性,效果也很好。

最后的最后,我希望大家可以适当学习一些乐理知识,很多指弹党拿到谱子以后,特调,然后就开始照着谱子撸,一两个月后把谱子弹下来了,可对乐曲也只停留在会弹上,却不知道自己弹的是什么,换一首,调音指法又变了,再重复以上的步骤,到头来也只是一个手指灵活的会弹曲子的机器而已。而只有试着去学习什么是和弦,我们看到的特调谱每一个指法它是什么和弦几级和弦,旋律线条等等,我们才能真正把曲子变成自己的,并且改编曲子或者自己写曲子,比如像楼主说的奇迹的山,我拿着原版谱可以不用特调直接在标准调弦下弹出,你就会理解为什么作者要选择特调来编配这首曲子,它的心机在哪里,曲子好在哪里等等,这样对于自身进步是非常有帮助的。

吉他指弹为什么没有多少人欣赏?

不喜欢指弹,最讨厌指弹噼里啪啦一顿乱敲了,没有一首指弹曲能够打动我,在我看来指弹缺乏感情,弹唱的故事画面,古典的悠扬浪漫,电吉他的撕心裂肺,都有足够的曲子证明其音乐性和感情色彩来打动人心,指弹只有炫技,空洞无物,指弹是屌丝们相互装x最好的门面,能编曲配乐的指弹大神除外,因为弹唱需要嗓子好,古典吉他和电吉他又太专业,指弹屌丝一个都够不着,只能噼里啪啦自我安慰一番:指弹比弹唱高端[抠鼻]

吉他指弹为什么没有多少人欣赏?

因为它不适合演奏,甚至不适合分享,很多时候,指弹是一门与灵魂独处的艺术。是手指给心的情歌。喜欢指弹的人往往也喜欢夜深人静,你让他们录曲可以,但你要站在旁边听他们会有被侵略感,说真的,如果一个异性很轻松的容许你在旁边听他(她)指弹,那他(她)爱上你了。

如果性格速写,喜欢指弹的通常内向,有轻微的社交恐惧症,这一类人通常也喜欢长跑~享受与身体独处,喜欢风光摄影~享受与自然独处……诸如此类的爱好,他们的朋友圈人数固定,如果有一个新朋友进入就必然会疏远一个老朋友,他们几乎与抑郁症无缘,因为他们打小就和情绪是好朋友。人际交往中他们不仅相当的慢热而且从来都是被动,但友谊持久。

综上所述,这类人就算心里喜欢指弹,他也不会告诉你,他没什么所谓的音乐梦想,音乐是他们的习惯,早已融入他们的血液,就像鱼需要水你需要呼吸一样,指弹只是他的独处方式,他唯一想倾述的是自己,弹唱时吉他必须让步与人声,但指弹不,演奏者和吉他难分彼此,如果你有幸能作为听众,那你就是在和他的灵魂交谈。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