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持家”的女人,都知道哪些关于“菜场”的套路或秘密?
【1】老板最喜欢男人过来买菜。
【2】有些卖菜的老人,年龄越大,“水分”越大。
【3】买菜送3根葱,一个月至少多赚5000块。
【4】人多时,不要让鱼贩子杀鱼,就怕被掉包。
【5】商贩主动推荐的菜,不要买,就怕是卖不掉或快要变味的菜。
【6】不要与卖肉的老板发生争吵,毕竟人家手中有一把刀。
【7】有些猪肉,看起来比较暗淡,你就要格外小心了,如果发现肉上有许多细小的针眼,那就说明这是注水肉,不要买。
【8】买螃蟹时,如果螃蟹是用绳子绑起来的,不要买。一斤螃蟹,绳子可能就要重2两。
【9】有些虾贩,总是用黑色的袋子装虾,有的里面还会有一点海水,反正你也看不到,无形中多赚了钱。
【10】不要以为最早到菜市场就能买到最新鲜的蔬菜了,其实这是错误的想法。有些商贩会想方设法将昨天卖剩下的处理掉,所以只要顾客一不留神,商贩就能得逞。
【11】到菜场买菜,不要买包装好的蔬菜或肉,还是自己去挑,那样更新鲜。
【12】有些带品牌的大闸蟹,价格死贵,其实并非在“某湖”里生长的,只是在“某湖”里过了一遍水而已。
【13】买菜时,如果菜上的泥土太干硬,那就说明菜不新鲜了。如果泥土潮湿,那就说明是刚拔出来不久,比较新鲜。
【14】买橘子,如果橘子上的叶子很鲜嫩,那就说明是新鲜的,可以买。
【15】到菜场买菜,也是可以谈价的,就看你有没有那个能力了。
【16】卖菜越来越内卷了,菜场出现了不少美女,她们的生意也往往更好。
【17】不要完全相信菜场里的“笨鸡蛋”,有些就是以次充好,哪有那么多的“笨鸡”呢?
【18】菜市场很少能看到夫妻俩一起来买菜,这就说明买菜是个技术活,也是个耐心活。
【19】卖菜老板大都很有礼貌,见到“男人”就喊“老板/帅哥”,见到女人就喊“美女/大姐”。
【20】有些商贩,他们会为了一毛钱而“黄”了一单生意,其实这是最愚蠢的做法。这样的商贩,是不会做大做强的。
【21】反季节的瓜果蔬菜还是不要买了,有些都是打了“催熟剂”,食用起来口感不好。
【22】菜场老板非常注重“回头客”,他们看到回头客都会笑脸相迎。但如果哪天“回头客”不来了,他们内心也会很失落。
【23】千万不要买提前剁好的猪肉,虽然看起来不错,但不少是劣质肉做成的。
【24】每次买菜回来,都要用自家秤称一下,如果哪家少秤严重,下次就不去哪家买了。
【25】有些商贩,虽然面无表情,但生意却很好;而有些商贩,尽管面带微笑,但却鲜有人买。差距为何如此之大,只有一个解释,那就是不少秤,质量好。
【26】菜市场附近也会有摆摊卖菜的,看似便宜,但不建议买,毕竟他们没有固定摊位。如果质量有问题,第二天你都找不到人。
【27】不建议在同一个摊位买多种蔬菜,那样最容易吃亏上当。
【28】卖菜老板在辅导孩子数学计算题时,会更加得心应手,毕竟他们每天都接触这个。
【29】买菜时,一定要看仔细了,有些新鲜菜中会混杂着一些前几天没卖掉的菜。
【30】卖菜,是一门很难亏本但也很难赚到大钱的生意,不存在“倒闭”一说。如果哪天老板不来了,只能说明,他真的厌倦了这份工作。
【31】夏天,就不要再买重口味的熟食了,有些都是卖好几天都卖不掉的,只不过味道被辣椒、盐、油、麻椒等盖住了而已。
【32】买菜时,看到不称心的菜,不要当众说出来,老板会不高兴的,甚至可能会打你。
【33】买菜就买摆在外面的菜,里面的不一定新鲜。
【34】买时很新鲜,回家后就变了样,只能说明菜被老板动了手脚,下次就不要去他家买了。
【35】买鱼时,鱼贩子常说“这是刚刚死的鱼”,请你不要买!要买就买活得,价格也贵不了多少。
【36】有些散装的干辣椒会发霉,买之前最好抓一把看看。
【37】不要买严重低于市场价格的菜,就怕里面有猫腻。
【38】买大白菜,如果看到菜上有黑点,那就果断放弃。
【39】不要买颜色发青的土豆,要选择表面光滑一点的。
【40】“原价5块,现在只卖3块,亏本卖给你!”请不要相信这句话,只不过是希望你能成为回头客罢了。
【41】菜市场一般5:30就营业了,但卖菜老板凌晨2点就要去批发市场进货,真的很辛苦。
【42】在菜市场卖菜,也是要交钱的,也正因为如此,商贩们才会精打细算,想尽一切办法多赚钱。
【43】菜市场,市场监管局也是会定期检查的,所以卫生方面会有一定的保障,不至于整日臭烘烘的。
【44】到菜场买菜,都是可以手机支付的,所以不用担心找零钱。
【45】菜市场里的散装丸子,少买为妙,有些连厂家都不知道。
【46】有些老板,在菜市场卖菜只是副业,主业是为餐馆、酒店、火锅店等供应蔬菜。
【47】买菜就买菜,不要与老板聊家常,否则必后悔。
【48】不会买菜,就跟在大妈后面,准保不吃亏。
【49】买海鲜不要砍价,否则你亏更大。
【50】有时,菜比肉贵。
码字不易,点赞的朋友,老穆祝您健康快乐每一天!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