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时候才能真正遏制住学生补课风?

学生补课之风盛行,是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在当前的考试形式及录取规则下,是不可能被遏制住的。

与其想要去遏制,不如正确引导来得更加切合实际!

我们先来探讨第一个问题: 学生补课之风为何会盛行?

【1】家长们的学历越来越高,他们必然不想孩子的成绩差,故而会补课。

为何以前学生补课少呢?

因为以前很多家长根本就没有这方面的意识。

他们或许认为,学习难道不是自己的事情吗?

【2】那时候,学生补课比较保守,一般不外扬,所以补课之风难成“气候”。

拿老穆自身举例,老穆直到高考结束后步入大学,才知道“补课一事”,在高考前,真的还没听说过“学生私下补课”这件事。

我想,或许跟学生偷偷补课有关吧!

【3】经济水平地提高,也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补课的发展。

试想一下,那时候,连吃顿肉都困难,还补什么课呢?

【4】现在的考试竞争压力大,你不补课,但人家补,你能坐得住吗?

尤其是中考,就要开始分流,如果你成绩不好,就考不上高中。

在这样的危机意识下,家长们也就开始急了。

【5】教育部门及学校对老师私下补课的打压,无形中将私下补课的学生推向了正规的补课课堂,大家不再掖着藏着,也让补课大军多了起来。

【6】补课机构见利润大后,纷纷抢占市场,大肆宣传补课,从而让一些潜在客户都参与补课,无形中推动了补课市场的“繁荣”。

每到寒暑假放假前,各种补课宣传单满天飞,看的家长们眼花缭乱……

这就说明,补课之风已盛行!

题主问什么时候才能遏制住学生补课风

我想,就目前而言,难以遏制住!

话又说回来,为什么要遏制住呢?

补课完全凭自愿,你不喜欢补课,完全可以不补,但你为什么也要求他人不补课呢?

如果没有培训机构的补课,你让差生的家长怎么办?难道放弃吗?

我想,在当今社会,没有哪个家长会放弃自家的孩子,尽管竞争压力很大。

举个例子,比如在河南,今年的高考生有115.8万人,700分以上169人,600分以上高达4.4万人,超过一本线的人数更是超过了13万人……

如果你的孩子不优秀,何以脱颖而出?

如果孩子成绩不好,家长又怎能不着急呢?

结束语

老穆并不提倡学生补课,而是主张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试问,那些考上清华北大的学生,有几个是靠补课补进去的?

当然,老穆也不反对有需要的学生去补课,毕竟每个孩子的状况不同,有人开窍早,有人开窍晚,我们不能要求他们个个都是清华北大的材料。

补课,不能靠遏制,而要将其规范化。

朋友们,你们对此有何看法?欢迎大家在下方评论区留言!

什么时候才能真正遏制住学生补课风?

首先要在取消教育产业化的情况下,贯彻“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全面发展,培养大批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的教育方针。在此基础上国家下令取消一切“正规学校"以外的任何办学机构,到那时就没有学生会再去补课了,因为去补课也摸不到门了。不过这个主意只是作为普通民众的"瞎想"而已,那么现实能有这个可能吗?

什么时候才能真正遏制住学生补课风?

大学不分等级,划片招生,研究生以上才进行筛选,中、小学生补课从此就不再会有了!

什么时候才能真正遏制住学生补课风?

只要高考这根指挥棒在,就不可能遏制住学生补课风!

高考虽然存在诸多问题,但目前相对来说是最公平的选拔人才方式,不能因噎废食取缔高考,只要高考存在,考生就会想尽一切办法提高成绩。

以南京为例,为响应国家号召,提倡素质教育,学生假期不补课,享受朝九晚五的“快乐学习”,学生真的享受到快乐了吗?真的有时间去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了吗?答案是否定的,学生放学后立马会被家长接去各课外辅导机构,假期也基本无休,南京各大辅导机构也是赚的盆满钵满。然而南京的高考在全省仍处于中下游水平,校外补课与校内补课效果差距非常大,与其让学生奔走于各校外辅导班真不如放开学校补课,让学生在学校接受任课老师有针对性的补课难道不更香吗?

可能很多人都看过今年南京29中与一中的高考新闻,29中采用“县中模式”,也就是毛坦厂中学这类学校赖以生存的教学方式,包括著名的衡水中学,而一中所谓的素质教育不仅坑了孩子也坑了家长,家庭在学生课外辅导上的花费惊人,质量却比不上学校统一的辅导,学生更没有丝毫减负,一中在比29中生源成绩高一大截的情况下高考成绩却落后很多,也因此引发家长的强烈不满,集体去一中校门口散步。

手握优质的教育资源却将基础教育办成了全省倒数,南京的真的该反思了,南通的一个镇级中学高考成绩已直逼南京最好的南师附中,其实高中阶段就一个字一一“拼”,不仅学生拼,老师也得拼,朝九晚五的教学不适合高中生!

在亚洲人口密集地区,竞争越来越烈,高考不是我国特有,在日韩印等地也异常激烈。你在悠闲的享受着素质教育,而别人正在刻苦的解题,谁能笑到最后,问题不难回答吧

什么时候才能真正遏制住学生补课风?

为什么要取消,为什么要遏制,怎么就不能承认我们就是应试教育,就是追求分数,就是需要孩子拼命学习呢。

唯一遏止的方法就是学校统一补课,统一自习,包括周六日每天早7点到晚10点都在学校度过,这样就没时间补课了。为什么初中补课多,高中相对少。因为高中在校时间多,没太多时间补课。

取缔了老师补课有培训机构,取缔了培训机构有网课。除了把学生都绑在学校,补课是禁止不了的。

但学校统一补课也有弊端,如果弱科遇到了垃圾老师,那就麻烦了。本来就不会学语文,又遇到了垃圾老师不会教,在校补课还是这个垃圾讲,想出去找好老师补课都没时间,那就惨了。

其实我们教育就是竞争激烈,就是逼孩子逼父母,就是要每个家庭付出很多,就是有好学校坏学校之分,同一个学校老师也有优劣之分。承认就好了,总说什么教育公平,什么制止补课,有什么意义呢?

什么时候才能真正遏制住学生补课风?

谢谢题主。

首先,我反对这种无序补课的竞争之风,但想在近些年真正遏制学生乱补课的问题也是不现实的。

补课是在严峻的高考、中考竞争压力下产生的。特别是早些年,大学的入学率不到百分之三十,可谁都想挤进大学之门,你说愿意落在后面?近些年,大学的入学率在不断上升,相比早些年,给学生是缓解了一些压力。但是很多主管部门,现在又以考上“985”“211”等名校来论资排队,刺激学校竞争,其压力又带给了学校、老师。再加上,九年义务后的大批中学生,面临走向社会的压力,想考上高中并不比考上大学容易。

因此,地方教育行政,各级各类学校、教师,家长,都在不遗余力地“想办法”。地方教育行政,想办法奖励学校、老师;学校、老师想办法提高分数;家长想办法“补充”孩子。特别有课外辅导机构更是乐此不疲,想尽办法吸“才”。

其实,这一切的一切都没有大错,大家都想把孩子“喂饱”,其良苦用心实难挑剔。因为,有一句不知是谁说的话,“一切为了孩子,为了孩子的一切,为了一切的孩子”。可谁承想,孩子的“食量”是有大小之限度,这一切的一切,不仅折腾了这一批批无辜的孩子,同时也折腾了我们这些“有心之人”。

我个人觉得,学生只要能基本消化教材内容,根本就无须补课。就即便个别学生因特殊情况,也仅限“小补”“单补”。可人的思想就是如此之复杂,生怕别人超越的有之,妒忌别人的有之,显摆自己的有之,想从中牟利的有之……焉有不“乱”之理!

总之,补课之事,在当下既然已成骑虎之势,就应该“明补”,有规有序地补,不要再无序地折腾我们的孩子、老师、家长了!

(个人观点,仅供参考!)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