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刘备遇到的不是诸葛亮,而是庞统,那最后蜀国的结局如何?
刘备在荆州,日夜感叹:"汉室衰弱,自己虽有匡扶之心,也难有回天之力。"从此想改变桃园三兄弟勤王之路,去留心收揽天下之士。
拜会司马徽,想请他出山,他介绍了两个得意门生:"卧龙雏风,两者得一,可得天下"。
刘备先请到了徐庶,却被曹操囚禁徐母,逼迫了徐庶入曹营。
刘备接下来,就全力以赴寻找了诸葛亮。因为徐庶临走时,告诉了刘备,诸葛亮是以管仲、乐毅为楷模,追求"尊天子以攘四夷"的崇高理念,大大符合刘备匡扶汉室之观念,与曹操等人"挟天子以令诸侯"背道而驰,实是德才兼备、高风亮节。
刘备先找诸葛亮,找对了,并也找到了。
如果当时没有徐庶走马荐诸葛,刘备也许龙凤之中打转转,两头都不达啊。没有三顾茅庐以及四顾五顾之礼贤下士,很可能与诸葛擦肩而过。而庞统当时首选不会是自身还搞不定的刘备。
庞统先到江东投奔孙权,孙权有了周瑜、鲁肃、诸葛谨、张昭等,是不将庞统放眼里。庞统到刘备处,刘备还嫌其貌不扬,将他放置到冷角当个地方官,不是张飞巡视讨酒喝,庞统也许早遗忘了。
可见,刘备幸有徐庶走马荐诸葛,否则没有三顾茅庐请诸葛,先等来庞统,或失去诸葛,刘备很有可能连赤壁之战都无法参加,更不可能出现三国鼎立之局面。
正是诸葛亮和鲁肃一见如故,互相敬重。诸葛亮才能到东吴舌战群儒,并与周瑜一拍即和,共同推动孙权结盟抗曹,获得了赤壁大捷。并赢得了战略转机,一举拿下汉川,奠定三国鼎足之势,桃园结义才获得鲤鱼跳龙门身价百倍,一马平川了。
如果刘备遇到的不是诸葛亮,而是庞统,那最后蜀国的结局如何?
诸葛亮先生和庞统先生的最大的区别在于:
诸葛亮是一位战略家。未出茅庐便知三分天下,联孙抗曹,据荆州图西川,有先见之明。
而庞统则是一位战役,战术指挥员,具体作战,治理行政是位高人。他提出的铁链锁战船的主意,明是帮曹操练兵,暗是助周瑜火烧曹营,良策也。
诸葛亮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呼风唤雨,神鬼未测。在进西川前,就在道上布下八卦阵,让后来的陆逊不敢追赶刘备。
庞统在谋略上同诸葛亮相差较远,较大,水平不大一样。如果没有诸葛亮先生,刘备的帝业之梦恐怕难以实现。
如果刘备遇到的不是诸葛亮,而是庞统,那最后蜀国的结局如何?
答,谢谢邀请!不好意思啊,庞统他没有什么背景,不是蜀国的结局如何,而他活的很累,很悲催,入川时,刘备发愁,攻城的速度受阻,庞统的身先士卒,说明什么呢?就是因为他的影响力太小了!
庞统在孙权手下已经做了一个小官,为什么在东吴的公务员队伍里面,默默无闻。而在荆州一带,有“伏龙,凤雏,得一可安天下”。说这话什么意思啊!就是因为荆州一带的文人,墨客,已经大的势力都看好,诸葛亮,在这里庞统就是诸葛亮的一个配角。
荆州一带虽然刘表坐镇,但是对于它民间的核心就是“诸葛亮”。诸葛亮的出山更大的程度上与孙刘联合起来抗曹,赤壁之战的三分天下的局面而行的。
刘备就是遇到庞统,庞统也是一个一般公务员的样子。因为刘备很难想象,他靠什么在荆州一带存活。要知道刘备在荆州一带盘踞很长时间。除了刘表就是他,他带进四川人马很大一部分都是荆州一带的人。
如果刘备遇到的不是诸葛亮,而是庞统,那最后蜀国的结局如何?
刘备不是遇到庞统了吗?然后庞统也愿意辅佐刘备,然后庞统就嗝屁儿了。。。然后就没了。。
如果刘备遇到的不是诸葛亮,而是庞统,那最后蜀国的结局如何?
如果刘备遇到的不是诸葛亮,而是庞统,那最后蜀国的结局如何?
我试着回答一下,
刘备不但得到了诸葛亮,而且得到庞统的辅佐,只可惜庞统英年早逝。
题主的意思是不是如果当初被张任射死的不是庞统,而是诸葛亮,蜀国最后的结局如何?
我觉得庞统不如诸葛亮。
庞统虽然也有才干,但由于相貌丑陋,性格有些偏激,度量和胸怀都与诸葛亮有一定的差距,如果庞统辅佐刘备,可能蜀国灭亡会更早。
也有一个假设,就是庞统不死,与诸葛亮共同辅佐刘备,则刘备有可能统一天下,但那也是小说里的虚构,历史是不会改变的。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