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大学“翻车”教授被解聘,这对高校学术风气有何影响?

高校课堂,需要“干净”的学术风气,倘若被“污言秽语”弄脏了,学生又能学到什么呢?

近日,中山大学的王姓副教授,因直播课休息时间与多名女性“赤裸”的聊天记录被流传出来,故而受到了处罚。

最终,在7月9日,中山大学官网发布了最新的通报——关于解除王晓玮聘任合同的决定

对海洋科学学院教师王晓玮7月6日在线上课期间的不当行为,学校于事发当日成立调查小组展开调查,现已确认王晓玮行为已构成严重教学事故,且严重违背教师职业操守和师德师风。

7月9日,校长办公会决定对王晓玮予以解聘

“翻车”教授被学校解聘,大家对其并不会感到惊讶,毕竟他犯的错误的确比较严重。

【1】出轨

已经结婚,却还和别的女人在一起。

【2】谎言

在学生面前说多么地爱自己老婆,可结果呢?

【3】师德低劣

作为老师,本该钻研教学,没曾想却研究“时间管理”了……

【4】败坏学风

有师如此,学生看了后,学风如何不被败坏?

希望他的学生不要重蹈他的覆辙。

中山大学的校训是“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

这句话出自子思的《中庸》。

“翻车”教授只做到了博学、审问、慎思和笃行,却忽略了“明辨”

中庸者,不偏不倚,无过不及,而平常之理,乃天命所当然。

中山大学对王副教授的处罚,就是做到了“不偏不倚”。

老穆认为,高校学术风气应该是求实严谨的,应该是积极端正的。

“翻车”教授被学校解聘,虽然对高校整体的学术风气没有多大的影响,但是,从小范围来看,确实影响了中山大学的学术风气。

净化学术风气,首先应当从师德师风做起,老穆希望中山大学能够加强师德师风建设,从而达到净化校园内的学术风气目的。

同时,老穆也希望其他高校能引以为戒,尽快开展师德师风建设,避免学术风气被不败坏!

结束语

中山大学的翻车事件虽然并不具有普遍性,但却能折射出当下一些学者只注重学术研究而忽略道德建设的现状。

学识渊博,固然值得称赞,但令人佩服的,往往是做人的态度与品质!

高校学术风气要净化,请先从师德师风建设开始……

朋友们,你们对此有何看法?欢迎大家在下方评论区留言!

中山大学“翻车”教授被解聘,这对高校学术风气有何影响?

教授直播现场翻车,是因为操作失误造成一些不该出现在屏幕上的话出现了,造成了严重的教学事故。坦白说,这些话本身并不是错,比如一对恋人、一对夫妻之间在私底下说这样肉麻的话,并无什么不妥,这是个人的情趣。然而,这个老师却犯了两个大忌。

第一,他居然在上课期间与其他人打情骂俏。虽然对话发生在课间休息时间,但那也是在授课场景下。如果是线下教学,相当于还没下讲台就开约,实在是玷污了六尺讲台的高洁。

第二,他不是和恋人妻子打情骂俏,而是和陌生网友,甚至同时和两个人。这些话瞬间暴露出了这个年轻教授不检点的私人生活。课上教授,课下叫兽,试问,作为学生,再见到这样一个道貌岸然的人时,内心有多么的作呕。将来,上他的研究生,是不是也难免被他骚扰、侵犯?这样的人,留在教师队伍里,就如同一颗地雷。

这个教授直接被解聘了,很多人觉得,这样的处罚比很多学校都严格,学校这次是要杀鸡儆猴了。其实也不全是,这个副教授很可能根本就没进编,还在准聘期内,这样的表现,当然不可能进入长聘了,解聘是理所当然的事。而如果是一个长聘教授,可能只是取消教师资格和教授职称,并不会解聘。

这件事对高校的风气有什么影响呢?多少会有一点,至少那些私底下作风不正的老师,近期肯定会收敛一下,微信等社交工具肯定会藏的更深一些。除此之外,对学术风气什么的没有任何影响。

在学术界,谁不知道学术不端是违反师德?但关键是,大量学术不端行为是在打擦边球,不好认定,比如论文P图,除非是特别专业的团队来打假,否则根本发现不了。还有一些学术不端行为本身就是学校默许甚至鼓励,比如鼓励教师互引,提高引用数,这其实也是学术不端。

所以,不要冀望对一个人的处分能净化整个师德师风。高校的师德师风建设,永远在路上,

中山大学“翻车”教授被解聘,这对高校学术风气有何影响?

最近直播火了,很多名人大咖,都在选择直播,想通过直播的方式,来提高自己的影响力,即便是教授也跟着疯狂了起来!

不过,凡事有利就有弊!

若是有不好的事情,通过直播让世人知晓了,影响力也是很大的。当然了所有的人,在直播的时候,都不会把自己不好的一面展现出来的。

除非出现意外,就好比前段时间的仝卓,更早时期的翟天临……。

还有中山大学副教授、博士生导师王晓玮,今天我们重点就是说中山大学的这个王副教授。

王副教授的火和其他人还不一样,他的火和多人运动有关,这个所谓的多人运动,就是和罗志祥有异曲同工之妙。

当然了这样的事情被曝光了,对于王教授来说简直就是一场大的灾难,现在的王副教授恐怕再也不想直播了。

我们看看王副教授到底是如何“翻车”的?

7月6号王副教授给本科学生上网络,期间休息10分钟,王副教授忘记关闭直播了,然后,微信聊天内容就弹出来了。

这十分钟的时间,有三个女人和王副教授聊天。

1、女一号,微信名为【南沙地产8】发来的消息:说牙疼,想要咬人。

王副教授给她的回复是:你还怀着孕呢?不能一起玩双人运动了,怕压坏了肚子。

2、女二号,【中山大学的林琳】发来了消息:约广州塔吃饭?

王副教授的回复是:什么时候都可以。

3、女三号,【微信名南沙地产10】,约王副教授12点见面。

王副教授的回复是:先去珠影吃饭,再找酒店运动交流……

我们看到的女主有南沙地产8号和10号,8号之前是不是有1-7号呢?还有10号之后,又有多少号人呢?

总之,王副教授还是很有魅力的,连已婚怀孕的人妻,对他都是情有独钟,恋恋不舍!

事实上王副教授聊骚的时候,同学们发现了这个丑闻想要制止,有一个同学假借问题提醒老师,老师并没有注意到,可能是太投入和别人聊天了。

还有一个同学提示老师:我们能看到你微信窗口,还有同学们疯狂送花。不过,所有的提醒都于事无补了。

要说王副教授若是没有结婚,没有生子和各种女性搞暧昧,还是可以理解的。

事实上通过王副教授的聊天记录,可以看出王副教授应该是结婚有孩子了,看到这个学校通知,是中山大学南校区幼儿园。

这是不是说明王副教授的孩子,就在这个幼儿园上学呢?若是有孩子了还这样各种约,真的是太渣了呀!

事发之后,学校可能想要息事宁人,不让学生把这个事情搞大,但是,这个事件发生之后,立刻引爆互联网!

那么,这个王副教授到底是有何来头呢?

2006-2007年在香港城市大学深圳研究院做研究助理。

2007-2009年在香港城市大学生物与化学系做研究助理。

2010年获得中山大学博士学位。

2010-2012年在中山大学生命科学学院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

2012年9月进入中山大学海洋学院工作。

事情在互联网上发酵之后,中山大学对王副教授做出了处理,把他给调离了教学岗位,当然了这件事并没有结束,因为学校还在调查这个事情。

很快,中山大学就出了一个声明:

中三大学解除了何王副教授的聘用合同,也许,这个事件真的给中山大学带来了不好的影响了吧。

总之,这样的副教授,真的是不适合来教学的。

希望这件事发生之后,能够让王副教授醒过来,不要在沉溺于寻花问柳当中了,人生本来是有更多的美好的。

要不读那么多书,还有什么用。

中山大学对王副教授的处理,肯定是值得点赞的,毕竟对于这样品德有问题的,就必须要见一个开除一个,这样才能正社会风气,才能改善高校的教学风气。

中山大学“翻车”教授被解聘,这对高校学术风气有何影响?

实际上王晓玮副教授在线教学“翻车”后,是有学生在内部提醒同学说不要将此事扩大和发出去,但最终这件事还是公布了出去,为什么?因为学生实在是看不下去了,该老师的师德已经出现问题,作为有正义感的青年学生,眼里又怎能容得了沙子呢!

高校的学术风气受影响的因素较多,除了各种规章制度和老师本人的学术素养,还应该包括教授们本身的职业道德,如果道德基础不牢靠,学术研究又如何能脚踏实地,又如何能保证学术过程的严禁与合规呢?

说白了,王晓玮之流的道德败坏行为就是典型的享乐主义,如果带着这种思想去做学术,很显然是不会一门心思沉淀于学术的,心里想的都是乱七八糟的事情,无时无刻不在思考着如何去应对一个又一个“对象”,那么科研本身很可能就会应付了事,甚至是出现造假应对的情况。

所以,从根本上来说对学术风气肯定有很大负面影响的,否则中山大学也不会快速出手处分,停课都是小事,接下来在高校圈和学术圈能否混下去都是未知数。我相信不会有哪个高校为了学术,而放弃对师资基本的底线要求,这无疑是对王晓玮最大的惩戒。

每个人都有私生活,教授们也不例外,但这种私生活必须是健康和积极向上的,至少是不要在学生面前暴露出你的本性,虽然是不小心出丑,但也同样说明了王晓玮对师道尊严缺乏敬畏。在线教学中途就那一点时间,还要抽空来和南沙地产编号女性聊那些事,估计学生们想想都觉得反胃,前一秒还在正人君子,后一秒就变成了好色之徒,两面人的背后实际上已经让颜面无存了。

因此,在高校中必须要彻底杜绝此类事件的发生,普通人尚且知道修身养性,守住做人的底线,何况大学教授呢?作为高知阶层,很多时候都是社会的意见领袖,更是在影响着学生三观,影响着学术风气,高校教师师德比要常抓不懈,净化学术风气刻不容缓。

大家觉得呢,欢迎在下方留言讨论!

中山大学“翻车”教授被解聘,这对高校学术风气有何影响?

近段时间,中山大学教授在上网络直播课时公然和网上的美女“开车”,最后导致“人仰马翻”,落得一个被解聘的下场,引起很多网友的热议,这件事对于高校的学风有没有影响呢?

几天前,中山大学副教授王晓玮在网课因为忘关直播,被学生发现他同时和多名女子的不正当关系,还给女子编了号,聊天内容不堪入目,其中一人疑似有孕。期间有同学假借提问题提醒王晓玮,而他并没有回复。随后腾讯课堂又有同学提示:"老师我们能看到你微信窗口",随后同学们疯狂送花。

中山大学是双一流名校,师生整体学术水平、人品口碑都很好。这个老师的行为却让人不齿,中山大学副教授沦为“叫兽”,给中山大学抹了黑。事情发生后,中山大学及时对王晓玮进行了处理,把他调离了教师岗位。后来因为严重影响学校形象,这名教师已经被解聘。

我认为这件事情会对学校的学术风气有一定的影响。因此在此事过后,中山大学应当会加强对学术风气的管理,并且会对学校教师师德进行一次排查。相信采取一定的措施之后,对该学校的影响应该会有所降低,因为这件事情的错不在学校,而是在学校内的教职工。

从疫情开始到现在,网上相继爆出诸如许可馨、季子越、方方,梁艳萍等负面新闻,都是和高校有关联的,现在对高校师生的品德教育已经成为了大家关心的热门话题。中山大学对王晓玮的处理快速果断,对害群之马绝不手软,赢得了一片掌声,同时也让大家对高校整治不正之风重拾信心。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高校作为培养优秀人才的基地,无论老师还是学生,德必须放在首位,加强教师师德师风建设和学生的德育工作应该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

中山大学“翻车”教授被解聘,这对高校学术风气有何影响?

中大王晓玮副教授直播授课翻车,泄露出他不为人知的一面,课上为人师,课后私生活泛滥,着实让人大跌眼镜。

王晓玮“直播”出轨,情人编号排到10

四天前,王晓玮给学生上网课,在课间休息之余,王忘记关掉直播开关,全程给学生直播了10分钟的“微信撩妹”,其聊天内容简直不堪入目。

难以入目的微信聊天截图

与王聊天的对象被备注为“南沙地产+阿拉伯数字”,其中被学生截图下来的有“南沙地产8”和“南沙地产10”,这么特别的备注不禁让人浮想联翩,里面的聊天内容更是暴露了他们的不正当关系。

短短的课间10分钟,王就全身心地投入到他的“后宫事业”中来,让他的“中大副教授”称号显得特别扎眼。

王曾是学生眼中的好老师

据了解,王在中山大学海洋学院当硕士生导师,王在他所带的学生心中有着很高的地位,不乏有学生将他成为“恩师”,更有学生感叹“这辈子有幸遇上了王老师”。从学生的肺腑之言来看,王确实在教学上赢得了学生的喜欢。

学生眼中的好老师

作为老师,能够赢得学生的喜欢,是一件很开心的事情。因为这不仅体现出老师对学生的用苦良心,更反映出学生对老师的认可。当然,这也是每一位老师理所应当去做到的。如果一位老师不受学生欢迎,要么是他的教学出了问题,要么是他的师德出了问题。

王作为中大博士毕业的高材生,他在教学做得出色是不容置疑的,可偏偏他在个人修养上出了问题,这是让人无法预料得到的。

学高方能为师,身正方可为范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这是著名教育家陶行知传诵后世的名言。这句名言告诉我们,学识高的人才能成为人师,但老师想要成为学生眼中的模范,不仅要自身正直不阿,还要有良好的职业素养,同时个人修养也不可或缺。

教育家陶行知的至理名言

同样地,北京师范大学的校训——“学为人师,行为世范”,也在告知每一位为师者,作为一名老师,既要在知识技能上成为学生的表率,也要在品行上保持良好的作风,为学生竖起一个良好的学习标杆。

结束语

从这件事来看,作为一名合格乃至优秀的老师,光有丰富的知识储备还是远远不够的,老师个人的道德素养和内在修养,都会对学生产生很深远的影响。

所以,老师既要修学,更要修心修德,二者缺一不可。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