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小学6月3日开学吗?

老穆认为,北京小学6月3日开学的可能性不太大!

为什么这么说呢?我们接着往下看!

(一)北京小学、幼儿园暂不开学!

5月8日,第一百零三场北京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举行。

北京市教育工委副书记,市教委新闻发言人李奕在会上表示:

“也请大家再做一些等待,我们还将分批分类进行,将按非毕业年级、小学高年级、低年级这样来安排。”(二)北京的疫情状况和调整应急响应级别,是小学开学的有利条件!

北京目前还剩19例病患,且连续24天无新增确诊病例。

整体来看,疫情还算安全可控!

也正因为如此,北京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响应级别由一级响应调整为二级响应。

但还不适合小学开学,需要进一步加强疫情防控工作。

(三)根据北京现有开学时间,合理推测北京小学开学时间。值得注意的是,北京的“两会”或许会影响小学开学。

4月27日,北京市254所学校近5万名高三年级学生迎来了复课开学。

高三开学后,就是初三年级开学了。

按北京市的开学安排,北京的初三是5月11日做好返校学习准备。

值得注意的是,5月11日只是“返校学习准备时间”,言外之意,北京各个地区可以根据自己区域内的实际疫情状况,自行决定,只要从5月11日起开学就可以了。

老穆认为,北京各个地区的初三毕业班学生或能在5月20日之前完成开学任务。

初三开学后,接下来就是高一高二和初一初二年级开学了。

保守估计,北京的高一高二和初一初二或能自5月25日起,分批次有序开学。

然而,我们还要考虑一个因素——“两会”。

据媒体报道,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将于2020年5月22日在北京召开。

如果是这样的话,北京的高一高二和初一初二开学时间或将继续延期。

一旦延期,必将影响小学的开学时间。

老穆认为,北京的小学高年级或能自6月8日起分批次有序开学。

至于小学低年级,则不排除本学期不能开学的可能。但一切以官宣为准!

朋友们,你们对此有何看法?欢迎大家在下方评论区留言!

北京小学6月3日开学吗?

北京不仅仅是经济中心,更是我国重要的政治中心,人员密集程度非常高,且流动性较大,是所有境外人员入境的首选之地,疫情防控压力远大于全国大部分地区。

我认为北京小学在6月3号开学的可能性非常小,开学时间应该从以下几点来分析:

北京的疫情状态

北京自疫情发生以来,累计确诊病例593人,现有确诊病例21人,均已在严格执行隔离规定,并且在我们的绝对可控范围之内。

北京连续23天无新增确诊病例,光从数据来看,北京目前具备开学的基本条件。

虽然我国疫情得到有效遏制,但并不代表着疫情彻底结束,更不代表疫情没有危险传播性,随着输入病例和无症状患者的增多,谁都不敢确定和你擦肩而过的人是不是病毒携带者?

疫情全面控制前没有必要让小学生以身犯险。

小学生的特点

【1】年龄小,防护意识和防护能力基本为零,处于贪玩的年纪,很难保证孩子们不会交换佩戴口罩,也许真的会出现早上蓝色口罩,中午回来换成粉色口罩的情况。

随着天气越来越炎热,成人佩戴口罩都非常难受,更何况孩子呢?上课的时候有老师监督,同学们可以听话,戴好口罩,但下课呢?上厕所的时候呢?玩耍的时候呢?老师不可能随时跟在每一位孩子的身后。

如果玩耍的时候口罩有所破损,该如何及时佩戴完整口罩呢?

【2】小学生知识点少,比较简单,后期有充足的时间来补足遗漏知识点,大部分地区以学区划分直升初中,毫无升学压力。

【3】北京人员密集程度非常高,流动性较大,这和西部地区如新疆、西藏、青海等省份,地域辽阔、人员密集程度低形成本质区别。北京的防控压力和复杂程度太大,在疫情全面控制前,小学开学时间必须谨慎谨慎再谨慎。

北京的开学通知

目前北京仅确定高三和初三毕业年级开学时间,其他各年级仍然以网课学习为主,视疫情状态,开学时间提前通知。

高三年级4月27日陆续返校,初中毕业年级5月11日做好返校准备,下周一北京84200名初三学陆续开学,北京的初三神兽终于“归笼”。

根据北京的疫情状态和开学安排来看,北京的开学顺序应该是这样的:

第一批:高中毕业班4月27日陆续返校。

第二批:初中毕业班在5月11有序开学。

第三批:高校毕业班在5月20号左右陆续开学,而高一、高二有可能同一时间段返校。

第四批:初一初二年级应该会在5月低左右开学。

第五批:小学四五六年级应该会在6月10号左右开学,小学低年级和高校非毕业班应该会在6月中下旬有序返校。

幼儿园属于学生群体里面的特殊保护对象,如果疫情没有全面控制,人们仍需佩戴口罩,那么幼儿园没有必要上学期开学,而很有可能9月1号正式返校。

北京的疫情防控压力较大,疫情没有全面控制前,小学生没有必要这么着急上学,你有什么不同看法呢?

我是上善李老师,专注于青少年成长教育问题,如果您有不同意见欢迎您展示在评论区,以帮助更多的家长和学生,谢谢您的关注、评论和认可。(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速删)

北京小学6月3日开学吗?

知道2003年非典时期,北京小学是什么时候开学的吗?时间非常的晚。

5月8日,关于北京中小学开学时间,北京市教委给出了相关信息,当天召开第103场北京市新观肺炎病毒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上,北京市教委新闻发言人李奕回答记者关于“北京其他年级何时开学”提问时,明确表示:“小学、幼儿园年级暂时不开学、开学批次将按照非毕业班年级、小学低年级、高年级分步进行”,在这里面,其中开学批次“高年级”引起了大家的讨论,应该是说高校年级,不可能做小学低年级是找于高年级开学。

此前、4月27日北京市高三年级已经开始返校学习工作,进行得非常顺利。

5月11日,北京八万多名初三学生将陆续返校学习,按照当前的趋势来看,小学开学肯定也是分为两个批次:

①:小学45年级或小学345年级作为第一批次,基本可以在上半年开学,大概在六月份左右。

②:小学低年级上半年很难开学、包括幼儿园也是一样,2003年非典时期,北京小学是7月1日开学,延迟了很长时间。

按照目前的情况来看,北京作为国际性大都市,人流量很大,相关的开学工作也必须要适当后延,此时定远就开学,极大部分家长肯定也不放心将孩子送到学校上学。

并且现在低年级开学都是实行自愿原则,家长需要根据自己家庭以及孩子自身身体状况,具体实际情况来做出选择,并不是统一强制部署。

地区没有公布开学时间,那么说明当前还不能够100%保障学生安全,学生群体不能承担任何风险,所以应该要理解。

对于这个问题,不知道你们怎么看?

北京小学6月3日开学吗?

目前还未官方公布。但我个人认为高年级返校不会晚于这个时间,估计会是五月底。下周一初三返校,高三初三返校演练后马上推广

北京小学6月3日开学吗?

现在谈北京市的小学开学还为时过早,北京市教委日前已经明确表示:

中小学其他年级的开学必须要循序渐进,分批进行,校园疫情防控需要更加谨慎和严格。

关于北京市的开学,我们不能把问题想复杂了,必须还要回到教育部当初的规定,开学的前提是疫情必须要得到基本控制,开学的准备工作已经做好,开学的时间能够得到社会和家长的广泛认同,实际上北京市教育部门近期也在积极围绕这三个目标在努力。

5月11日全市的初三年级学生将会开学:

5月11日,北京市8万余名初三学生会迎来开学,使大家知道北京市为此市初三学生开学做了哪些工作吗?

除了常规的开学应急预案,各种防疫物资的准备,对校园内很多的场所和设施进行了全新布置,增加了口罩回收箱,免洗洗手液,非接触式水龙头等。

中小学其他年级何时开学?

北京市教委关于开学的态度很明确,直白点说就是走一步看一步,高三年级开学很顺利,那就接着初三年级开学,如果初三年级在5月11日开学后也非常顺利,再过14天,也就是5月25日可能就会迎来第3批开学,届时中学其他年级和小学高年级可能就会开学,而小学低年级和幼儿园则可能要等到6月10日左右开学。

当然,我们推断的开学时间是在理想状态下的,最终的确定还是需要看疫情的走向与发展,目前北京市已经连续24天没有出现新增确诊,但内防反弹,外防输入的压力仍然存在,必须要谨慎对待。

北京小学6月3日开学吗?

北京小学应该也会采取和其他地方一样分批返校的方式,456年级的先返校,123年级的后返校,时间应该会实在6月份。

北京作为最特殊的地方,对于所有的工作都是需要更加谨慎和科学的,对于开学也是如此。

北京最新的开学通知是4月27日高三的学生先返校,5月11日,也就是在下个礼拜,初三的学生也可以陆续返校了,其他学生还没有明确的通知,但应该也会逐步的开放。

北京的影响因素依然众多,开学需要按部就班

目前,影响我们国内最大的因素就是境外输入和无症状感染者,而这两个,可能在北京都会显得更加突出,一是因为北京作为一个国际性大都市,是对外的窗口,境外输入也成为最大的风险,同时北京的人口基数和人口流动都是最大的,因此,防控形势依然严峻。

两会的因素,可能也会推迟开学的时间

小学的开学时间,很多地方都是在高中或是初中开学后两个礼拜再开学,按照这种操作模式,其实北京小学可能会是在5月下旬,但是5月22日全国两会就要召开,到时候来自全国各地的代表齐聚北京,这本身也是一种防控压力。

所以,在这个时候,可能教育部门不会凑这个热闹,那么很可能会在两会之后,再观察一两个礼拜再开学,那么可能就是6月份了。那么,小学的高年级学生可能会在6月上旬开学,而低年级可能在中旬。

总之,北京的开学时间确实比其他的地方需要考虑更多的因素,所以,家长和学生们也不需要太着急,毕竟已经熬了两个多月了,不在乎这么几天,当前做好安全防护还是最重要的,不要等到可以开学了又出了什么状况,那就得不偿失了。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