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临川70名教师辞职,对此事你怎么看?

江西临川70名教师辞职?

乍一看,老穆吓一跳,难不成又是“尸位素餐”?难不成又是“教学不过关”?

可当老穆看了相关新闻后,却恍然大悟……

【1】他们是主动以书面形式要求申请辞职的,并非被动!

【2】他们的思想觉悟都不低,是为了不影响学校教学工作,所以才提出辞职!

教师也是一份职业,有人员流动也很正常,我们不必大惊小怪!

但老穆真心希望不要有过多的教师辞职,因为那样的话,会影响到教育的健康发展!

近日,临川区人民政府网发布了《关于对艾松梅等70名同志解除聘用关系的批复》。

那么,这70名教师为何要辞职呢?

老穆根据《批复》整理了一下,主要有如下几个原因:

1、夫妻两地分居;

2、在外地安家创业;

3、收入低;

4、个人原因;

5、长期疏于教学;

6、随夫到外省发展;

7、照顾家庭和小孩;

8、身体欠佳;

9、其它……

对于这些原因,老穆都可以理解,唯独对“长期疏于教学”不太理解。

难不成这样的老师早就不在学校教书了?

还是早就被学校“调岗”了,不能胜任教书工作?

对于这个问题,值得深思!

老穆又详细查看了这些辞职老师所在单位,发现乡镇学校居多。

在这些乡镇学校中,尤以小学老师居多。

目前,城乡教育发展还不够平衡……

目前,城乡之间、区域之间教师的收入也还不均衡,尤其是在农村地区,很多老师的收入的确低,这也让不少老师萌生了“出走”的念头。

老穆希望国家继续加大对乡镇教师的扶持力度,在政策上给予一定的倾斜!

比如薪资待遇、职称评定等方面,都要给予一定的优惠政策。

老穆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教师必将成为人人羡慕的职业!

朋友们,你们对此有何看法?欢迎大家在下方评论区留言!

江西临川70名教师辞职,对此事你怎么看?

答:教师辞职有积极意义。

一是说明教师这个职业也不是令人羡慕的“铁饭碗”了,也有流动性了,只要流动,任何事物就有生命力;

二、人都是趋利避害的。辞职的人辞职理由千条万条,其主题都是这个职业不适合自己,而要寻找适合自己的职业,辞职人在用脚给这个职业投票;

三、辞职人数过多,会影响教学工作的开展,会倒逼执政者检讨现行政策加以改进。不是“县管校聘”吗,不是“砸铁饭碗”,搞“末位淘汰”吗,挣这几个小钱,图的是个安稳,现在搞的人心惶惶,鸡飞狗跳,勾心斗角,值得吗?这应该是部分辞职教师的心态。

是不是存在以上问题?

四、教师的频繁、大数量辞职对教育事业是深重伤害。值得全体社会成员深思!需要全社的人来探讨、关注这个事件!

中国的基础教育令人扼腕叹息!

江西临川70名教师辞职,对此事你怎么看?

教师辞职现象说明教师的待遇无法留住人,同时也说明社会的就业面不再如计划经济时那样的窄,在体制内的人,逢进必考,考教师编制和考公务员编制一样难,为什么不考一个发展前景更好的职业,同样是有编制的人,公务员以后可以当官,即使当不了官,也可在待遇上享受职级并行、车补等福利,而教师却没有,为了评职称,不惜斯文扫地,何谈师道尊严?所以教师辞职现象在全国是普遍现象,这种因人为地把职业划分三六九等是教师大面积辞职的根源所在。

江西临川70名教师辞职,对此事你怎么看?

70名公办有编制的教师辞职,对一个小县城来说,绝对是个重磅消息,我们不妨先来看一下这些老师为什么辞职?

从公布的信息来看,这70名老师辞职的原因包括:

  • ①夫妻两地分居;

  • ②工作单位离家太远;

  • ③教师工资收入低;

  • ④随老公到外地发展;

  • ⑤照顾家庭和小孩;

  • ⑥身体欠佳;

  • ⑦长期疏于教学;

之前,曾经写过一篇文章,关于县级以下学校老师辞职率高的问题,竟然还有人不相信,甚至言之凿凿的说想当老师都挤破了头,怎么可能有人偏偏会砸了自己的铁饭碗,那么江西临川的这70位老师辞职的事实,总能说明一定问题了吧?

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也需要生存,也有追求美好生活的权利!1、工资制度制定本身对老师有偏见!

一直以来,我们对于老师的推崇已经达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诸如“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学生的精神导师”,尊师重教那真的是做的相当到位!但是这些年老师的工资待遇提升的幅度却一直没有大的改观!

按照总的基调来说,老师的工资就是跟着公务员的水准来定,可是为什么教师的工资要跟着公务员的水平来走,而不是公务员工资跟着教师水平来走呢?是老师的职业不如公务员更加重要,还是说没有公务员的贡献更大呢?如果论贡献,有哪个公务员不是老师教出来的呢?所以工资制度制定本身就对老师充满了偏见!

2、部分地区对于教师职位不重视!

部分地区对于教师工资发放不及时,根本不把教师职业当回事,比如早在2000年的时候,也是在江西临川,一些乡镇领导有钱超标配备轿车,却没有钱给老师发工资!最后只能靠强制拍卖的形式,拍卖掉轿车,然后再给老师发工资,这样的老师当着说实话真的也没劲!

3、不要再拿灵魂说事,老师也是人,也有追求美好生活的权利!

马云曾经说过,一个人辞职无非就是两件事:一个是受委屈了,一个是欠没给够!有的人说,你当了老师就要耐得住清贫,守得住寂寞!说实话我相信,耐得住寂寞很多老师都能做到,但是凭啥让老师要耐得住清贫?实话实说,这一点不可能做到,老师也是人,也有家庭需要照顾,也有追求高质量生活的权利!

考虑到老师教书育人的性质,老师的工资再高也不为过,只有解除了老师们的后顾之忧,老师们才能更好地投身于教学工作!

这次70名老师辞职的现象不容小觑,而且也绝不是个别现象!如果教师的薪资待遇没有任何的改观,相信教师离职的现象就会愈演愈烈!

江西临川70名教师辞职,对此事你怎么看?

这70名教师辞职,很有典型意义。长期以来教育改革根本没有考虑到一线教师的需求。一线教师就是被压迫的对象,被改革的对象,从来没有得到关爱。

一,从这几年的改革名称就知道。

1,末位淘汰制是淘汰一线教师的呀!但是没有哪一个教师不愿让孩子成绩优秀的。但是教师再努力孩子不学习,真的毫无办法呀!站着说话不腰疼的专家们说,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老师们又能怎么办呢?话语权太微弱没法解决问题。最终只好用“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的办法辞职。想想都是一把辛酸泪。

2,县管校聘制度。

各种制度都是一刀切,不管你受了受不了。可怜一线的老师各有各的艰难困苦。比如,课时非常多,连自己的孩子都管不了,这怎么能让一线老师安心工作呢?我就曾经见到一位老师,她先把孩子送到孩子的学校,然后再回到学校,真的很辛苦,但是校长就是专门抓她迟早,然后就批评她。批评的时候让人难以忍受,人性化服务根本就是字面文章。后来这位优秀的老师调走了,各方面都非常棒。

二,现在是管理思维而不是服务意识,所以他们把老师当成自己的员工任意驱使。

现在媒体发达,经济活跃,人人都能凭自己的能力安居乐业。国家社会给了人人成长的机会,但是学校改变的最慢,他们的管理思维最落后。

有一位女老师教初三英语,在工作的时候碰巧头上的电棒掉下,砸了头,流着血给校长请假。因为她是毕业班即将考试校长舍不得批准休假。半开玩笑的说,你再坚持一段时间。

这个女老师疼痛难忍就说,难道只有死了,不能动弹了我才能请假吗?

可是你没有死呀!校长竟然说了这样一句话。虽然是开玩笑的,但是狠狠的刺伤了那个女教师的心。

三,什么时候给一线教师选择的权利什么时候教育就会得到良性发展。

改来改去一线教师的任务越来越重,百分之六十都是做教学无关的事情,这难道是成功吗?

显然是不成功的,但是各地成功的经验千奇百怪,百花齐放,真的让人哭笑不得呀!一线教师只是心酸地一笑。

就连北大退休的钱理群教授在中小学下沉了十年也没有找到出路,但是希望是有的。需要每个人都做出一点努力,作出推动的力量。

正如鲁迅先生说的,世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就成了路。

希望能在教育上有所改变,不管是在职的教师还是即将辞职的教师,都要为教育的改革出谋划策。因为教育关乎到每个家庭,观乎到国家的未来。

江西临川70名教师辞职,对此事你怎么看?

我的女儿不愿当教师,我认为一个姑娘当个老师也算个稳当职业,逼着女儿考了编制当了教师。

一年多点儿,女儿要辞职,理由是:

一,年轻新教师要担当,烂班棘手的就是你的,课时要比老教师多得多。二,凭职进级要照顾老教师,毕竟你年轻,尽管你是全学区的尖子教师,但你熬得起,你就让一让吧,毕竟人家熬了多少年。三,工资,看造册很欣喜,到手上就两千多,扣的名目连老师自己都不明白,还不能说不敢问,那么多老师都埋怨都气愤,但是都不敢出头。况且,乡镇与乡镇之间,同样的老师,工资待遇就反映出当官的有问题。四,都说老师轻松,一个礼拜只上五天班,但是,白天上课,晚上熬到半夜,改作业,备课,总结,还要陪寝照护学生,关注和研判每个学生的情况,还需乘星期天跟学生家长沟通解决一些孩子的事,还有必须完成的"政治任务″——政府给派的活,填表走访,入户调查等等。五,教师有资格证,但是教师无资格,上怕当官的,下怕老百姓。出了事是你的,成绩好了是当官的,没人护你,去年六月份,五年级女儿班上两个男生闹着玩,不走楼梯台阶,从楼梯扶手上往下滑,摔着了,一个学生家长报警,乡里县里警察来了,120来了三辆车,该家长真的很牛逼。到市级三甲医院,检查结果是无损伤。但家长就是要孩子住院,医院只能说你可以到其他医院,县级乡镇都可以。该家长就天天闹校,领导呀,就任他骂任他闹!还是一个村书记看不过去了,一顿炮爆,才解了难。

心痛,辞就辞吧,教不好孩子尽不了职对不起良心,想教好孩子尽到职责又办不到,只能辞了。

我在想,到底是哪的问题?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