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女生坠楼身亡,家长称曾三次被老师移出网课群,你怎么看?

中新网山西新闻4月9日电9日,记者从山西省晋城市教育局获悉,针对近日有媒体报道“山西晋城一初三女生坠楼身亡,事发前三次被老师移出网课群”一事,当地教育部门已成立工作组,正在配合公安等部门积极处理后续工作。 2020年3月31日凌晨,晋城市某中学一名初三学生在家中坠亡。此前有媒体报道,该女生因听课时长不够,被其班主任兼数学老师三次移出网课群。在该女生写了保证书后又重新被拉进群。3月30日20时许,老师与该女生语音通话十几分钟。31日凌晨,该女生在家中坠亡。

老穆详细看了此事的有关报道,对初三女生小范的离世感到悲痛,对宋老师目前的境遇表示同情,对小范父母失去女儿感到惋惜!

我们来简单看一下事件概要,如下:

【时间】3月31日

【地点】山西晋城

【人物】初三女生小范,班主任兼数学老师宋老师。

【经过】因为小范听课时长不足,故而三次被老师拉出群……又因为小范写了保证书,故而又三次被拉进群……

需要解释的是,宋老师在决定“拉群”之前,也是跟孩子妈妈商量的,也征得了孩子妈妈的同意。

事发前一晚,宋老师给小范的妈妈打来微信电话,小范妈妈说几句话后,就把电话给了小范。

宋老师和小范通话10多分钟后,就结束了通话。

据媒体报道,和宋老师通完电话后,小范的情绪低落,一直在哭。

【结果】女孩坠楼身亡(法医判定自杀)

【校方】初步调查老师无责任,建议家属走司法程序。

【1】在孩子小时候,父母就要给孩子适当的挫折教育。

老穆建议年轻的父母,趁孩子年幼时,要适当给予孩子一些“挫折教育”,提高孩子的抗压能力!

【2】作为老师,在做出惩罚举动前,一定要斟酌一下,此举是否妥当?

拉出群,移进群,毕竟全班学生都能看到,是否考虑到学生的自尊心呢?

当然,老师的出发点是好的,旨在帮助学生。

【3】从小就要告诉孩子,珍爱生命!

生命是宝贵的,我们应当珍惜!

朋友们,你们对此有何看法?欢迎大家在下方评论区留言!

初三女生坠楼身亡,家长称曾三次被老师移出网课群,你怎么看?

相信,谁都不愿意看到这样的悲剧发生,发生这样的悲剧,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综合的,复杂的,并不能片面的看谁是谁非。

当前,警方已经介入调查,已经走了司法程序,相信最终会有一个公众客观的评判。

3月31日,1山西省晋城市阳城县15岁初三年女生小范,坠楼身亡了!公安机关经过调查取证、现场勘查,已经排除是刑事案件,初步鉴定为自杀。

听小范的父母说,小范在上网课时被班主任三次移出网课群。

3月30日20时左右,宋老师曾与小范语音通话十来分钟,结果31日凌晨0时左右,小范就在家中坠亡。

据了解,小范被班主任三次移出网课群的时间分别为3月11日、25日、30日,原因是听课时长不够。 3月11日,在班主任曾与小范家长进行过沟通。之后,小范也写了保证书,又被老师重新被拉进群。

3月25日, 小范再次被班主任移出群, 3月27日晚,小范的家长和老师沟通,说孩子已经认识到了错误,希望能把孩子拉回群,班主任也表示同意,并让小范看回放补上落下的课程。

3月30日晚8时左右,班主任老师和小范的妈妈电话沟通,之后又和小范通话近10分钟。

小范家长说,老师和小范通完话之后,小范情绪比较低落、一直在哭,但家人安慰几句后便休息了。

第二天早上七点左右,家人起床后找不到小范,看见楼下有警察拉着警戒线,最后证实坠楼女孩是小范。 这样的悲剧发生,不管从哪个角度上来说,都是令人难以接受的。但发生这样的事情,也不能偏面极端的说是谁的责任。

在实施网课教学的过程中,学生管理是教师最为头痛的事情,自觉的学生情况还能好一点,不自觉的学生,真的是让老师和家长特别费心。

像小范这样,经常性不听课,或者听课时间不够,或者作业学习任务完成不了的学生是不少的。负责任的老师一般都会多次进行通报,督促,打电话沟通。

假如老师对学生不能主动参加学习,不能完成学习任务的现象置之不理,放任自流,任其发展,那似乎也没有尽到教师的本分职责。

作为老师严格要求学生,尽最大努力的督促帮助学生完成学习任务,是最起码的尽职和尽责,但谁能想到会出现这样的悲剧?

其实说到底,现在一些孩子的心理承受能力太过脆弱了,抗压抗挫能力就更差,遇到一点小小的挫折和困难就迈不过这个坎,跳不出这个圈儿,一点儿小小的困难和挫折,甚至一个批评一个指责,就能把他们整个压倒。

处在青春期的孩子,心理很容易郁结,加上初三学习压力大,又遇上了今年特殊的疫情时期,他们不会排解和调解自己的心理,遇事也不愿意和父母进行沟通交流,不良的心理情绪积少成多,久而久之就会形成比较危险的心理环境。这样的心理环境一旦产生,遇到触发就可能会酿成悲剧。

这件事情最终会有怎样的定论?我们在这里就不必多言,相信司法部门一定会依法依据给出客观评判的。

初三女生坠楼身亡,家长称曾三次被老师移出网课群,你怎么看?

这件事情可能比较复杂,需要慢慢梳理其中的脉络。

这事发生在10天前的2020年3月31日凌晨,年仅15岁的山西省晋城市阳城县初中三年级女生小范,坠楼身亡了!公安机关经过调查取证、现场勘查,已经排除是刑事案件,初步鉴定为自杀。听小范的家属说到,小范在此前被班主任兼数学科任老师的宋老师三次移出网课群。在2020年3月30日20时左右,宋老师曾与小范语音通话十来分钟,结果31日凌晨0时左右,小范就在家中坠亡。

2020年4月9日,当地教育局已成立了工作组,正全力配合公安等部门积极处理后续工作。

小范被宋老师三次移出网课群的时间分别为3月11日、3月25日、3月30日,原因是听课时长不够。

2020年3月11日,在宋老师决定把小范移出网课群之前,曾与小范家长沟通过,家长也没有疑问:后来,小范亲自写下了保证书,又重新被拉进群。

但3月25日, 小范再次被宋老师拉出网课群,按正常推理,原因应该是和第一次被拉出群一样。

3月27日晚,小范家长表示孩子已经认识到了错误,希望把孩子拉回群,宋老师表示同意,并让小范补上拉下的课程。在小范被宋老师最后一次拉出网课群当天,即3月30日晚8时左右,宋老师给小范的妈妈打来微信电话,之后宋老师又和小范通话近10分钟。

据家长说,宋老师给小范打完电话后,小范情绪比较低落、一直在哭,但家人安慰几句后便休息了。 第二天早上七点左右,家人起床后找不到小范,看见楼下有警察拉着警戒线,最后证实坠楼女孩是小范。

以上就是这起事件的大致经过。

谈谈我对这起事件的看法:

①这个班主任宋老师应该是属于比较负责任的老师。

设想一下,如果换成一个随随便便,对学生的学习并不在意的老师,她才懒得理你那么多,爱听不听,反正老师也不会损失什么。

②在要把小范拉出网课群的事情上,宋老师征求过小范家长的同意,说明小范家长是认可宋老师做法的,也知道自己孩子存在的问题。

③我猜测,小范同学是不是有抑郁症一类的病症呢?否则,就仅仅和老师通话10分钟,就导致轻生,在普通人看来实在不可想象。

就算宋老师说话凶了点,甚至大声呵斥了她,难道就能成为导致小范轻生的那“最后一根稻草”?实在难于让人信服。

总之,这件事情确实是扑素迷离,孰是孰非一时之间无法得出结论,只能由公安部门去进行细致的调查后,才能知晓最终的答案。

初三女生坠楼身亡,家长称曾三次被老师移出网课群,你怎么看?

看到这个消息,真是太痛心了,希望类似事件不要再发生了。在这里不去评论孰是孰非,学生坠楼身亡自然会有公安机关、学校去调查。

因为背景资料很少,我们即不了解孩子的状况,也不了解老师和家长的状况,那么就此次事件说说自己的看法,以警示老师、学生和家长不要再有类似事件发生。

一、初三的孩子,很可能处于青春期阶段。针对青春期阶段的孩子,老师和家长应该清楚自己的做法。

青春期是孩子比较难熬的阶段,家长和老师应该给予更多的爱护,帮助她共同渡过这个特殊时期。

青春期阶段孩子本身非常痛苦,需要家长精心呵护,不要去更多过份的要求,比如学习成绩呀,名次呀等等,耐心引导情绪,疏导内心的苦楚,这才是家长应该的做法。

作为老师,应该更加清楚地认识到青春期学生的特点,应该以鼓励、引导为主,而不是更多的管教,避免产生极端事件发生。

二、由于疫情,为了做到“停课不停学”,不使疫情影响太多的学习,广大教师、学生和家长付出了艰苦的努力,当然也存在很多矛盾和困难,希望大家共同努力完成这一特殊时期的教学任务。

在线互联网+教学,与传统课堂相比,有其缺陷的地方,但是也有其独有的优势。这也是未来互联网+教学的一次全国性实验。

正是由于互联网精确的大数据统计功能,才知道每个学生的学习时长。孩子在线学习时长不够,可以引导孩子在业余时间补上,毕竟互联网+教学有这个优势,就是可以反复学习。

试想一下,传统课堂学生在听课过程中,人在课堂,就一定在听课吗?是不是解决孩子的学习态度是上策,而不是简单地移出学习群。网课模式,移出群就意味着把学生撵出教室,实在不太合适,尽管跟家长沟通了。

三、最后跟学生们说几句,人生不易,人生的路是崎岖坎坷的,生命至上,不论遇到什么情况,都不能走极端。

每个人都不是独立存在的,有父母、至亲,还有朋友同学,你的做法不能让大家痛苦,更不该给社会产生极大的负面影响。

每个人都会有青春期和更年期,这是人的生理变化造成的。你要树立远大理想,你们是祖国的未来,肩负家庭的光荣与梦想,担负社会兴亡的重任,有了这些责任,怎么可放弃生命。

总之,希望孩子们都能熬过青春期,有了心理问题可以找心理老师寻求心理帮助,希望家长、学校和社会共同努力,让我们下一代健康快乐成长。

一家之言仅供参考。

(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

初三女生坠楼身亡,家长称曾三次被老师移出网课群,你怎么看?

我们看一下案情回顾:

15岁的小范是家里的独生女,家住晋城阳城县。在3月11日、25日、30日这几天,因小范听课时长不够,小范的班主任兼数学老师宋老师(女)三次将小范移出网课群。之后,在小范写了保证后,又重新被拉进群。在每次移出群之前,老师都征求过家长的意见。孩子在坠楼之前何老师有十几分钟的通话。

花一样的女孩瞬间陨落,不能不令人扼腕叹息。那么在这起事故中,究竟谁应该承担主要责任,我们静待法律的调查结果。仅就这件事情,我们从教育工作者和家长的角度进行一下归纳和反思。

01老师有没有把孩子踢出听课群的权力?我认为没有,而且还是三次。

上网课期间,听课群就相当于教室,教师是不允许轻易将孩子赶出教室的,不可以轻易剥夺孩子听课的权利,虽然目前看起来是孩子自己本身不重视听课,老师是为了教育她、威慑她。虽然也得到了家长的同意,并不代表老师就有这样的权力。

我们经常说凡事再一再二不再三,老师和家长三次将孩子踢出了听课群,可能这已经超乎了孩子心理承受的范围。我认为老师的处理方式过于简单重复,既然第一次踢出听课群,没有起到良好的效果,就应该换一种方式。我们经常说对症下药,既然没有起到效果,为什么还要重复这样的惩戒方式呢?

家长和老师没有重视孩子的心理,不断加压,简单粗暴的处理方式,是这起悲剧的导火索。

今天我们班有一个成绩非常好的孩子,既没有听课也没有完成作业。他在微信上跟我说最近非常颓废,我没有责怪他,鼓励他在周日的时候好好休息一下调整状态。

长时间的上网课,没有同龄人之间的沟通交流,每天面对老师不断的催促和家长的施压,孩子的心理上会感到厌倦和疲惫。如果孩子本身是成绩比较好的,或者以前一直表现不错的,在出现了反常的情况之后,老师和家长都应当心平气和的和孩子谈谈,调查一下孩子出现这些问题的原因。有的时候也和孩子青春期的心理状态有很大的关系,尤其是女生。

如果是成绩一直比较落后的孩子,到了初三阶段,老师和家长都应该选择接受。

没有一个老师不想自己的学生个个成绩出类拔萃,没有一个家长不望子成龙,望女成凤。但是现实中,孩子们在学习上确实是有很大的差异性。不管是因为先天的资质,还是后天的学习习惯,现在距离中考只剩下不到三个月,面对孩子的平庸,我觉得应该选择接受。

说的直白一些,有些孩子你就是再逼他,也不大可能有太大的上升空间。这是我们不妨选择接受,相比于成绩,孩子能够健康地站在我们面前更重要。何况孩子成绩不行,不代表将来一无所成。老师和家长面对后进生一定要放平心态,尤其是面对青春期的孩子。本身孩子情绪就不稳定比较敏感,甚至有些孩子有抑郁症的倾向,更需要老师和家长多加关注。

总结:究竟最后的十几分钟老师对孩子说了什么,我们已经不得而知。现在我面对的也是一群面临中考的初三学生,有时也会用踢出钉钉群威慑学生,但是我从来没有用过。青春期的孩子自尊心强敏感,做事容易冲动。我们在追求成绩的同时,应该先了解孩子真实的内心感受。

初三女生坠楼身亡,家长称曾三次被老师移出网课群,你怎么看?

如果这个女生,是我班的孩子,估计我这个老师,要整夜整夜地失眠了,甚至做好被辞退的准备。为何我会这样呢?

首先,我作为一名老师,心是善良的,无恶毒之心。

是的,我心地善良,为学生的将来着想。

在面对初三的孩子三番两次不听课,不写作业,多次劝导,依然不知悔改,我这老师心里很着急,绞尽脑汁想方法,怎么样教育这个孩子,因为不能打孩子,也不能过于责骂孩子,而想到与家长沟通,用踢出班群的方式,来惩罚孩子的不作为。

可谁也没有想到,孩子竟然跳楼自杀。作为她的班主任的我,从来没有害这个孩子的想法,至始至终,都想着如何引导孩子跟上其他孩子,迎接即将到来的中考。

其次,我会想到,自己断送了一条宝贵的生命,而整夜失眠,做好被辞退准备。

是的,孩子已经离开这个世界,事情已经发生了。谁也不能挽回孩子的生命。

我即是一名老师,也是一位家长。作为家长,深深地爱着自己的孩子,孩子是我的一切。如今孩子却比我先走了,白发人送黑发人,我怎么能接受这个现实呢!无法接受啊!

我真的,能体会到家长的那种痛苦,也痛心疾首,自己不应该那样做,应该多跟孩子再沟通,甚至孩子不听课,不写作业,也没关系,只要孩子健在。

错误已经造成,我愿意接受应有的处分。

最后,如果,我还有机会继续当老师,我在教育孩子,要更谨慎些,给孩子多些宽容,保证孩子生命最重要,学好不好,是后话。

对于这问题,你有什么样的看法呢?

我是一名小学老师,致力于解答小学语文教育问题,不断分享小学语文教育教学心得体会,与您见证孩子的成长。

@悟空问答 @头条教育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