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甘肃及其他省受疫情影响严重而延误开学,高考会不会照顾?

老穆认为,高考照顾到个人还是有可能的,比如照顾到抗疫一线医务人员的子女。

但是,说照顾到某个或某几个省,那就不好照顾了,毕竟考生都是在一个省内竞争!

除非高校扩大该地区的招生比例。

举个例子,比如S大学一共要在全国招3000个学生,考虑到A地区疫情比较严重,所以决定在A地区多招100人。

我想,这也算是“照顾”了……

但老穆想说,此次疫情受影响的,又何止湖北、甘肃等地区呢?

如果大家仔细观察的话,你会发现,在抗疫前期(本土疫情),湖北、广东、河南、浙江、湖南等地区,疫情都比较严重!

在抗疫后期,境外输入病例最多的省(直辖市)是北京,广东,上海,甘肃等地区。

试问,如此多的省市地区都疫情较重,难道都要照顾吗?

再者,高考是选拔人才的舞台,需要的就是那些“能够在逆境中奋发图强的人才”,而不是被照顾的人才。

老穆相信,这一届的考生是最坚强的考生,他们不需要什么特殊照顾,照样可以考上大学!

朋友们,你们对此有何看法?欢迎大家在下方评论区留言!

湖北、甘肃及其他省受疫情影响严重而延误开学,高考会不会照顾?

可以明确的说不会有照顾,高考是最为公平的考试,而且现在均是以省为单位进行统一高考和招生,因此,只需要在本省内做到平等即可。

湖北、甘肃、北京、广东等地区是当前受疫情影响相对严重的省份,特别是像甘肃、北京、广东等地区是因境外输入导致的疫情源源不断的增加,在一定程度上延迟了学生开学时间。

截止目前,这些省市还没有明确开学时间,老吴预计可能这些省市至少要到四月底去了,并且采用分批开学,高三肯定是最早的一批,像湖北、北京等省份开学估计还要较晚。因此,这些省市的学生延迟比较晚,主要是依靠在线教学,这一学期学的如何就看在线教学学的如何。学的好的话,可以实现超越,如果学的一般的话,在高考面前也比较普通。

今年的高考会从考试时间和考试难易程度上来着重考虑。从考试时间上看,今年的高考可能会进一步延迟,具体延迟到什么时候,会结合今年的暑假以及天气炎热情况综合考虑,争取为高考生争取到更多的复习时间。从考试难易程度上来看,今年应该是历史上相对比较容易的,注重基础知识,像比较难的题目就没必要设置太多,毕竟会的人相对较少,主要还是考基础知识,怎么说也不能让学生和家长难堪。因此,这也给我们指明了复习方向,主要要打好基础,没有好的基础,很难上升,也很难突破。

关于今年会不会照顾这些疫情严重的地方的考生呢?老吴觉得不会,高考是当前最为科学和公平的考生,并且以本身为单位,本省自行命题,各个地方的考卷也是不同的,因此,完全不需要考虑自己省外的考生。在进行高考命题的时候,完全可以结合本身开学情况来照顾本身的考生,将题目容易化,当然也要有一定的差异。高考录取时候是按照高考成绩排名先后录取,如果考分考的好,但是排名比较靠后,那样还是占不到优势,如果有的省市,命题比较难,虽然考分比较低,但是其排名可能比较靠前。因此,不要停留思考照顾方面,只有抓紧复习,打好基础才是硬道理。

湖北、甘肃及其他省受疫情影响严重而延误开学,高考会不会照顾?

湖北、甘肃一些省市疫情教严重而延误开学,高考会不会照顾?这个问题怎么回答呢,高考是全国的学生,更是全国人民的高考,不会因为你这个地方出现问题就给予照顾吧,这里我们先梳理三点!

1、全国高考时间相同

我们都清楚高考时间是6月7日、8日、9日三天,现在有北京、山东高考时间变为四天了是7号至10号,这是全国的高考时间,肯定不会因为一两个省而改变的吧!

而且湖北是使用全国一卷,河南、河北、安徽、江西、广东、湖南、山西都是全国一卷的省份,甘肃是使用全国二卷,使用全国二卷的有青海省、内蒙古、吉林、辽宁等,所以从考卷来看,高考对湖北、甘肃照顾是不可能的啊,其它省份怎么会愿意,像青海已经开学半月了,他们会同意高考给你照顾么?

2、全国防疫形势明朗

现在我国防疫形势较为明朗了,本土病例新增少之又少,甚至可以用“零”增长不为过,现在我们做的就是严防境外人员输入病例,这点对全国的开学甚至高考将起着直接影响!

恕我直言,现在有些省市严防境外人员并没有做到位,自己省内就不能统一要求统一标准,能防止境外人员病例增加才怪,所以我们首要任务就是对输入人员进行严密隔离,甚至有些地方要更坚决点直接封航!!!这样是完全可以控制疫情的,也防止了疫情反弹,并且不影响开学和高考!

3、多省市定了开学时间并有些省份已开学了

截至今天,国内有14个省市开学时间定了,有5个省份已经开学了,比如青海、贵州、新疆、西藏、云南已经开学了。而且像河南、安徽、湖南已经做好了开学准备,将要公布开学时间!

所以从其它省市开学时间定了,高考对湖北、甘肃也应该没有什么可照顾的!

综上三点:全国防疫形势明朗,全国高考时间统一。部分省市已经开学,那高考对湖北、甘肃的考生是一大挑战,但这就需要个人主动性了,能不能在家安心学习提升成绩非常关键,而且高考是全省内的竞争却是全国学生的高考,如果照顾,我估计就是全国高考时间延迟,从目前情况看,可能性非常大,现在教育部在研究,相信不久就会有确切消息了吧!

湖北、甘肃及其他省受疫情影响严重而延误开学,高考会不会照顾?

疫情严重的地区前期有湖北、广东、河南等地,后期因境外输入病例激增又影响北京、上海 、广东、甘肃等地,这些地区有可能成为全国范围内开学时间最晚的省区,那么,作为最晚开学的省区,高考会不会照顾呢?

小徐老师认为高考无法照顾到多个省区的全体考生,原因在于:

一、我国的高考选择制度一直是以“省”为单位,接比例录取学生。这种录取方式保证了同一省区内学生的竞争公平性。

虽然湖北、广东、河南、北京、上海、广东等地有可能比别的省区开学时间更晚,但该省份的高考生并不会与其他省区的高考形成竞争关系,这样一来,大家在同一起跑线上也就不会受影响。

而且每一个省区的高考录取率每年相对平衡,不会因为其他省区高考时学生分高而影响本省区的录取率。

二、高三开学时间实行本省域内同步,可保同一省区的学生在校时间同步,尽可能大的确保本省内学生的相对公平。

高三的学生因为有高考压力,线上教学均由自己的老师进行,虽然教学进度慢了一点,学生作业多了一点,但学生只要想学不会落下功课,也不会因延迟开学而埋没人才。而那些自制力差的高三生,即使在学校学习效率也很难保证,所谓“一分耕耘,一分收获”,高考的胜利就应属于那些自律的、有进取心的孩子,这没有什么不公平。

三、如果真有照顾加分,应该照顾那些为一线抗疫工作做出巨大贡献和牺牲的父母的子女。

前些日子,湖北、山东、江西、山西、辽宁等地纷纷出台给抗疫一线子女中考加10分的政策,有些人质疑这种政策打破了中考的公平性,小徐老师就曾表示,对中考学生而言,他们还未成年,自制力差,思想不成熟,面对父亲或母亲奋战一线不能陪伴自己在家上网课,肯定会分心,而给这样的孩子加分,正是为了弥补这一点,这样正体现了公平原则。

然而,高考加分政策并没有跟进,只有黑龙江省称会给抗疫被认为烈士及获得表彰的医务人员子女享受中考、普通高考、成人高考在文化课成绩总分的基础上加20分。

虽然高考加20分同样遭到一部分人的反对,但对于失去父亲或母亲的孩子来说,没有什么补偿给与之相比。

总之,疫情较重的省区的高考不会因延迟开学而受到照顾,但为了付出巨大代价,甚至牺牲生命的抗疫一线工作人员的子女会受到照顾是可行的。

湖北、甘肃及其他省受疫情影响严重而延误开学,高考会不会照顾?

我估计不会有特殊照顾,对于疫情特别严重,比如湖北,最大的照顾可能也就是延期高考。

在高考上照顾无非就是降低分数线和增加招生名额。

先来分析一下能不能降低分数线

高考是省内录取,以湖北省考生为例,全国高校在湖北提前设定招生计划,确定招生人数。

比如山东大学在湖北招收100人,所有湖北包括山东大学的考生按分数进行排序,前100名录取。

这时候,降低分数线没有任何意义,分数线高低不会影响考生的名次,也不会影响录取结果。

本来高考分数线就是根据考生的名次来确定的,所以不会存在降分照顾一说。

最大的可能性是对医护人员的孩子会有加分的照顾,这也有先例,比如烈士子女、少数民族考生在高考时都有加分。

第二个,增加招生名额

这个可能性也不大,招生计划涉及到各高校各个专业的招生名额,早已经制定完成,不会轻易改动。

再说,对某一省份增加招生名额有失公平。

前段时间研究生扩招,这也是对全体考生来说的,不是针对某一省份考生。

所以说,招生名额也不会增加。

湖北等疫情严重的地区,高三考生的学习会受到一定的影响,离高考仅有70天时间,现在需要静下心来,安心复习,努力提高自己能力,努力就会有收获,社会对每个人都是公平的。

湖北、甘肃及其他省受疫情影响严重而延误开学,高考会不会照顾?

谢邀

我认为是不会受到任何照顾的!而且从高考的公平角度来出发,这些省份也不应该受到特殊的照顾~

虽然湖北的疫情是全国最严重的,但是目前湖北的疫情已经得到了很好的控制,近几天湖北都没有出现新增的确诊病例,只不过是因为原始积累的病人比较多,所以现在还有大概6000多病人正在接受治疗!

现在已经开学的省份也不过才十个左右,全国还有大部分的省份都没有开学!如果仅仅是针对这些晚开学的省份学生进行照顾的话,这显然是极不公平的!

虽然今年的疫情对个别省份影响比较大,但是这些省份的学生,尤其是高三的学生,学习并没有受到太大的影响,从年后开始,他们就已经通过网络的方式开始上课,无论是从课程的强度,还是从课程的难度上都没有下降,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对部分考生进行照顾,这就违背了高考的公平性原则!

所以我是不同意对部分考生改变考试难度的做法!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