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时期,一位中学班主任在班级群发的道歉信,看了你有何想法?

自从2020年2月9日,学校开设网课,该学生父母疫情期间需要上班,该学生一人在家上网课,上来上去最后上成了这么一个结果,愿各位家长谈谈自己的感想!

老穆详细看了这份截图,大概的内容是这样的:

【时间】自2月9日开网课以来

【地点】未知

【人物】学生家长(诉苦人)

【起因】孩子无法认真上网课

【经过】孩子以前在学校,还能学习些,现在在家上网课,根本学不进去,家长已经对他放弃了……

【结果】家长决定让孩子转学,对长期未打卡的行为,向老师们道歉!

“停课不停学”,网络就成为了学生学习的重要平台。

可有些家庭,有些孩子,因为种种原因,不但达不到学习的效果,反而闹得家庭不愉快……

对于这样的现象,老穆深表同情!

是啊!家长为了生计,要上班,因而无法照看孩子。

如果孩子本就自觉性不高,再加上无人看管,因而会出现不学习的现象……

老穆还注意到了一个细节——钉钉打卡。

提到打卡,这就让不少家长觉得很烦,这本来是学生的任务,为何要落到家长身上呢?

如果家长上班了,该怎么办呢?

老穆想说,教育部早就做出规定,不得强行要求学生每天上网“打卡”。

老穆也希望学校不要强行让学生及家长每天打卡,这样会增加他们的学习负担和精神负担,甚至还会闹出矛盾来……

朋友们,你们对此有何看法?欢迎大家在下方评论区留言!

疫情时期,一位中学班主任在班级群发的道歉信,看了你有何想法?

首先对这位班主任的做法表示理解,为什么不是支持或反对呢?有这样一句话:你不知道别人的苦难,就不要指责别人的软弱。这句话告诉我们在对某一事件做结论时,一定要三思而后行。

疫情的大背景共克时艰体现在多方面,疫情产生的线上辍学现象很严重,每个班里总有几个或“隐身”或“掉线”,老师们也是鞭长莫及。从提供的信息看,父母忙于疫情工作没有陪学的条件,更重要的是平常没有给予孩子正常的学习习惯教育,在没有学校监管的情况下,孩子的学习就流于形式了,这也正是现在线上学习辍学的孩子的共同的问题。

不过有一句话值得关注孩子的后继上学命运,他的父母说让他转学,看他有没有学其他的有出路。我们的控辍保学工作刚刚有了成效,家长把孩子转到哪里?所以这个问题应该引起我们的关注。不知孩子现在上的是几年级,我们九年级班里有个女孩子学习比较吃力,放寒假前准备走职业学校春招,学烹饪专业。在假期的前两天,我看到她在自己家熟人餐饮店里帮忙,她动作娴熟,满脸幸福……我觉得好多类似于她这种情况的孩子,与其让他们坐在教室里“鸭听打雷强按着”听课,不如让他们到职业学校学一技之长。这也许就是孩子的出路。为他们今后更好的生活奠定了生存之路,将来也说不定会成为某方面的人才。不过,就班内这个学生,这一段因春招工作没法开展,我也是建议她听几科能听懂的课,比如语文历史政治。

所以,面对疫情的大背景,线上辍学和不学的大量“学困生”“溜号者”,包括无条件线上学习的贫困生“挣扎者”,应该引起社会的高度重视,不能凭借班主任的微薄之力解决问题。还有,现在家校应该真诚沟通互动,互怼或冷战只能是互败,老师家长都要尽一己之力去帮助正处于迷雾中的孩子,团结就是力量,我们才能够打赢这场疫情的总决战,“独行快 同行远”期待携手并进迎接战疫胜利!

疫情时期,一位中学班主任在班级群发的道歉信,看了你有何想法?

感谢邀请。

近日,一位学生家长给老师发了一封道歉信。道歉信上的内容看起来很无助,说的这个学生以前在学校里还能学习,现在在家里无法用言语来形容,家长已经放弃了孩子的学习,决定让孩子转学,他也不愿在学习平台上打卡了,让老师忽视他的存在。

看起来这是一封家长的道歉信,实际上是家长指责当前的网络授课没有多大效果,孩子的心思根本没有在学习上,家长都主动放弃了孩子的学习,就即使转到其他学校去读书,这个孩子静下心来学习的可能性不大。针对这个孩子出现的情况,建议他到职业技术学校去学一门技术较好。但初中没读完就流入社会是不现实的,父母也要了解孩子的真实想法,到底是什么原因不能安心学习?即使父母放弃了孩子的学习,但老师没有放弃孩子。

这封道歉信也反映出孩子的家庭教育是糟糕的,父母对孩子的教育观念是缺失的。可能是因为溺爱孩子的结果。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一言一行都将影响孩子的健康发展。中学生刚好处于青春叛逆期,教育孩子的方式方法很有讲究。要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了解孩子的真实想法,不能任着孩子的性子来,孩子说不想学习,父母不能顺从他,更不能放弃孩子。

父母不要把对孩子的教育责任完全推卸给老师,这段时间家长要上班,可以理解。但孩子的网络学习课程也不能落下。父母要和孩子制定相关的学习规划,用规章制度来约束孩子,在学习上要理解孩子,但不能纵容孩子。

遇到这样的情况,实话实说,老师也很为难,学生不爱学习,家长要从自身找原因。如果意识不到自己的问题,就是把孩子转到顶尖的学校去读书,学习效果也不会有多大的改变。

家长发出这样的道歉信,老师看了很寒心,孩子的教育不能完全指望学校,父母对孩子的教育是潜移默化的,会影响孩子的一辈子,溺爱孩子是不会有好结果的。

疫情时期,一位中学班主任在班级群发的道歉信,看了你有何想法?

我个人认为,班主任老师在家长群里发某某学生可以不在钉钉签到有些欠妥,是彻底放弃某某学生的表现。

简要描述一下上图的内容。

某某中学生在疫情期间,长期不在钉钉上打卡,家长已经对孩子的学习放弃,请各位老师忽视该学生在钉钉上的存在。

学生长期不在钉钉上打卡,家长也没有办法管理,作为班主任与家长沟通未果,可以把情况打电话或在班级教师群里说一下就可以了,没有必要在班级群里发。

我是就初中老师,目前每天都要上网课,也要收作业,但是,效果真的非常差,由于是初三了,大多数想升学的学生每天作业要完成,但是少部分学生不听课、也不交作业。班主任老师告诉学生家长,大多数家长对孩子还是有办法的,经过家长教育,孩子有所改变。但是我们班有两个学生长期不交作业,班主任多次打电话告知家长,但是学生没有改观,班主任老师也仅仅是在班级老师群里说,不需要再操心某学生的作业了。

如果是在班级群发道歉信,这个学生必然很快就会知道老师们彻底放弃了他,那么他彻底就会在班上没有存在的意义了,也就是说,他的路就被彻底堵死了。

对于各个学校组织学生上网课,我个人认为学习任务往往会加重。看看我们初三学生每天的作息时间和课表,你就会明白我们的学生的确辛苦,但是,中考无情,前50%的学生才能够考上普通高中,剩下50%的学生读职中。

而为了保护学生视力、减轻学生负担,避免各个学校恶性竞争,四川省教育厅从3月9日起,通过看电视就可以听课了,这样统一内容、统一作业,的确是一个好办法。

钉钉课堂无法避免学生玩手机游戏,相信3月9日以后,我们四川有管理办法的家长就可以把你孩子的手机平时收了,让孩子按照省上的电视内容来听课,不过作业是逃不掉的哈!

疫情时期,一位中学班主任在班级群发的道歉信,看了你有何想法?

班主任老师的道歉信如下:

看了这封道歉信有三点感受:

第一、由于该同学不积极配合科任教师网上教学,长期不打卡,不上线,不完成学习任务,班主任老师觉得这是自己班的学生,自己有责任,在这个特殊时期这个孩子表现成这样,自己脸上也挂不住,觉得很不光彩,好像觉得与自己的班级管理及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也脱不了干系,所以觉得心里过意不去,老师的付出没有得到相应的回报,便出来向各位认可教师道歉。

第二、在我们的实际教学工作之中,这样的孩子其实挺多的,并不是个别,也不是个例。这一类孩子表现成这样,其实错并不在于班主任。只是班主任老师觉得自己在这方面有责任,这个孩子表现成这样,作为班主任老师自己的教育是失败的,觉得自己很惭愧,很无奈,所以,给其他科任教师出来道歉。

其实,这个班主任老师想的有点多了,这个孩子表现成这样,其他看教师也清楚和明白这其中的缘由,也不会把问题看在班主任身上。

第三、做老师真的是挺不容易的,为了孩子的学习真的是想尽了办法操碎了心,但并不是每一个孩子都能够达到老师的期许,也不是每一个家长都能积极配合。在今年这种特殊的情况下,老师即便有再多的想法,有再好的教育教学方法,也都是鞭长莫及。教育管理的职责和责任还得落到家长身上,还得依靠孩子的自觉和自律。

班主任老师出来道歉,包含了两种感情,一种感情是:主动担责,另一种感情是:遗憾、无奈和心酸。

其实,这位班主任老师的心情是完全可以理解的,但其实没有必要给其他科任教师道歉,现实就是这样的现实,孩子就是这样的孩子,家庭就是这样的家庭,我们每一个老师在教育中都会遇到类似的学生和家庭,相信其他科任教师也不会把问题看在班主任老师身上。自己尽心尽力,尽到义务,就不留遗憾,也没必要自责。

疫情时期,一位中学班主任在班级群发的道歉信,看了你有何想法?

我是一名老师,也请允许我发表一下看法。

这样的学生及家长我也遇到过。有一个孩子及家长,线上学习期间,作业不做,电话不接,发信息家长不回。另一个孩子,升入初中之前,个人和父母基本上采取放弃态度,动不动就用“听不懂、做不好”来回应,最后是不听、不读、不写、不背。线上学习开始了,父母也外出打工了,手机带了出去,家里没有电脑,我电话、微信联系,希望能为孩子安排好手机网络,结果孩子妈妈将我拉黑,爸爸说话语气很不耐烦,理直气壮地来一句:老师,你要理解我们,生活没办法!当时我那个气啊,急啊,也是难以用语言形容。

再来看看这位老师。可以肯定地说,这位老师是非常地认真负责。“现在在家无法用语言形容”、“**及家长的表现很不合格”、“对于现阶段长期未打卡的情况,深表歉意”,这是面对班级所有授课老师和学生家长发的信息,而且是典型的“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语气,透漏了没有做好学生工作的自责,以及不忍放弃而又无可奈何的心情。班主任尽职尽责,尽心尽力,完全为孩子着想,家长却不配合,按理说老师应该问心无愧了,可是我们的这位同行却很痛惜,依然不能释怀。

对这位班主任,我还有话要说。教育学生要因人而异,要考虑到孩子及其家庭的实际情况。问题学生的背后,往往站着问题的家长。而问题家长的教育改变是非常困难的,作为孩子的班主任老师,如果沟通方式不当,会激起家长的反感排斥,甚至对立而争吵。在群里公开批评学生及家长,而且措辞严厉,家长会反诉你侮辱自尊、违反教育法。本来一片好心苦心,结果却置自己于不利。所以在处理方式上,要三思而后行,不能意气用事

孩子是家庭、学校、社会、遗传等多种因素共同影响的结果,在其理性未开的时候,有诸多糟糕的表现,其实也很不幸和无辜。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同理,教育改造也非一日之功,一人之力。要理解学困的孩子,关心他,发现他的长处激励他,力所能及地帮助他,宽容而耐心地“静待花开”!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