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对全国中小学开学有什么新政策?对各地开学有什么影响?

据说教育部对全国中小学开学有新要求,对各地开学有什么影响?

老穆上网查看了一下新闻,教育部对于全国中小学开学指导的新闻,最近一次是在2月24日。

2月24日,教育部召开党组会,会议上,就中小学开学,做了一些重要指导与要求……

【1】未开学之前,要做好网络教学工作

要加强以爱国主义教育为主要内容的思想引导,进一步完善中小学网上教育教学平台建设,完善中小学在线教学资源审核机制……

【2】如何更加科学地、安全地开学呢?

要压实属地责任,强化省级教育部门统筹,以县为主,根据当地疫情发展情况,科学研判评估,制定错时错峰开学方案,做好教学衔接。

如果从整体来看,中小学开学或许要再过很长一段时间,但是,倘若以县为主的话,说句实在话,符合开学的地区就多了……

比如山东东营市,至今没有一例感染者,该市所有县城都符合开学条件。

【3】教育部建议专家编写新冠肺炎防控工作指南,正确引导学生做好抗疫工作。

老穆认为,教育部的政策,增强了各省市地区学校开学的信心……

当然,我们不能想当然地认为,某些县很安全,就可以如期开学了。

试想一下,如果学生开学了,人口也就跟着流动了,尤其是外地人涌入,无形中增加了学生受感染的风险。

所以说,开学并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它是多方面相结合的结果……

说句实话,各地对于中小学开学都是非常谨慎的……

香港教育局决定将此前公布的3月16日开学时间,再次推迟到4月20日……

山西省再次发布通知,3月15日前不开学……

安徽、江苏、上海、黑龙江等地区,都是从3月起,继续网上开学……

朋友们,你们对此有何看法?欢迎大家在下方评论区留言!

教育部对全国中小学开学有什么新政策?对各地开学有什么影响?

从目前来看,教育部有关全国中小学开学工作的最新意见,是2月24日,教育部党组“学习贯彻中央关于统筹推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部署会议精神”的会议上,对做好教育系统疫情防控、有序推进当前教育工作作出了“六项”部署。

其中, 第三项是:

统筹谋划中小学开学工作。要压实属地责任,强化省级教育部门统筹,以县为主,根据当地疫情发展情况,科学研判评估,制定错时错峰开学方案,做好教学衔接。

这个“意见”应该为疫情后,全国各地中小学尽快安全有序地开展开学、复学工作指明了一个总体思路。

“以县为主,根据当地疫情发展情况,科学研判评估,制定错时错峰开学方案。”

“三味”认为,这句话,透露出这样几个信息:

1、评估疫情状况的范围,可缩小到“以县为主”,大大提高了各地中小学开学的灵活性,有利于各地中小学尽快有序地恢复开学。

如果在评估疫情是否可以开学时,将范围定位为省、市,那么,某些疫情较轻、一直无确疹病例、具备开学条件的县市,也一并被拖累。

而“以县为主”后,一些疫情轻的县市则可以提前开学。

2、“科学研判评估”疫情是关键,也难点。

这不仅需要县级政府、防疫部门及教育行政部门有科学研判评估的能力,也需要有决策的勇气和担当。

不排除一些县市,即使在疫情消除的情况下,由于害怕风险、不敢担责,也不愿作出开学的决定。

当然,也不排除一些县市,研判评估疫情时过于乐观,急于求成,冒失开学,为学校疫情防控带来风险和麻烦。

我是头条号“三味聊教育",力求用时代的眼光、理智的头脑、友善的言语,与您一起聊教育那些事。感谢您的阅读、点赞和关注,并期待与您共同探讨本问题。

教育部对全国中小学开学有什么新政策?对各地开学有什么影响?

2月25日,教育部官网发布消息《关于依法科学精准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通知》,并以附件形式发布了中小学校新冠肺炎防控技术方案,方案重点对中小学校开学前的准备、开学后的卫生防护以及出现疑似感染症状应急处置等提出了技术要求。

主要通过三方面进行简略说明

1.开学前的准备工作

学校实行"日报告"、"零报告"制度,对全体教职员工开展防控制度、个人防护与消毒等知识和技能培训。

2.开学后防护

加强对学生及教职员工的晨、午检工作,实行"日报告"、"零报告"制度。建议教师授课时佩戴医用口罩。加强因病缺勤管理。做好缺勤、早退、请假记录,对因病缺勤的教职员工和学生及时追访和上报。不应组织大型集体活动。

3.出现疑似病例应急处置

教职员和学生工如出现发热、干咳、乏力、鼻塞、流涕、咽痛、腹泻等症状,应当立即上报学校负责人,并及时按规定去定点医院就医。对共同生活、学习的一般接触者进行风险告知,如出现发热、干咳等疑似症状时及时就医。

这一项通知,对于学校的开学作出了相关的要求。那么各地教育部门一定要根据此项要求做好各项准备工作。同时也可以感觉得到,对于开学教育部或地方都是慎重再慎重的考虑。

教育部的这个最新通知,还是给各地开学所需注意事项进行了详细的罗列。也给各地一个参考,我想各地一定会制定出比教育部的通知更加具体,更有针对性的方案。

可以预见开学的日期或许不远了!

教育部对全国中小学开学有什么新政策?对各地开学有什么影响?

对于学生家长、教师翘首以盼的开学问题,今天教育部召开会议,公布全国中小学开学方案。

政策是随着全国疫情的变化而调整的。教育部是总的纲领性文件,对各地有指导性政策引领,但是各地情况不一样,所以最后开学时间还是取决于各地的疫情情况。

近日,四川、广东、山东、陕西等地明确中小学因延迟开学耽误的教学时间,可通过调整周末和暑期等方式补齐。

进一步完善中小学网上教育教学平台建设。统筹谋划中小学开学工作。要压实属地责任,强化省级教育部门统筹,以县为主,根据当地疫情发展情况,科学研判评估,制定错时错峰开学方案,做好教学衔接。这样既避免了一刀切,又给了以县域为主的灵活政策。

各地疫情发展的情况决定各地区开学的时间。目前我们国家还没有说某个地区适合开学,或者哪个地区敢是第一个吃螃蟹的人,他们都会根据其他地区的开学时间来确定,毕竟生命大于天。

教育部对全国中小学开学有什么新政策?对各地开学有什么影响?

解读最新的教育安排政策,我们从以下三个点来看:

①:精准疫情防控,确保一对一负责,“严防扩散、严防爆发”,这是2月24教育部发布新闻的通告核心。

同时根据具体情况,在各地区推进网络教学工作

那么我们不难看的出来,此时疫情还没有被完全的掌控,学校暂时还不具备开学的条件。以我所在的地区安徽省为例,帮我想招这前两天就发布通知,在3月2号之后,全省各地区推进安排网络教学工作,并且现阶段正在试运行当中。

上图为全国各地区,暂时的开学调整计划详情表(截至2月23日)

②:进一步做好在线教育教学,统筹谋划高校开学时间

目前要求是各学校要做好开学准备,并且提前做出应急事件,应对措施及解决方法,加大对校园的管理力度。

③:开学后,学校的防范措施准备工作

要求学校错高峰依次开学,并且要加强学生自我防护措施,保证校园内环境干净整洁,通风性良好。

每次坚持两次体温测量工作,并记录在案,出现温度差较大的情况要及时的送医诊治。

其实在这次会议当中,重点落实的一个工作也就停课不停学,保证学生在家也能学习。

对各地区开学是有一个积极的正面作用,我们一定要坚定必胜的信念,去迎接春天!

以上纯属大川老师个人见解,仅供参考!

谢谢朋友们的点赞、转发

教育部对全国中小学开学有什么新政策?对各地开学有什么影响?

2月27日中央应对新冠状肺炎疫情工作领导小组会议强调开学时间原则上继续推迟。

这份声明也就是针对三月份开学的了,毕竟之前各地教育局说的是3月1号之前不开学。现在已经二月底了,三月初到底开不开学,也要有个定论了。

通过这份声明,我们可以看出3月初是不会开学的。毕竟声明当中说的是原则上不开学,还是保证学生的安全为主。

尽管说现在的疫情,在全国已经有了明显的好转。

但是,疫情并没有完全被我们控制住。而且钟南山院士再三的强调说中国的疫情,在四月底的时候,会彻底的被控制住。

所以说目前来看,中国的疫情还是需要继续观察的,还是处于波动起的,越是这个时候,我们越不能大意。

现在我们已经了解到,中国很多省份的新增确诊人员,多次连续0增加。但是,目前复工的人员陆陆续续的开始了。

也就是说随着复工人员的流动,疫情也有可能会产生波动。

所以,为了以防万一,学生还是最好不开学。只有能够做到100%保证安全的时候,才可以让学生去学校。

事实上已经有一些学校,开始要实施网络教育了。

上海3月2号开始开学,学生不到校实施网络教育,黑龙江也是如此。山东开学的话,也是实行网络教育。

山西目前的规定是3月15号之前不开学,香港是3月16号不开学。

所以说三月份即便是开学也是三月下旬了,当然了这要根据当时的具体情况来看。

不过,所有的这些延迟或者是举措,都是以学生的安全为基础的。只有在保证学生安全的情况下,才能实施开学的举措。

大部分省份肯定也会选择推迟开学的,毕竟学生是聚集在一起上课的。若是出现意外,就会导致整个学校,几百甚至上千人被隔离。

这个影响和波及面太大了。再说了一起没有结束之前,即便是开学,一些家长也不会让孩子去的。

毕竟一起之下孩子的安全才是最为重要的,上课的话可以推迟一些。但是,生命只有一次。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