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寒假期间便组织每天将近6小时线上课程的现象?
原则上讲,寒假期间,学校是不得组织学生上课的,这也是有教育条例规定的。
但是,今年情况特殊,学校不能按时开学,正因为如此,线上教育被提上了日程。
据老穆了解,不少学校的高三学生,已经开课了,且是网络学习。
对于高三学生而言,真的是不能耽误了,因此,提前开课,也是可以理解的。
一则提前适应网络授课的方式,二来及时复习,保证复习进度正常推进!
对于高三补课,国家也是允许的,毕竟要高考了……
老穆看了一下题主提供的图片,显示的是九年级网络课程,对应的时间是1月31日。
按常理讲,1月31日应该放暑假,不应该补课,即便是初三的学生。
可学校却提前上课了,合理吗?
老穆认为,鉴于当前的形式,学校必定会提前想好对策!
最好的对策就是网络授课了,可这对于大多数老师而言,还是第一次。
正因为如此,学校往往会提前开课,看看这样的方式效果如何。
九年级的学生,即将面临中考,再加上开学延期,所以提前网络授课也是可以理解的。
说句实话,网络授课与现场授课还是有一定差距的。
学校正是考虑到这一点,所以才会让九年级学生提前开课,尽早适应……
特殊时期,就要特殊对待!
朋友们,你们对此有何看法呢?欢迎大家在下方评论区留言!
如何看待寒假期间便组织每天将近6小时线上课程的现象?
现在线上直播轰轰烈烈,老师、家长、学生忙得团团乱转。学生一天到晚不离手机,累得苦不堪言,学得收效甚微。
从教育部、教育厅、市县教育局不断下发文件,保证疫情防控期间,停课不停学,使孩子学习不受影响,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开展线上课堂。
主管部门各科室轮翻推荐各类平台、软件,各教育资源免费开放,电子课本、微课、同步练习,一师一优课资源平台、豫教云、人教点读app、学而思、钉钉软件等,还有学习强国直播课堂也已上线,现在教师备课这不愁资源,愁的是不知该如何选择,到底哪这个适合学生需要。
我们学校研究使用钉钉系统线上直播。制定方案,组织教师培训,拉家长进群,固定课表,分单元备课,以班级为单位直播。上午下午各两个小时,中间有休息时间,留出有自主复习时间,巩固当堂所学内容,扎实掌握基础知识。
想法很好的,但实际操作中问题接踵而来,学生来自四面八方,家庭条件不一样,没电脑、没网络、爷爷奶奶监护的不会使用,这类学生跟不上节奏,得有个学习过程。
还有一部分学生没时间,除了学校老师组织的线上直播,辅导班也转向了线上辅导,安排时间满满当当,全天学习,大部分都有,真不明白家长这么热衷于辅导班。时间有冲突,家长受难为,学生苦不堪言,叫苦连天,眼巴巴希望开学。
长时间对着电脑或者搂着手机,加快了孩子近视,影响学生正常学习,学生也感到累,但收效甚微,学生坚持不住,老师不在身边,家长监管不了,失去了学习积极性。与其消磨时间,不如学生自主背书,积累经典诗篇,实实在在有些收获。让教师也轻松起来,家里有初中生、高中生的老师,每天和孩子们抢电脑,教师工作和孩子学习同样重要呀!
如何看待寒假期间便组织每天将近6小时线上课程的现象?
理想很丰满,但是现实很骨感。
虽然说在当下的疫情之下,不得已而采取了线上授课的方式,但这种线上授课毕竟是一个新生事物,还没有成熟的运行体系和模式,学生适应不了,老师也难以适应。
上级部门的文件如麻,要求似火,到了学校层面上真的是迷茫不知所措。
各种空中课堂,网络直播平台,线上学习软件,电子教材、习题,纷繁复杂,学校不知道如何取舍,教师不知道如何使用。于是就出现了,每人一把号各吹各的调这种现象。
①每天6个多小时的网上课程,从早到晚,不光是学生忙的天昏地暗,家长也跟着忙得团团转。
②不仅仅只是一个网上听课那么简单的事,还要完成相应的练习进行上传,老师网上批改完后还得进行反馈,学生得又一次进行改正上传。
③从早到晚几乎是离不开电脑、手机,不光是学生,而且家长也跟着忙,比正常在学校上课还要累还要忙,但效果怎么样,谁又能保证呢?
像我们这里有一部分孩子的家就在深山沟沟里,网络信号覆盖不到,家里没有电脑,没接通网络。
有不少家长几乎就是纯粹的文盲,不识字,啥也不懂,连智能手机都不会使用,给孩子一点儿忙都帮不上,所以线上授课对于他们来说就根本无法实现。
线上授课还没有一个成熟完整的体系和模式,几乎是在一种相对开放自由的形式和模式下进行,这样的网上授课效果实在没有办法保证。
估计收假以后,很多学校还要对线上授课的内容进行重上重学。因为谁也不敢保证线上授课这些内容的扎实有效性,更不能保证学生向上学习的效果和效率。
但是在当下的疫情之下,这也是不得已而为之的办法。
当下,急需要解决的问题可能是,如何才能最大化保证线上授课的效率和效果。
线上授课必须要根据各地、各校、各家、各生的实际情况提出不同的要求,切不可进行一刀切,更不能强度太大,要求太高,这样可能达不到预期的效果,反而成了一种无谓的消耗。
如何看待寒假期间便组织每天将近6小时线上课程的现象?
我们这里,开学时间要在2月17日之后,所以,从今天算起,还有漫漫地15天左右的时间。最为关键的是,17日之后能否顺利开学,还要看疫情状态,等待上级部门的通知。
为了保证同学们的学习不受影响,根据上级部门的建议,各地都自行设法,要实现“停课不停学”,网络直播授课一时间好像成了最好的选择。
01、我们这里的做法,非常有借鉴意义,可参考。我们这里,也作出了这样的选择。但我对比了其他地区的网络授课,我们这里有如下几点不同,我感觉更合理的。
大家可以先了解一下:
1、我们当地的网络授课,并不是以学校为单位,而是以县市为单位,有教育部门组织最优秀的教师在网络上对全市学生进行网络直播教学。
这样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我们当地原本就有市政部门的网络直播课,这些老师平时就对网络直播熟门熟路,让这些老师给学生上课,就避免了各校老师自行摸索的问题。
2、我们当地网络授课的时间安排是各个年级段分开的。小学、初中阶段,是寒假正常结束之后,也就是2月11日之后,正式开展“研学不停课”活动;高一高二是2月10日;只有高三是2月3日开始。
这个时间安排我认为更合理。因为离高考只有120多天了,提早上课是情有可原的,但是,借着“研学不停课”的幌子,最后连学生正常的寒假休息时间都剥夺了,这就有点过犹不及了。
3、我们当地在授课内容的安排上,主要以轻松项目为主。比如,小学阶段,主要还是以兴趣课内容为主,加上合理的体育锻炼,目的感觉更像是在给孩子们规划生活,适应下一阶段的学习;初中阶段,虽然以主课教学为主,但是在时间安排上,也就4个小时,其他时间主要安排自主学习。
我认为这样的安排才是最合理的。理由如下:
A、线上教学,孩子们缺乏监督,学习效率较低,用时间换效益,这是效益最低的行为。
B、老师、学生间缺乏交流。老师通过屏幕根据自己的节奏授课无法兼顾学生的需要,所以老师的授课,以完成任务为主,授课效率低下;除非学生的求知欲很强,否则效果不如看一部电影。这一点你可以去看网络上那么多精品课,真正去看的学生有多少?寥寥无几。原因是,学习本身是一件枯燥乏味的事情。
C、高强度的授课,对学生的视力来讲是一种伤害。我们其实可以去想象一下,让你一天连续对着手机屏幕看文字,还不能走神,眼睛会不会出问题?
这个阶段的学习,我认为以让学生收心、做好下学期开学前的准备,尽快适应下个学期的学习为主,强度不能太高,毕竟线上教学不如线下直观、可控,存在很多不确定因素,很难保证学生的学习效率。
02、看完我上面的介绍,大家应该明白我的想法了,这里,我总结一下:1、网络授课,不应该让学校老师自行摸索。因为摸索是需要成本的,是需要走弯路的,这些成本、弯路,最后还是会落实到我的学生头上。比如,有很多老教师,他原本根本没有接触过网络直播,你就这么两天就想让人家学会,还要很自然完成授课任务,这是不现实的。就比如君山,玩自媒体这么久了,也只敢用文字和大家表达我的想法,你真让我对着镜头说点什么话,对君山这个老教师来讲,真得挺难的。适应一个新事物需要一个过程,我们不能想一出是一出,是一出就做一出。容易成为一场闹剧;
2、网络授课,是我们当下的无奈之举。效果明显是不如课堂教学的。但聊胜于无,在无可选择之下,我们只能选择它。所以,这个时候我们无论怎么谈论利弊,它都是利大于弊的。但我们也不能把它的作用无限扩大了。扩大到觉得他可以拯救整个当下的教育了。这也是不现实的。它要算,也顶多是一个安慰剂,它的实行也有很多的弊端。比如学习效率问题啊,学生的视力问题啊,家长的监管问题啊,下一学期的学习进度的问题啊,等等都是问题;
3、网络授课,不限时、不限地,真是个好东西,但是,实行网络授课,我们不能剥夺了学生正常的假期时间。疫情当下,人心惶惶,我们何必又搞这么一出,去让学生们也人心惶惶呢?完全没有必要嘛!像高三、初三的学生,因为升学压力大,逆水行舟不进则退,他们没有办法,他们早一点学起来,那是可以理解的,但是其他的学生,像天真无邪的小学生啊、初一初二还比较迷茫的青春期少年们啊,我认为是他们休息的时间就应该还给他们,让他们快乐的成长不也是我们教育当中很重要的一部分么?
4、网络授课,其实也远不是只有直播一种。直播看起来新奇,其实效率上真得不高。我认为有些老师在假期里给学生的辅导行为也是十分可取的。比如有些老师利用QQ群、微信群,根据学生的学习进度,布置相应的学科练习任务,规定时间完成,然后在群里给学生发答案、并进行答疑。再比如,有些老师给学生布置自学内容,比如背诵古诗啊、单词啊、看经典名著啊,并设计学习时间安排表,让家长进行监督,因为切实可行,家长对孩子的学习任务看得见、管得到,这也保证了每一个学生学习上的公平性问题。
03、结束语:抗疫形势很严峻,人性惶惶,但是,凡是还是以稳为主,慌是没有用的。
在教育上,教育部门给我指明了很好的道路——“延学不停课”。但在这个指导性的意见之下,咱们不能盲目,不能自乱了阵脚,把一件好事做成了乱糟糟的坏事。
君山上面介绍的是我们当地的一些做法。肯定不是最完美的,但是,我想也总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寒假还没有结束,各地调整方案还来得及,希望能集各地之所长,最后真正制定出有利于教育的好方案吧。
最后,还是希望本次疫情能够早点结束。延学是无奈之举,我只盼能够早日开学吧。
你好,我是君山,爱谈一点教育,如果你也喜欢,欢迎关注我,君山期待与你进行交流!
如何看待寒假期间便组织每天将近6小时线上课程的现象?
危机之下最能看出领导们的决策能力和思维方式。寒假还未结束就组织每天6个小时的线上课程,这种方式不科学,决策也有些草率,没有考虑学生实际情况和教育规律。
首先,停课不停学可以,但别忘了现在还是寒假,离开学还有两周时间。而且,随后的疫情形势还难以预测,开学时间可能会延期很长,也可能只延期一两周。如果延期时间不长,那教学进度完全可以在本学期内赶上来。把压力分散到每周周末,比寒假期间集中补课更轻松从容一下。
其次,线上课程是应急方案,也是临时抱佛脚的方案。据我了解,像我们这边中小学、甚至大学,线上课程体系都不完整,小学可能根本没有。据说,教育局抽调了部分优秀老师临时录课。但课程质量还是很难保证。另一方面,很多学生也不能自主使用网络学习平台,甚至有的学生家里没有电脑没有平板,自己也没有手机,根本没有学习条件。所以我们这边的中小学要求的是从2月17日开学起,如无法正常开学,再由学生自行选择是否实行网上教学。
最后,线上教学效率低下。今天,全国已经大面积开始上班了,孩子们也都离开了父母的照看。在没有父母照看情况下,要孩子独自安坐6个小时,那简直是太难了。所以,想让孩子按课表时间来学习根本不可能。如果让孩子自由学习,自己安排时间看录播,那6个小时的课程,可能需要10个小时才能学完。以时间换效率,这种方法已失去了教育的本意。
因此真经认为,线上课程教学可以再缓缓,实在迫不得已的时候再用。寒假期间并无教学任务,所以不妨采用其他更柔性的教育方法,比如每天布置打卡作业,要求孩子预习、阅读。
即便是要使用在线教学,也必须把教学内容碎片化,每节课15分钟,讲一个知识点即可,每天各科一节课就够了。这样循序渐进,精准滴灌,效率反倒会更高一些。
如何看待寒假期间便组织每天将近6小时线上课程的现象?
寒假期间便组织每天近6小时线上课程的现象。也许很多人都不理解这种做法。
我是语文教育杨柳依依。我想不管是学校还是老师,都不想进行线上授课,因为面对冷冰冰的屏幕,老师会觉得无法与学生沟通,看不见学生的表情,不知道学生的疑惑在哪里,实在有些让人手足无措。
但是,特殊时期特殊处理,疫情面前,我们既要不出门,又要学习,我们必须想办法克服困难。
我们学校昨天下午就收到来自市教科体局的通知,1--8年级2月10号网上正式开课,至于9年级和高三没看见通知,我估计可能已经开课了。
对于一个新事物,不管是老师还是学生都需要一个适应的过程,这个过程对于学生来说,孩子们适应能力强,可能还好点,对于老师们,特别是农村学校的老师真的是一大挑战。
结束语:困难肯定是有的,让我们共同想办法,克服困难。少些抱怨,多些理解,相信一切都会好起来的。只要挺过了这几天关键时期就好了。孩子长时间盯着屏幕的确不太好,家长要让孩子学会调节,休息时间就去走走,看看远处。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