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有的班主任喜欢问学生父母是做什么的?
不是班主任喜欢问,而是职责所在!
有的班主任问学生父母做什么,是个人行为。
有的班主任问学生父母做什么,则是学校要求。
老穆认为,不论是班主任的自发行为,还是学校要求,都有一个目的:为了更好地教育孩子!
老穆为大家简单罗列一下,班主任问学生父母做什么,主要有哪些目的。
【1】老师更加全面地了解学生家庭状况,能够更好地与家长及父母沟通。家庭情况包括: 父母职业,父母文化程度,家庭的收入情况,家庭和谐度,关注教育程度等。
试想一下,倘若学生是单亲家庭,孩子跟母亲一起过,如果老师不了解,总是提孩子父亲,孩子能好受吗?
老穆之前曾遇到一位学生,因为不知道他是单亲家庭,因而让孩子不高兴。
老穆在讲朱自清的《背影》时,经常提问他一些关于父亲的问题,但他的表情很痛苦。
当时,老穆没有注意,后来才得知,他父母离异,孩子跟母亲过,孩子不喜欢父亲……
试想一下,倘若老穆早点知道孩子的家庭状况,是不是就能更好地躲避这一问题呢?
【2】老师更加全面地了解学生家庭状况,能够更好地教育好孩子。老师了解学生的家庭状况后,老师就能因材施教。
比如孩子父母经常吵架,老师可多关爱孩子。
比如孩子父母在外打工,老师也可多关爱孩子,多与孩子沟通。
比如孩子父母工资高,孩子傲慢,老师就要注重引导孩子正确的价值观。
【结束语】
班主任及老师之所以这样做,一切都是为了孩子!不是吗?
当然,也不能排除有些班主任有势利眼,会区别对待孩子。
朋友们,你们觉得呢?
为什么有的班主任喜欢问学生父母是做什么的?
这样做有问题吗?提这问题的用意是什么?没那么简单吧?干嘛有些人总是喜欢用歪脑子去度量老师?难道老师知道父母做什么就居心不良?不见得吧?相反在工作中会更加有针对性和小心翼翼。
我多年担任班主任工作。因工作需要,对一些孩子的家庭背景也会去详细了解,这对孩子教育的开展是利多害少?因为家庭背景对孩子的影响深刻而深远?例如:很多的留守儿童,父母不在身边,由公婆看管。由于溺爱多管教少,无原则的爱,导致这类孩子出现的问题比较多。还有一类孩子的父母只顾自己的吃喝玩乐,对孩子的成长漠不关心。老师对他们的教育是否应该从根源入手?或有针对性地开展劝说和诱导?
有些人对老师得到学生家长礼节性关爱总是有些不舒服?我认为这很不正常。我也有孩子,我对老师在自己孩子身上的付出也会心存感激,甚至还会有所表示。应该很正常吧?知恩图报,礼尚往来人之常情。不必刻意针对某些群体?更不必别有用心或无限上纲上线。
老师是孩子王、穷书生,是弱势群体?懂得尊重知识的人,才会尊重老师。多数老师德才兼备,是合格的老师。若有遇见个别班主任明目张胆伸手向家长索取好处,大家要及时向校领导或上级相关部门举报。因为家长们的怯懦只会助长歪风邪气?
为什么有的班主任喜欢问学生父母是做什么的?
我们这边的班主任的确要问父母是做什么的,不仅要问是做什么的,而且还要问在什么地方做事情,多久回来一次,现在家里有多少人,平时是爸爸妈妈在照顾你,还是爷爷奶奶在照顾你!
我们县是一个丘陵县,留守儿童占70%以上。学校对留守儿童要进行登记,而且还要开展活动,班主任老师一般会问:“爸爸妈妈在干什么?在哪里上班?”如果学生回答在外省,老师就会记下来,以后会在学习上、生活上给一些关照。每两个月,还要过一次集体生日的活动,使留守儿童也感受到温暖!
除了问爸爸妈妈是干什么的,还要问学生爸爸妈妈是在一起工作吗?平时爸爸照顾你的时间多还是妈妈照顾你的时间多?在家里爸爸说来算还是妈妈说来算?这样问的目的就是看这个孩子是不是单亲家庭!一般单亲家庭的孩子,性格内向、自卑心理重、敏感、没有安全感!老师了解到这些情况,会有针对性的与这类孩子沟通、谈心!
我们这边,留守儿童占比70%,单亲家庭占比30%左右,也有既是留守儿童又是单亲家庭的,对于这些孩子,我们老师都会格外注意,在教育上都会多花心思。
所以,我们作为家长,不必过多“解读”为什么班主任老师要问你是干什么工作的,在哪里工作,而应该主动与班主任联系,谈谈孩子的性格,在家里的表现,询问一些教育孩子的方法。只要我们家校共同努力,孩子就会越来越好!
为什么有的班主任喜欢问学生父母是做什么的?
遇到过这样两个家长。一个是银行职员,一个是卖水果的。银行职员的孩子每天放学回家,第一件事情就是写作业。他给自己规定,用一个小时完成所有的作业。
每当孩子做作业的时候,他的妈妈也就是银行职员会很安静的坐在一旁阅读。她从来不打断孩子的思路,就这样陪伴孩子两年,如今,他已经上了初中,她从来不用陪伴孩子写作业,但是他都能自觉完成并且做得很好。
另一个卖水果的孩子,他立志也要成为好学生,他看见好学生受老师表扬,同学的羡慕,他也想当好学生。于是,有一天,他回家告诉父母,我要当好学生,我自己也能够完成作业。他信誓旦旦地说完,去做了。
然而,他的话瞬间被嘈杂的人声淹没。
此时,他的父母也就是卖水果的正忙着招呼买家,根本没有听清儿子在说啥。对于他们来说,每天能卖个盆满钵满就是最开心的事情。
卖水果的儿子拿出作业,他很想全部做对,然而,当他提笔后却满脑悲伤,他竟连一个题也做不出来。他不相信是这样,然后,用橡皮使劲儿擦白本子,他抓狂一样的把东西都推到地上,靠着椅背,一副绝望的样子。
他这才想起,以前的知识他什么也没学会。
忽然,一阵急促的脚步声响起,母亲走了进来,“快,去看摊子,很多人买水果,看有人不付钱……”
父母的职业对孩子影响很大。不同家庭的孩子在潜移默化中造就不同性格的孩子。
是老师都会问父母的职业,老师知道后就大体了解学生的成长环境,如何与家长沟通,关键是对于教育学生很有帮助。
当然,有的孩子能够通过自己的努力摆脱父母职业的影响,所以,只要孩子认清目标,有自己的想法,并能努力做到,无论父母是干什么的都是无关紧要的!
是金子总会发光,无关于父母,只在于自己,自己才是自己命运的主宰!
为什么有的班主任喜欢问学生父母是做什么的?
老师们问学生家长职业是一个很现实的问题,但是老师们的想法却截然相反,问这个问题的老师大概能够分为两大类。
第一种:为了学生着想。了解学生家长的行业,能够更好的全方位的了解孩子平常的生活习惯。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也是最重要的一任老师,父母的职业决定着父母平常的习惯,而父母的习惯又影响着孩子教育问题。因此老师们询问学生家长的职业是一种全方面了解孩子的行为,是值得肯定的。
第二种:为自己着想。作为老师他们的社会关系网是非常广泛的,其中最重要的一种关系来源就是自己的学生。不管是从政的,经商的还是普通的百姓,他们的孩子都要读书,而老师正是通过自己的学生扩展自己的人脉。询问孩子家长的职业其实是存在私心的,有些孩子家长也从事教育行业,甚至是教育局里面的领导,和这些孩子相处的融洽,有可能对老师们的前途起到很大的帮助。
我高三的班主任就是第二者,刚开学的时候就询问自己学生家长的职业。我高三的班主任是一名政治老师,自己兼职开了一家律师事务所。刚好我们班有一名同学的家长是我们当地法院里面的一个领导。后来班主任对这位同学可谓是特别的上心,当然通过开家长会也逐步认识了这位法院工作的学生家长。慢慢的为自己的律师事务所招揽生意。
其实对于很多的老师都是很敬业的,没有那么多的心眼,也不愿去了解自己学生家长的职业,每个学生都是平等的,但是也确实存在一定问家长职业的老师,很多时候都是为了自己着想。老师行业是伟大而又光荣的,希望个别老师不要以父母的职业去区别对待自己的学生,人人平等才是老师应该遵守的原则。
为什么有的班主任喜欢问学生父母是做什么的?
现在的家长流行一句话:这是防贼防盗防老师!这位家长的心理正好印证了这句话。
一、教师队伍中确实有些人有违师德。
有人的地方,就分左中右,正如个别医生收红包不能说医生都失德,个别人腐败不能说所有公职人员都贪污一样,教师队伍中确实有极个别别有用心之人利用教师职务之便,把手伸向家长袋里,寻求好处,这类人是最令人痛恨、唾弃的,也正是这些人把教师这个光辉的职业玷污了,让人们对这个职业不再崇拜,让人们对教师这个群体品德产生怀疑。
二、有时候真的是家长们想多了。
教书多年,遇到过各色各样的家长,有些家长生怕你知道他干嘛的,怕老师去麻烦他;有些家长却在你面前炫耀,生怕你不知道他是干啥的。其实,对于胸怀坦荡之人,你干嘛于我何干?我的原则是:只要知道你是干嘛的,绝对不会去麻烦你。其实绝大多数老师都是我这种想法,毕竟头顶“教师光环”,怕人背后指指点点。
三、教师职业在职业鄙视链中位置不断下滑。
教师,这个曾经的“臭老九”在新中国一度攀到了“香老三”,虽说职业没有高低贵贱之分,但大家都心知肚明教师这个职业不再“香”了。随着全民整体素质的提高,教师整体职业素质已不再处于社会中上层,大家对教师的崇敬之情也渐渐淡化,当人们对一个职业不再是仰望,甚至是可以俯视时,教师的话将会变得可以被怀疑动机不纯。
结束语:俗话说,防人之心不可无。万一你不幸真的遇到一位渣师,要求你办事,你一定要坚决拒绝他不让他得逞,不让他养成恶习伤害更多的人,更不能让他再伤害教师这个职业!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