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一单生意收入500万+!一对夫妻组织考试作弊,结果栽了, 你怎么看?
早前,就有朋友跟我说,你为什么不考个“二建”呢?
我说为什么呢?
他说,你拿到了“二建”,就可以“挂靠”啦!你什么也不做,每年都可以分到一部分钱。
我说这样做,难道就不用承担责任吗?
他说,基本上不会出事的。
老穆想了想,还是决定不考!天上掉馅饼的事,老穆可不期待……
近来,二级建造师执业资格证书越来越吃香了,这也让一些不法之徒嗅到了所谓的“商机”。
据媒体报道,今年5月,一团伙组织浙江省400多名考生在二级建造师执业资格考试中组织作弊。
他们先收订金钱,等考试过了后,再收剩余的钱,一人一共2万元。
其中订金钱,主要包括作弊的设备,价格在3000元。
据媒体报道,光预交的订金钱就有180多万元。如果考试作弊全部成功,他们的收入将达500万元以上。
目前,张某等5名团伙主要成员因涉嫌组织考试作弊罪,已被检察机关依法逮捕,其他对象则被公安机关依法采取强制措施中。
(一)靠替学生作弊赚来的钱,是非法所得,必须上交。
(二)帮助学生作弊,这是助纣为孽的行为,必须严打!
(三)那些想要靠作弊获得二建的考生,也应当受到处罚,取消其考试资格。
(四)做人要真诚,不能弄虚作假!
【结束语】
一个巴掌拍不响!如果没有“贪婪”的学生,又怎么会有这样的“提供者”呢?
朋友们,你们觉得呢?
温州:一单生意收入500万+!一对夫妻组织考试作弊,结果栽了, 你怎么看?
浙江人极擅长做生意,这在全国都是非常有名气的。然而就有这么一对杭州的夫妻俩,偏偏不做正道生意,而是干起了组织考试作弊的勾当,结果因为涉案数额巨大,前期仅收到订金就达180多万元,最后因触犯了法律而被刑拘,等待他们的将是牢狱之灾。
让我们来看看温州这对夫妻都干了什么违法的事情。
今年5月25日,浙江举行二级建造师执业资格考试。经警方侦查,张某、王某一直在杭州从事市政工程类培训工作。近年来,随着建筑工程行业对建造师执业资格证书的需求增多,住建局新规挤压建造师证书挂靠空间,让这对夫妻看到了“市场需求”和“商机”。他们找来王某的弟弟王某金和江西男子王某斌,还找到同行胡某等人相互帮助、相互支持串通一起团伙作案。
杭州张某和王某夫妻俩是如何在非法组织考试中获取暴利的。
按该团伙制订的规则,这次考试每个考生都要先预交3000元至5000元不等的定金,等考试成绩通过后再交剩下的15000元。如果因作弊原因失败而未取得资格证书,退还每人3000元设备押金。根据侦查,这次考试除温州的200多名考生,浙江省内还有200余名考生向该团伙预付了考试订金,共计180多万元。如果考试作弊全部成功,张某、王某夫妻和胡某的收入将达500万元以上。
组织执业资格考试作弊,为何有报考人员不走正道,值得反思。
张某和王某夫妻俩之所以能和胡某等人组成团伙进行职业资格考试作弊,恰是看到建造师执业资格考试有一定难度,很多人明明不认真学习,也不具备考试通过的能力,但是却想拿到这个证书,于是就动起了歪心思。可以说,张某和王某等人恰是抓住了考生的心理,才胆敢挺而走险,完全无视违法的后果。我估计警方破案后,这些交了订金的考生,肯定会竹篮打水一场空,只是不知道是否还有机会退还订金,或者能否再有机会去参加考试。
结束语:在这里我就不详细介绍张某和王某夫妻俩是怎样联系考资源,租赁作案地点和存放设备,以及获取考题和答案的。因为这些细节又极容易被一些不法份子利用,只是奉劝那些打歪主意的考生,千万别参与,有能力你就通过正规渠道去参与考试,拿到自己想要的职业资格证书。对于想像杭州这对组织考试作弊的夫妻,大家更不要学习他们,因为涉嫌组织考试作弊罪,可是要被判刑,要进入监狱的。
温州:一单生意收入500万+!一对夫妻组织考试作弊,结果栽了, 你怎么看?
二级建造师执业资格考试,团伙考试舞弊彻底栽了
今年5月25日,浙江举行二级建造师执业资格考试。张某、王某夫妻一直在杭州从事市政工程类培训工作,随着建筑工程行业对建造师执业资格证书的需求增多,住建局新规挤压建造师证书挂靠空间,让他们看到了“商机”;于是他们就找来王某的弟弟王某金和江西男子王某斌,还找到同行胡某等人串通一起团伙作案。根据案情侦查,这次考试除温州的200多名考生,浙江省内还有200余名考生向该团伙预付了考试订金,共计180多万元,如果考试作弊全部成功,张某、王某夫妻和胡某的收入将达500万元以上。公安机关这次一共抓获了以张某、王某夫妻为代表的犯罪团伙49人、参与作弊的建筑工程公司23家,涉案考生400余人。
个人观点分享国家二级建造师执业资格证,已经早就是“昨日黄花”没有那么大的价值了,再者说了这真不是什么好事。国家二级建造师执业资格证在前些年房地产市场特别热的时候,还是比较具有吸引力的,据说,只要考到手一纸证书,放到房地产开发公司,自己啥也不用干,一年就可以“躺赚”将近3万元,而如果是国家一级建造师执业资格证,那价码可是要翻三倍了,每年能够“躺赚”10万元以上!笔者有个同事,就是那个时候考到手国家一级建造师执业资格证的,当年就买了小汽车,让周围很多人都是“羡慕嫉妒恨”,当时老婆也是这些人的其中之一,经常骂我不思进取,为什么不努力学习一把,也考上个国家一级建造师执业资格证,每年也多赚个10多万元,让她过上更加自在逍遥的日子;我的态度非常坚决,这种违法乱纪、投机取巧的事,挣再多的钱,咱也不眼热,一旦出事了,那就没有小事,将来砸锅卖铁、家破人亡都有可能!
团伙考试舞弊,不仅是不诚信的行为,而且是严重违法犯罪行为,必将受到法律法规的严惩不贷。《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组织考试作弊等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自2019年9月4日起施行。目的非常明确,就是为了依法惩治组织考试作弊、非法出售、提供试题、答案、代替考试等犯罪,维护考试公平与秩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有关规定,现就办理此类刑事案件适用法律的若干问题作出解释。在《解释》中特别强调了“情节严重”的界定,其中适合本案的就有两条: 向三十人次以上非法出售或者提供试题、答案的;违法所得三十万元以上的。张某、王某夫妻组织这么多人团伙考试舞弊,并且收受多达500万元+的好处费,在笔者看来,这简直就是作死的节奏啊,即便法律不判他们死刑,估计也得把牢底坐穿了!
“考证热”需要降温,考试监督需要更严厉,建筑公司资质需要更严格审查。国家建造师执业资格证,是建筑建设竞标的重要资质。首先不能允许什么都可以参加考试,尽管国家有具体规定,但是报名资格考试审查过程却是视同儿戏,根本就没有复核复查,这么简单的造假行为,基本就是一查一个准,为何每次考试都还有那么多不符合规定的人混迹其中呢?其次考试监督与管理需要更加规范和严格,坚决杜绝各种形式的舞弊行为发生。“堡垒最易从内部攻破”,凡事大规模团伙舞弊行为,必有内部人员参与其中,笔者觉得除了严加监考以外,更重要的是,强化内部管理人员的素质,对于贪财好利、甘冒风险的内部组织人员,要罪加一等必须加大惩处力度!再者对于参与其中的建筑公司必须实施更加严厉的惩罚措施,不仅要对参与人员依法问责,而且还要对该建筑公司实施发没处理,直接让这种缺乏公德心、没有责任感的建筑公司消失!
结束语综上所述,笔者认为,这种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的考试团伙舞弊组织“栽”的好,“栽”的大快人心!他们缺乏最基本的社会诚信、没有一点社会责任感,所带来的危害是非常严重的,就应该从重从快判决,坚决狠刹社会上的这种歪风邪气,树立正本清源、风清气正的考试秩序和建设规范!
温州:一单生意收入500万+!一对夫妻组织考试作弊,结果栽了, 你怎么看?
说实在话,吸引我进来的是“一单生意收入500万+”,我就想看看在到处喊钱荒的年月,什么生意一单能赚五百万。看到后面我就了然了,有句话说得好:“所有赚快钱的方法都写进了宪法”,原来这也是一个赚快钱的方法。
以前对二级建造师证还真的不怎么了解,自从我们学校领导用他的考二级建造师证的故事当做鸡汤讲给我听的以后,我对这个证才有了一些了解。这个证并不好考,但是考上了可以吧证挂到房地产开发公司,一年躺赚十来万。虽说这样不合规,但是也算是业界的一个潜规则,而且建造师证比较跑火,基本有证就能找到挂靠的单位。
这么好的一个证,拿到证基本就能躺赚,难怪那么多人趋之若鹜。但是并不好考,通过率并不高。如果有人告诉你,只要付出两万多,就能通过,你心不心动?我是心动了。而且只是预收3000元器材费,余款考试通过之后再付。这么好的条件,也难怪仅器材费就收了180余万,如果不是被警方端了,这对夫妇现在正和同伙在数钱呢,预计这一单做下来五百多万!
道高一尺魔高一丈,近些年来,各种考试中舞弊报道层出不穷,手段越来越高明,技术越来越先进,从公安机关公布的图片看,特工的器材也不过如此吧。隐形耳机,智能影音设备,可穿戴式的,嵌入式的,不一而足。
只不过作弊的手段高了,反作弊的手段也高,所以曝光的作弊案例越来越多,正所谓:莫伸手,伸手必被捉。在考试中,还是凭自己的真才实学吧,否则被发现作弊,取消资格,甚至背上信用污点,实在得不偿失。
温州:一单生意收入500万+!一对夫妻组织考试作弊,结果栽了, 你怎么看?
栽了是必然的事!参与、组织考试作弊都是犯罪行为!这是一个公安部的挂牌督办案件。他们在今年的二级建造师执业资格考试中组织作弊,光收的订金就超过了180多万元!明天就是英语四六级考试了,请各位考试千万不要走“捷径”作弊呀!
在本案件中,公安机关共抓获了以张某、王某夫妻为代表的犯罪团伙49人、参与作弊的建筑工程公司23家,和涉案考生400余人。
作案方式无外乎也就是给考试发电子设备,考场外面有人给考生报答案。
每名考生需要向该犯罪团伙交付20000元的费用,其中约5000元为作弊设备押金。参与作弊的考生,温州约2000名,杭州约200名。如果作弊成功,犯罪团伙的收入将超过500万元。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说,
为了100%的利润,资本就敢践踏一切人间法律;有300%以上的利润,资本就敢犯任何罪行,甚至去冒绞首的危险。如果只从经济成本上来看,组织考试作弊应该是远远不止300%的利润的。但是总成本就相当高了。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发布的《关于办理组织考试作弊……若干问题的解释》,如果在建造师执业资格考试等此类专业技术资格考试中作弊的话,会被认定为“情节严重”。
根据《刑法修正案》的二百八十四条规定,在法律规定的国家考试中,组织作弊的……“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换句话讲,参与本次考试作弊的以张某、王某夫妻为代表的犯罪团伙,将面临至少3年的有期徒刑判罚,并且还会有罚款。
作弊,是对于考试最大的侮辱,也是对考生自身的不尊重。
明天就是英语的四六级考试了,请各位考生同学千万不要“想歪招”“走捷径”,一定要踏踏实实地发挥自己的真实水平才好。
温州:一单生意收入500万+!一对夫妻组织考试作弊,结果栽了, 你怎么看?
总有人抱着侥幸的心理与法律对着干,指望着自己凭自己的小聪明能够捞上一笔,躲过一劫,然后从中获取暴利,但是这一对夫妻显然这次是打错了如意算盘,栽了是他们应该有的结局。
只是我们还要去深刻反思这个现象背后的问题,为什么他们一单生意能有这么大的进项?因为需求量太大了,因为其中藏着一个利益链太诱人了。虽然这些年对挂靠证书的检查力度越来越大,但是还是有很多人铤而走险。
早些年我手机上也收到过类似的推销。学工科的我也曾经想过去考一个类似的证书,那种所谓一证走遍天下的硬通货,后来因为自己改行了所以就放弃了这个念头,尽管如此有好些年手机上还不停的收到类似的营销推送。
一旦拿到此类证书也就意味着你有可能什么都不做,一年就可以拿着不错的收入,导致很多人趋之若鹜。这些人不想通过自己的好好努力去考这样的证书,而是想花点钱走个捷径,于是想考证的人和提供作弊方,两者一拍即合才有这么大一单生意。
试想一下,如果斩断证书挂靠的利益链,还有这么多人去考这个证书吗?还有这么多人卷进这样的骗局当中吗?骗子固然可恶,但是,挖掘深层的原因,并且有效地阻断利益链条,可能才是骗子最后无法得逞的最终关键。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