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教授吴必虎:若生5个孩子应获得免考进北大名额,你怎么看?
欢迎来到“老穆说语文”问答领地,老穆将用最大的热忱和最好的回答回馈您!
老穆有话说“谁要是生五个孩子,要给他一个免考进北大名额,这是给国家做贡献了。”这句话出自北京大学旅游研究与规划中心主任吴必虎之口。
他为何要说出这样的话来呢?
昨天,“2019协同创新高端论坛”在北京召开。
本次会议主要研讨如何构建新型城乡关系,促进乡村振兴和农业农村现代化,以推动中国经济社会的高质量与和谐发展。吴必虎认为,未来的人口竞争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竞争力。国家应当积极出台鼓励生育的政策。
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吴教授说出了这样的话来。
老穆认为,倘若搁在五六十年前,一家生个五六个,非常正常!
老穆还见过最多一家生十二个的,实属罕见!
但是,现在不同了,人们的压力比较大,身体素质在下降,也很难生五个孩子了。
话又说回来,谁家若是真生了五个孩子,也负担不起呀!
生5个孩子和一个北大名额,哪个更重要呢?
现在培养一个孩子,少说也得50万吧!若是男孩,最少100万,若连生五个男孩,就是500万。除去正常生育1个男孩外,那就是400万。
用400万换一个北大名额,值得吗?
说句实话,即便给你孩子这个北大名额,TA能否顺利毕业还是个问题了……
当然,老穆的假设和吴教授的设想,都是不切实际的,至少在未来十年内,难以实现!
朋友们,你们对此有何看法?欢迎大家在下方评论区留言!
如果您觉得不错,记得关注“老穆说语文”,并点个赞哦!
北大教授吴必虎:若生5个孩子应获得免考进北大名额,你怎么看?
北大总是与热点新闻不断,近日在北京召开的“2019年协同创新高端论坛”上,北大教授吴必虎一句话,让人真正见识了什么叫语出惊人。
吴必虎教授讲:“若一个家庭能生5个孩子,应获得一个免试进入北大的名额。”
这是什么逻辑?我们估且叫“北大逻辑”吧,因为这种逻辑一般人还真想不出来,更不敢去说。并且这种逻辑是建立在乌托邦幻想之上,能不让人贻笑大方才怪。
首先从目前中国生育政策来看,显然吴教授的话站不住脚。笔者有一个朋友,他的妻子在广东东莞市政府当公务员,就在二胎政策放开前,妻子意外怀孕,当单位知道情况后,做其工作要求引产。但是夫妻两个人都想要这个孩子,最终没有同意单位的要求,结果朋友妻子被开除。结果才过了一年,二胎政策就下来了,朋友两口子开玩笑说,这老二真是厉害,紧赶慢赶你马你老娘工作搞丢了。
听者是当作笑话,但是即便从二胎政策推出后,也少有家庭敢生第三胎,除非你家里有矿,交得起罚金,又能花得起养育一个孩子所付出的高额费用。因此,从我国目前生育政策来讲,显然吴教授的话站不住脚。
北大不是公益慈善单位,你可以给其捐款,但不可能让普通家庭孩子免费去上学。北京大学30亿刷新2018中国大学校友捐赠最高纪录, 2019年又突破去年新高达到31亿。当看到这些捐款数字时,你是不是真的特别感慨于北大校友真是挺牛。看来,给北大捐款绝对是北大最乐意的事,只要你捐,人家就愿意。
但是反过来讲,按吴必虎教授的观点,只要每个家庭生5个孩子,就给你一个免费上北大的指标,北大干吗?显然不干,因为北大的录取线可是非常高的,录取的都是最优秀的学生。即便如此,全国各省每年还为争取到北大给的名额,而打破了头呢。所以说,吴教授的观点根本不具现实意义,当成是一个笑话逗逗大伙倒可以说得过去。
冠之以北大教授名义说话,可得当心,别大嘴巴一张,什么话都敢说,当心打脸。吴必虎教授是北京大学旅游研究与规划中心主任。而这次他参加的“2019年协同创新高端论坛”是由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与发改委国际合作中心一起举办的。从论坛发言的专家来看,个个都不简单,全都是国家智库成员,因此,在论坛上的发言可是代表发改委对外发声的哟。
那么问题就来了,既然是协同创新高端论坛,为什么身为北大的吴必虎教授就敢随意发表那样的观点呢?原因很简单,他是北大人啊,北大人向来是不乏创新思维的,哪怕是不切实际的话也敢说。但是,别忘了,这是在消费北大的名声呢。让外界人看北大笑话,如此大嘴巴一张,什么话都敢说,不是代表而你有能力,而是说明你无知太膨胀。
总之,一个笑话,笑笑就完了。吴教授不会因为一句话,或者一个观点就受到什么影响,大抵这就是北大这个护身符在起作用吧。
北大教授吴必虎:若生5个孩子应获得免考进北大名额,你怎么看?
12月6日,北京大学的吴必虎教授在2019协同创新高端论坛会上语出惊人,为了鼓励年轻人多生孩子,多为国家做贡献,假如能生5胎,应该奖励一个免试进入北大的名额,此言论在网络上引起强烈反响。
目前,中国人口增长率呈断崖式下跌,有什么样的好方法来激励年轻人多生孩子呢?现在的年轻人不是不想要孩子,而是培养一个孩子的成本太高,住房、医疗和教育等费用压得好多家庭喘不过气来。自从放开二胎政策以来,也有一部分年轻父母不愿意多生孩子,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
1.经济压力太大,很多家庭承受不了,主要是房子和教育费用太高,这可能是很多家庭不愿意选择多生孩子的主要原因。
2.父母身体健康状况较差,没有合适的人来带孩子,如果请保姆,经济条件又不允许,年轻人上班又要带孩子的确很累。
3.一部分年轻妈妈为了身材保持不变形,也会选择不要孩子。
4.有的家庭的第一个孩子较大,高龄产妇风险加大,她们也不会选择生二胎。
5.还有的年轻夫妇思想懒惰,受社会风气影响,不想生更多的孩子。
一个家庭生5个孩子,这也违反了《计划生育法》,如果免试给他们一个北大读书的名额,这是否违背了教育公平的原则?北大也不会接受吴必虎教授的提议,毕竟北京大学是一所在国际上都有影响力的学校,在国内也是数一数二的顶尖高校,在选拔人才方面有严格的要求,不是想读就能读得了的。以2019年的高考为例,四川考生几十万,而被北大录取的人才只有几十个。
再说,如果放开生育政策,生5个孩子就有一个免试进北大读书的名额,那么全省范围内生5个孩子的家庭肯定不少,他们到底把哪一个孩子推荐到北大去读书呢?北京大学是否能够装得下这么多学生?那时的北京大学可能是全世界学生人数最多的大学,而北京大学的教育教学质量能够保证吗?这对于那些生了4个或者3个孩子的家庭来说是不公平的。每个家庭的孩子都想接受优质的教育教学资源,惟有通过公平、公正、公开的选拔方式才能体现教育的公平性。
吴教授提出的这个方案是不现实的,要激励青年夫妇多生孩子,可以通过思想教育、减少孩子抚养成本和放宽生育政策等办法,子女的教育只是抚养孩子过程中的一部分,北京大学,是培养尖端高科技人才的摇篮,不是网上说的“xxx职业技术学院”。
北大教授吴必虎:若生5个孩子应获得免考进北大名额,你怎么看?
那清华北大应该成为一座具有影响世界的幼稚园,大人小孩同台玩耍,可能,能够创造多项世界发明,国人抱怨诺贝尔奖太少,到时完全可以包揽。
北大教授吴必虎:若生5个孩子应获得免考进北大名额,你怎么看?
我们都痛恨“断章取义”的人,但是实际上,很多时候,我们本身就成为那个断章取义的人;我们都痛恨网络暴力,但是实际上,很多时候,我们也不自觉地成为网络暴力的帮凶。
“谁要是生五个孩子,要给他一个免考进北大名额,这是给国家做贡献了。”这句话出自这句话北京大学旅游研究与规划中心主任吴必虎之口,听起来确实荒唐,确实是信口开河。
但是,如果放在特殊的语境里,你有可能就会理解了。
近日,“2019协同创新高端论坛”在北京召开,会议的主题是探讨如何构建新型的城乡关系,促进村振兴和农业农村现代化,以推动中国经济社会的高质量与和谐发展。
而吴必虎说这句话的意思是未来人口竞争非常重要,所以国家应该出台政策,积极鼓励生育。
鼓励生育的背景是:
提到一些80后懒婚、懒恋,很多人选择单身、不生育,即使在二胎政策放开后,大家还是由于育儿成本、生活压力等选择不生育等现状,且在国务院发布的人口发展规划里面提到,中国的人口在2030年达到14.5亿的峰值后,会呈现断崖式下降,那么,在这样的情况下,如果具有生育能力的人还是不生育的话,那未来中国的很多比较优势,都会消失。所以吴老师在这样的情况下,说出上述言论,认为国家应该鼓励大家去生育。这里我们暂且不去讨论他的观点对不对,但是单纯说这个断章取义,确实“害死人”,会给当事人形成很大的心理压力。有人说他幼稚,有人说他不食人间烟火,而且获得了广泛支持。
名人说话,往往会被断章取义!之前马云说过”阿里不招北大清华的学生“;被断章取义和误读成”读书无用论“;俞敏洪说过”高考取消英语,受害最大的是穷人家的孩子“,被人断章取义,曲解成”唯利是图“。
曲解名人的言论,实际上也体现了人性恶的一方面,在很多人看来,那些富人和名人,就是仇人,因为我们不如他们拥有的资源多,便对他们的厉声言行产生了更多的仇恨心理,喜欢看他们闹笑话,一旦贴上名人的标签,就会吸引更多人的眼球,唤起有些人内心隐藏的”仇富“心理。
断章取义是会害死人的,尤其是在今天网络如此发达的背景下,也许他们说出的仅仅是一句表达自己愤怒的言论,但对当事人来说就是最大无形的压力,这是网络暴力的可怕,有多少人因为不堪承受这些网络暴力被逼出各种问题,甚至因此而走上绝路。
所以,当你下结论之前,再等等,再忍忍,去花点时间,了解下事件的来龙去脉,也许你的判断,会更加理性。
最后,给大家分享几个被我们断章取义的”名言“。
1、“天才是1%的灵感加99%的汗水,但那1%的灵感是最重要的,甚至比99%的汗水都重要。”爱迪生想强调的是后面。
2、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原句是“吾生有崖,而知无崖,以有崖求无崖,殆哉矣。”在这里庄子强调的是生命有限,不该没完没了地去追无限的知识。
3、或曰:“以德报怨,何如?”子曰:”以德抱怨,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意思是:有人问孔子:“别人打我了,我不打他,我反而要对他好,用我的道德和教养羞死他,让他悔悟,好不好?”孔子说:“你以德抱怨,那何以报德?别人以德来待你的时候,你才需要以德来回报别人。可是现在别人打了你,你就应该‘以直抱怨’。”也就是说,孔子反对“以德抱怨”。
4、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学者将这句译为:“做好了官,有余力就去学习;学习好了,有余力就去做官。”
5、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正确解释:天地不情感用事,对万物一视同仁,圣人不情感用事,对百姓一视同仁。
6、知识就是力量。原句是:“知识就是力量,但更重要的是运用知识的技能。”很明显,他也是想强调后面。
我是“赢在高三”,专注教育,用心解答教育问题,欢迎关注!
北大教授吴必虎:若生5个孩子应获得免考进北大名额,你怎么看?
近日,北大教授吴必虎在参加今年的协同创新高端论坛时说了一句相当“虎”的话:哪个家庭要是生了五个孩子的话,建议要给这个家庭免考进北大的一个名额,这可是给国家做贡献的!北大教授建议:生5孩应奖励1个北大免试名额,这样的建议如何呢?网友的回复五花八门,有些网友担心:如果五个都是智障,那么北大该咋办?招进去再勒令退学?还是“佛系”待之?还有一个网友的回复亮了:生5孩奖励一个上北大的免试名额,那么生8个该怎么奖励?是不是可以直接聘为北大教授?
当然,北大教授的这种建议也只是建议而已,估计只是随口说说,随便举个例子罢了,这种话并不能代表北大校方的态度。吴教授的这个建议,是建立在我国人口数量呈断崖式跌落之现状而发出的感慨。但是我觉得吴教授的这种说法是一种无稽之谈,原因如下:
(一)北大校方不可能采用这么奇葩的观点。北大吴教授的这种说法,其初衷是好的:如果真的采用这种建议的话,那么有可能会引发一股生育潮,因为总有一些家长为了让孩子上北大而耗尽“洪荒之力”搞出五孩来。吴教授的这一些话同时也有着那么一股悲天悯人、忧国忧民的韵味。但是我觉得北大校方高层是不可能采用这么奇葩的观点,“英雄母亲”的时代毕竟已经过去了。
(二)愿意生五孩的不一定是高智商群体。生一个孩子,花的成本并不多;但养一个孩子需要花多少人力、财力和物力呢?对于高智商的父母而言,这笔账算起来是细思极恐的。那么,在国内有没有人生5孩呢?笔者作为一名在农村从教多年的老师,对于这样的事情我应该是比较有发言权的:那些家里条件越困难的家庭,那些智商越是存在短板的家长,对于生孩子这件事越是热衷,所以一些网友的那种“万一五个都是智障该咋办”的担心并非玩笑话。而正常的父母,生一两个孩子基本上都不想再生了,原因很简单:生得起,培养不起——孩子从幼儿园到大学毕业,甚至硕士、博士毕业,到底要花掉多少钱,只有相应的家长自己清楚。
(三)生5孩而得1个北大免试名额,有违教育公平。生5孩的家庭如果真的必有一人上北大,这样做让那些勤学苦读十多年的莘莘学子情何以堪?竭己所能读书企盼上北大,却不如人家生育本事强悍的父母多生几个兄弟姐妹来得轻松,这种奇葩的录取方式必定会严重蚕食教育的公平。
对于北大吴教授的这句话,你怎么看呢?欢迎留言。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