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S刚发布最新的亚洲大学排名,如何看待大陆高校的表现?
欢迎来到“老穆说语文”问答领地,老穆将用最大的热忱和最好的回答回馈您!
老穆有话说老穆简单看了一下相关新闻报道,对这样的排名,还算满意,但略有遗憾!
或许是老穆爱国心切,希望我们国家的高校可以排亚洲第一!
在前十名中,中国大学占七所,分别是香港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大学,浙江大学,复旦大学,香港科技大学和香港中文大学。
清华大学去年排第三,今年排第四,浙江大学去年13,今年第六,进步较大!
在前十名中,香港的大学排名全部下降一名,略有遗憾!
中国大陆众高校排名也有所变化,但变化不大,有上升,也有下降!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上升1名,排27名;
北京师范大学上升3名,排53名;
中国人民大学上升1名,排57名;
华中科技大学上升2名,排62名;
南京大学竟然下降了5名,排31名,着实让人吃惊!
要知道,近期,国际顶级科研期刊《自然》杂志出版方公布了最新的自然指数,本次榜单为2018年7月1日到2019年6月30日的大学/机构排名。
南京大学排全球第七、全国第一,厉害吧!
【结束语】整体来看,没有惊喜,还需要加油!浙江大学倒如一缕春风,令人心旷神怡……
如果您觉得不错,记得关注“老穆说语文”,并点个赞哦!
QS刚发布最新的亚洲大学排名,如何看待大陆高校的表现?
QS世界大学排名2010年得到了大学排名国际专家组承认,是世界影响范围最广的排名之一。我国大陆高校排名,近年来在世界各机构的排名如芝麻开花节节高。
2020QS亚洲大学排名,我国大陆首次有4所大学进入前10名。分别是:清华大学第4名、北京大学第5名、浙江大学第6名、复旦大学第7名。尤其是浙江大学由2019的第13名一跃上升到第6名,真的是令人钦佩。QS2020世界大学排名,亚洲前100名的大学,中国大陆有24所,占比近1/4。分别是:清华大学、北京大学、浙江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南京大学、武汉大学、中山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同济大学、西安交通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南开大学、厦门大学、上海大学、山东大学、天津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四川大学、吉林大学。
从前10名的大学和前100名的大学的数量来看,我国大陆在亚洲第一是没有问题的,但是前3名不是我们中国大陆的,稍微有点遗憾,相信随着我们国家对大学的重视、对科研的加大投入,我们的大学会越来越好。
(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QS刚发布最新的亚洲大学排名,如何看待大陆高校的表现?
继今年6月QS发布2020世界大学排名榜后,近日,QS又发布了2020亚洲大学排名。相比去年的亚洲大学排名,今年榜单上的排名又有了一些细微变化。新加坡双雄分列1、2,清华从第2降到第3,北大保持第5,浙大进步明显,前进了7名,进入前十。而香港三所大学都下降一名。
以上数据是对比2019QS亚洲大学排名,变化其实并不大。而如果对比上半年发布的世界大学排名,变化就有些大了。在世界大学排名中,亚洲前10名是新加坡国立、南洋理工、清华、北大、东京大学、香港大学、香港科技大学、京都大学、首尔大学、复旦大学。
可以看到,今年的top10中,日本高校都消失了,东京大学和京都大学掉到亚洲13和15了。而中国高校占7个,其中内地4个,估计不少网友又会高呼中国高校称霸亚洲了。不过,这样的结果大致也就是看看而已。虽然总的来说,QS的排名可以说是大家最能接受的一个排名了,但对这些顶尖高校来说,几个名次的变动说明不了什么。反倒是国人们过度的关心排名,让QS、泰晤士报、USNews等,甚至软科、校友会等排名挣了眼球,也挣足了银子。这些榜单隔几天就来一个,层出不穷,让人眼花缭乱,甚至让人产生焦虑。我个人觉得,这些排名,娱乐娱乐得了,千万别当一回事对待。
QS刚发布最新的亚洲大学排名,如何看待大陆高校的表现?
QS世界大学排名由英国一家国际教育市场咨询公司Quacquarelli Symonds发布。其排名依据包括了: 学术声誉、雇主声誉、师生比例、研究引用率、国际化等指标体系,综合评分作为标准。QS世界大学排名、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大学排名、USNews世界大学排名、和世界大学学术排名等,被公认为四大较为权威的世界大学排名。
近日,QS发布了2020亚洲大学排名,本次排名涵盖了亚洲500余所大学,其中中国有165所大学上榜,位居亚洲第一。QS亚洲大学排名是从2009年开始的,当时我国高校能够进入前10名的学校只有1所,而能够进入前20名的也仅有2所。10年过去了,中国大学在QS亚洲大学排名中的进步可谓神速,在前10名里,中国大学占据7席,而在前20名中,中国大学则占据了半壁江山;如果再考虑前50名,共有19所大学来自中国,而在前100名中,我国共有41所大学名列其中!
QS2020亚洲大学排名的11项指标体系,令人瞠目结舌。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11项排名指标的具体占比情况:学术声誉(30%)、雇主声誉(20%)、师生比(10%)、国际研究网络(10%)、论文引用率(10%)及教师人均论文数量(5%)、教职员中博士比例(5%)、国际教职员比例(2.5%)及国际学生比例(2.5%)、来校交换生比例(2.5%)及出国交换生比例(2.5%)。从中我们可以看出主观性排名因素占了一半,例如声誉指标权重竟然高达50%!另外QS排名又十分看重国际办学指标,国际化指标权重也惊人地高达20%!所以,对那些潜下心来埋头谋事业、而不搞虚头滑脑噱头的高校来说,显然是极其不公平公正的,例如中科大。
QS2020亚洲大学排名,一方面反映出近10年来我国高校取得的巨大进步,另一方面也反映出我国某些高校的不务正业。这个不着调的排名,主要看的是炒作和噱头,跟时下的那些靠着炒作暂时上位的“网红”有一拼,谁的宣传力度越大、知名度越高、引流进校的外国研究生越多,谁的排名就越是靠前,因为仅此两个方面的指标占比率就高达80%;这也是近年来我国一些知名高校,在引进外国研究生时,丑闻不断、饱受诟病的重要原因,例如山东大学为了吸引外国研究生所搞的臭名昭著的“学伴”计划,再如北京大学外国不合格研究生享受47万奖学金事件等;而与之相反的却是中国科技技术大学偏安二线城市特立独行,坚持20年不扩招精品办学,对比同档次学校动辄几千在校留学生而言,中科大留学生引进得极少,洋味不足,本色更厚!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这个“劳什子”的QS2020亚洲大学排名,尽管在国际上颇有威望,位居世界四大权威大学排名之列,但是由于其具有太多的主观随意性和国际化要求,所以对其反映出来大学排名情况,只能随便看看,不具备太大参考价值!
QS刚发布最新的亚洲大学排名,如何看待大陆高校的表现?
大学排行榜
现在各大学排行榜满天飞。比较有名的:泰晤士高等教育(THE)世界大学排名榜、QS世界大学排名、USNews世界大学排名。国内的有软科世界大学排名,还有校友会、武连书的排名。
泰晤士高等教育排名榜是英国一份杂志做的排行榜,每年一发布,根据教学、研究、论文引用、国际化、产业收入等方面,编制出10多个指标,对全世界1000所高校进行排名。
QS世界排名也是英国的,不过它是一教育咨询公司,原先和泰晤士高等教育一起做,后来两家分家,独自做了。
USNews世界排名是美国杂志U.S. News & World Report做的一份排行榜,原先做的是美国大学,2014年开始做世界大学的排名。
我经常开玩笑,如果想让自己的大学成为著名大学,那就去搞一个排行榜吧。这是最快提升自己学校排名的好办法。比如,英国两家发布的排行榜,牛津、剑桥一般在5名左右,加上英国帝国理工,都可以排进前10。但美国发布的,牛津、剑桥还是会在前10,但其他英国和欧洲的高校就排后面了。软科是上海交通大学搞的,中国大学整体排名会往前提,上交大自己的排名也靠前,在国内排第四,全世界排80多名。
QS亚洲2020QS最新排名是这样的:
在前10名大学里,中国的高校占了7席,报考香港大学、清华、北大、浙大、复旦、香港科技和香港中文大学。这个数据很可怕。我奇怪的是著名的日本高校去哪里了?
在前100名大学里,中国大陆的大学占了24席,差不多是1/4。这个数据还是很不错的,是所有国家里大学数量最多的。
我的看法首先,我们的大学水平确实越来越高了,或者说被世界认可了。这个认可有两方面的因素。第一个因素,是水平高,受到了对方的重视。第二个因素,因为其他各种原因,你的大学被大家熟知了。为什么自己搞个排行榜,学校排名就能上去?它不是作弊,而是对高校了解,整理、收集的资料就多,自然排名就上去了。现在中国经济发达,在教育领域的投入也大,我们高校跟世界联系也越来越紧密,大家对中国高校越来越了解,自然排名就会上去一些。
其次,对这些排名要看淡一些。自从国内高校搞了按照论文来作为各种评选的指标后,大家都发明了很多种办法来灌论文。上次我看到一位要破格提升为教授的人,博士毕业3年,发表了SCI40篇。我都惊呆了,拿着这些数据去问教授们,我以为是论文造假。教授们说不是,是论文流水线,换点参数什么的,很容易炮制出一篇论文。这种论文有何含金量?科技垃圾而已。像张益唐到现在才发表了3篇论文,但他的分量远超那些几百篇论文的教授们。
每年一排名的这种做法,催生了大家急功近利,而科学最怕的是急功近利。爱因斯坦中年以后没有太大的成果,原因是他在思考极大的问题,统一场论的问题。这种极大问题才是我们科技的真正推动力。所以,希望高校不要被这种排名牵着鼻子走。
第三,日本的高校没什么没进入前10?难道是它们的水平下降这么厉害?日本最近每年的诺贝尔奖都不走空,虽然诺奖是之前的成果,但也不至于下降这么多吧?还是日本不在意这些排名?
第四,排名说到底是门生意,围绕着排名,相关公司卖杂志、卖咨询、卖本国的教育资源。我们应该明白这点,别掉入排名的陷阱中。
大家觉得呢?
QS刚发布最新的亚洲大学排名,如何看待大陆高校的表现?
我是一叶知秋有仙则名,我来回答。
11月27日,国际四大大学排名机构之一的QS发布了亚洲大学排行榜,大陆高校表现不错,前十中占据四席,排名最高的是清华大学的第四,不过和去年相比,排名下降了一位,北大紧跟清华,亚洲第五,浙大进步最大,从去年的13到今年的第六,前进了7个名次,更重要的是超过了复旦,成功进入大陆前三,复旦亚洲第七,比去年的第五下降一位,不过,比名次下降还糟心的是被浙大给超过了。除此之外,中国香港也有3所高校进入前十,它们是第三的港大、第八的港科技和第十的港中文。
QS是基于什么进行排名的呢?本次QS亚洲大学排名主要采用以下11项指标:学术声誉(30%)、雇主声誉(20%)、师生比(10%)、国际研究网络(10%)、论文引用率(10%)及教师人均论文数量(5%)、教职员中博士比例(5%)、国际教职员比例(2.5%)及国际学生比例(2.5%)、来校交换生比例(2.5%)及出国交换生比例(2.5%),占比最高的是学术声誉,达到了30%,雇主声誉也有30%的占比,在11项指标中,国际学生比例有2.5%的权重,来校交换生有2.5%的比例、出国交换生有2.5%的比例,这从一定程度上解释了为什么名校喜欢大力吸引lxs,因为这确实有助于提高学校排名!
大陆前十的高校分别是清华、北大、浙大、复旦、上交、中科大、南大、武大、中山和北师大。相比于国内机构给中科大15左右的排名,国际排名机构向来对中科大评价较高,这可能跟中科大很多学生出国留学而且在国外表现不错有关,前七是传统的清北华五人,它们的位置一直比较稳固,第八是武大,这跟武大近些年的快速发展相呼应,第九是中山大学,这两所大学是国内近些年发展最好的两所高校,武大引领中部(当然还有华科大和武大一起引领,它们是武汉的双子星),中科大作为华南第一学府,得到了广东省的大力支持,有充足的经费支持,学校的快速发展在情理之中,国内唯二的师范985,师范院校里的龙头老大,北师大近些年的表现也一直很好,这次大陆第十,应该是最好的一次排名了。
排在11名的是土木第一校、老牌名校同济大学,然后是C9的西交大,华五人的人大,人大因为是人文社科类高校,在国际排名中向来不占优势,13名应该是它排的很好的一次了,细细观察11-20,发现里面有很多国内高校的中坚力量,传统的中间九校,武大和中大进入前十,排名在11-20之间的有西交大、哈工大、华科大、厦大和天大(东南大学和北理工未进入前20),中间九校果然名不虚传,前20有七校进入,上海大学的表现很不错,成为进入前20唯一的211非985!
可以看出,近些年国内高校发展迅速,实力大大增强,和我国的实力越来越匹配!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