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义务教育出新政策,教师任教25年一次性奖励15万元,你怎么看?
欢迎来到“老穆说语文”问答领地,老穆将用最大的热忱和最好的回答回馈您!
老穆有话说感谢悟空邀请!任教25年,一次性奖励15万元?这是真的吗?咱们接着往下看!
昨天,南京召开全市教育大会。会上出台了《南京市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实施意见》,明确将继续实施乡村教师、特殊教育教师政府专项奖励,对从事乡村学校教学工作和特殊教育工作满1年、5年、15年、25年的教师,分别按每人每年1000元、2000元、4000元、6000元的标准进行奖励。从以上的政策来看,并不是一次性奖励15万元,且奖励是有条件的:
【1】必须从事乡村学校教学工作或特殊教育工作;
【2】从教满25年,每人每年奖励6000元。
为何要出台这样的“专项奖励”政策呢?我想,主要有以下几点原因:
【1】旨在吸引更多的人才到乡村教学,振兴乡村教育;
【2】旨在吸引更多的人才从事特殊教育;
【3】提高老师工作积极性;
【4】表明国家对乡村教育、特殊教育的重视;
【5】有利于平衡城乡教育,实现教育公平。
此次大会,还有以下几点重要信息:
【1】优化乡村青年教师成长和发展环境,在培训、职称评聘、表彰奖励等方面给予倾斜。
【2】最大限度扩大学校办学自主权;
【3】清理不必要的检查评比;
【4】减少与教育教学不直接相关的社会性事务,让广大教师安心从教。
朋友们,你们对此有何看法?欢迎大家在下方的评论区留言。
如果您觉得不错,记得关注“老穆说语文”,并点个赞哦!
南京义务教育出新政策,教师任教25年一次性奖励15万元,你怎么看?
2019年11月14日,南京市召开了教育大会。其中会上明确提出重点为教师办10件实事令人印象深刻。
对教师攻读硕士学位、硕士学位继续给予补贴,可以调动青年教师继续深造的积极性。我的女儿今年刚刚参加工作,明年的暑假就要去读在职研究生。由于新参加工作不久,工资比较低,四川每个月工资卡就2300元左右,如果市县财政有一定的补贴,可以说是对年轻教师的“雪中送炭”,更是保护了年轻教师学习的积极性,有利于年轻教师长远发展。
增加中小学高级岗位数,可以让很多中老年教师有盼头。在我们中西部地区,原来很多教师即使退休,职称还是中级甚至是初级,校长已经60多岁了,想到自己的职称有时候还非常遗憾。不过现在好了,四川省从去年开始,教龄30年的农村初级教师直升中级,中级职称只要符合条件直升高级教师,让中老年教师工作积极性倍增。
对坚持在农村学校工作的教师进行奖励更是对农村教师的一种肯定:
“从事乡村学校教学工作和特殊教育工作满1年、5年、15年、25年的教师,分别按每人每年1000元、2000元、4000元、6000元的标准进行奖励”
总之,南京教育大会彰显了南京市对教育事业的重视,特别是对乡镇学校将来的发展有重要意义,对老中青教师都是一个鼓舞。
南京义务教育出新政策,教师任教25年一次性奖励15万元,你怎么看?
日前,南京召开全市教育大会,传递出了一些令人振奋的好消息。
南京出台的一系列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的政策,其中有一些政策是绝对性的,办好事办实事,解决教师队伍建设的实际问题。那么,这些政策会不会带有一定的辐射影响力?其他地区会不会参考借鉴?
如果这些掷地有声的政策能够真正发挥作用的话,我想其他地区一定也会借鉴参考的。
其中,有几项政策对加快教师队伍建设有极大的推动作用,也算是精准发力,精准施策。
第一、对教师攻读硕士学位、硕士学位继续给予补贴。
这样一来可以,极大地调动青年教师深造的积极性,整体提高教师队伍的学历层次和水平。
第二、大力进行职称改革,增加中小学高级职称岗位数。
多年来,由于高级职称的岗位限制,伴很多老师失去了安心从教,终生从教的信心,也打击了一大部分爱岗敬业,默默奉献的老教师。
增加中小学高级职称岗位数,使更多的老师能够看到职称晋升的希望,对促进教育发展真可谓是一件大好事。
第三、《南京市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实施意见》,指出,将继续实施乡村教师、特殊教育教师政府专项奖励,对从事乡村学校教学工作和特殊教育工作满1年、5年、15年、25年的教师,分别按每人每年1000元、2000元、4000元、6000元的标准进行奖励。
当前,教育发展的不平衡,主要是师资的不平衡,这种情况不仅仅是南京市有,几乎是一个全国性普遍存在的问题。
教师待遇的不平衡,也是教师流动性较大的一个根本原因。
优秀教师外流,乡村教师难留,大批优秀教师涌向城市,涌向优质学校,乡村教师短缺现象日益严重,这已经是制约教育发展一个很严重的问题。
从南京出台的一系列政策可以看出,南京在教师队伍建设方面,更加注重激励和鼓励教师到乡村从教,激励和鼓励教师安心从教,终生从教。
这一政策的出台,带有一定的激励导向作用,这无疑是给整个教师队伍带来了希望和盼头,也会极大的激发调动教师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能动性和创造性,全面促进教育发展。
希望,其他地区也能够积极借鉴参考南京市的做法,能在教师队伍建设方面,办实事,出实招,解决实际问题。
南京义务教育出新政策,教师任教25年一次性奖励15万元,你怎么看?
南京教育又出新举措了,对教龄满25年的一次性补助15万元。我马上想到我自己,教龄已经满30年了,补助15万元,那不得美出鼻涕泡吗,肯定找不到北了。可惜,只是一场梦,只有羡慕的份了。
还是静下心,仔细阅读一下南京的新政吧。
针对的人群,农村教师和特殊岗位教师:
1,教龄满1年,奖励 1000元
2,教龄满5年,每年奖励 2000元,一次性补助1万元
3,教龄满15年,每年奖励4000元,一次性补助6万元
4,教龄满25年,每年奖励6000元,一次性补助15万元
南京教育部门这样做显而易见,是鼓励大学生投身到农村教育中去,稳定当前农村教师队伍。
但愿,这只是一个好的开头,各地各级政府都应仿效和采纳,真正加强农村教师队伍建设,加大对农村教师的投入力度,稳定教师队伍。这样有利于提高农村的教育教学质量。
期盼这个政策早一点在全国铺开,让农村教师也能享受到优惠政策。
我期盼着,广大的农村教师期盼着!
南京义务教育出新政策,教师任教25年一次性奖励15万元,你怎么看?
教育有焦点,我们有观点!很高兴和你一起分享我的观点!
首先纠正一下题主的错误,南京在2019年11月14日召开的教育大会,教师任教25年一次性奖励15万元是一种错误的表述方式。
从公布的公开信息看是对从事乡村学校教学工作和特殊教育工作满1年、5年、15年、25年的教师,分别按每人每年1000元、2000元、4000元、6000元的标准进行奖励。
一,算一算按新政策,在乡村学校或特殊教育工作25年有没有15万的奖励?第一阶段:第1至4年,每年1000元,四年就是4000元。
第二阶段:第5至14年,每年2000元,十年就是20000元。
第三阶段:第15年至24年,每年4000元,十年就是40000元。
第四阶段:第25年,每年6000元,一年就是6000元。
四个阶段相加4000+20000+40000+6000总计70000元,离15万元还差的远,还要领13年多的6000元奖励才能到达。
也就是说要38年以上的教龄才能有总计15万元的奖励!
题主错在一开始就将奖励算成了6000元,25✖️6000刚好15万。
二,为南京这样的政策点赞!我是一名在乡村任教11年多的教师,按照政策我每年可以一次性得到2000元的额外奖励,对于我来说这2000元钱能让我的生活质量发生不小的提升。(遗憾,我不是南京的乡村教师,所以也只能为在南京的同行高兴一下罢了)
南京的对于乡村教师奖励政策据我了解尚属首创,无疑让所有乡村教师看到了希望,也说明了在今年中央密集出台相关的政策在地方已经开始有了落地,南京既然起了头那么其他地方类似的政策也就不远了吧!
三,乡村教育,乡村教师的春天来了?在这一年来,一直关注着教育领域的一举一动,从反馈看,对于提高整个教师队伍的待遇还存在着不同的声音,对教育的满意度也存在着不同的看法,但对提高乡村教师的待遇基本上是形成了共识的,普遍支持提高乡村教师待遇。
乡村学校受益于均衡教育,在近年来各地都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硬件设施越来越好,各种福利也倾向于乡村教育,就笔者所见,近几年乡村教育的发展速度是快于城市教育的。
就以我所在地区目前的政策看,乡村教师每月会比城市教师多200至500左右的补贴(根据偏远程度不同,乡村补贴不同),另外在职称评审和编制上对于乡村学校也有明显的倾斜。在可预见的将来,乡村教师的待遇还有望提高!
总结语,对于在乡村学校任教25年的教师一次性发放15万元奖励是不实的说法,但提高乡村教师待遇却是实实在在的。这样政策的出台,对于提高乡村教师素质稳定乡村教师队伍有着重要的作用,但能否吸引青年教师到乡村任教还有待观察!感谢阅读,欢迎点赞关注,更多交流咱们评论区见。
南京义务教育出新政策,教师任教25年一次性奖励15万元,你怎么看?
为了鼓励农村教师长期扎根农村,一生坚守农村教育,南京市出台新政策很及时,极大鼓励农村教师的积极性,增强了坚守信念,享受了特殊优惠。
一个非常普遍的现象,县直学校学生人满为患,农村学校学生稀稀拉拉,不见几个人。国家对农村教育非常重视,全面改薄、加强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教师周转房分配,给农村教师提供福利,让农村教师安心从教、乐于从教教。
自从实施发放农村教师生活补助政策,城镇学校教师有些不甘心了,工作量是农村的三倍,思想压力更大,很多来自于家长的压力,对学生期望值太高,非常关注教师的一言一行,使教师时刻受着监督。
之前,城镇学校对于不听话的教师经常吓唬说,凡是不支持学校工作的教师进行交流,交流到农村去。现在呢?校长们再也不这样说了,许多人还真是很想去农村自由、还能得高工资。
昨天还和朋友说,什么时候风水轮流转,让家长削尖脑袋把孩子送到农村,城里的孩子也争着抢着去。看来南京市出台的政策或许真得能解决这一问题,让我们拭目以待吧!我是小学教学采菱儿,感谢您的阅读、关注,如果觉得不错,请点个赞哦!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