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群里混入假老师,合肥一学校20多名家长被骗, 你怎么看?

欢迎来到“老穆说语文”问答领地,老穆将用最大的热忱和最好的回答回馈您!

老穆有话说感谢“心中百合静静开”邀请,她是一名非常优秀的小学教师!

老穆在看完这则新闻后,心中是感慨万千,五味杂陈。

我们大人经常教小孩,凡事要三思而后,提高警惕性!怎么到了自己身上就出现问题了呢?

近日,合肥一学校20多名家长被骗子从班级群里骗走了钱,家长发现不对劲后,才报的警。

“全体家长,通知下,麻烦各位交一下季度学习资料费、练习题、试卷、模拟试题等等,资料费是420元,复印费8元,合并共428元整。麻烦各位家长扫码交款并截图方面核实登记,谢谢。”

但凡有点常识的家长都清楚,学校是不可以乱收费的,尤其是这些杂七杂八的资料费,更何况还是在群中发布的。

(即便有,也往往是家委会操办,老师则不会亲自要钱的)

骗子的技俩看似很高明:偷偷潜入家长群中,改成和老师一样的头像和昵称。

老穆认为,这样的手法并不高明,早就有了,可为何还有家长会上当呢?原因是骗子利用了家长对老师的信任,所以才能得手。

倘若家长们能提前打个电话或发个信息给老师,也不会出现这样的情况。

同时也反映出“群管理”的漏洞,今后需要加强防范意识,严管家长群。

【结束语】“再狡猾的狐狸,也逃不过聪明的猎手。”只要我们擦亮双眼,增强防范意识,骗子就难以得逞。朋友们,你们对此有何看法?欢迎大家在下方的评论区留言。

如果您觉得不错,记得关注“老穆说语文”,并点个赞哦!

家长群里混入假老师,合肥一学校20多名家长被骗, 你怎么看?

教育有焦点,我们有观点!很高兴和你一起分享我的观点。

无独有偶,就在今年的11月初,我们宜宾也发生了类似的情况,骗子利用老师与家长之间不对等的关系,以及班级家长群的管理漏洞,侵入各种家长群进行行骗,往往能轻易得手。

这样的行骗手段并不怎么高明,甚至是漏洞百出,但由于家长对老师的信任,或者说是以前老师在家长群也发生过同样收费的情况,所以家长的防备心理降到了最低,所以骗子往往能得手。

这样的行为不仅导致家长的经济损失,同时也导致家校矛盾,甚至导致对教师的埋怨,可以说是极其恶劣的行为。

怎样才能避免这样的情况发生呢?

班级群创建者要提高对班级群的管理。

1.不轻易允许不熟悉的人进去班级群。一些模凌两可的验证信息不要轻易相信,如我是张同学的妈妈;老师您好,我是学生家长,请您通过一下等等不能完整准确说出班上学生名字的验证信息不要轻易相信。先小人后君子,在未确定是真实家长的情况下谨慎一些肯定没有错!

2.陌生人进群后,第一时间要求修改群名片。不能正确修改的可以单独询问确定其真实身份,如信息不对则移除出群。

3.在群里规范自己的行为,经常强调在群里不会收取任何费用,自己也不会私下收取任何费用。如果有收费信息,一定会电话联系。

4.经常关注群里信息,当群里出现这样的信息后及时制止,说明情况。

家长要提高警惕!

1.不轻易相信群里的收费信息。

2.电话核实情况的真实性。

3.外部二维码收款方式要多核实。

4.即使真的是学校教师收费,也不要急于发红包,等一等过一天再发不迟!

总结语,班级群是家校联系的桥梁,最主要的是教师要有防范意识,规范自己的从教行为,强调自己不会在群里发收费信息,这样家长在突然看到收费信息时就会多一分警惕。另外家长也要提高警惕,涉及收费问题多询问多核实,避免上当受骗!

感谢阅读,欢迎点赞关注,更多交流咱们评论区见。

家长群里混入假老师,合肥一学校20多名家长被骗, 你怎么看?

现在是网络时代,各种骗术层出不穷。题主所说的这种情况,在去年的时候,我所在地方一所小学也发生过类似的事情。

由于学校工作关系,班级都组建了qq群和微信群。有个别家长将一些不明身份的人员邀请进了班级的微信群。 一天早上这位老师去上课将手机忘到了办公桌上,谁知道骗子利用了这个空闲的机会,将自己的微信名和头像更改成跟老师一模一样,模仿的老师的口气在微信中收钱为学生购买教辅资料,一共有20多位家长向。钱发微信红包一一被这个骗子收了。

直到下课以后,同事提醒这位班主任老师,你的微信红包早上应该收了不少,桌面信息显示你有红包至少十几个。老师才打开手机浏览了班级群的相关信息。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竟然有一二十名家长发红包将近1000元。

班主任向其他家长发信息说明,学校和老师绝对没有组织购买资料这样的事情。 学校和老师向警方报案,想追回部分损失,谁知道?这位这个号使用匿名申请的,而且案值比较小,相关部门只做了备案。

也许这个骗子是抓住了家长,可能对老师安排了一些事情是百依百顺立即执行,所以被骗子钻了空子。在信息时代。我们更多的应该提升自己识别信息的能力,获取一些相关的信息应该通过正常的途径,尤其是涉及到个人资金方面的。

利用网络诈骗可能给后期相关部门侦破案件带来很大的麻烦,对方可以在全国各地实施诈骗。其次,我也提醒相关家长朋友,不要轻易邀请一些陌生人,或者看似跟自己比较熟悉的人进班级群。因为一些人进班级群,无非可能更多的是获取家长信息,获得一些利益,或者是进行一些广告宣传。班主任为了加强同学生家长之间的沟通。在建微信群或qq群的时候,一定进行严格的审查准入制度,不允许家长随意拉人进群。

结束语:希望这样的新闻给很多人一些启示,不要再因此上当受骗,蒙受巨大的经济损失,网络时代我们提高防范意识,适时的了解一些网络诈骗的案例和网络诈骗的陷阱,防微杜渐,防患于未然。

家长群里混入假老师,合肥一学校20多名家长被骗, 你怎么看?

在班级家长群里混入假老师,这说明该群没有严格管理,或者说根本就没有管理可言,这才给骗子制造了可乘之机。

对于被骗的家长,既同情,又无可奈何。

同情是因为造成也损失,无可奈何是因为都是成年人了,连最起码的防范意识都没有。

可能有人会说,在家长群里谁会想到有骗子出现啊?

其实骗子非常好甄别,这些人不就是以骗钱为目的吗?对打着各种名义在班级群里收钱的,家长先给班主任老师打一个电话确不就行了吗?

从20多个家长被骗来看,还暴露出一个盲从与轻信的问题。

盲从是指一个家长对群里“老师”收费行为不做甄别带头交了钱,其他家长也不去做甄别。恰是这种盲从行为,让家长轻而易举就上当受骗了。

在现实生活中,远且不说,就拿教育孩子来讲,家长之间的盲从也处处可见。

如报各种兴趣班或补课班,有多少家长知道自己孩子到底该学还是不该学某一种兴趣?他们不知道。

有多少知道自己孩子是否需要补课,也不知道。

只是一味地盲从,钱是没少花了,但最后可能什么都没有得到。

如此说,由于盲从和无知被很多机构骗去的钱还少吗?和家长群里被骗可能非常相似呢。

通过一件事,我们可以拓展思维,可以深入思考。而后得出一个结论:精明的人一般不会上当受骗,因为他们平时就喜欢学习,学习各方面的知识,才会让自己耳聪目明,才能正确分析和判断事物,让自己不会受骗,不会受到损失。

家长群里混入假老师,合肥一学校20多名家长被骗, 你怎么看?

骗子手段越来越高明,套路越来越深,家长要擦亮眼睛,谨防上当受骗。

首先,家长要明确学校的收费流程。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和老师没有权利向家长私自收取任何费用。教材免费,一课一辅资料由新华书店统一征订。

学校向家长下发征订意见书,家长在意见表上签字,同意征订家长就签同意,不同意征订就不用签字。然后将签字表交给班主任,新华书店列出教辅清单,标清单价,汇总总价,一齐发给家长。通常情况下是收现金,也有极个别微信转账。

所以建议学校和教师,在向家长收取费用的时候,先给家长下发征求意见书,列出清单让家长签字。明明白白收费,清清楚楚交钱,避免家长上当受骗。

其次,规范班级群或者家长群。班主任通常是群主,规范群规,不允许陌生人进群,发现有陌生人,要及时将其清理出去。现在一般使用较多的是微信群,群主禁止成员随意拉人进群。群主设置群聊邀请确认,通过群主的确认才能进群。

现在使用QQ群的很少,如果通过QQ群让家长交费,家长更应该提高警惕,认清骗子的真面目。

我是小学教学采菱儿,感谢您的阅读和关注,如果喜欢,请点个赞哦!

家长群里混入假老师,合肥一学校20多名家长被骗, 你怎么看?

不知道大家听过这样一个有关于二维码的小段子没?

小明在学校没钱花了,就给爸爸打电话要钱,他家是开超市的,于是爸爸就把小明的二维码贴上。自此后小明的手机就开始忙碌了,一会会的有进账信息。

这本来就是个笑话,可是在现实生活中,就有人冒充老师,在家长群里换上自己的二维码,叫家长们扫自己的二维码给学生缴费。骗子居然成功了。到底怎么回事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2019年11月12日,合肥警方发了一个警情预警,引起了大家的广泛关注。

看到这个警情预警,我的第一感觉就是骗子真的是无处不在呀。

犯罪嫌疑人潜入家长群,改成和老师一样的头像和昵称,@全体家长收费,还要家长截图以方便核对登记。可见骗子也是有一定手段的。这个截图方便登记,的确会大大提高家长的信任度。我都怀疑,第一个抢着转账的都说不定也是混进来的骗子伪装的。不然怎么会不问青红皂白那么快就转账了呢。

通过这件事,我想谈几点看法。

其一就是收费的问题。

骗子是以老师的口气@了所有的家长,我们看看这些收费项目,季度学习资料费,练习题,试卷、模拟试题等等,资料费共420元,复印费8元。家长们连问都不问就开始发钱,说明这种收费根本就不是第一回,家长们已经习以为常了。

大家应该知道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和老师是没有任何权利私自向家长收费的。像这种资料费,除了跟着课本来的一教一辅资料,其他任何资料费都属于乱收费。

学校收的任何费用都会跟着下发个《告家长通知书》,里面对于各种收费情况,都有明确的解释,家长签字,老师把家长同意的签单,回收,然后才收费。一般是给学生说收费的情况,孩子回家之后就会给大人汇报老师的收费情况。一般老师不会直接在群里发收费的情况。

这个学校收费问题肯定没有按规章制度来收费的,存在着乱收费的问题,叫骗子钻了空子也有收费方面管理疏漏的原因。

其二就是老师作为群主,对于家长们管理不严。家长进群要进行必要的认证。

我对于qq群不太了解。我们使用微信群比较多。每个班主任都会建有本班的微信群。有的群必须是群主同意之后才可以拉人进群,我觉得这样相对来说就安全一点。有的群就是里面的家长随意拉人进来,我觉得这样就会给家长群加大了不安全的因素。

不过听说qq可以陌生人混进去。那么骗子们显然熟知这点,也钻了qq群的空子。这次诈骗就是利用的qq群,骗子还发了二维码。叫家长进行扫描。都没有引起家长的怀疑。

其实我们以前都是收费的时候都是用的现金。老师们收费也真的很麻烦,因为我们收费,经常会收到假币,而老师们上交费用时,如果有假币,这钱就得老师自己承担。所以老师们收费的时候很麻烦,还得盯着孩子们在100元,50等人民币上写上学生的名字。虽然这样做是违法行为。但是老师们没有办法。

后来有了QQ群、微信群,也的确方便了老师不少。可是骗子也看到了其中的机会,这不就混进群里。冒充老师,进行了诈骗。

当然如果骗子属于黑客性质的,利用高科技手段黑了班级群,那种情况,老师也没有办法,但是如果骗子不是懂高科技,那么大家想过没有,是谁把骗子拉进群里里的,是不是这里面还会有其他内鬼呢。都说没家贼,引不来外鬼。大家觉得是骗子懂高科技,黑了家长群,还是家长里面有内鬼呢?哪种可能性大呢!

其三、引以为戒,家长和老师常沟通,加强联系。

现在很多地方的老师表现的高高在上,家长们地位很是低微。跟老师交流都带着小心,就怕得罪了老师,老师在给自己的孩子小鞋穿。

其实家长朋友们多虑了,老师和家长应该是一条心,都是努力的把孩子们教好。所以应该常常沟通。老师也不要摆什么架子。家长也不要和老师产生敌对的情绪。彼此间互相理解,为了同一个目的,携手共进,是最好的状态。

家长要对于老师不合理的收费勇敢的说“不”。现在从上到下对于老师乱收费问题。零容忍。所以家长们有什么不满意的。不清楚的收费项目,可以跟老师私信交流。彼此达成一致,老师和家长关系越和谐,对学生的发展也越好。

这是我的一点看法。大家对于此事件,持什么态度,留言分享下您的观点吧。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