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城市211”or“小城市985”,应该怎样选择?

欢迎来到“老穆说语文”问答领地,老穆将用最大的热忱和最好的回答回馈您!

老穆有话说

老穆认为,我们学生在选择高校时,往往是首选985,然后再考虑211。当然,这其中也会有其它因素的影响:

【1】你的分数很尴尬。

你的分数够小城市的985,但没有你想要的专业。而大城市的211有你喜欢的专业。

这个时候,你往往会选择大城市的211。

【2】你的喜好很独特。

你喜欢的城市里没有985高校,这个时候,你也许会选择大城市的211。

【3】你的考虑很超前。

虽然高考才结束,但你已经考虑到就业问题了。你觉得大城市的211就业机会和薪水都会比小城市的要高。

比如深圳大学,它既不是985,也不是211,但它的毕业生薪水比“C9联盟”成员之一、拥有985、211工程的“哈尔滨工业大学”还要高。为什么呢?

老穆认为,这主要得益于深圳大学的地理位置优势,你们觉得呢?

985工程,即国家通过对若干所高等学校和已经接近并有条件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学科进行重点建设,争取使我国若干所大学和一批重点学科进入世界一流水平。

目前,全国有39所985高校,如果你能考入985工程学校,何愁工作?

211工程,即面向21世纪、重点建设100所左右的高等学校和一批重点学科的建设工程。

目前,全国有112所211高校,当然,这里面有重叠部分,有的高校既是211,也是985。如果你能考入211大学,也是有不错就业前景的。

老穆认为,如果你的分数只能考一般的985,且该校还没有合适你的专业,而某211大学的某专业却是很强的,那么你就要毫不犹豫地选择211大学了。

比如华南师范大学(211)的“心理学”专业,它就要比清华大学、复旦大学、南京大学等名牌985大学都要好。如果是你,你会选择哪一所学校呢?

【结束语】综上所述,同等条件下,专业大于学校。你们觉得呢?欢迎大家在下方的评论区留言。

如果您觉得不错,记得关注“老穆说语文”,并点个赞哦!

“大城市211”or“小城市985”,应该怎样选择?

除了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以外,我还真想不到哪个985在小城市。

至于学校的选择,我觉得不能简单的通过城市大小来决定。而是根据专业倾向、学科竞争力、城市竞争力等方面综合考量。

985再弱也是排在50多位的名次,而211最弱的已经排到150多名,所以只看影响力的话,985优势明显。毕竟985院校一共只有39所,但凡985出身都是自带光环,没人会那么在意该校来自哪个城市。

如果你指的大城市是北上广深,而且想报的211能妥妥拿到你想要的专业,而且其专业排名比很多985还高,反之去985大概率要被调剂,那当然还是选大城市211。

如果没把握去自己看好的专业,那就要做好被调剂的心理准备。别忘了很多211现在还有不少C级学科,你若为了追求大城市而选择了211的弱势专业,那你毕业之后竞争力甚至未必比得过普通一本的优质学科。

学历只是敲门砖,入职后的发展要看能力。没有哪个企业会因为是名校毕业就一定会给高薪,很多人的高薪都是入职几年后猛增起来的。因此非名校毕业的优等生,入职后表现出超强的能力,一样可以飞黄腾达。

如果你对自己能力有自信,并且想留在大学城市工作,那我建议你优先选择在发达城市的大学选择一个好专业,无论是211还是985,甚至是双非。因为现在很多双非一本的排名都超过了部分211,比如江苏大学、宁波大学等。目前双非院校约有十几所位列百强,还有111计划的A级学科,没毕业就有大企业来妖人。而211目前有三十几所排名100开外,要是专业也一般,那即使这是大城市的211,毕业后也不见得有多强的竞争力。

“大城市211”or“小城市985”,应该怎样选择?

不管怎么选,其实最终的依据还是自己的分数,分数够了随便选,分数不够那就是没得选。不说211和985,那是普通一本也得掂量一下。

从原则上来说,我们最佳的选择肯定是大城市的985高校,尤其是C9联盟高校,大学的层次和城市的高度直接决定的就是毕业生未来的就业环境与就业质量。已经毕业的学生都知道,毕业城市的选择大部分都是学校所在地的城市或者放大一点所在的省份,真正跳出这个城市跑到其他的一二线城市的并不是大多数。

从院校层次上来说,首先肯定是985院校,不管是专业的的排名和还是学校的排名大概率上都是要优于211高校的,或许你的985高校专业选择的不怎么样,但是用人单位有时候就是很“俗”,非985院校的毕业生不要,虽然也只是一个普通的文员岗位。

前一段时间甚至招聘中学教师就能看出来,开出来的年薪是30万左右,还有很多的福利政策,这是一般中小学老师不可企及的高度,甚至是大学教授也达不到这个标准。但是招聘过程中遵循的原则是什么?非985的估计都不要,首场招聘就是选择的清华北大,还有全球排名较高的大学,哈佛,剑桥的毕业生也有进入,这就是很现实的现状。

当然了,我们不可能非常理想化的既要选择大城市,又要选择985高校,在不具备所有的条件的情况下,我认为首选985高校,其次再考虑城市,大部分的985高校都分布在北上广一线城市和新一线城市,所以这种概率还是很大的。

不过话说回来,最终还是看分数,真是满足不了985的投档线,那选择大城市的211高校也是非常棒的选择,这也是大多数人正常的思维和高考填报策略吧!

你觉得呢,欢迎留言分享经验!

更多关于教育的话题,欢迎关注我哦

“大城市211”or“小城市985”,应该怎样选择?

大城市211,小城市985,该怎样选择?怎么选择?目前来说,很多人都想到的是京上广深东部沿海城市的211,还是西部的985,这些该怎么选择?而不是小城市985,大城市211的选择问题。

985情况

985大学39所,其中分布最多的是北京,上海,其中情况

四大直辖市985分布情况:

  • 北京:北大,清华,人大,北航 北理,北师大,北农
  • 上海:复旦,上交,同济大学,华东师范大学
  • 天津:南开大学,天津大学
  • 重庆:重庆大学

副省级城市分布

  • 南京:南京大学,东南大学
  • 广东: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
  • 成都:四川大学,电子科技大学
  • 西安:西安交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
  • 武汉:华中科技大学,武汉大学
  • 吉林:吉林大学
  • 大连:大连理工大学
  • 沈阳:东北大学
  • 哈尔滨:哈尔滨工业大学
  • 济南:山东大学
  • 青岛:中国海洋大学
  • 杭州:浙江大学
  • 厦门:厦门大学

省会城市,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合肥

兰州:兰州大学

县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杨凌

目前小城市只有俩三个高校: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兰州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小城市的985怎么样?

目前小城市的高校就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兰州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著名的985院校,华东五校之一,实力强大。曾经和清华北大一较高下。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分数全国仅次于清北复交,我想能放弃中科大,去211高校的应该很少,即使放弃中科大,去的211也是中央财经大学,上海财经大学这类顶级金融院校。选的专业绝对是金融。

其他211,包括北京邮电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都是绝对不会考虑的。

兰州大学

兰州大学作为老牌985院校,著名的西部重点大学,因为地理位置的原因,分数低于不少211。

比如比北京邮电大学,中央财经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中国政法大学,南京理工大学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苏州大学,甚至是非211的深圳大学,首都医科大学等

我觉得选择都是对的。没办法兰州和北京南京上海厉害。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作为一所先进985,后进211的院校,实力一直备受质疑,虽然有985的身份,但是因为学科太冷门,位置太差,因此,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的分数一只是985高校倒数第一名。比60%的211分数都低。

绝对低于北京,上海,南京等大城市的211院校。

作为985高校的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仅比22所211分数高,低于50所211院校,我想肯定是有一定原因的。

农林,西北,实力差,位置差,这三个硬伤造成了西北农林的局面。

老铁们,你们怎么看呢?

“大城市211”or“小城市985”,应该怎样选择?

什么是“985工程”?简单点说,就是我国为建设若干所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批国际知名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而实施的一项建设工程。

“985工程”以1999年国务院批转教育部《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作为启动标志,一期建设在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开始实施。

什么是“211工程”?简单点说,就是面向21世纪,重点建设100所左右的高等学校和一批重点学科的建设工程;其正式启动时间是1995年11月。

以下是39所“985工程”重点大学名单及其在全国的分布情况:根据2019年6月17日教育部最新发布的高等学校名单来看,全国全日制普通高等院校(包含本科和专科)总数是2688所。而“985工程”重点高校只有39所,纯“211工程”重点高校只有77所,比例之低大家可以亲自算一下。

下表是2018年全国各省(市、自治区)“985工程”重点大学的录取率排行榜:从上表可以看到,“985工程”重点大学录取率排名第一名的是天津市,也仅仅只有5.81%,而排名最后的安徽省,则只有1.10%。

下表是2018年全国各省(市、自治区)“211工程”重点大学的录取率排行榜:从上表可以看到,“211工程”重点大学录取率排名第一名的是北京市,约14%,排名最后的是广东省和广西壮族自治区,都只有2.74%。

从“985工程”大学的分布情况看,北京市是最多的(8所),上海市次之(4所)。而“985工程”重点高校中,地理位置最为偏僻的,应该是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其次是中国海洋大学和大连理工大学。以上三所“985工程”大学都不在所属省份的省会城市,且城市的知名度和经济实力相对都比较低,大学排名也比较靠后。

问题中提到的大城市,我可以理解为是北京市、上海市、广州市、深圳市这4座一线城市。北京市和上海市的纯“211工程”重点大学最多,选择面当然最宽。广州市只有2所纯“211工程”大学,深圳市目前没有“211工程”大学。

那么,究竟是选择一线城市的纯“211工程”大学好,还是选择小城市的“985工程”大学好?这是没有明确答案的问题,关键需看考生自身的地域选择偏好。

当然,如果是我来做选择,我还是愿意选择去一线城市的“211工程”大学就读的。

“大城市211”or“小城市985”,应该怎样选择?

前两天我刚写了篇文章,关于学校报考三要素:专业、学校和地点。我当时说,一般来说,专业优先,对某些人来说,学校优先;对某些专业和二本以下的人来说,地点优先,学校其次。今天就来了这个问题,大城市211和小城市985该如何选择。我们恰巧借这个例子来详细说明一下。

在说985和211大学之前,我先说明一下,因为经常有人会说,985和211已经是过期的产物。现在是双一流的说法。确实,现在正式文件都是双一流,但985、211名字上特别好区分,双一流跟它的差别不是很大。985跟一流大学建设名单基本重合,211跟一流学科建设名单基本重合。借用985、211只是为了更方便地说话,吃瓜群众也更熟悉一些。

首先,做选择的时候,我们不能泛泛而谈,要结合学校、专业、地点和自己的情况具体来谈。

985名单

985有39所高校

  • 北京8所:清华、北大、人大、北理工、北航、农大、北师大、中央民族大学
  • 上海4所:复旦、上交大、同济、华师大
  • 长沙3所:国防科大、中南大学、湖南大学
  • 天津2所:南开、天大
  • 南京2所:南京大学、东南大学
  • 西安2所:西交大、西工大
  • 广州2所:中山大学、华南理工
  • 武汉2所:武大、华科大
  • 成都2所:川大、电子科大
  • 杭州1所:浙江大学
  • 重庆:重庆大学
  • 大连:大连理工
  • 沈阳:东北大学
  • 哈尔滨:哈尔滨工业大学
  • 长春:吉林大学
  • 厦门:厦门大学
  • 济南:山大
  • 青岛:中国海洋大学
  • 兰州:兰州大学
  • 合肥:中科大
  • 杨凌:西北农林
小城市

小城市的定义,按照我们老百姓的认为,应该是人口和经济总量比较小的城市吧?这里面兰州在所有的城市里列倒数,在2018全国城市GDP的排名中,排第96位。杨凌作为一个特区,在西安边上的,也肯定不大。这两位是小城市。

另外,对不同的人,也许对小城市的理解不一样。比如北京、上海,看其他地方都也许都是小城市。在农村出来的,这些城市除了杨凌,都是省会,或者副省级城市,都是大城市。

我自己的理解,城市分经济发达地区和不发达地区,分东南部和西北部。

好,下面我们分别讨论。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这个985大学的录取分基本是垫底,它跟学校所在的地方有关,杨凌在西安的附近,西安就有很多人都不愿意去,更不用说是杨凌了;另外跟专业有关,很多人不喜欢农、林相关的专业。对于这所大学,我想大家都做出了选择,除非是对农业特别感兴趣,比如它的葡萄酒专业不错,愿意去学,其他的,我也不愿意去。但不选择它的原因不单单是地方,跟专业、学校水平也很有关系。西北农林在评估中,远远比不了华中农业大学、南京农业大学等211大学。

兰州大学

兰州大学在整个985大学里,录取分也是非常低的,确实跟地方很有关系。在本世纪之前,兰大的分数线不低,教学质量也很不错。现在应该怎么选择呢?兰州大学历史上以理学闻名,化学、物理都不错,如果想学理学,肯定是要考研的,我觉得兰大还可以一读。它的教学质量还可以,保研比例也不错,等读研究生的时候再考出来。其他的专业也许不会考虑兰州大学,因为从评估结果来看,除了理学和草学、生态学,其他都乏善可陈,没有211好大学好。

东北的大学

现在很多人不爱去东北读大学,觉得经济衰落。东北有4所985,哈工大、吉大、东北大学和大连理工。我自己觉得东北这几所大学属于性价比较好的大学。

  • 例如吉大的法学、汽车学院、理学,在全国都非常有名,不论就业和考研,都有很大的优势,为什么不去呢?
  • 东北大学也属于录取分比较低的大学,其实东北大学的计算机不错的,完全可以读。当然,如果是在北邮和东北大学之间选,我会选北邮,毕竟北邮在业内的名声更大,不完全是地方的原因。
  • 哈工大就更不用说,除非211的专业强于哈工大的专业,比如两财一贸的财经、北邮的通信,其他的都果断选哈工大。
西安的大学

录取分数线能超过西交大的211很少了,应该是两财一贸的专业了吧?如果是两财一贸的专业,西交大的经管比不过,应该上两财一贸,其他理工的专业应该果断选西交大。

西安还有一个西工大,它的录取分比较低一些,但如果要学航空,首选西工大,而不是大城市的211大学,比如南航。其他理工专业,也要根据具体专业来分析。

预测

国家取消985、211大学的分类,提双一流的说法,一大效果就是会以专业为重。因为虽然有42所学校进入了一流大学建设名单,但这些学校也不是每个专业都是雨露均沾地成为一流学科,一流学科需要独立建设。因此,我们将来分析学校的时候,也许专业的分量更为加重。除了少数名校,其他的将是专业和地段之间的比较,也许会比现在简单一些。

不管如何,每个大学和自己的情况都不一样,挑选大学是人生最重要的几个选择之一,一定要慎重,仔细考虑,而不要根据一个标签就人云亦云了。

大家觉得呢?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