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书法?什么是写字?二者的区别是什么?
愚以为此问题乃书法之一根本性问题。书法与写字之区别即书法在审美欣赏,而写字却在写规范汉字忌别字错字或借代等,规范汉字即书写符合国家规定的书写顺序规矩。书法遵循书法书写顺序,可以打破汉字书写顺序,只要符合书法。
什么是书法?什么是写字?二者的区别是什么?
有人问我,什么是书法?什么是写字?二者的区别是什么?
最为主要的区别是书写起来是否具有法度。而法度要求的高低,就决定了两者的实用性、艺术性,决定了技法性要求的高低。
很多人一说起书法,就觉得那个是艺术。但是我们在承认它是艺术的同时,也必须看到,书法中最关键的要义是“法”,只有我们遵循一定的书写法度来进行书写,才能说写的是书法,否则就是写字。
有无法度,成为衡量书法和写字最重要的区别点。但是写字和书法在一开始是不分离的,真正开始有了分离,是在书法艺术自觉期到来之后。
书法自觉期是在魏晋南北朝时代,在此之前,人们的书写虽然具有艺术性,但是这并不是人们要追求的效果。比如中国书法史上第一次被人们所记载的书法家李斯,他撰写的著名的书法作品《峄山碑》,是中国书法史上第一个为人所熟知的书法作品。
当时李斯写这块碑石的目的是什么呢?当然是为了给秦始皇歌功颂德的。而选用李斯作为书写者,很显然是考虑了李斯实际的书写水平的。但是这种书写水平上的考察上升到书法艺术的高度了吗?显然没有。
因此,李斯书写的作品就带有很浓烈的实用主义色彩。这就是写字,而非书法。至于其中带有的书法因素,那是我们后人用艺术的眼光进行观察的结果。
魏晋时期,人们思想逐渐从汉朝时代僵化的经学体系下解放出来,人性、人情,人的审美被得到承认,人的觉醒促进了艺术上的发展,艺术自觉时期,作为表现人情的书法作品,自然开始注重艺术上的追求。这些艺术上的追求开始以一种极度规范化的形式出现,那就是中国书法中的笔法系统。
而晋唐时期乃至于往后一段时间内,魏晋笔法成为中国书法史上最为重要的技法内容。掌握了一定书写技巧和笔法技巧的书法创作,开始与普通人的书写区分开来。普通人的书写因为不注重法度,没有法度约束,因此很难构成我们认知上书法艺术。
而写字这种行为,大多被看作是传递文字信息的举动。文字自从被发明的那天起,就承担着传递信息的使命,但是文字的特殊性就在于,它兼具具象信息和抽象信息这两种信息种类。
而写字所传递的,就是抽象信息,是文字背后所隐藏的意思。而具象信息,就是给人的感受、它的书写风格、用笔乃至于整体的艺术构造,是如何的,据此可以推测出来的书写者心情如何,这是书法要传递的。
那么有没有将写字和书法结合在一起的书法家呢?实际上是有的,基本上古代书法家很多书法作品都是日常性的书写,很少有纯粹为了作品而创作的“书法作品”。比如王羲之十七帖,很多都是日常内容书写。
当代艺术观念的发展,艺术作品渐渐脱离生活,成为高于生活的存在,才有了独立的、纯粹的艺术品,书法也是如此。
总之,书法和写字,曾经没有区分,但是当艺术发展到一定程度,就开始了区分,这一区分的结果,就让书法和写字有了天然的分别,到了后来,又在书法的书写行为之中分化出了艺术作品和日常书写这两种书写形式。这就是书法和写字之间的区别。
什么是书法?什么是写字?二者的区别是什么?
我认为,书法的法,是写好字,首先是临帖,把字的结构,笔法掌握后,字就写得好看了,有一定的美感,叫有方法的写字,但不是书法艺术,只是有法的写字(临摹)。
书法(艺术)应在写好字基础上,再创作,创新。它的价值在于作品有变化,比写字更加有美感,有内涵的艺术性。
书法艺术,字已经不是原来临帖的样子,而是有自己个人的强烈个性,有自己的笔法,章法和理论。
创作的作品,必须高雅,厚重,有书卷气,金石气,别具美感而耐看,字有神采而血气充盈。线条深情与文学,有王维的诗意。如有任何的俗套和平庸,都是书法艺术创作的失败。
也就是说,书法艺术是一种创造的写意性,而书法写字只是把字笔法结构写好。这就是书法写字与书法艺术的区别。
什么是书法?什么是写字?二者的区别是什么?
我的观点:书法和写字本质上没有太多的差异。正常的字与书法是融通,字写的飘逸,书法也差不离。诚然,书法有它的法度和张驰亦有独特神韵和洒脱!一幅好的书法作品亦能体现一个创作者的魂灵!意随心动,心随意行。振腕运笔,神情合一,混然一体,灵成神逸!
无论任何创作。(当然前提要有根基,初学者另论。)只要用心用灵神去融合,都会是一幅好的作品!
拙见!请诸家指正,贻笑大方!
什么是书法?什么是写字?二者的区别是什么?
我认为,书法与写字都追求美並都具有艺术性和实用性,但两者的侧重点不同:
一是,书法侧重艺术,写字侧重实用。
二是,书法注重法度和传统,强调必须上"体",写字在字的结体上比较自由。
三是书法讲求技法,写字在用笔等方面也相对自由。
四是,写字侧重用字来表达意思,书法虽有字意的表达,但最主要的是借助文字的气韵和变化来表达作者的情感和作品的意境。
什么是书法?什么是写字?二者的区别是什么?
「写字」和「书法」看起来一样,但其实是有很大不同的两件事。举个例子,就像所有人都会“画画”,但每个人画出来的“画”都称得上是真正的画作吗?胡乱涂的称得上印象画吗?你会拿来挂在墙上或加以欣赏吗?所以我想,你心中应该已经有答案了。只要不是文盲,我们大部分人都会写字,但那个不是书法。不然为什么会写字的人都还要学书法呢。
字的起源是人们根据实际生活的需要而创造的工具,而写字则是利用这个工具去记录,表达和传承人类事迹,思想及文化等的原始方式之一。
写字的重点在于字形,是写的什么字,要表达什么意思。而书法除了有内容的结合外,更重要的最主要的是笔画的艺术,字体的艺术。从古至今,常人写字都只是单纯地写字,无论写的是那种书体,隶书,篆书或楷行草书,这都不算书法,这只是一种字体,只是写一个表达字义的符号。至于形体美不美观,可能就谈不上了。所以写字并不是书法,不然像我们现在所看到的这种手机电脑打出来的文字字体也能叫书法了,但显然不是,就算用PS等图片软件处理得再好看,那也只能算是美术字。
唐代的张怀瑾在《文字论》里说过两句话:
一为“深识书者,惟观神彩,不见字形。”
说的是真正懂得书法的人,着重甚至仅仅只是观赏、鉴赏其风采神韵,而不拘泥于观看文字的结构字形。这就是真正的书法,是从表达文字意义转换成一种表达个人神采,甚至内心的独立的艺术。
二为“文则数言乃成其意,书则一字已见其心。”
说的是文章要写很多字,才能表达出作者的思想,但书法,只要一个字就能够表现出作者的心灵个性和心境。
所以,书法不是单纯的写字,它还包含了书写者的神采,表达了书者的性情,注入了一股人性的精神在字里行间,如果没有这些,那就是一张没有生命力的白纸黑字,就像把这种电子字体当书法欣赏,味同嚼蜡,毫无味道可言。
不过有成语说“字如其人”,那普通人写字有其自己的个性,写的时候可能也带了情绪,为什么不能算书法呢?
这个问题,其实你套在别的艺术方面来想,你就能明白了。比如说人人都会唱歌,为什么他就当不了歌星,为什么成不了歌唱家呢(炒作的不算)?道理很显然,因为歌星歌唱家是受过训练的专业人士,他掌握并熟悉技法,于是也更能用他的技巧来加强表达自己的感情,所以唱起来就比普通人好听,耐听。
再说跳舞,普通人听到音乐可能点、摇头,摇臀扭腰 ,摆手,跺脚,这算舞蹈吗?只能说他听到音乐了,但你没从他的动作里看出来他开心与否,没看出美,他的卡点也不是那么有节奏。而艺术家就能充分结合音乐的节奏,带入自己的感情,加上平时锻炼的肢体语言,于是展示出优美的舞蹈动作,雅俗共赏。
另外还有一个观点认为,古代书法家有些其实就是写字,也成了书法,比如说颜真卿的《祭侄文稿》,王羲之的《十七帖》等等。不讨论他们当时实际是不是出于书法而写,无法查证。但我想说的是,就算只是平常书写,这也其实是书法家到达一定程度之后,已经把书法的法度融入在自己的骨子里的表现(说天人合一玄乎了点)。尽管你看着可能是随手记事记人,但也同样就成了作品。就像舞蹈家临时起意,即兴来的一小段灵感,它就是舞蹈,可能就会以此来创作或者融入一支新的舞蹈。又像音乐家的灵感一样,你也不能说他每首曲都是为了作曲而作的曲,很多时候很多场景就是情绪来了,灵感来了,情感的抒发,就有了新的想法,新的感觉,自然而生出了新的曲子。而不是刻意编曲而成的,不是吗?正因为灵感突发而出,情绪也就最浓烈,个性神采也就最强。“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只有具备深厚的书法功底,加上创作的灵感才能写出旷世佳作,这种机会可遇而不可求。
简而言之:
写字只是书写字形,用来表达文字的意义,表达文章的思想,日常书写,实用为主。
书法则是一种独立的点画艺术,能够表达人的个性及人格魅力,也能够表达人的心理状态,喜怒哀乐,产生了艺术价值。
感谢阅读,认同的话点个赞吧。[作揖][作揖][作揖][来看我]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