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孩子在读研三,每天都在实验室做实验,几乎通宵熬夜,写出的论文导师不看,也不指出问题出在哪里,咋办?
欢迎来到“老穆说语文”问答领地,老穆将用最大的热忱和最好的回答来回馈您!
老穆有话说“行有不得,反求诸己。”孩子每天忙于做实验,几乎通宵熬夜,理应写出一篇出色的论文来,让导师拍案叫绝,反复诵读,不忍弃之!
可现实呢,导师连看都不看一眼(夸张说法),也不指出问题出在哪里,你知道为什么呢?
【1】论文写得太差了,甚至连基本格式都不对,导师很生气,故而不管不问。
【2】你的孩子与导师关系没有处理好,故而导师不怎么管。
【3】这是导师故意设计的“困难”,看看学生如何破解?
【4】导师就是这样的性格特点,需要学生主动去解决。
【5】不排除有些导师“素质差”,不负责任,但这种情况比较少。
面对这种情况,你的孩子该怎么办呢?老穆给你一些意见,希望对你的孩子有所帮助。
(一)作为一名研究生,既要做实验,更要做人!倘若你的孩子比较内向,平时也不怎么跟导师联系,即便联系也是“不冷不热”的。
试问,导师面对这样的学生,难不成还要“热脸”相迎吗?
即刻起,请让你的孩子改变以前的做法,学会微笑,学会主动与导师联系,有时间请导师吃个饭,尽管导师也不会去,但礼数要有。
“礼多人不怪”,谁爱跟一个懂礼貌的孩子计较呢?
(二)论文不是靠熬夜就能写好的,还必须通读“大家”之作。“闭门造车”写不出好论文来,你必须还要通读大家的著作,看看人家是怎么写的,然后再去创新。
试想一下,倘若你连“大家”的论文都没看过几篇,你能写出好论文出来吗?
写好论文,必定要借助“文献”,文献越广泛,就说明你读的书越多,写出来的文章也就越好、越完美。
有的导师光看学生的引用“文献”就能看出一个学生的论文质量如何了。
因此,广泛阅读他人著作是很有必要的。千万不要读了十篇八篇就说自己读过了,那是自欺欺人的表现,导师一眼就能识破······
(三)学会自我反思,尽快找到问题所在。一个不会反思的研究生,是写不出一篇好论文出来的。
【1】导师为何不看我的论文?
【2】我的论文处于什么水平?
不妨让你的学长或同学评判一下,看看质量如何?当然,注重保护隐私,不要发电子稿。
【3】我与导师的关系如何?平时有主动联系过吗?
【4】同学是如何处理与导师之间关系的?
【5】优秀同学是如何学习与写论文的?
【6】接下来的时间,我该如何做?计划如何安排?
【7】我的专业技能学得如何?
【8】其它······
【结束语】作为家长,你也不必太操心,这是很多研究生必须要经历的过程,倘若现在不经历“苦楚”,将来走上社会,又该如何更好地应对呢?
如果您觉得不错,记得关注“老穆说语文”,并点个赞哦!
我孩子在读研三,每天都在实验室做实验,几乎通宵熬夜,写出的论文导师不看,也不指出问题出在哪里,咋办?
这让我想到自己研三的时候!
天天实验室泡着,晚上回去写论文,好不容易写完了,发给导师,过了三四天就被打回来!我看了一下,一个字都没有改。我有点懵,不知道什么意思。自己比较怂,还不敢去问!但是我们当时实验室有博士师姐师兄,我就拿去给他们看,之后我才知道,是自己的格式有问题,导师可能扫了一眼,觉得我没有认真对待,所以直接打回来了!修改之后,再发过去,导师就给我修改了!
不知道他是不是和我一样啊。实验室一般有很多人的,有师姐师兄的话,就问问,没有看看其他同学的对比一下,可能立马就有答案了。实在检查不出,就硬着头皮去问问,一般的导师都挺好的,毕竟硕士毕不了业,会影响导师声誉的,他可能就是太忙了或者觉得你的问题太低端,懒得解释而已!
我孩子在读研三,每天都在实验室做实验,几乎通宵熬夜,写出的论文导师不看,也不指出问题出在哪里,咋办?
看到这个问题仿佛穿越回了读博期间,总感觉是一个人苦苦挣扎,但回头看看其实老师和同门给我的帮助很大。
老师不改论文的原因大致如下。
1、不会改。
导师不是万能的,很多导师开的方向自己并不了解,而研究生则是在一线看文献做实验,这种情况不要太指望导师改文章。导师最多就是在大方向把控,细节问题得靠自己。
文章是自己的文章不是导师的文章,把自己做为文章的负责人去写文章改文章,不要指望导师,导师最后把把关即可。
2、没时间改。
很多导师有行政职务,并没有太多的时间指导学生。这种情况同上,导师对课题的了解估计也没有研究生本人了解的多。
这种情况也不用指望导师给你改文章,靠自己改到不能改为止。
3、故意拖着不改。
这种情况几率很小,研究生不能毕业对导师自己也有影响,但不排除极个别奇葩导师。
这种情况只能是不停去催促,但也别指望导师给你用心改文章。
以上不管哪种情况其实都说明自己才是文章的第一负责人,要有这种思想。
很多同学认为文章和毕业都是老师的事,把思想转变过来,把自己当成文章的最终负责人,如果老想着依赖导师或别人不可能写出好文章的。
我孩子在读研三,每天都在实验室做实验,几乎通宵熬夜,写出的论文导师不看,也不指出问题出在哪里,咋办?
这个问题由一个读研三的学生家长提出来,我感觉到特别不可思议,因为读研三的学生已经属于成年人,在学业这条路上应该有着成熟的思想,知道自己该如何解决遇到的问题。但是显然这个学生缺乏解决问题的能力,反而是向父母诉苦,寻求父母的帮助,这不明显找错人了吗?那应该怎么办呢?下面我给题主几点建议。
第一,家长必须要告诉孩子,不要试图向爸爸妈妈诉苦,应是你自己想办法解决。
对于现在很多大学生或者研究生来讲,他们在父母的一路呵护之下走入成人世界,人虽然从生理层面已经步入成人阶段,但是心理发展仍然处于未成年阶段。因此,他们在缺少基本生活和学业独立能力的情况下,只好凡事都求助于父母,在他们看来父母是万能的上帝,什么事都能他们答案。为此,家长也需要改变观念,绝不能再有求必应,而是要告诉孩子,学业是你自己的选择,必须要去面对,再苦再累,你也要默默承受,如果遇到问题自己去想办法解决。
第二,家长可以给孩子建议,鼓励他主动去找导师咨询或协商,给孩子助推力。
就拿这位研三学生做实验和写论文来讲,他必须要清楚自己每一步要干什么,只有清楚自己做事的目标,并且有着自己的计划,才能稳步推进。通过家长的描述可以看得出,这个研三的学生一没有完成论文的计划,二没有做事的目标,三没有解决问题的思路。就这样的能力焉能知道自己论文到底合格或不合格?因此,家长可以把这些建议讲给孩子,鼓励他去主动找导师咨询或协商,给他点助推力,让他主动迈出这一步。
第三,优秀的研究生做实验写论文,自己都能评估出是否合格,这是由能力决定的。
作为一名研三的学生,一路从本科读到研究生,以前不是没有写过论文,按常理讲对写论文应该非常熟悉。但是从题主的描述来看,显然他像个新手,竟然如盲人摸象般在做实验。尽管实验需要投入很大的精力,也会在不断失败中反复总结经验,但这都要靠自己摸索,如果反复失败还不进行分析与总结,又不去请教导师,那就是瞎子点灯白费蜡吗?所以说,这名研三学生专业素质和心理承受力不是一般的差。
结束语:通过上面的分析,我想家长应该对自己读研三的儿子有初步的了解。如果你能面对现实,除给儿子建议外,还可以给他减压,比如告诉他,如果你认为自己的能力确实难以完成研究生学业,不行就放弃吧,用不着逼自己干免为其难的事。当你们这么说时,反而会让孩子轻松不少,或许给他减压之后,能让他重新思考自己的学业呢。
我孩子在读研三,每天都在实验室做实验,几乎通宵熬夜,写出的论文导师不看,也不指出问题出在哪里,咋办?
导师的意思跟就是自己找关系找出路,导师无能为力。不是导师不爱自己的学生,是你孩子所学的专业比较尴尬。导师也没有办法让你孩子辉煌腾达。
我孩子在读研三,每天都在实验室做实验,几乎通宵熬夜,写出的论文导师不看,也不指出问题出在哪里,咋办?
我也带了很多研究生,可能你说的有些失实,很少有实验室允许通宵做实验的,白天不做吗?是观察天文夜空?请告知你孩子的专业。博士期间确实有偶尔赶基金本子和博士大论文连续弄几个晚上,不过累了也会眯一会儿,硕士生一般不可能。希望你进一步了解清楚。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