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给家长开家长会,一班干部“官气十足”的教训家长。你如何看?
欢迎来到“老穆说语文”问答领地,老穆将用最大的热忱和最好的回答回馈您!
老穆有话说家长会,本应老师来主持,为何却让学生来教训家长呢?
我想,无外乎以下三个原因:
【1】有些话,老师不好当面讲,于是让学生讲,大有代而言之之意。
【2】让家长认识到,学生与学生之间,为何差距这么大呢?
【3】培养班干部主持会议及语言表达能力。
事件概要某学校一次家长会,老师走过来对家长说:
“待会儿让班干部对家长解释一下,扣分加分的情况。”班干部站在讲台上,手上拿几张写有学生名字的名单,严然一副老师模样,非常严肃且官气十足地对在座的家长说道:
“一个个气宇轩昂的,不知道来干啥?”这位班干部接着说道:
“注意扣的最多的就是某某同学。他天天上课就是睡觉、拿危险物品,各种事都干得出来。我就不说其他人,我就说这位同学,各位家长就可以看出来自己的孩子在学校里是什么样子。这位同学从周一到周四就已经扣了62分。”如果你是家长,被这样的孩子训话,你会作何感想呢?
(一)在其位,谋其职!作为老师,家长会是你的本职工作,为何却要交给学生呢?难道老师面子薄,不好意思训斥家长?
你把这项任务交给班干部,真的是为这个孩子好吗?还是另有图谋呢?
值得深思!
(二)不在其位,不谋其职!作为班干部,不应该在家长会上训斥家长。作为班干部,如果你拒绝不了老师的要求,那你可以改变说话的语气,不必那么官气十足,不必那么颐指气使!
下面的家长可是你的长辈,有必要这样吗?
(三)班干部为何会成为今天这个样子?究竟是好事?还是坏事?我想,这不仅跟孩子的家庭有关,还跟老师有莫大关系。
孩子,就要有孩子的样子,充满童真和无邪,倘若染上“官瘾”,可就得不偿失了。
(四)作为学校老师,不该唯分数论,否则,不利于孩子健康发展!孩子扣分就被批评,真的就是最好的教育方式吗?为何不去鼓励孩子呢?
老师大可私下与家长交流,为何非要在家长会上如此批评孩子呢?
作为老师,我们不能光看分数,还要注重孩子的思想品德教育,这位班干部所为,真的就是教育典范吗?值得深思!
【结束语】如果您的孩子是这样的班干部,您是持支持态度,还是反对呢?欢迎大家在下方的评论区留言!
如果您觉得不错,记得关注“老穆说语文”,并点个赞哦!
老师给家长开家长会,一班干部“官气十足”的教训家长。你如何看?
我活了半辈子,第一次看到一个小学生竟然有如此“官威”,在家长会上他表现的比班主任还要“出色”。真不知道这孩子是通过怎样的训练,才会有这样模样十足的成人表现欲。反复看了几遍,一种悲凉从心底涌起,感慨现在个别孩子心灵被污染的已经失去了童真,也就是说他们的童年丢了!
小学生行为表现成人化,是谁让孩子过早度入了成人世界?“一个个气宇轩昂昂的,不知道来干啥?”“注意扣的最多的就是某某同学。他天天上课就是睡觉、拿危险物品,各种事都干得出来。我就不说其他人,我就说这位同学,各位家长就可以看出来自己的孩子在学校里是什么样子。这位同学从周一到周四就已经扣了62分。”“一个个扣得惨不忍睹。”看到一个小学生站在讲台上,给在座的全班同学家长训话场景时,我简直不敢相信我所看到的。可能是我见识有限的原因吧,我真不知道这个小学生班长怎么练就的一付好口才,更不知道他平时从家庭和班主任老师那得到怎样的培养与影响,竟然看不到一丁点小学生的样子。完全是一个“小大人”模样,这种成人化的表现,当被冠上“班长”的头衔时,无论是给人视觉冲击力,还是心理的震慑,无疑都非常强烈的。过早步入成人世界的他们,是好事呢?还是坏事呢?我想答案就在每一位网友的心里。
从小学生开始,班干部就已经表现出一种“官气”,实际上这是邪气入侵校园。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孩子们都特别愿意当班级干部,有些地方甚至还搞班干部选举制,为了能达不到当班长的目的,家长竟然参与其中,为孩子提供一切便利条件。当家长介入了孩子班里竞选班长这件事时,实际上就会用成人那一套做法去影响孩子。而这恰是小学生身上“官气”的来源,是家长们亲手制造并培养出来的,但是这些家长绝不会认为自己做错过什么。恐怕这就是社会上的歪风邪气入侵校园最好的例子吧,只是从来没有像视频中这位小学生班长一样,被曝光出来。
班主任为何敢于让一个学生班长给家长训话?恐怕这个学生家庭背景不简单。可能有些朋友会很疑惑,一个小学生为何敢在家长会上颐指气使地站在讲台上给家长们训话,并且还把点名道姓地批评同学?答案首先会想到是班主任给了这个班长训诫家长的权力,其次才会让人想到,这个学生家庭背景肯定不简单吧?否则,他从哪学来的那套“官威”呢?眼中充满着傲气,甚至还有不屑,让看视频的人都忍不住后背透着凉气。如果说是学生家长给孩子提供了当班长的便利,班主任又很好地配合了家长的诉求,恐怕会联手把一个孩子给害了。
结束语:还是让一个小学生回归到他的童年生活中去吧,过早成熟真不是什么好事,因为缺少了童年的天真和烂漫,注定会让一个孩子过早从成人世界里学到很多不该学的东西。如极度向往权力场,如把自己当成特殊人对待等。当一个孩子从小就不能平等和谦卑待人时,这个孩子的内心世界实际上就已经变质了,被污化了。如果你是家长,你愿意让孩子学会成人世界那些乱七八糟的东西吗?我想你肯定不会,因为你会真爱孩子,真懂得怎样保护自己的孩子。
老师给家长开家长会,一班干部“官气十足”的教训家长。你如何看?
“一个个气宇轩昂的,不知道来干啥?”、“一个个扣得惨不忍睹。”“注意扣的最多的就是某某同学。他天天上课就是睡觉、拿危险品,各种事都干得出来。我就不说其他人,我就说这位同学,各位家长就可以看出来自己的孩子在学校里是什么样子。这位同学从周一到周四已经扣了62分。”
这是一个小学生家长会上的发言,对于经常参加家长会的家长来说,听到这样的批评,都感觉过分了,但是,更不可思议的是,这不是出自老师之口,而是出自一个十几岁的小学班干部之口,着实让人生气又好笑。
其实,孩子说话的内容没有多大问题, 作为班干部或者班长,应该有这样的责任心,这也说明他比其他同学更加成熟,而让人不能接受的是他说话的方式,那是好大的”官威“,而且他讲话的对象,是全体同学的家长,这样的发言,真的很没数,没有一点小孩子的天真烂漫。
而这背后,班主任老师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有人说这个孩子一定是在模仿,但是在模仿谁?有人说是麻烦他的爸爸妈妈,我觉着未必!从他发言的内容来看,他模仿的人更有可能是他的老师,八成他的老师平时就是这种说话的方式, 而父母即便是当官,也很难把这种官气用在自己孩子身上。孩子随班主任,当老师的应该都明白这句话吧?
如果是老师这么说,问题也不太大,因为老师面对的学生,而不是学生家长,站在教育的角度这样说,也无可厚非。但是,学生耳濡目染,不仅学习了这种说话方式,并且把这种说话方式用在了家长身上,说明老师对学生的教育,不只有教育的内容,还要注重教育方式,如果老师缺乏民主,搞一言堂,整天趾高气昂地训学生,虽然教育的内容没有问题,但是教育的方式很有可能被学生模仿,这样的教育也不能称之为成功。
另外,作为老师,要起到主导作用!家长会尽可能由老师自己来主持和召开,毕竟家长来一次不容易,家长最想听的是老师对孩子的评价,作为学生,尤其是小学生,还不具备这样的能力,即便想让学生发言,老师也要提前把把关。即便老师没有把关,当听到自己的班干部这样跟家长说话时,也要及时纠正,提醒他注意说话的方式,这本身就是一个教育契机。
结果,这一切老师都没有做,这也说明在老师眼中,学生做的没有问题,也证明老师很有可能就是这样的人,而家长不干了,把视频放在网上,说明家长是接受不了这种”官气十足“的孩子的。
我是”赢在高三“,专注教育,用心解答教育问题,欢迎关注!
老师给家长开家长会,一班干部“官气十足”的教训家长。你如何看?
“官气十足”孩子背后,实际是心高气傲
老师给家长开家长会,一班干部“官气十足”的教训家长,这是我看到的孩子中的第二个有点摆架子的孩子了。以前也遇到过一个学生,在学校里,对人其实也很有礼貌,但在动作上就似乎给人一种我很懂礼貌,比其他人更高一等的感觉,缺少一种自然而然的礼貌,有一种做作的感觉。
想象一个家长会的场面,下面一堆家长,上面一个稚嫩的孩子用训诫式的语言与家长交流,批评班上同学的错误。这样的孩子,他的内心就有一种高人一等的感觉,心中有一股傲慢之气。
这样的孩子,内心高傲,并不是好现象啊。
为什么孩子会心高气傲?第一,是家庭原因。可能在家中,家人的社会地位偏高,父母与人接触的时候,就流露出一种高傲的表情,孩子久而久之,心中也学会用高傲的语气待人。
如果家庭比较富裕,地位比较高贵,真建议家长要引导孩子谦逊一些。因为这样的家庭,更容易让孩子产生优越感,更容易以自我为中心。
第二,老师的引导。老师平常带学生,语气偏高,学生学习处理班级事务的时候就用同样的方式来处理。所以,老师方面也要多加反思,检查一下自己的行为是否带好了头,如果平常的语气过重,要尝试着放低姿态一些,把心放谦虚一些。
第三,班干部作威作福。学生当了班干部后,心头就觉得有些高人一等,说话就养成了不起、高人一等的不良作风。如果班干部出现这种不良风气,班主任要抽时间好好整顿一下,把班级的风貌调整过来。
第四,平等教育强调过度,反而失去平等。平等自由,是我们一直以来的追求,也是我们重要的价值观。但是如果只是强调表面上的平等、形式上的平等,反而会让孩子们分不清楚什么是真正的平等。
父母与孩子讲平等,不是让父母与孩子平起平坐才是平等,而是父母有父母的位子,孩子有孩子的位置,大家各自归位,这是做到了平等的表面。即使是这个表面做到了,孩子的心都会调正许多,不会轻易生出傲慢之心。
平等除了表面上、形式上的平等,还有内心彼此的尊重。大家在各自的位置上,彼此都尊重对方,心中存有对方。尊重是相互的,不仅仅是父母与孩子是这样,长辈与晚辈都是这样,任何两个人之间都要这样。
开一个家长会,上面的小孩子拿着官腔数落下面的班上同学的问题,对下面家长的孩子进行批评。表面上是一个家长会,实质上是一个批斗会。学生对其他同学的家长没有敬意,那下面的家长也不会对上面的小同学有敬意,你批评同学,我也可以拍视频让人们看看如此“官威”的孩子。
老师提前没有跟学生干部讲清楚发言要求,不指导学生干部如何做好家长会的工作,为了家长会而做家长会,对家长不给予一定的尊重,那家长也不会给予老师一定的尊重,我也可以拍个视频让大家认识认识这位老师。
结束语经过这个事件的启发,让我认识到平等真不是那么简单的一件事情。不仅仅是表面上的平等,更重要的是内心的尊重。在任何位置上都是一样的,都是平等的,都不会高人一等,其内在核心还是需要尊重。只有内心尊重他人,即使位置再高,也不会觉得这人“官气十足”。
@童教雷鸣,全脑思维训练,科学、简单、有效的写作方法训练,欢迎关注!老师给家长开家长会,一班干部“官气十足”的教训家长。你如何看?
我在网上看了这个视频。在视频中,应该是老师在给家长开家长会,不过却是由一位班干部来主持的。这位班干部站在讲台前面,手上拿着几张写有学生名字的名单,严然一副老师的模样,非常严肃的对座在下面的家长说道:
“一个个气宇轩昂昂的,不知道来干啥?”班干部看了一眼卷子:“一个个扣得惨不忍睹。”老师走过来对家长说:“待会儿让班干部对家长解释一下,扣分加分的情况。”这位班干部说:“注意扣的最多的就是某某同学。他天天上课就是睡觉、拿危险物品,各种事都干得出来。我就不说其他人,我就说这位同学,各位家长就可以看出来自己的孩子在学校里是什么样子。这位同学从周一到周四就已经扣了62分。”当我听完这位班干部对家长说的这些话以后,我简直不敢相信这是出自于一个孩子口里说出来的话。老师给家长开家长会,这应该是由老师来主持,为什么要安排一个班干部站在讲台上来教训家长呢?而且指名道姓某位同学表现不好。这让这位学生的家长情何以堪呢?对于此种现象,我来说说我的看法。
一、老师应该来主持家长会。家长会应当由老师来主持,而不是由一位班干部来主持。老师要分清楚班干部所负责的工作。我作为家长,从来没有看到哪位老师让一位孩子站在讲台上来给家长开家长会。这位班干部在台上厉声指责某位同学表现不好,但班主任老师并没有制止,继续让他说。可以想象得出来,做在台下的那些家长是什么样的表情和心情?一群大人被一个小学生教训。老师不应把什么事情都交由学生来做,这很不合适。
二、班干部要明确职责每位班干部应该负责哪些事情,老师都应该有明确的职责。比如班干部会负责学生早读的带领、收作业、帮老师检查作业或帮老师负责其他事情等等。在开家长会的时候,即使是需要班干部帮忙,一般来说,也是帮助老师分发一些试卷,资料等等,家长会的召开不是由班干部来主持的。因此,老师要明确班干部的职责,做好自己该做的事即可。
三、要去除班干部的“官气”。班干部和学生之间是平等的关系,并无高低贵贱之分。现在有些学生做了班干部以后,就认为自己有了一官半职高人一等。开口说话就象一个官员一样,学生干部官僚习气严重,并不利于自己与同学相处。有些同学会远离这样的班干部,觉得他们高高在上,不懂尊重他人。也有的同学会为了班干部少告状而阿谀奉承,失去了人的自尊。校园里出现这种风气,也影响孩子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小小年纪,有的学生因惧怕班干部学会了拍马屁,而不是把精力花在学生上。
四、教师要民主选举班干部。什么样的学生能够成为班干部?班干部是否是经过民主投票选举的?老师选出来的班干部是否能得到大多数同学的认可?另外,有一些家长与老师私下关系特别好。这是否会影响老师公平的选举班干部?选举班干部是否有较明确的标准?
这些都是非常重要的。班干部要成为其他同学的榜样。这不仅仅是指学习好,更重要的应该是品德好,愿意帮助其他同学共同进步,而不是挖苦讽刺。另外,班干部最好能轮流选举,不能由一个人长时间担任。
如何才能避免学生染上“官气”?
1.老师要正确的引导。
学生做班干部,是为了更好的辅助老师的工作,是老师的小帮手。是帮整个班级工作的。自己并不高人一等,还只是一个学生。不能因为做了班干部,就瞧不起其他同学。班干部和所有同学一样,要懂得互相尊重。只有自己尊重了别人,才能得到别人的尊重。
平常,老师还可以组织一些合作性的活动。旨在增加同学们之间的合作和感情。而少开展竞争性的活动,以促进同学之间的友谊。
2.家长也要配合引导。
如果家长不加以引导,孩子身上沾染了官僚气,等这些孩子长大后,官僚思想会更加严重。
因此,首先家长要做好孩子的榜样。有的家长在职场中可能有个一官半职,因此,可以用自己的的经历去教育孩子如何处理人际关系。对待同学要与人为善,多多帮助学习有困难的同学,而不是指责他们。不要认为当了班干部就了不起了。要正确看待班干部这个职位,当上了班干部,是同学们和老师们的信任。如果以后选不上,也不要自卑。今天这个孩子能选上班干部,但下次并不一定就能选上。如果别的班干部这样对待你的家长,你是什么感受呢?
学校本是一块净土,别因为个别班干部的行为而变成了一个小“官场”。有网友说:学校不是培养“官迷”的地方,装模作样,装腔作势。成绩不咋样,摆谱倒有一套,浑身官气这种人凭何当学生干部?希望学校能重视此事!
我是雨后山林静,一位正面管教讲师。感谢您为我点赞并关注我!
老师给家长开家长会,一班干部“官气十足”的教训家长。你如何看?
看到这个事情,不禁想起多年前某电视台综艺节目一个嘉宾在调侃学校的班干部制度,说“班干部就是培养汗奸,奴役出卖同胞,谄媚讨好主子。"这话虽然有点夸张,但也说明部分问题。
今天,一个稚气未脱的小学生,在家长会上的“官气十足"说话,如此老练: “一个个气宇轩昂昂的,不知道来干啥? “注意扣的最多的就是某某同学,他天天上课就是睡觉、拿危险物品,各种事都干得出来。我就不说其他人,我就说这位同学,各位家长就可以看出来自己的孩子在学校里是什么样子,这位同学从周到周四就已经扣了62分!″。
我只能觉得这个孩子在“表演",演技还是不错的。
一、演技来自老师的模仿来,老师有可能平时对学生的批评也是这种口吻,让孩子在上台讲话时,为了表现自已更象老师就使用老师口吻。
二、演技来自老师的要求,老师面对班级熊孩子有时真的绞尽脑汁。想要和家长沟通配合,又不敢严历说话,就授意孩子如此这般严历而充满官威的说话。
三、演技来自家长潜移默化。家长平时对孩子说话的口气就是这样充满“官威",孩子耳濡目染,也就成了这种口气。
我家孩子也当过班长,我也参加过他主持的班会,无非就是代表同学们介绍老师,向家长表明孩子们感谢之情。学校班级的工作都是班主任来负责讲解,其他科任老师做补充。让学生班干部来和家长讲这些批评孩子的事,家长会接受吗?怕只会让家长反感。
孩子有错吗?他只是在完成表演。若是孩子错了,好在孩子还只是小学,矫枉扶正还来得及。
我们老师家长大人们应该反醒自已在教育孩子中出现的错误,要多站在孩子的角度进行教育。班干部原是为培养孩子良好综合素质而设置的,切不可忘了初心,变成培养“官气十足"的孩子。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