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评价高校927事件?
欢迎来到“老穆说语文”问答领地,老穆将用最大的热忱和最好的回答来回馈您!
老穆说语文老穆认为,此次事件折射出当代大学生“疯玩手机”的现状,如不及时制止,后果不堪设想。
近日,教育部高教司司长吴岩出席北京外国语大学非洲学院和亚洲学院成立仪式时,曾说过这样两句话:
【1】让那些天天睡大觉、天天打游戏、天天喝大酒的日子一去不复返【2】我们要让学生毕业和课程难起来,不能是一进了学校就进了安全箱,不好好学习的学生毕不了业。吴司长为什么要说出这样的话呢?我想,一定是他看到了当代大学的诸多弊端,倘若再不严加管理的话,问题会越来越大的。
果不其然,此话刚说完几天,学生上课、开会时偷玩手机的事情就被一款整蛊软件给暴露出来了。
当然,学生为此付出的代价也是比较大的。有摔掉自己手机的,有折断自己手机的,还有被学校处分的,更有甚至,直接被学校开除的······
这究竟是一款什么样的软件呢?害学生如此之惨?据了解,这款整蛊软件两年前就在高校流传过,是一个高校学生写的,点开就会发出声音,主要用来暴露上课偷看手机的学生。
事隔两年后,这一软件却被人偷偷改写了,不但声音换成了诡异的“娇*喘”声,而且还伴有不停的截屏动作,更为可怕的是,它还能锁定你的音量,让你根本无法调音量,无法关机······
在这样一种情况下,恼羞成怒的学生,为了保全自己的名节,为了表现出自己是无辜的,于是就对手机痛下“狠手”,直接将其摔了、折了。
尽管说,这些同学是无辜受害者,值得可怜!但“可怜人必有可恨之处”,谁让你们上课玩手机的呢?
老穆也想对那些恶意传播者说一句:请立即停止你们的恶意传播行为,因为这不再是恶搞与整蛊了,而是这已经触碰到法律红线了!
【结束语】大学生,就要有大学生的样子!上课要认真听讲,切莫玩手机!老穆希望这次事件,能够给广大学生们一次提醒,请管好你们的手机!
大家对此有何看法呢?欢迎你们在下方评论区留言。
如果您觉得不错,记得关注“老穆说语文”,并点个赞哦!
如何评价高校927事件?
被称为事件,说明事情有点严重而且波及面很广。
927事件,就是一种病毒软件入侵,学生无意中打开链接,课堂上出现娇喘声音,而且不能调音,不能删除。
现在网上的恶搞很多,记得在我们单位群里,有一天忽然发上来一个做爱的画面,而且是一个平时不愿意说话,性格内向的女老师发上来的。大家都看见了,谁都没敢说话,第一反应是,怎么还不撤回去啊。画面在运动,在喘息。她出来解释,是手机中毒了,操作不了。反应快的,感紧发图片,发无数个,终于把不堪入目的图片顶无影无踪了。
当时这个事情老轰动了,大家都在偷偷的议论,怎么个情况?
现在我明白了,她应该是点了不该点的链接,而且觉得不错,就发群里让大家分享,结果打开就变了,还控制不了了。
现在大家有一个共识,就是绝对不能点链接。
前些天,我收到手机短信,说微信账户有风险,让我及时更改密码,以防钱款丢失,我没在意,结果信息连发三遍,我就有点相信了,点开了链接,让我注册,要我身份证,要我验证码,这不行,我意识到,这是骗人的,我马上退出,而且立即投诉,后来有短信回复投诉成功,确认此短信是骗人的。后来在网上看到,有一位老者被骗十多万。
我不知道骗子们,为什么这么有持无恐,这么大胆,公开出来行骗。
最近又连续接到一个信息,告知我支付宝有福利可以领取,最高99元,而且用的是我的邮箱,我没理,即使是真的我也不要,不能因为贪小便宜吃大亏。
网络黑客太多了,有点防不胜防啊。
为了不上当
一,不能贪图便宜,别一听中奖了,领福利了,有锦鲤了,你好幸运啊,就蒙了。结果便宜没得到,自己的腰包被掏空了。
二,不能见啥点啥,尤其是链接。点开看见让继续操作的,就不要再继续了,不然必上当无疑。
当然,防被骗的方法还有很多,这只是我的原则。
仅供参考
如何评价高校927事件?
高校927事件前两天一直高居热搜榜首,一个整蛊软件在各大高校迅速传播,复旦大学、厦门大学、重庆大学、北航南航、同济大学、中财、南大、川大,甚至清华、北大等知名大学的大学生相继中招。凡是点开这一整盅软件的学生,都惊慌失措,不知所措,甚至有的同学为了保全名誉,解除尴尬,选择将自己的手机摔碎或者掰断。如下图所示:
那么这是一个什么样的软件呢?原来这个软件两年前就在高校流传过,是一个高校学生写的一个整蛊软件,主要点开就会发出声音,用于暴露自己上课看手机的事实,当时有些大学生觉得好玩,就互相转发,而事隔两年后,这一软件被人改写,不但声音换成诡异的”娇喘“声,而且伴有不停的截屏动作,促使你无法调音量,无法关机,而且据查还有恶意收集获限个人信息的行为。
此事流传之广,对学生影响之大不可小觑,同时也引起我们深深的反思,为什么一款流氓软件,甚至自身还携带病毒,竟然会在短短一天内迅速流传,是谁在传播?在不名安装软件不可轻易点击的网络安全知识下,大学生为什么会中招?
令人想不到的是,这款软件的传播人正是大学生们自己,那些点开此软件的学生,往往是因为发放该软件的正是自己熟悉的同学,甚至好友,因此降低了个人防范心理。但正因如此,却也透露了大学生本身更严重的问题:
一、整蛊没有底线,实则是个人修养不过关。相信那些传播此软件的学生,正是因为自己被整,才会选择将这一软件传给更多的同学,而并没有考虑,这对被整的同学来说,伤害性有多大。那个因无法关掉此声音而不得不摔碎自己手机的同学,如果哪个同学因此被学校处分,谁又来为他们的损失负责?
利用他人的信任去欺骗他人,捉弄他人,这是个人品质修养不合格的表现。
二、高校大学生普遍有上课看手机的习惯,这既是对自己学业的不负责任,也是对老师的不尊重。教育部称,高校改革将有大动作,要让高校大学生忙碌起来,要取消清考,提高毕业考试难度,让那些每天看手机,玩游戏、睡大觉,喝大酒的大学生毕不了业,要让只有掌握真才实学的大学生才能获得与之相称的文凭,成为社会有用人才。
从近些年某些大学生的课堂表现来看,这一改革势在必行,大学生拿着父母的血汗钱,占着国家最优越的教育资源,如果不学无术,那么,于个人,于家庭,于国家都将是一场巨大的损失。
三、927事件也发映出某些高校大学生,法律意识差,自我保护意识差等现象。制作并传播有害于他人的病毒软件,这本身就是违法的,而某些同学收到后,不但没有报警,反而将它传播给其他人,这种操作和大学生的受教育程度不相配,令人失望。
总之,927年事件不仅是一场闹剧,也因此暴露了某些大学生的个人素质问题,法律意识问题以及学习态度问题,相信有关部门在加强网络安全,惩办病毒软件的制作与传播人的同时,加强对高校大学生的管理,规范学校教学秩序,提高大学生毕业难度上同样任重而道远。
如何评价高校927事件?
我是博雅燕园,我来回答。
所谓高校927事件,是指今年9月27日,一款可以通过手机主流聊天软件传播,名为“送给最好的TA”的apk小软件在高校学生中大肆传播,传播者只要点击一下该软件,就可以瞬间打开并立马运行,发出一些不可描述的声音,让人大为尴尬;由于当天全国各地很多高校学生中招,让很多人尴尬,甚至导致了严重后果,不少高校学生因此受到处分,因而引起广泛关注,连续上热搜,故被称之为高校927事件。
高校927事件,确实让众多高校的很多学生受到影响,可以称之为一个公共事件。软件从一个高校以匪夷所思的速度向另外一个高校传播和蔓延,被蔓延的高校名单迅速增加。从网络流传情况来看,天津大学、南开大学、同济大学、武汉大学、合肥工业大学等知名大学都迅速“沦陷”,甚至北大清华也有同学中招。
中招者中,幸运的同学,仅仅是自己听到那些声音,问题尚不大;那些在公共场所,尤其是食堂、图书馆、课堂中招的,往往让自己陷入十分尴尬的境地,有人因此把手机摔在了窗外;最倒霉的是有些人因此受到处分,比如有受害者爆料吐槽,自己的手机在图课堂里突然传来一声让人十分尴尬的声音,同学们的的目光齐刷刷地看向我,自己的形象一下子全毁了不说,最后还被处分了,直接扣了五个学分。
这一切,“罪魁祸首”就是那款小软件。
本来,原作者制作该软件,仅仅是出于恶搞,是为了同学之间开开玩笑而已。软件制作出来后,也只是在同学、朋友之间看看玩笑。
此次事件爆发后,调查发现,此软件源代码来源于北航,但已遭篡改,原来软件仅仅是开开玩笑的,音频也不是用的让人当场尴尬甚至因此受到处分的不可描述的声音,但经过篡改后的软件,不但音频变了,而且打开后就关不掉声音,甚至还可以侵入安卓手机并窃取个人信息和手机序列表。很明显,这样的软件,在传播中已经涉嫌可能窃取他人的私人信息,有违法的嫌疑,因而,原作者已经发帖公开说明情况,向大家道歉,并就软件被篡改而报警。
这个事件的发生,分析原因,可以得到至少以下几点:
1、主要责任人在于篡改程序者,篡改者首先应该受到谴责。由于篡改后的程序,可以侵入安卓手机并窃取个人信息,还涉嫌违法,如果证实有通过软件窃取个人信息的行为的话,应受到法律的制裁。
2、软件的原作者也应该受到谴责。虽然其并无恶意,制作软件的本意也只是在熟人之间恶搞,但如今的网络这么发达,熟人之间的恶搞很容易因为范围的迅速扩大而变味,甚至发生始料不及的后果。
3、高校学生使用手机过多,且对恶搞行为没有免疫力,这些,都是需要引起注意的。
927高校事件,源于高校,又波及众多高校,这是值得我们反思的。当前社会对于很多高校学生颇不待见,其中的重要原因就是,不少高校学生平时不用功读书,打游戏成风,上课睡觉、玩手机的,更是司空见惯,以致于人民日报都怒批那些不上进的大学生。这次927事件其实也是人民日报怒批的一个注脚,正是因为很多高校学生不分时间和场合看手机,才会出现那么多让人尴尬的事件,甚至因此受到处分。
如何让自己度过更有意义和价值的大学时光?这是我们每个高校学生都需要深思的。
如何评价高校927事件?
高校927事件,顾名思义就是此事发生在9月27日。在9月27日这一天,有的大学生倒了霉运,甚至被处分。
原因何在?就是因为上课时,点开了别人发的软件,然后就被这款软件给坑了。据说,北航一个同学在上课时,点开这个软件,然后手机就发出声音,怎么关也关不掉,情急之中,把手机隔窗户扔了出去,可是手机屏都摔碎了,那种声音还没停!
那么,这究竟是一款什么软件?又为什么被迅速传播呢?
其实,这款叫做“送给最好的TA”的软件,就是一款流氓软件,该软件一旦打开,会自动将音量调到最大,播放娇喘声音,且无法关机。目前,这款软件的文件名被改为多个名字,诱导下载。此软件严重影响了课堂秩序,有的学生因此受处分。
那么,为什么这样的低俗软件能迅速传播呢?
首先:好奇心使然。最初点开的学生肯定是受到软件名字的诱惑,“给最好的TA”,难免让人寻思:最好的他是谁呢?有的学生可能都没有打开,直接发出去了。有的学生可能出于开玩笑,发给了同学或朋友,还有的同学可能出于报复心理,不管何种心态,这事确实闹大了。这就说明作为大学生是非观念不强,法律意识淡薄,不仅不能自觉抵制网络不良信息,还将它传播给他人,实在不应该。
其次:作为学生课堂上看手机现象严重。有的学生赢了高考,却输在了大学,每天玩手机、刷屏已成了常态,连上课时间也不例外。这次事件中,名校学生被整蛊的也不少,由此可见作为大学生上课玩手机,荒废学业者不在少数,这是对自己的不负责任,对老师的不尊重。建议以后上课直接交手机。
927事件虽然是一次偶然事件,但是折射出大学生存在的诸多问题,需要引起各方的重视,同时给大家提个醒:作为大学生要不断加强自身修养,遇到未知软件不要随意点开,不要随意转发,不要传播不健康内容。维护干净的网络环境,人人有责!你说是吗?欢迎留言,欢迎评论!
如何评价高校927事件?
昨天我就收到这个问题的邀请,一直在犹豫答还是不答这个问题。因为这个问题背后的实情实在让人难以启齿,在9月27日这天,高校里很多大学生手机都中了一种病毒,这种病毒让中招的手机失控,传出嘿咻的声音,手机无法关机。这种难堪的场面,让一些大学生羞愤之下,不得不当场把手机摔碎或折断。
不管是整盅还是恶搞,充分暴露了在高校大学生手机使用和管理的失控。9•27高校大学生手机大面积被整盅事件,不能不说让人触目惊心。为什么这种事单单出现在高校里?在难堪的背后隐藏着什么秘密呢?答案很简单,因为现在大学生们手机不离手,哪怕就是在上课期间也不会关机,这就让抱着恶搞心理的人找到了机会,不仅要让一个人中招难堪,要让更多人中招。结果恶搞的人成功了,在背后露出阴险的讥笑。9•27一个让人反思的事件,充分暴露了如今高校大学生手机使用和管理的失控。
编制恶意整盅程序的人已经构成了违法犯罪,需要有关部门追查,绝不能姑息。9•27事件,和当年的“熊猫烧香”软件类似,只不过规模仅限于高校范围内。像这种恶意程序,已经千万了非常恶劣的影响,并造成了一定的经济损失,已经构成了事实上违法犯罪行为。因此,需要有关部门追查这款恶意软件的源头,将程序编制者绳之以法。才能在很大程度上震慑那些心怀不轨的不法分子。但是对于那些因中招而损毁的手机使用者,恐怕没有办法得到理赔。
9•27事件非常具有警示意义,高校大学生应该在上课期间关闭手机,不要再让手机耽误你的学习了。手机不离手,已经成为当今大学生典型的行为表现。手机可以带给你什么呢?难道父母花大把的血汗钱就为了让孩子去大学生浪费与消磨时间?你别说,还真有很多大学生就是去大学里消磨时间,浪费生命去了。对他们来讲大学只是他们人生一段旅程,只为混一张毕业文凭,好为将来走向社会就业拿到通行证。9•27事件,恰好让那无数中招的手机持有者——大学生们警醒了,该在上课期间关闭手机,不要再被手机误了你们大好学业时光了。
建议那些因手机中招而损毁的大学生父母不要再给孩子购置手机了,让他们通过这件事好好吸取教训吧。如果我的孩子遇到这样的事,我会严肃地告诉他,从今以后我绝不会再出钱给你买手机,因为你已经为自己不当使用手机付出了代价,如果你非想买,自己勤工俭学挣来钱去买吧。请家长们注意,这是一次很好的教育时机,就是让孩子清楚父母亦有底线和原则,我们辛苦挣钱供你去读书,不是为了供你们在大学里安逸享受。我不知道有多少家长会有这个想法,可能会有,但不会太多,因为有太多的大学生在父母眼里还是未长成的可爱小宝宝呢。
结束语:经历了9•27事件,不知道高校大学生们是否吸取了教训,只要上课就把手机关掉。如果只当是一次玩笑,一笑而过,恐怕以后指不定哪天又会再遇类似的事件。这次事件中不是已经有大学生被退学了吗? 不是已经为此付出惨重的代价了吗?大好的青春时光,请高校大学生们好好珍惜吧,别让自己留下遗憾。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