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博士生发现同名同姓者要求对方改名,表现了怎样的心态?
欢迎来到“老穆说语文”问答领地,老穆将用最大的热忱和最好的回答回馈您!
老穆有话说老穆认为,这是典型的“急功近利、自私自利”的错误心态,倘若不及时更正,后果将不堪设想!
犹记得,清华大学校长在今年研究生开学典礼上,说出了这样一句耐人寻味又发人深省的经典语句,如下:
同学们,希望你们不要把论文、职称、学历、奖项作为学术研究的目标,而要用一生去追求真学问,做淡泊清明的真学者。各位,清华大学校长为何要讲出以上的话呢?
他就是担心有些研究生,为了所谓的学术而“鬼迷心窍、不择手段”,所以,他提醒并要求学生们,要做一名“淡泊名利的真学者。”
邮件内容概要【时间】凌晨3:49
【人物】清华大学博士
【起因】这位清华博士最近在发表论文时,因期刊编辑问他“上次发表的论文是你的吗?”,从而让他知晓“同名同姓在学术界很容易造成混淆”。
【经过】心急之下,这位清华博士连夜赶工,给同名同姓者发去了邮件,希望这位同名同姓者能够修改他的姓名。
为了以后发表论文的时候在成果评定方面减少造成误会,和撞车以及混淆,也为了您未来的学术发展道路,我请求和建议您能修改您的姓名。
【结果】人家肯定不会同意的。
(一)全国同名同姓者太多了,若按此逻辑,岂不乱套了吗?比如“张”姓,据说叫“张伟”的人,全国重名人数最多,接近30万人,如果叫张伟的考入了博士,是不是要让几十万人都要为此改名呢?
(二)改名是一件特别麻烦的事情,需要开各种证明,历经多项流程!连你自己都不想做的事情,为何要让他人去做呢?
(三)博士,就要有博士的样子!【1】不仅要学识渊博,还有品行端正,有足够的修养!
【2】要心胸宽广,切莫小肚鸡肠!
【3】不仅要智商高,还要情商高,懂得为人处世的方式与方法。
【结束语】做学问,就要淡泊名利,万不可急功近利!否则,难有大作为!你们觉得呢?
如果您觉得不错,记得关注“老穆说语文”,并点个赞哦!
清华大学博士生发现同名同姓者要求对方改名,表现了怎样的心态?
看完了两个人的对话,我想说几点:
1、这个清华大学的博士,智商和情商非常低,甚至为零,难道真的就是读书读傻了的缘故?堂堂清华博士,竟然做出如此荒唐搞笑的事情来,一个小学毕业生也不会提出如此荒唐和无礼的要求,你还是中国最出名的学府博士生,提出如此笑掉大牙的事情,有点滑稽搞笑了,脑子里不知道都装的是什么呢?
2、同名同姓,都在一个学校,且都是博士,如果是我,会觉得这是一个缘分,如果适当的机会,我会去采拜访他、认识他,也算是一种缘分吧,中国那么多姓名,两个人能够在一所学校里做学术,这是得多大的缘分啊,你还如此心胸狭隘地去要求别人改名,你有什么资格去提那个要求?
3、对方回复很有礼貌,也很不客气。对于这个马博士要求同名者改名字,对方给出的回应非常强硬,但又不失礼貌,体现出其素质和人格比提无理要求的同名者高出很多。
4、改名字很麻烦,且国家也没有要求同名者必须要改,更没有谁先“注册”一说,因此,提出改名一看就没有经过大脑和傲慢无礼。
一旦一个人要求改名,会导致你的学历证、身份证、贷款、购房等面临多方面的麻烦,全都要改,是非常麻烦的,因此,正常情况下,一般人是不会随意更改的。
5、中国同名同姓的太多了,任何人都无权要求对方改名。
清华大学博士生发现同名同姓者要求对方改名,表现了怎样的心态?
这博士的心态,正是我国教育暴露出来的弊端,自私自利,以自己为中心,教育缺少品德方面的提升,大学的老师说过,培养一个不具备优良品质的学生,危害是非常大的,这种人一旦有了权力,对社会和国家是一种灾难,自私自利,贪污腐败绝对会干,而且会大胆的敢,都是这些人,自私自利。
清华大学博士生发现同名同姓者要求对方改名,表现了怎样的心态?
同姓,同名多了去,为啥要人家改名?没道理,因为你是清华博士就这么强势,牛逼?没人理你。要知道改名不是小事,还要须经公安批准。档案,社保,医保,身份证,房产证,银行卡等都得改。相当难办,稍有不慎,都退不了休。只要人家的身份证不与你重号就行了,你的姓名不是你唯一的,你不够格。只有古代皇帝才是唯一的,你太高看,高估自己了,好自为之吧!
清华大学博士生发现同名同姓者要求对方改名,表现了怎样的心态?
清华博士贴告示,
同名小子摊上事。
少爷名讳遮天日,
限汝改号表尊次!
博士傲慢凭清华,
尔等学渣能个啥?
多少文凭任爷拿,
只缘爷名太好查!
鼎鼎大名重了号,
得了诺奖被假冒!
李逵李鬼惹人笑,
勤令改名莫胡闹!
希奇希奇真希奇,
博士发威成话题。
情商智商一摊泥,
清华教育谱太离!
清华大学博士生发现同名同姓者要求对方改名,表现了怎样的心态?
近期,清华大学博士生马某要求与自己同名者改名以免在学术发表上造成不便这件事在网络上不断发酵。根据流出的信息来说,事情的经过大致是比较清楚的,故而在此仅仅说一些个人的想法。
第一,同名现象是非常普遍的。1980年代至于2010年前后,单字取名是非常常见的行为。因此,对于一些人数较多的姓氏来说,同名可以说难以避免。每个人被命令,再通过户口登记和之后社会关系的延展再确认,这是一个正当的权力。这些年来,鉴于同名过多,三个字或偏字取名盛行,有效规避了这个趋势。
第二,学术界同名的问题。学者也是公民,研究是一份职业。两个公交车司机同名,大家和和睦睦或许还是缘分做朋友。那么,两个学者或者即将成为学者的人同名,就那么严重吗?其实不然,我们大概检索中国知网,同一方向同一学科同名者大有人在,还很少发生有让人改名的滑稽故事。
第三,沟通方式与交流的有效性。从邮件内容来看,这位博士生的情商和言辞是值得商榷的,有一点自视过高的感觉。学术并不特殊,博士生是一个学位,而没有随意命令他人的权力。因为自己与他人同名,就要求他人改名,还说出蹭热度之类的话语,这就是不尊重了。行不改名,坐不改姓,名字是父母祖辈赋予的,在使用上应该是平等的。或许,这位博士主观恶意较小,但应该通过这件事学习一下沟通方式和情商建立。学问搞得好,其他素质也需要配套齐全。
总之,合理与冷静处理有关现实和自身利益的事务,学会彼此尊重,使性子和粗糙发信都是对发展不利的,也不符合现代教育与学术发展的目标。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