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节到了,我班的家委会真心恶心了一把,家委会到底是围着孩子转,还是围着老师转?

欢迎来到“老穆说语文”问答领地,老穆将用最大的热忱和最好的回答回馈您!

老穆有话说

“世界之大,无奇不有!”试问,哪里没有“溜须拍马”之人?哪里没有“阿谀奉承”之辈?

教师节快到了,而这些人也开始“出动”了······

但是,老穆并不觉得他们恶心,相反,倒觉得他们有几分可怜。

可怜的是,他们别无它法,只会“溜须拍马”。

(一)教育部门有规定,教师们不得在教师节收家长或学生的礼金。否则,后果自负。(二)近来,班级家委会“骚动”比较严重,已引起了人们的反感,所以,还请其消停一会儿。(三)教师节,老师们只需要一句“节日快乐”,而不是礼金。(三)家委会,别好心办了坏事!

家长们送礼,老师敢收吗?收了就违规!

不收,你们又觉得老师不领情!甚至还会生气。

(四)家委会,别让家长们受委屈!

有些家长,不想做这样的事情,可家委会非得拉着家长这样做,怎不叫人厌烦?

(五)家委会,别成了“送礼委员会”,请记住职责,不忘初心!

我想,成立家委会,不就是为了与老师更好地沟通,搞好孩子的教育,提高孩子的成绩吗?

可现如今,却成了“送礼委员会”,怎叫人舒服?

【结束语】教师节年年有,但老穆不希望这一幕年年上演。你闹得声势越大,老师们越是心惊胆战,这不是事与愿违吗?为何还要如此执迷不悟呢?

如果您觉得不错,记得关注“老穆说语文”,并点个赞哦!

教师节到了,我班的家委会真心恶心了一把,家委会到底是围着孩子转,还是围着老师转?

明天就是教师节。这几天班级里都是讨论如何给教师过这个节日。

记得我小的时候,流行给教师送明信片、贺卡。当时是90年代,一般农村家庭的孩子还没有零花钱,甚至小镇上都买不到。只有一些家境好的孩子去了隔壁比较大的镇集上才买的有。能给老师送教师节礼物的人很少,就算是和科任教师路上遇到,跟老师说声“节日快乐”都很羞涩。说完了又激动,又觉得丢人,似乎觉得这种感情不是拿来表达的,对教师的敬意是在心里的。这就是我以前对教师节的感受。

其他学校不知道。我家附近的公立小学,小区很多孩子在上,小区很多家长交流了各年级各班节日的大手笔。一个教师配套一个保温杯、一支钢笔、一个果篮、一束花,一个班送好几个老师。一个节日下来就是几千元。虽然平摊下来,一家出几十元,不过对于种送礼行为,大家都是不满的。只是大多数人都只有随风跟浪,敢怒不敢言。所谓的家委是样样不肯委屈老师,总觉得做得还不够。

特别是教师节后的三天就中秋节,很多人就很“懂事”地把两个节日联在一起,给教师的礼品中增加一盒月饼。这种聪明、会来事的习惯,是国人特有的智慧结晶。

我家孩子的学校,今年组了新班,进到新的班级。和往年不同,遇到了几个踏实办事的实心眼家长。大家看看下图,家委提出了节俭的过节方案,对试图“懂事”的家长的提议,一再强势而又客气地回绝了。喜欢这样的教师节和家委吗?

教师节到了,我班的家委会真心恶心了一把,家委会到底是围着孩子转,还是围着老师转?

我家姑娘去年上小班就遭遇了一件尴尬的是,也是教师节送礼。

孩子第一年上小班,是插在幼儿园小小班升小班的,所以这个班级里有负责的家委会成员。教师节前几天我就买了材料包做了三份贺卡,一个老师一张。

结果到了教师节这天家委会把妈妈们单独拉了一个妈妈群,说给老师送礼,也不送贵重的,就送一束花,一个老师一束,外加一个双层蛋糕,蛋糕孩子们还可以吃。

一个人算下来50元,也是不多。但是问题就在其实很多人并非心甘情愿,而且家委会成员在群里说的是自愿,但是很多家长都是看到大部分家长交了钱,自己不交也不合适,所以也就算全班都给钱了。后来妈妈们熟悉后私下聊天,大家也都说了,心理还是挺别扭。

教师节本来是教给孩子学会感恩老师的,但是这钱交了,对于孩子来说,这节似乎意义不大!

还有一件刚开学发生的真实故事。这次是另一个班的家委会,因为孩子的主班老师怀孕了,所以家委会在群里让家长众筹给老师的孩子买个婴儿车!

我们楼下的阿姨本来是不愿意给钱的,但是其他人都教了,自己又想到自己的孩子,也觉得怕对孩子不好,最终钱还是掏了。

话说,婴儿车这件事真的是戏精家长在做道德绑架,但是更可悲的是家长们明明不愿意,竟然也不反对,满腹抱怨的就随了大流!

家委会的真正作用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建立中小学家长委员会,引导社区和有关专业人士参与学校管理和监督。在学前教育、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成立家长委员会,目的在于加强联系沟通、增进家校互动、促进学生成长。

可见,建立家委会的出发点是好的,目的是为了学校与家长的沟通,很明显现在的家委会早已偏离了基本轨道,更多的家委会成了家长巴结老师的渠道!

但是我仍然相信大部分老师都是值得尊敬的好老师,只是今天家委会围着老师转的这种风气很大一部分原因都在家长身上。很多人总想着让老师对自家孩子另眼相待,觉得给老师送点礼,老师就能多关注孩子,试问大家都这样想老师怎样来区别对待!

家长们不要忘记了,我们对孩子的言传身教的意义远大于给老师送礼,所以我支持学校的绿色文明倡导,老师不收任何礼品,鲜花等!

教师节到了,我班的家委会真心恶心了一把,家委会到底是围着孩子转,还是围着老师转?

自己做的手工,送给老师,第一次做比较粗糙,心意到了就行!家委有用班费390元买了水果给11位老师!之前班主任已经强调几次不用买东西了,只是个别家委说一定要买!我没发表意见!我也是家委!

教师节到了,我班的家委会真心恶心了一把,家委会到底是围着孩子转,还是围着老师转?

一身正气,两袖清风。

年年如此,家长很省心

教师节到了,我班的家委会真心恶心了一把,家委会到底是围着孩子转,还是围着老师转?

虽然我是老师,但是这一点我的确也感受到了,因为我家孩子也在上学,看到家长群里家委会成员的表现,实在让人感到很遗憾。家委会的工作必须回到一切为了孩子的初衷上,以配合老师工作为主。

平时家委会成员对老师的工作特别支持,我们也觉得家委会非常棒,付出也很多。但是更多的时候是在溜须拍马,其目的无非就是绑着大部分家长达到自己向老师献殷勤的目的。

1、老师和班主任随便说一个投票点赞的活动,家委会成员每天会定时提醒家长进行点赞,甚至有的会提醒哪些没有的家长抓紧点赞。

2、对于学校和老师安排的一些活动,也不管是否合理,甚至有时候老师也是建设性的给出一些意见,并非老师确定就是非要这样做,但家委会成员就像接到了圣旨一样,一切都按照老师说的执行,连一个合理化的建议都没有。

3、教师节喜欢组织一些无厘头的活动。如会发动全班家长凑钱给老师买礼物,等钱全部凑好了,礼物买到位了,发现老师拒收了。因为教育局严格规定家委会是不可以组织全班家长老师送礼物的。

4、很多家委会成员代表的并非全体家长的利益,而是自己的利益。家委会的存在一定程度上助于家校沟通,但是绝对不能被部分家委会成员所利用,必须公平公正的站在全体家长的角度来做事。

所以,家委会成员必须时刻牢记自己代表的是谁的利益,配合老师不假,但绝对不是溜须拍马,然后达到让老师照顾自己家孩子的目的。如果家委会成员都这样做的话,那的确是够恶心的。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