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状元放弃72万奖金,非要复读,你怎么看?
欢迎来到“老穆说语文”问答领地,老穆将用最大的热忱和最好的回答回馈您!
老穆有话说"以传承中华文化为己任",为了追寻纯粹国学,2013年10月,刘丁宁决定从香港大学退学,重回母校复读。
2013年,第一次参加高考的刘丁宁,考出了668分(含加分10分)的好成绩,成为辽宁高考文科状元,并被香港大学以全额奖学金(72万)录取。
或许有人会问,她再去复读,还能取得好成绩吗?
老穆想说,“是金子,什么时候都会发光!”
2014年,第二次参加高考的刘丁宁,以666分的好成绩,再次成为辽宁高考文科状元,成功进入北京大学中文系读书。
(一)梦想,岂能被“72万”所羁绊!能够以“全额奖学金”被香港大学录取,已是了不起的成就!但入学仅1个月,她就发现这里不是她想要的,北大才是自己追求“国学梦”的地方。
没有过多犹豫,刘丁宁果断放弃香港大学,回来复读!
为梦想,放弃72万又何妨?
(二)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对于刘丁宁的退学,香港大学研究学院助理院长杨立伟是这样回应的,如下:
不是所有学生都适合到香港大学来学习。他认为,勇于面对挑战,尝试新的东西,始终保持一颗好学的心,只有这样的学生才能真正适应港大的环境,如果没有这样的心理准备的话最好别申请港大。刘丁宁去了香港大学,难免水土不服,再加上教育模式的不同、文化不同等,或许让她感到不适应。思来想去,或许北大更适合她。
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三)我们不能为了“孝心”而违背自己的意愿!早做决定,早受益!刘丁宁一心想上北大,而她的父母,则希望她上香港大学。
万般纠结之下,出于孝心,她选择了香港大学。可是去了后,仅仅一个月,她就读不下去了。
早知今日,何必当初呢?
(四)人的一生,总要经历挫折!但逆流而上的人生,或许更完美!刘丁宁的大学之路,充满了坎坷,但这种坎坷,或许能磨练她独立思考与独立判断的能力,虽然耽误了一年就业,但从长远来看,还是利大于弊的!
【结束语】香港大学有香港大学的优势,北大有北大的魅力!对于学生而言,不论去哪个学校读书,都是莫大的荣幸!你们觉得呢?
如果您觉得不错,记得关注“老穆说语文”,并点个赞哦!
高考状元放弃72万奖金,非要复读,你怎么看?
为理想而执着的牛娃,似乎越来越多。
有浙江大学研究生学历,放弃月薪过万的工作复读选考当医的;有集体放弃清华选报其他院校的;有放弃选报清华,而报了华东师大的……
还有今天讲的,这位更牛的辽宁刘丁宁。
这位传奇考生刘丁宁,2013年,2014年连续两次获得辽宁省文科状元,为就读北大中文系而放弃香港大学全额奖学金72万元,选择复读重考北大,真可谓是牛气冲天。
2013年高考,刘丁宁同学以668分获得辽宁省文科状元。被香港大学中文系录取,同时,获得了全额奖学金72万元。
在别人的眼里,这样的成绩都羡傻了眼,但香港大学中文系并不是刘丁宁钟情和追求的目标,她的理想是上北京大学的中文系。
众所周知,香港大学的排名并不次于北京大学,香港大学在亚洲甚至全世界都是非常有名气的,另外香港大学还给了她非常丰厚的奖学金。但这些并没有封住刘丁宁的梦想,她依然钟情和执着于北京大学中文系。
于是就出现了,她在香港大学中文系学习两个月以后,决然的放弃了香港大学回到母校复读备考。
就读香港大学,可能在所有人的眼里都是不错的选择。但在刘丁宁的眼里和心里,并不是这样认为的,她的梦还在北大。如果她不做出这样的选择,相信在香港大学就读期间,她并不会获得快乐,也一定会为此而遗憾终生。
有梦就有可能,为梦而执着的人,值得我们尊重。
刘丁宁这样的抉择,让许许多多的人都不能够理解。也让许许多多的人感觉到惋惜。因为,尽管她的梦想是北大中文系,但这样放弃能不能够考进北大中文系,仍然是一个未知数。这样的抉择需要多大的勇气,需要多大的内动力?
然而,更为传奇的是2014年高考刘丁宁以666分,再次夺得荣获辽宁省文科状元。这一次,她有机会实现自己的梦想和理想,她只填报了唯一的一个志愿,就是北大中文系。奋斗者,整个世界都会为其让路。追梦者,上苍都会为其鼓劲。刘丁宁最终顺利地被北京大学中文系录取,圆满实现了自己的梦想与追求,留下了一段耐人寻味的传奇佳话。
牛人自有牛人的特点,牛人的背后是执着的信念,不甘服输的精神和永不放弃的品质。我们为这位传奇考生刘丁宁拍手叫好,并真诚的祝福他,美梦成真,越来越好。
高考状元放弃72万奖金,非要复读,你怎么看?
感谢悟空问答小秘书/头条教育邀请。
我是一叶知秋有仙则名,我来回答。
高考状元哪家强,中国北京看清北,恢复高考以来,绝大部分高考状元选择了清华北大,它们占据绝对的统治地位,但曾经一段时间。港校也曾对清北的统治地位发起挑战,并一度对清北构成严重威胁,2012年港大吸引了21名状元,13和14也各吸引了16名状元,当时港校的一大杀手锏就是全额奖学金,好几十万啊!
2013年的辽宁省文科状元刘丁宁就是其中一员,不过被高额奖学金吸引的并不是刘丁宁,她喜欢的是北大中文系,不过刘丁宁的父母没能经受住糖衣炮弹的诱惑,72万港元,折合人民币56.8万(当时汇率),换你你能经受的住,叶秋可以自豪的说,完全没问题,绝对能,因为叶秋知道叶秋绝不会有这个机会。😂😂😂刘丁宁的父母让她选择港大中文系,胳膊拧不过大腿,刘丁宁最终选了港大中文系,和梦中的北大也只能说再见!
再见的意思是什么?那就是还能见到,刘丁宁在入学港大一个月后做了一个惊人决定,要回母校复读,再战高考,目的只有一个,为了梦中的北大!什么叫学霸,学霸的意思就是春天我不先开口,哪个虫儿敢做声,我刘丁宁回来了,是龙你得盘着,是虎你得卧着,高考状元你们就别想了,它是姐姐的!于是,刘丁宁又获得了辽宁省2014年的文科状元,她可能是高考以来,唯一一个连续两年获得状元的!你说谁最痛苦,当然是港大了,这就跟打三国一样,好不容易把关于招到了,结果人家投靠刘备去了,你说气人不气人。还有更气人的,2014年的辽宁省文科第二,多悲剧啊,你说你不回来,人家不就是第一了,好不容易这么一个人生高光时刻,风头全被你抢了,既生瑜何生亮啊,心疼啊。😂😂😂
谁最开心,那当然是北大了,这娃有眼力,知道北大才是中国最好,什么清华港大弱爆了,其它状元你们看看,谁才是中国numbet 1,知道以后怎么选了吧,选了其它学校要后悔啊,时间多宝贵啊,还是来北大靠谱,还有谁开心,当然是北大中文系了,那些文科状元基本上都报光华去了,终于有人报中文了,你说开森不开森,院长很开心,后果很严重,于是刘丁宁被选为2014北大中文系的新生代表,并做了<守住灵魂最后一片桃源>的演讲:
做一个真正的中文人,不仅应在学问上日益精进,更应有对理想人格的追求。
一个真正中文人,应有对自己事业的信心与坚守。
一个真正中文人,也许同样在最平凡的岗位上,内心世界却有不为人知的精彩!
刘丁宁2018北大毕业被保送本校研究生,继续她的追求和梦想!
刘丁宁带给我们很多思考:
第一,父母应该尊重孩子的选择,尤其是孩子对学校和专业有强烈的目标和兴趣时,一定要尊重,毕竟,强扭的瓜不甜。
第二,心中有梦,就勇敢的的追吧,谁让我们年轻呢!
以上是叶秋的看法,欢迎留言评论!
高考状元放弃72万奖金,非要复读,你怎么看?
高考状元刘丁宁2013年以668分的成绩被香港大学录取,但是,不久刘丁宁就选择退学回母校复读,最终在2014年又考出666分的好成绩,再次位居辽宁省文科第一名,梦圆北大。
如今的刘丁宁已经成为北大的一名在读研究生,但是,刘丁宁舍弃港大而重新复读考上北大的事,还是给大家留下了无尽的启发和思考。
首先:坚守梦想,为了梦想敢于放弃也是一种勇气。
“鱼与熊掌不可兼得”,刘丁宁之所以选择舍弃港大,而选择北大,因为她心中有一个国学梦,她把“传承中华文化为己任”当成自己的追求和梦想。在她看来,北大是她实现心中梦想的最大的舞台,因此,为了实现梦想,她做出了勇敢的决定。
这个决定确实需要很大的勇气,毕竟对于一般人来讲72万元奖学金确实是一笔不小的数字,在巨额的奖学金面前,有的学生可能就会放弃,但是刘丁宁不会,她最终选择,说明梦想就是“熊掌”,是金钱无法衡量的。
心中有梦,脚下有路,笑容也从容。
其次:选择大于努力,尊重自己内心的意愿做出合理的选择,人生可能会更精彩。
特别是对于高考填报志愿的学生,一定要遵循内心的意愿,做出合理的选择。不要被他人的意见所左右,做出违心的选择,否则后悔莫及。
前几天网上疯传浙大硕士生毕业三年后,放弃年薪十万的工作,再次参加高考,考上了山东中医学大学,希望能够实现自己从小就有的医学梦想。试想:如果当初报志愿时,他能够坚守梦想不妥协,那么人生就不会走弯路,不会在经历了千回百转后。又回到了起点。
第三: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高考填报志愿时,很多学生都是冲着热门专业,就业前景好的专业报考的,其实,有相当一部分学生的做法是盲目的,最好的但是不一定是最爱的,最适合自己的。
有的学生到了大学才发现所学专业不适合自己,对专业不感兴趣,不努力去学,四年之后,两手空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专业,毕业后从事自己感兴趣的工作,这才是人生最大的赢家。你说是吗?欢迎留言,欢迎评论!
高考状元放弃72万奖金,非要复读,你怎么看?
寒窗苦读无人知,一举成名天下闻,我是流子佳,专注高中学习、高考报考、大学专业等教育问题,为你解答为什么这位高考状元放弃72万奖学金而选择复读?
1、事情经过这位高考状元叫刘丁宁,来自辽宁本溪,是个胖乎乎可爱的女孩,从小就聪明伶俐,学习很好,从小学到高中成绩一直稳定在校前10名,2013年第一次参加高考,就以688分(含加分10分)夺得了辽宁省文科高校状元,全家人都非常高兴,当然她的老师也非常高兴,毕竟自己的学生考了全省第一名,这奖金,大家都懂的!
不论你考多少分,你都需要进行高考报考,可在报考时老师、父母与刘丁宁发生了矛盾,因为刘丁宁想去北大学中文,而当时香港大学发出了邀请,如果去香港大学学习中文,会得到全额奖学金72万元,经过几次争吵,刘丁宁屈服了,最后在老师和家长的帮助下填写了香港大学!
2、决心退学刘丁宁一人来到了香港大学,可这所大学并没她想象的那么好,我们可以想想当一个全省状元来到香港大学(地方性大学),发现身边都是“学渣”,你会怎么想?所以刘丁宁只在香港大学上了两个月就决定退学了,当这个消息公布网络,瞬间成了热点,大家纷纷指责刘丁宁,都想不通刘丁宁怎么会做这个决定,其实退学应该有三个原因:
(1)香港大学并没有刘丁宁想的那么好,并且它的中文系远没有北大强;
(2)南北方文化的差异、生活习惯的差异让刘丁宁不适应;
(3)刘丁宁内心活动比较复杂,自己是状元,可来到香港大学后,这里的学生大多成绩不是那么优秀,并且她一直想去北大;
再加上一个人在异地生活,所以刘丁宁很孤单,最终决定退学!
3、圆梦北大刘丁宁回到母校复读,退学的事件并没有影响她,她把所有时间扑在学习上,成绩一直名列前茅,经过9个月的复读,在2014年高考,又以666分夺得辽宁文科高考状元,也是辽宁省唯一一位学生连续两年夺得高考状元,更是全国首例,随后更是被网友评价为“彪悍的人生不需要解释”!
这一次,刘丁宁没有听从老师、没有听从父母的报考志愿建议,毫不犹豫的报考了北京大学的中文系,并被录取,圆梦北大!
2018年毕业的刘丁宁已经保送北大研究生了,为她点赞!
从刘丁宁上香港大学而选择退学再经过复读圆梦北大,从中关于高考志愿报考我们也能学习到两点知识点:
( 1)高考志愿填写家长和孩子要充分沟通
每年因为高考志愿填写,很多孩子和家长闹得不可开交,甚至大打出手,孩子想去外省大学,家长想让孩子上本省大学,孩子想上211院校王牌专业,家长只想上孩子上985院校,我们也知道家长是为了孩子好,但在填报志愿,孩子和家长一定要沟通,也要尊重孩子的决定;就像刘丁宁一样,如果第一年去了北大,就没有复读的事了!
(2)选择自己喜欢的专业和院校才是最重要的
每所院校都有自己的特色专业、王牌专业,而在高考选择专业时一定要根据自己的兴趣去选择,其次要报考自己喜欢的高校,这样高考志愿报考才会更有针对性,才不会后悔!
现在的刘丁宁已经在2018年从北大中文系毕业了,因为成绩优秀,顺利保送到北大研究生,为这位学霸点赞!
高考状元放弃72万奖金,非要复读,你怎么看?
为学国粹,放弃72万元。网友:牛气!
2013年,2014年连续两次获得辽宁省文科状元的刘丁宁,为学国粹而放弃全额奖学金72万元,被人们传为佳话。
2013年高考中,刘丁宁同学以668分(含10分的加分)获得辽宁省文科状元。在填报志愿时,在家长和老师的指导下,选择并被录取了香港大学中文系,同时,获得了全额奖学金72万元。
实际上呢,刘丁宁同学的梦想是北京大学的中文系。而家长和老师认为,一方面香港大学也是亚洲甚至在全世界都是非常非常出名大学,另一方面,读香港大学还有相当不错的高额的奖学金,同时,也能想到自己心怡的中文。
可是,当刘丁宁来到香港大学学习了两个月之后却毅然决然地放弃了高额的奖学金,放弃了继续在香港大学学习的机会,选择了回母校复读的道路。刘丁宁为什么这样做呢?- 香港大学本来就不是自己心目中的理想去处。
- 自己感觉香港大学的中文系并不是自己理想中的那么好。
- 自己怎么也没有办法继续生活学习在南方,风土人情和生活习惯都格格不入。
- 自己一定要遵循自己的梦想走下去。选择北大,北大中文系才是梦寐以求的地方。
刘丁宁的这些举动,的的确确牛气冲天!一般人想都不敢想的做法,让人刮目相看!赞叹不已!
结语:
为梦想而努力奋斗,人生无比精彩!72万元岂能困住远航者的脚步。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