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亳州第一中学8名学生为什么放弃了清华北大,带给我们什么思考和启发?

安徽亳州第一中学的8名学生他们达到了清华北大的录取标准,却选择了放弃国内这两所著名学府,而是报考了其他院校。 我们都知道清华北大被认为是国内最好的两所院校,是无数人梦寐以求的学校,而他们则在别人必选的面前做出了放弃,确实出乎很多人的想象。 这给我们深刻的启发和思考!值得我们去研究和理解!

欢迎来到“老穆说语文”问答领地,老穆将用最大的热忱和最好的回答回馈您!

老穆有话说

老穆在解析之前,先把“亳州”的读音强调一下,因为很多人不注意,会把“亳(bó)”读成“毫(háo)”你有读错过吗?

清华、北大对于任何高考生而言,无疑是第一选择,只不过由于自己的分数不够而不得不放弃!

现在,我们来做个假设,如果你的高考分数达到了清华或北大的录取分数线,你会毫不犹豫地报考清华或北大吗?

然而,安徽亳州第一中学,竟然有8名学生放弃了清华、北大,毅然决然地选择了自己喜欢的专业学校,其精神值得称赞!

咱们用亳州一中校长谢启平的话说:

“高中生已经有了明确的生涯规划意识,对于他们将要从事的职业有着冷静的思考和坚定的追求。这本身就是一件值得学校骄傲和自豪的事”

据媒体报道,这次放弃清华、北大的8名考生分别是袁梓琪、张金宇、李莎莎、郭记、陈晋、段旭、汪天翔、靳博文。

其中,袁梓琪得到了清华大学降20分录取、北京大学降5分录取的优惠,但他还是放弃了,毅然选择了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因为他爱好数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数学专业是她进高中校园时的理想目标。

张金宇喜欢的是计算机专业,通过之前的打听,觉得交通大学的计算机专业更适合自己。

(一)不用感恩母校的方式“绑架”学生——为亳州一中点赞! “在尊重学生意愿面前,学校不能为了评比、为了声誉、为了附和大众,用感恩母校的方式来‘绑架’学生填报志愿。”

虽然亳州一中为此出现了清华北大“零记录”,但校长并不后悔,咱们要为校长点赞!

在现实工作中,我们看到不少的清华、北大毕业生从事着与本专业无关的工作,我想,这就是盲目追求名校的结果。

(二)专业重要,还是名校重要?值得深思!

老穆今早看到新闻,江苏通州高级中学的丁又也同学,他的分数也够清华大学了,但他为了心中的教师梦,毅然放弃了清华大学,转而选择了华东师范大学。就连华东师范大学的院长都亲自赶过去,为他送上了录取通知书,厉害吧!

老穆认为,我们在保证学校还不错的前提下,选择适合自己的专业,更有利于将来就业!

【结束语】老穆认为,考上名牌大学固然值得称赞,但我们不能要盲目崇拜名牌大学。如果我们学生为了考上一个名牌大学而放弃自己喜欢的专业,我想,孩子是要后悔终生的!你们觉得呢?

如果您觉得不错,记得关注“老穆说语文”,并点个赞哦!

安徽亳州第一中学8名学生为什么放弃了清华北大,带给我们什么思考和启发?

安徽亳州第一中学有八名学生,放弃了北大清华的志愿填报,从他们的高考分数上来看,这八名学生的分数不占绝对优势,虽然达到了北大清华的提档录取分数线,但在专业选择方面,并不占优势,自己喜欢的专业录取分数线较高,如果选择服从专业调剂,很有可能调剂到那些冷门专业,不但自己不喜欢,而且毕业后工作也难找。如果选择不服从专业调剂,很有可能发生退档风险。

这八名学生是非常明智的,根据自己的特长爱好,选择稳妥的学校,但这些学校也和北大清华相差不大,能够喜欢自己所学的才是最重要的,这有利于人才的培养和挖掘。北大清华虽好,一方面是自己的考分可能达不到专业录取分数线的要求,担心自己退档而放弃北大清华;另一方面是担心自己被北大清华调剂到自己不喜欢的专业,虽然有北大清华的光环笼罩,但自己在学习过程中感觉到没有那么愉快,也不是自己感兴趣的专业,所以他们宁愿选择喜欢专业的学校,也没有选择北大清华。

从采访的视频上来看,全国的考生都以能够考上北大清华为自豪,亳州的这八位考生也不例外,如果他们的高考成绩顶呱呱,他们同样会优先选择北大清华。这主要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出发,并不存在对北大清华有偏见,也不能说明北大清华的社会地位在下滑,这是由考生的客观原因决定的,在主观上,他们并没有抵制北大清华。作为北大清华,也并没有什么值得反思的,他们主要是在所有考生中优中选优,以便能够培养出更优秀的人才。

安徽亳州第一中学8名学生为什么放弃了清华北大,带给我们什么思考和启发?

高考录取接近尾声,各个高中学校又在以晒录取结果的方式来向社会证明着自己的教学质量。社会最关注的就是录取几个清北学生。然后,有一个百年老校以更加特殊的方式让我们认识了它。这个学校就是安徽亳州一中,今年没有被清北录取的学生,却有八位达到清北分数线却放弃清北的学生。

据悉,亳州一中今年达线北大、清华的学生分别是:袁梓琪、张金宇、李莎莎、郭记、陈晋、段旭、汪天翔、靳博文。

袁梓琪得到了清华大学降20分录取、北京大学降5分录取的优厚待遇。这样,他在高考分数672分的基础上再加上照顾的20分后,成绩远超清华大学的录取线;张金宇高考分数683分,也超出了清华大学的录取线,且得到了清华大学相关专业的录取承诺。但是他们认为,选择清北,可能并不能满足自己的专业选择,因此,他们放弃了清北,选择更适合自己的大学。

  1. 例如,张金宇喜欢计算机专业,由于清华大学在全省只招5名学生,以自己在全省的排名,无法如愿,而其他专业自己又不感兴趣,只能放弃。
  2. 再例如,袁梓琪选择的是中科大的数学专业。就是说,中科大的数学专业比北大清华要强,所以放弃清北。
  3. 其他几名学生放弃北大、清华也都各有自己的想法。

这件事带给我们的思考是

第一,学生在报考志愿时更加理性。

一直以来,考生在报考时,一直追求名校效应,报考原则是能上985不上211,至于清北这样的顶尖名校,那便是只要够上分数就不挑专业。

然而,这八名学生在报志愿时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将来的职业发展,不盲从,理性客观的报考。这是一个好的开端,希望以后会有更多尊重自己内心意愿的学生出现。

第二,亳州一中的教育格局很大。

亳州一中没有强制学生报考清北,而是尊重和祝福学生的选择,在这一点上,体现了亳州一中宽阔的教育格局和情怀。

哪个学校不希望多几个考上清北的学生?哪个校长不希望在自己的成就上多展示几个清北学生的录取?可是,亳州一中没有用学生必须用考上名校的方式绑架学生报考,从这一点上看,亳州一中确实体现了为学生的终身成长奠基。

第三,亳州一中教会学生更多的能力。

这八名学生与众不同的地方不仅在于他们高考成绩非常好,而且在清北的光环下,他们没有迷失自己,具有极强的选择能力。我觉得,这些都是学校最值得自豪的地方。

第四,我们的教育理念应该改变了。

看到这我想,我们不仅应该改变追求名校的教育理念,更应该在整个孩子成长的各个阶段给孩子多一些尊重。因为教育的目的不是攀比上清北的数量,而是促进人的发展。

关注我,关注孩子成长,是我们共同的责任!感谢您的点赞、评论和转发!

安徽亳州第一中学8名学生为什么放弃了清华北大,带给我们什么思考和启发?

感谢“青衫李探花”的邀请,我来回答这个问题。

看到安徽亳州一中今年8名高考分数线达到清北录取线,但是并没有如人们想像的那般报考,而是选择报自己中意的大学,可能会让很多人非常吃惊,甚至有点遗憾。但是在我看来,你不应该吃惊,而是应该感慨我们的思维有些跟不上时代的发展了。

对于00年这一批年轻人来说,没有他们做不到的事,只有你想不到的。这说明在新世纪出生的这一批孩子中,他们的思维与魄力已经相比和上一代人相比,完全不被传统思维和意识所左右。就拿安徽毫州这8名高考生来讲,他们放弃清北而另选择自己中意的大学和专业,绝对是理性的,尽乎成熟的思维来思考未来。

以往全国的高考生,凡事能力超群者,大都会把目光锁定在清北上面,甚至还有极个别的考生非清北不上,不惜花多年心血复读最终圆自己的清北梦。但是今天我们看到安徽亳州这8名优秀学子,却没有这样的急功尽利思想,而是优先考虑他们自己喜欢什么专业,未来他们的职业发展方向。而当这两者思考周全时,放弃清北而另择它校就不难理解了。

盲从心理是人们普遍的意识形态的行为表现,这种盲从往往能演变成一种社会风气,包括在高考紧盯着清华名校,其实在教育界里也是一种盲从心理在不断地流行着传承着。包括很多高中学校教师,都在拿考清北来作为激励学生的目标。包括最近几年衡水中学和毛坦厂中学,几乎吸引了全国家长的目光,他们对外宣传的噱头恰是每年有多少学生考进了清北,有多少学生进了双一流重点大学。

放弃盲从,回归理性,对很多家长来说做不到,但是对于安徽亳州一中8名优秀学子他们做到了。如此说来,从他们的选择上面,让我得到最大的启发便是:做最优秀的自己,绝不重复走别人走过的路!

安徽亳州第一中学8名学生为什么放弃了清华北大,带给我们什么思考和启发?

恍恍惚惚中,有一种错觉:放弃清北,仿佛成了今年高考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上海同学严一粟同学,高考618分,放弃了高高在上的清北,却去了天寒地冻的哈工大。江苏通州丁又也同学,放弃了清华,去了华东师范大学。更为夸张的是,安徽亳州一中八名同学,在录取线过线的情况下,集体放弃了清北,而选择了自己更合适的专业和学校。

面对八人组团式的放弃清北这种怪现象,我们应该怎么看呢?

第一,这件事情离不开学校的支持与鼓励,还有家长的理解,以及学生自己的追求。亳州一中校长谢启平曾经说过:“高中生已经有了明确的生涯规划意识,对于他们将要从事的职业有着冷静的思考和坚定的追求。这本身就是一件值得学校骄傲和自豪的事”

正如明智的校长所言,学校虽然损失了八份清华北大的录取通知书,但是这些孩子们找到了自己想要的专业,到了自己想要的学校。这是一种相当务实、相当理智的行为。因为他们没有沉醉于清华北大的名校光环,而是立足于学生的兴趣和将来就业的前景。这是真正的为学生负责。

第二、为什么放弃清北,成为今年的一种时尚?

毋庸置疑,在我们这个注重科举考试、注重学历出身的国度,清华北大俨然就是双峰并峙的独角兽,他们垄断了全国最优质生源。可是在近些年来,一些高分考生,纷纷放弃这样别致的名校光环,而选择自己更适合的专业。

他们更是把自己的前景,放在了名校的光环之上。这样的行为,我们应该鼓励。这不仅仅是情怀,这是务实,这是理智,这是可持续的长久发展。

第三、如果我们的孩子,将来有一天也面临这样的选择,我们会支持孩子怎么做呢?

安徽亳州一中八名考生,在录取分数线过线的情况下,放进清北,这其实是一个伪命题。因为在他们填报志愿的时候,清华北大的录取分数线还没有出来。这八名同学,超越清北的录取分数线,也只是在录取工作结束之后的一种总结。

其实更形象的说法就是,这八名同学在录取之前,只是有可能进入清北,而不一定能选到自己最钟意的专业。或者说,自己最钟意的专业,清北并非最强。比如选择其中两位同学就选择了交大计算机系和中科大。十几年后,我们的孩子也面临高考,也面临这样的情况。我们会支持孩子怎么做呢?

结束语:明校的光环很耀眼,学生的情怀很浪漫。在高考这个百万大军独木桥式的竞争中,志愿的填报,关乎了学生的未来和一切。能够看到这么多的学生,能发自内心的追求自己想要的东西,又能务实的选择最适合自己的学校和专业。我们感到中国的教育越来越有希望,这些孩子也很好地践行了选择大于于努力、里子用于面子的重要性。

天高任鸟飞,海阔凭鱼跃。这些务实理智的孩子们,值得拥有更好的未来。

安徽亳州第一中学8名学生为什么放弃了清华北大,带给我们什么思考和启发?

安徽亳州8名学生放弃清华北大,不慕虚名,为了自己心仪的专业选择放弃清华北大这样顶极国内顶级名校,是学校的开明,家长的务实,学生的明智.用亳州一中校长谢启平的话说:

“高中生已经有了明确的生涯规划意识,对于他们将要从事的职业有着冷静的思考和坚定的追求。这本身就是一件值得学校骄傲和自豪的事”

清华北大是众多学子梦寐以求的高等学府,也是社会评价学校教学质量最看重的指标。清华北大自带的光环足以让一个学生、一个家庭、一所学校在当地引发舆论的关注。亳州一中这8名学生能够如此“对于将来从事的职业有着冷静的思考和坚定的追求”,真是令人感到欣慰和骄傲的事情。正像有一位学者评说的那样:“中国越多这样有情怀、有理想、有追求、有抱负,不迷信清北的孩子,就越有希望!”

安徽亳州一中这8名今年高考成绩全都超两校的录取分数线的同学是:袁梓琪、张金宇、李莎莎、郭记、陈晋、段旭、汪天翔、靳博文。

从媒体报道中得知,张金宇同学喜欢计算机专业,他本来也打算报考清华大学计算机系的,但是清华大学在安徽只招收5名学生,如果自己报考清华大学,那么志愿很难如愿,于是他选择了放弃,而转报计算机专业同样出色的上海交通大学。

袁梓琪高考取得了672分的高分,高考前,他参加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夏令营,手握清华大学20分的加分,北京大学5分的加分。但是袁梓琪放弃了清华北大,进了自己在进入高中就梦寐以求的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数学专业。

有钱任性,有分同样可以任性。这些学霸们有着比同龄人早熟的心理,他们进入高中就开始发愤图强,努力拼搏,他们考出了高分才有选择的主动权,才能选择自己心仪的院校,将来从事自己喜欢的职业。

长安某大学招生办主任说:现大学校园里有将近70%的学生选择了自己不喜欢的专业,毕业之后,将来有大部分人从事自己不喜欢的职业,过着一种得过且过、生不如死的生活,这是教育的极大浪费,也是教育最大的悲哀。这些学霸们无疑是幸运的,努力学习,考取高分,听从内心的呼唤,为将来的幸福开辟一条坦途,祝贺他们!

我是青衫李探花,专注教育,用心回答教育问题,如果觉得对你有帮助,欢迎关注。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