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俩9岁娃送快递为重病孩子募捐,放假至今坚持了20多天,怎么样培养孩子这样的坚持力呢?
欢迎来到“老穆说语文”问答领地,老穆将用最大的热忱和最好的回答回馈您!
老穆有话说是什么让这俩孩子在大夏天免费为他人送快递呢?
是什么让这俩孩子坚持了20多天且还要继续坚持下去呢?
老穆认为,是“爱”的力量让他俩这样做的!
这种“爱”,是纯净的友谊之爱,更是心中那份无私的爱!
(一)同学有难,必倾心相助!患者名叫郑晟睿,今年8岁,在今年六月份被确诊为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目前在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接受治疗。
郑晟睿原本就家境贫寒,全家收入只靠父亲一人打工维持,自从孩子生病后,生活更是困难,高昂的医疗费用让他们一家陷入了更大的困境中……
这件事很快在学校传开了,自然也传到了孔卓兮和刘宸宇这两位小朋友的耳中,于是一场爱的计划开始了……
在孔卓兮父亲的建议下,他俩做起了快递员,而且是免费的,只是为了见到业主时,讲述同学的不幸遭遇,希望他们能积极伸出援助之手!
“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20多天的努力,终于筹到了760元善款!
他俩的事迹自从被大量媒体报道后,引起了人们的关注,一公益组织奖励了他俩5000元,他俩也表示,要把这钱全部捐给患病同学!
不点赞这样的行为,那还点赞什么呢?
(二)爱,让孩子学会坚持!孩子良好的家庭教育,让他们懂得“爱”的珍贵!“爱”的伟大!“爱”的无私!
为了心中的“爱”,哪怕付出再多,哪怕坚持再久,也愿意!
没有遇到此事之前,在夏天,想必俩孩子是不愿意出来挨“晒”的,但当他们得知同学得了重病后,是无私的“爱”,让他们坚持这么做!再苦再累也愿意!
(三)父母不宠溺孩子,适当地让孩子接受挫折教育,并学会适时鼓励孩子,如此这般,必能培养孩子的“坚持力”!比如让孩子钓鱼,倘若孩子娇生惯养,必定不愿意晒太阳,所以孩子不会钓鱼!
倘若父母平时能够正确引导孩子,让孩子愿意接受烈日,如此这般,孩子也就愿意钓鱼了。
孩子短时间内如果钓不到鱼,往往就会失去耐心,不愿意坚持。这个时候,倘若我们的父母能够及时鼓励孩子,我想,孩子还是愿意坚持的!
钓鱼如此,其它事也一样!
【结束语】坚持做一件事情,很容易!但一辈子坚持做一件事就难了!你们觉得呢?
如果您觉得不错,记得关注“老穆说语文”,并点个赞哦!
合肥俩9岁娃送快递为重病孩子募捐,放假至今坚持了20多天,怎么样培养孩子这样的坚持力呢?
弘扬正能量,传播正能量,让爱心之花更芬芳。看到才九岁的两个“快递娃”顶着烈日酷暑,心中只为身患重病的同学募捐而免费送快递时,真的非常为他们而感动。像他们这么大的孩子何止千千万,但是心怀浓浓爱心,一心想着帮助别人者,却并不多见。因为很多同龄人还在尽情享受着父母提供的阴凉夏日呢。
爱的教育,是孩子健康成长必不可少的内容,哪位家长重视了将会让孩子受益终身。在家庭教育普遍不被重视的今天,像合肥的孔卓兮和刘宸宇两位同学的父母,却把爱的教育落到了实处。当他们发现自己孩子对身患生病的同学充满同情时,便想着让他们把同情心转化为实实在在的爱心。通过支持孩子做免费送快递活动,自己去募捐。尽管两个孩子所得募捐款项并不多,但是已经坚持了20多天。可见两个小朋友已经初显毅力,相信他们会坚持做完这个暑假。
免费送快递奉献自己的爱心,两个“快递娃”合理安排时间,并未耽误到其他的事。最难能可贵的是,孔卓兮和刘宸宇这两个小伙伴,他们能够自觉安排好每天的学习时间和休息时间。每天中午都和其他快递员一样,在完成快递筛选、电话沟通和快递出库登记手续后,把每个快递送上门,给每一位叔叔阿姨、爷爷奶奶认真讲同学郑晟睿患病的故事。我相信每一位收到快递的业主都会被这两个“快递娃”所感动,都愿意或多或少满足两个孩子的心愿。
很多家长可能会为两个“快递娃”担心,他们做这件事时安全吗?家长舍得吗?请关心这两个孩子的朋友们放心,两个“快递娃”孔卓兮和刘宸宇工作地点,就在他们小区的大门口,并不需要走多远。而身为家长必会对两个孩子进行各项安全教育,让孩子知道如何规避风险。从安全角度来讲,应该能得到良好的保障,而快递站也会对两个孩子进行送快递的基本流程培训。至于家长舍得吗?仅从两个孩子坚持免费送快递20多天来看,当然是非常支持孩子这样做,因为他们看到了两个孩子坚持做这件时所受到的锻炼,绝不是通过看几本书,对孩子进行简单说教所能媲美的。
结束语:爱的教育,从孔卓兮和刘宸宇身上得到了极好的体现,懂教育的家长才会敢于让孩子去尝试。通过孩子们自己坚持做爱心行动,不断地为实现自己的小目标而努力。这种教育孩子的方式绝对值得学习。从两个孩子身上,也让我们很多大人颇为感慨,当我们拥有爱心时,该怎样去奉献爱心?唯有实实在在做点爱心之举,或许才是真正爱的行动。
合肥俩9岁娃送快递为重病孩子募捐,放假至今坚持了20多天,怎么样培养孩子这样的坚持力呢?
这俩孩子真不错,赞!
其实,他们与患重型再生障碍贫血病的郑晟睿同学之前并不认识,但郑同学家境贫困,全家仅靠父亲一人打工维持生活,面对突如其来的灾难,这个家庭根本无力承受。俩孩子了解到这个情况后,非常同情,决定用实际行动给予他们帮助。
孔卓兮的爸爸给俩孩子出了个主意,当小快递员,可以接触到很多人,向他们募捐,应该能筹到一些钱。
孔爸爸认为,家长直接捐款当然也可以,但让孩子们通过自己的努力筹集善款更有意义。
开快递驿站的张磊听了俩孩子的想法后,非常支持。于是,每天下午,孔卓兮和刘宸宇都先来驿站,取了快递,按照地址给业主们送去。每到一家,俩孩子都会向业主们讲郑同学的不幸,业主们捐出的每一块钱,俩孩子都认真地登记在一个本子上。
这个炎热的暑假里,孔卓兮和刘宸宇已当了二十多天小快递员,筹集到善款760元。
此事被媒体报道后,一家公益组织对孔卓兮和刘宸宇进行了表彰,并奖励他们5000元。俩孩子说,希望把这笔钱也捐给患病的郑同学。
公众对他们的爱心点赞的同时,也为俩孩子在炎热的暑假,坚持做二十多天快递员感到惊讶。对两个八九岁的孩子来说,这需要非常大的恒心和毅力。联想到自家孩子,坚持每天按时做作业都非常困难,更不要说如此辛苦奔波筹集善款了。
那么,该如何培养孩子的恒心和毅力呢?恒心和毅力是一种品质,需要一个较长的过程来养成,不可能一蹴而就。家长必须掌握一定的方法,有意识地在生活中的每个细节,都注意培养孩子这方面的品质。家长应做的是:
1、确立目标。
要给孩子一个明确的目标。这俩孩子的目标很明确,为患病的郑同学筹集医疗费。有目标,才可能坚持到底。迁移到其他方面,如学游泳,必须学会哪几种泳姿、必须游多远,目标要清晰。目标是坚持的前提,没有目标,就会得过且过,随心所欲,很容易放弃。
2、制订好计划。
合理的计划,是坚持下去的保证。将困难的任务分解,一步步达成,既能收获阶段成就感,也有助于建立自信。同时,有了计划,就不会打乱仗。很多孩子面对三本厚厚的暑假作业,立即产生畏难情绪,如果和他一起制订一个计划,每天完成3页,他就会觉得其实很容易。
3、培养责任感。
比较小的孩子,总希望从父母那里获得帮助。做家庭作业的时候,没有家长辅导,就不愿意做。这也是很多家长痛苦的根源。家庭作业是孩子的作业,不是家长的作业,家长一定要明白这点。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要从小培养孩子的责任感。只有孩子觉得,这是自己的事,没做好,一定会承担后果,才不会事事依赖父母。
家长不可能每天有时间辅导孩子做作业,如果不培养孩子的责任感,经常越殂代庖,孩子就不可能养成坚持的品质,做事没有恒心和毅力,喜欢找借口放弃。
4、激发兴趣。
兴趣是坚持的动力。孩子们玩手机电脑游戏,不需要人监督也会持续地玩下去,甚至沉迷其中。原因很简单,因为他们对游戏感兴趣。
如果我们希望孩子坚持做什么事,在可能的情况下,尽量激发其兴趣。所谓寓教于乐,就是这个意思。
5、树立榜样。
那些有恒心和毅力的人,后来怎样了。多给孩子讲这样的故事、人物事迹。最在现实生活中,给孩子找一个榜样,找一个做事能坚持的人,效果更好。家长尤其要以身作则,做一个有恒心的人。所谓“有其父必有其子”,不仅仅是强调遗传的力量,更强调家长对孩子潜移默化的影响。
6、组织竞争。
这种方法在现实生活中应用比较普遍。比如我去年参加一个“万步有约”的活动,每天要上传计步器成绩,自己的排名在什么位置一目了然。最终我坚持连续一百天,每天行走一万步,这个结果令我惊讶。如果没有组织竞争,没有外部力量的约束,我想很难坚持下去。
7、与人合作。
合作不但可以互相激励,也可以互相监督。孔卓兮和刘宸宇这俩孩子,能坚持送二十多天快递,除了自身比较有毅力,有合作伙伴,也是重要因素。
站在孩子的立场,家长应该帮助他们做到:1、建立自信。
没有自信的孩子,面对一个较困难的任务,第一反应肯定是逃避、退缩。家长应帮助孩子建立自信。虽然自信心强弱与遗传有关,但后天的培养同样重要。多给予孩子肯定,教给他们减小困难的方法(如分解任务法),带孩子参加各种社交场合等。
2、立即行动。
拖延症是恒心与毅力的天敌。有些事看起来很艰难,但只要立即去做,事实比想象中要容易一些。写作文(写文章)这件事最典型。我经常这样:面对一个题目,觉得无从下笔,于是反复拖延,以没有思路灵感为借口,结果最终不了了之。
反之这样做:任务来了,立即坐到电脑前,写下题目与开头,文字自然就会流淌出来。
世事皆如此。制订好了坚持每天万步走的计划,碰到下雨天,说,这是不可抗力,于是原谅了自己,也就放弃了坚持。其实,下雨天,可以打伞走,可以跑步机上走,实在不行,就在客厅兜圈子也可以。
立即行动,是培养恒心与毅力的秘诀。
3、形成习惯。
习惯的力量比意志更强大,这点可能很多人没意识到。试想一下,如果你每天刷牙都需要意志力参与,将会多么痛苦。事实上,我们很多每天坚持在做的事,都是习惯的力量在驱使,这才使得它没那么困难。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是培养恒心的最好方法。
4、学会自我监督。
如果孩子读高年级了,一定要教给孩子自我监督的方法。比如,在制订的计划中,设计按时检查进度的环节。如果任务没有按进度完成,要孩子一起分析,问题出在哪儿。孩子终要长大,离开父母的怀抱,一切的风雨,都将自己面对。教孩子学会自我监督,是培养恒心和毅力的重要方法。善于自我监督,才能成长为一个高度自律的人。
合肥俩9岁娃送快递为重病孩子募捐,放假至今坚持了20多天,怎么样培养孩子这样的坚持力呢?
两个孩子的举动让我们很感动,而且重要的是他们坚持下来了。
这其中也与父母的教育有关,从这件事情上,我们看到了孩子身上的优点:助人为乐、坚持、韧性、会想办法
一、家长的一言一行都会直接的影响孩子看得出来,两个孩子的父母也很善良,这也是给孩子最好的财富。
罗素说过在一切道德品质中,善良的本性在世界上上最需要的。当我还是给孩子的时候,每天放学都陪妈妈去买菜,菜市场有个老爷爷有很多自己家种的蔬菜,样子不好看而且只有几颗。
妈妈买菜都会先在他那买点菜,再去其他摊位买。
记得我问过妈妈:"为什么买他的菜啊,又丑又小。"妈妈说:"他多不容易啊,那么老了,一大早去摘菜挑到这来卖,一坐就是一整天。我们买一点,他早点卖完就能回家吖。"
那一刻我觉得妈妈好伟大,同时我也开始学会观察:身边有哪些人需要帮助,而我怎么样可以帮助别人。
感谢妈妈,让我学会了真心帮助需要帮助的人,也结识了很多好朋友,同时发现了生活的真谛。
二、遇事不退缩,下定决心的事情会把它做好努力大人都很难学会坚持,何况是小孩子,毕竟偷懒比较舒服。
一开始说出自己帮忙送快递攒钱可能只是一时的雄心壮志,当面对炎炎烈日还有繁重的包裹时,退缩也是在所难免的。
但是合肥两个九岁的孩子却坚持下来了。
在过去的成长历程中,他们肯定已经克服困难学会了坚持,这需要多大的毅力又是多么难能可贵啊。
演员胡可的微博上记录的儿子安吉学钢琴的过程,有一段时间安吉很排斥弹钢琴,哭着发脾气嘟起小嘴巴。
但是哭过之后他搽干眼泪继续练习,慢慢的安吉也尝到了钢琴的乐趣开始热爱了。
不是每一件事都一帆风顺,重要的是遇到困难我们要怎么去克服它。
三、父母主动放手,孩子主动成长意大利幼儿教育家蒙特梭利认为,每个孩子一出生,天然就有一个精神胚胎。
每一个孩子都是独立的个体,无论父母放手与否,孩子终归会长大成人,与其养一个“巨婴”,不如父母主动放手,培养一个独立自主的成人。
在小视频《巨婴》中,已经成人的儿子,衣服要妈妈穿,吃饭要妈妈喂,想要什么东西,父母立马买回来送到手上。
然而在爸爸过世以后,妈妈再也满足不了儿子的要求,最后妈妈掏出肾脏给儿子换玩具,儿子也因为无法养活自己,而再次钻进妈妈的肚子里。
虽然视频内容有点儿超现实,但是却折射出现实中很多父母舍不得放手带来的恶果,因为父母庇护不了孩子一辈子,父母的不放手对孩子来说,是害不是爱。
美国心理学家斯考特.派克认为,懂得分离的爱才是“真爱”。
因为父母必须主动与孩子分离,这样才能促进孩子的人格成长,并让他最终成为一个有独立人格的人。
父母首先要有主动与孩子分离的意识,才能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逐渐培养孩子独立的能力,让孩子更有胆量独立。
就像孙瑞雪在《爱与自由》中说的那样,爱是孩子独立的前提,独立是孩子被爱的结果。
父母都是爱孩子的,都希望孩子平安健康快乐,那么就从此刻开始,培养孩子学会独立,然后慢慢放手吧,让他飞向属于他自己的天空!
【因为是麻麻】八年幼教一线工作者,家有两岁萌娃小久久。我手写我心,育儿路上你并不孤单,欢迎关注!合肥俩9岁娃送快递为重病孩子募捐,放假至今坚持了20多天,怎么样培养孩子这样的坚持力呢?
“小小快递员”,一个叫做孔卓兮,今年九岁;一个叫做刘宸宇,今年十岁;他们是望湖小学洞庭湖路校区的小学生。
目前孩子们已经积累了760元善款。两个孩子每天都一笔一划仔细把每笔善款登记下来,记录善款的文件夹里已经写满了捐赠者的名字。
在这个社会对“爱心”这个词渐渐麻木的时候,孩子未泯的童心里那份真诚的爱心,显得弥足珍贵。
当越来越多的行乞变成了对路人同情心的欺骗,当扶老人去医院反被讹,当邻里之间没有了相互的往来,爱在社会上的流动似乎变得越来越困难。
然而,在这炎炎夏日,大家都躲在空调房里吹着冷风的时候,有两个孩子却被名为“爱”的动力推动着。他们没有惧怕炎热、也没有害怕被人拒绝,快递一家一家地送,善款一点一点的攒,故事一次一次地讲,他们的心愿就是患重病的同学能够有足够的钱来治疗疾病。
回想儿时,也曾见到路边乞讨的老人就轻轻在他面前的碗里放下几枚硬币,只是欺骗的事听多了,好像见到这些行乞的人们,就不再那么有同情心了。
孩子有时像我们的一面镜子,让我们看到自己的狭隘、冷漠。我相信这两个孩子的背后,一定有充满爱的家庭的支持,也希望越来越多的“爱”从我们家里而出,流向社会的大河。
欢迎关注“暖遇亲子关系社区”专注于研究25岁前家庭教育、亲子关系对人一生的影响。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