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树2名教师有偿补课被处分,交流到农村3年,取消一切福利及班主任资格,你怎么看?
欢迎来到“老穆说语文”问答领地,老穆将用最大的热忱和最好的回答回馈您!
老穆有话说老穆查看了相关新闻报道,榆树市这两名老师因为“违规办班补课”,受到了教育局的严惩!处罚如下:
两人给予行政记过处分;2019年度考核为不合格,取消当年薪级工资晋升资格和十三个月绩效工资分配资格。在今后岗位聘任及职称评聘中,同等条件下,次序排后;撤销所得的各项教育教学荣誉称号。交流到农村学校,交流时间为三年整,交流期满后不允许回到原学校工作,三年内不得担任班主任职务。老穆认为,在这份处罚决定中,将这两名老师“交流到农村学校”这一项处罚决定具有争议性,引起了人们的热议。
(一)为什么犯错的教师就要交流到“农村学校”呢?诚然,农村学校与城里学校相比,教学资源比较落后,教学环境比较落后,但是,这并不代表农村学校就没有一颗“向善、向好”之心。
倘若将“师德败坏”之人送到农村学校,这是什么意思呢?让他们接受农村再教育?
(二)或许,教育局将他俩交流到农村学校,是这样想的:【1】让他们体会到农村老师的不容易,让他俩明白什么叫做“身在福中不知福”。
【2】他俩尽管犯错了,但是教学水平还在,倘若农村学校能利用好这一点,或许对教学提高有很大的帮助作用。
【3】让他俩知道原先的工资待遇要比农村学校老师好很多,是他俩不珍惜!谁之过?
【4】将他俩交流到农村学校,他俩的居住环境、生活质量、家庭交流等方面都会受到一定影响,更能让其意识到错误的严重性!
(三)教育部门及学校,三令五申,不允许在职老师有偿补课,可他俩还“顶风作案”,目无纪法,将他们交流到农村学校,能起到震慑作用,让其他老师不敢再犯同样的错误。【结束语】老穆建议,教育局在做出这一决定之前,最好能够解释清楚,为何要“交流到农村学校”?有何目的?否则,会引起人们的误解,有农村学校低城市学校一等之嫌。你们觉得呢?
如果您觉得不错,记得关注“老穆说语文”,并点个赞哦!
榆树2名教师有偿补课被处分,交流到农村3年,取消一切福利及班主任资格,你怎么看?
作为一名工龄20多年的语文老师,当班主任,忽然觉得当班主任,在农村教书似乎变成了一种荣幸。这样不痛不痒的处分对城里那些有偿补课的老师有什么意义呢?
1.交流到农村学校3年。
到农村学校3年,还会领农村老师补助吗?反正3年之后,又可以回到城里,甚至还可以继续有偿补课。
到农村学校交流,是什么样的农村学校,是边远农村,还是城市周边?这应该是有讲究的哟!
2.取消班主任资格。
我就是一名农村学校的班主任。说实话,如果不是因为评职称必须要有班主任经历,真没几个老师愿当。小学一至四年级稍微好一些,不上早晚自习,孩子重在养成习惯,工作时间没那么长,事情也没那么多。
如果是五六年级和初中,有早晚自习,每天早上六点多到校,要检查学生 清洁卫生,每天中午要陪学生午休,晚上还要清点学生人数,回到家就是10点了。
另外班主任要负责指导学生报板报,手抄报,演讲,排练等,必须要是全能人才;填各种表册,还有班主任工作手册,班务工作日志;在管理学生时也会有很多偶发事件,调皮学生随时都跟你斗智斗勇;还有什么安全平台授课,什么班会课。最主要的是班主任津贴低得可怜,一学期顶多1000。
所以,如果可以不当班主任最好不当,免得死很多脑细胞。取消班主任资格更有利于老师利用课余时间好好提高自己,等到三年之后隆重回归,甚至到更好的学校。
3.取消一切福利。
这个提法很模糊,一切福利,老师有什么特殊福利吗?除了我刚才提到的农村老师补贴,绩效本也不高,一学期就是3000左右。
对于老师有偿补课应该严惩不贷,不能让老师觉得即使补课也没什么。另外在处分老师时,还是应该考虑农村老师的感受,不要让他们觉得低人一等,觉得农村真的就是边疆,就是发配城里老师的地方。
我是语文教育杨柳依依,关注教育,关注孩子的健康成长!
榆树2名教师有偿补课被处分,交流到农村3年,取消一切福利及班主任资格,你怎么看?
对老师有偿补课被处分我是非常赞同的,毕竟这是规定,而且是明令禁止的,不是针对某一位老师的,但是交流到农村3年我觉得有点不合适,这是对农村学生的一种不负责任,农村老师也是“躺着中枪”。
农村和城市教育资源本来就不公平,农村学校硬件设施不如城市学校,老师配置也不如城市学校,年轻老师不愿去农村任教,有能力的老师更愿意去城市上课,在现有高考制度下这本来就是对农村学生的一种不公平,现在又将在农村任教作为对老师的一种处分,可见农村的学生苦,农村的老师也苦啊。
所以说,对于老师有偿补课,取消一切福利及班主任资格这点我赞同,但是交流到农村3年我认为不合适。如果要求被处分的老师在农村学校任教,必须教出点成绩才能回来,可能是个不错的办法。
榆树2名教师有偿补课被处分,交流到农村3年,取消一切福利及班主任资格,你怎么看?
看到榆树市教育局这份对违规办班2位教师的处分决定:交流到农村学校3年、3年内不得担任班主任、取消一切福利,我和我的小伙伴们都惊呆了,随后发出杠铃一样的笑声!
日前网上重庆一宝时捷女大骂奇瑞车为“叫花子车”,让奇瑞车主躺着“中枪”,受尽网友奚落、调侃,即使喝瓶云南白药都无法愈合心灵的创伤。没有想到,榆树市教育局对2位违规补课的教师处分决定——交流到农村学校3年,让广大农村教师也躺着“中枪”了!
农村教师调纷纷调侃:“我们身在农村,也就是说一直无罪在受处罚!”“交流到农村学校是处罚?这是什么逻辑?对农村学校歧视吗?”这是对农村学校教师赤裸裸的歧视啊!这也是农村学校教师“招不来、留不住”的根本原因。在农村学校任教,看来都是具有“先天原罪”之人,他们在那儿工作不是为了教书育人,而是为了赎罪!当然遭到网友调侃的不止这一项,还有一条,取消这2名教师一切福利!教师擅长反思,对照“福利”二字,立即展开反思,反思的结果,就是教师有福利吗?
在世人的眼中,教师最大的福利莫过于超过3个月的寒暑假。这个福利如何取消呢?这2名教师利用寒暑假补课,自己不是把自己的福利取消了吗?而榆林市教育局停止了他们这种行为,不是又恢复了他们的福利吗?这真是前后矛盾。
再次,就是剥夺3年班主任资格!在我印象中,教师是弱势群体,高危职业,而班主任首当其冲。不被安排做班主任都会如释重负,怎么班主任现在也变得如此热门了!到了农村中学,这2位老师能力突出,学校是否可以安排他们做中层领导,或者校级领导呢?
教师有偿补课的确属于违规,可是榆树市教育局这份处分决定太过不严肃,太过草率,简直把处分决定视同儿戏,如何服众哦!我是青衫李探花,专注教育,用心回答教育问题,如果觉得对你有帮助,欢迎关注。榆树2名教师有偿补课被处分,交流到农村3年,取消一切福利及班主任资格,你怎么看?
对于这个处分,我完全不同意!凭什么“发配”农村?师德不好的老师,就应该“发配”到农村?口口声声说的提高农村教师地位呢?
【事件来龙去脉】
2019年7月24日,吉林省榆树市教育局接到群众举报,本地一中教师李某某违规办班补课,经查实,举报属实,给予李某某以下处分:
交流到农村学校3年、3年内不得担任班主任、取消一切福利。
【赢在高三观点】
这本是一件普通的教师违规补课被处分事件,只是这处分的内容,让人看不懂。
第一,凭什么师德差的学校要去农村任教?
这不等于告诉大家,农村学校都是师德差的老师哪?事实上,农村教师不仅条件恶劣,而且根本没有违规补课的可能,不仅如此,他们还可能免费给学生补课,免费帮没空的家长看孩子,怎么就能和这样师德败坏的老师混为一谈了?
第二,不当班主任,是处罚吗?
现在还有几个人想当班主任?班主任,待遇低,责任大。很多人是被逼无奈才当班主任的。我听说有个老师,和校长关系非常好,学校没人愿意当班主任,校长求他,他没办法才去当。但是,收入确实太低了,他就想办法摆脱班主任工作,打骂学生被家长告到教体局,教体局责令校长立马解除他的班主任职务,他就如愿以偿了,然后每天放学后,去学校门口搞出租接送学生,收入比当老师的工资都高,更不要说那60元的班主任费了。
虽然我们不能认可这位老师的做法,但是也体现出了班主任的无奈。
三、取消一切福利?老师有多少福利?
老师群体大,很多别的单位有的福利,老师一律没有,在现在的情况下,老师没有课时费,没有加班费,没有节假日福利,我不知道老师还有什么福利?这种做法,对老师震慑作用大吗?
这里,我们不去讨论禁止有偿家教的做法是否合理,但是既然上级部门三令五申禁止的事情,你为了自己的经济利益去做了,还会影响单位其他人的利益,这种自私自利,唯利是图的做法,就是有违师德的,就应该受到处罚,只是这个处罚的内容,我不敢苟同,大家看呢?
我是“赢在高三”,专注教育,用心解答教育问题,欢迎关注?
榆树2名教师有偿补课被处分,交流到农村3年,取消一切福利及班主任资格,你怎么看?
榆树的这2名老师属于调皮捣蛋类型的老师,教育部三令五申强调,严禁在职教师违规补课,每所学校都在大会小会上组织老师学习教育部的文件精神,不准有偿补课,而且还签订了严禁有偿补课责任承诺书,这两位老师偏要"顶风作案",违规为学生提供补课服务,他们的行为违反了师德师风建设的有关规定,受到处分是咎由自取。
从处分的内容上来看,把他们交流到农村学校去任教三年,取消一切福利及班主任资格,这个挠痒痒似的处理决定略显偏轻,取消班主任资格应当不属于处分,更像一种工作安排,现在有很多老师都不愿意当班主任,取消他的班主任资格,他还求之不得。但取消他们的一切福利待遇,到底是指哪些待遇呢?老师不像公务员那样有很多福利待遇,现在的老师基本上没有什么福利了,取不取消差别都不大。但如果停发他的奖励性绩效,还能够对其他老师起到警示作用。
至于把他们交流到农村学校去任教三年,那么三年以后,他们是不是还能够回到原来的那所学校呢?老师的交流也是一种正常的工作安排,城里学校的老师在没有违纪的情况下,也可以交流到农村学校去任教,交流期满,他们又回到了自己的学校。
我孩子读小学时的班主任,也是利用假期时间在自己家里办起了补习班,全班50多位同学,就有30位学生在她家里参加补习,而且收费也不便宜,刚开始的时候,老师还认真讲课外的一些知识,家长没有什么怨言。后来,她采用保姆式的补课方式,每次补课,她都给学生发一套试卷,让学生在她那儿完成作业,学生回家向家长说了情况后,家长不满意班主任的这种补课方式,于是就把班主任违规补课的情况向教育主管部门反映。
教育局经过走访调查,认定该位老师存在违规补课行为,并对老师进行了严肃处理,把她调到了离城区较远的农村学校任教(这不是交流),清退了违规收受的补课费,并停发了当年的奖励性绩效工资。教育局组织全区的所有教职工认真学习教育部的"禁补令",并在全区通报了这位老师的违规补课行为和处理决定。要求全体教师举一反三,引以为戒,不断加强师德师风建设,要做到有令必行,有禁必止。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