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启发孩子写作文的兴趣呢,具体做法是?
欢迎来到“老穆说语文”问答领地,老穆将用最大的热忱和最好的回答来回馈您!
老穆有话说作为学生,对作文往往充满“恐惧”心理,倘若要让孩子们喜欢上写作文,老穆觉得,可能性不太大!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让孩子不再畏惧写作文。
老穆在解析之前,先问大家一个问题:孩子们为什么会害怕写作文呢?
同学们,朋友们,你们想到了哪些?接下来,穆老师说说自己的观点。
【1】所写字数多、花费时间长
我们都知道,写作文动辄300—800字左右,即便是抄作文,也是需要一定时间的,更何况还要自己去构思、去叙写。
【2】绞尽脑汁去思考、还不一定能写出来。
【3】自己都觉得写得差,很容易失去写作信心。
【4】写出来的“拙作”还要接受老师的批改与评判,心理上容易有阴影,害怕被老师批评。
【5】其它外界环境的影响
那么,我们该如何启发孩子的写作兴趣呢?老穆不再过多的讲理论知识,而是通过实际写作的方式,为大家解析,感兴趣的同学可以接着往下看。
启发学生写作兴趣的方法有很多,老穆就教大家一招——观察拓展延伸法。
第一步:先从生活中随便挑选一个“物”作为观察的对象。
我们就拿今年江西中考作文《钥匙》来作为示范吧!
第二步:让孩子认真观察该钥匙,并借助开头技巧,用语言表述出来。
当学生观察完以后,我们可以利用“设置悬念法”,写出作文开头。如下:
【老穆原创】我的文具盒里一直摆放着一把钥匙,它通体暗黄,很不起眼,但它对我来说,却有着特殊意义。(到底是什么特殊意义呢?引起大家思考)
第三步:将“钥匙”和生活中的“人”建立联系。
老穆建议将“外公外婆或爷爷奶奶”和“钥匙”联系起来,或许更能打动人。
第四步:通过“一种表现手法”,将人、事、物串联起来。
老穆就用“欲扬先抑”的手法为大家展示,如下:
【先抑部分】
有一年暑假,妈妈送我到外婆家住一段时间,我欣然接受了……
外婆年纪大了,而且记性不好,总是忘带钥匙,我被她锁在外面好几次,这让我很生气,于是就偷偷配了一把钥匙……
【后扬部分】
再后来,我上了初中,就很少去外婆家了……
上个月,外婆病了,一连几天没怎么吃饭,妈妈很焦急,于是就带着我去看望外婆,当我看到外婆的那一刻,眼睛一红、鼻子一酸,眼泪哗哗直流,她,真的老了,也瘦了很多,不再像以前那样硬朗了······
我看见外婆的左手上系着一把钥匙,那分明就是大门的钥匙······
听舅妈说,外婆怕我不高兴,于是就把钥匙系在手上,我听完后,赶紧找个理由离开,任凭泪水往下流······
第五步:用首尾呼应的手法写文章结尾,并升华文章情感。
【老穆原创】听舅妈说,外婆的病好些了,这让我很欣慰······我忍不住再次打开文具盒,望着那把钥匙,我突然意识到,这不就是打开幸福的那把钥匙吗?
观察拓展延伸法:观察某物(钥匙)——建立联系(外婆)——用手法写事件——升华情感
亲爱的同学们、朋友们,你们明白了吗?加油哦!
如果您觉得不错,记得关注“老穆说语文”,并点个赞哦!
怎样启发孩子写作文的兴趣呢,具体做法是?
教孩子作文是令家长、教师都头痛的事。说实话,我读了十几年的书,最怕的是写作文;教了几十年的书,最怕的是教学生写作文。而且自己也经历了几十年的作文,写出来的作文也还是那么的普普通通,足见写作文的难度之大。但不管怎样,青取之于蓝而胜于蓝,如果家长、教师教孩子的方法得当,一批批奋斗在各条战线的优秀孩子,不正是我们这一位位不怎么会写作文的家长、老师培养出来的吗!下面关于题主的问题,谈谈我的几点看法。
一、从小开引导“说文”
教孩子作文一般是从说到写,所以应该从孩子会说话时,就开始教简单的口头“作文”。例如,在给孩子吃桔子之前,家长可提一些简单的问题,让孩子回答,诸如,这是什么呀(桔子),是什么形状的(圆的),是什么颜色呢(黄色);给孩子吃过桔子之后可继续问孩子,桔子好吃吗(好吃),是什么味道呢(甜、酸甜)。当然家长要尽量挑孩子喜欢的物品,更能激发孩子的回答兴趣。通过引导孩子观察颜色,形状,体会味道,逐步培养孩的观察和说作能力。
二、从句、段开始作文
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上了幼儿园或一、二年级时,孩子已经有一定的识字量,积累了一些常用的词语。这时家长就要逐步由说过渡到写。家长可选择一些孩喜欢的图片,先指导观察,然后再写作。例如,一幅动物青蛙的图片,先整体观察青蛙的颜色(浅绿、花绿),再观察青蛙局部的特点,嘴(宽),眼(大、鼓),腿(前腿短,后腿长),最后说说青蛙的作用(捉害虫)。然后引导孩子,用一、两话把图意写下来。当然这必须遵循从易到难的原则,从写一、两话,再过渡到一段话,从观察一幅图片,再到几幅图片。
三、在体验中指导作文
孩子的写作是需要材料的,没有亲身经历或生活体验是写不出好文章的。因此,要多带孩子到野外去感受体验生活,当然最好是孩子比较有兴趣生活体验。例如带孩子野外钓鱼回家后,就要及时引导孩习作。先让孩子回忆,准备了那些钓鱼的器具(钓饵、钓杆),怎么去的(步行或自家车),沿途的心情怎样(期待、兴奋),最激动的那一刻是什么时候(钓上来第条一鱼的时刻),能具体说说当时的情景吗(从动作、语言、神情等方面去叙述),今天去钓鱼收获了什么(学会了钓鱼的方法,也收获了喜悦)最后引导孩子整理思路、进行写作。当然,引导孩子坚持写日记,把每天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新鲜事物用日记的方式写下来,也是积累素材的好方法。
综述,培养孩子的写作兴趣,没有绝对的好方法。但是,家长如果从小开始培养,从易开始切入,从生活实际中去引导,孩子也就慢慢会适应、喜欢写作文!
(个人浅见,仅供参考)
怎样启发孩子写作文的兴趣呢,具体做法是?
怎样培养兴趣?这六招,让孩子爱上写作文
兴趣,是最好的作文老师。孩子如果对作文产生了兴趣,写作文就不再是难事。孩子对写作文的兴趣是可以培养的。那么,怎样培养孩子对写作文的兴趣呢?
一、培养兴趣,要从看图作文抓起孩子小的时候,对形象的东西比较感兴趣。写作文时,有图放在那里,让孩子照着图去写,会激发孩子的写作兴趣。如果没有图,孩子写作文时,就会觉得困难,对写作失去兴趣。
特别是二、三年级的孩子,写作文,一定要从看图作文抓起。这是因为,二、三年级的孩子,年龄比较小,没有多少生活经历,写作文时往往会感到没有什么东西可写。你为他提供一个图,就解决了他在选材方面的一个困惑,这样就有助于兴趣的培养。
二、培养兴趣,要让孩子多写故事不少孩子都愿意听大人讲故事。孩子为什么喜欢听故事呢?因为,故事有趣、有意思。同样的道理,故事听起来有趣、有意思,写起来也一样有趣、有意思。
我在作文教学中也发现,一布置写童话、写想象故事的作文,同学们就特别有兴致,特别有兴趣。
所以,在作文学习中,要让孩子多写故事。这种故事包括生活中的故事、想象故事、成语故事、历史故事、科幻故事等。
孩子把故事写好了,写事的作文也就会写了。另外,会写故事,对写人的作文也会有帮助,因为写人也要通过事去表现。
三、培养兴趣,要和孩子一块去采风有的作文,在写作之前,需要家长和孩子一去采风。比如要写一篇《美丽的公园》,家长就可以领孩子一起去公园里游玩,一边游玩,一边观察。在游玩的时候,要告诉孩子应该重点写哪几个景致,让孩子重点观察一下。这样,采风回来之后,这篇作文写起来就很容易了。
如果老师让写《寒假最难忘的事》,家长就可以和孩子一块去堆一个雪人,堆完后,让孩子写一篇《堆雪人》的作文。这样做,既让孩子感到堆雪人很有趣,作文写起来也很轻松,无疑之中,就培养了孩子对作文的兴趣。
四、培养兴趣,就要营造写作氛围在家庭里,营造一个良好的写作氛围,会对孩子写作文产生积极的影响。怎么营造写作氛围呢?比如家长也经常动动笔,写点东西,甚至也可以投投稿;如果发表了、或获奖了,都会对孩子产生影响,激发孩子的写作兴趣。
有时,全家聚在一起,开一个作文分析会,对孩子写的作文进行评析。比如期末孩子的作文被扣了3分,这3分是被扣在什么地方呢?是偏题了呢?还是中心不够突出?还是详略不当?还是字写得不好?通过分析,既可以吸取教训,又营造了家庭写作氛围。
五、培养兴趣,一定要多鼓励人,都喜欢听表扬。孩子更是这样。所以在培养孩子写作兴趣的时候,千万别忘了这一招——鼓励。怎么鼓励呢?无非两种办法:一是精神奖励,二是物质奖励。要以精神奖励为主,以物质奖励为辅。
精神奖励,主要是口头表扬。发现孩子在作文方面有提高、有进步,及时进行表扬和鼓励。特别是作文写得不好的孩子,更加需要表扬和鼓励。有一个五年级的学生,作文写得很差,只能写300多字。有一次他了一篇500字的作文,而且写得不错,我抓住时机,立即在班里大加表扬。从此以后,他每次都写500字,作文有了很大的提升,对作文逐渐也有了兴趣。
物质奖励,也有必要。比如,作文考一等,给买一件玩具;作文得了a,奖励5元钱等。
家长对孩子的作文要少指责,多指导,多奖励,多鼓励。
六、培养兴趣,要让孩子有成就感在培养孩子的成就感方面,有一位家长的做法值得借鉴。这位家长把孩子从三年级开始写的作文,都输入了电脑,到了四年级末正好孩子写了100多篇作文。家长便把这100多篇作文打印了出来,装订成一本文集起名为《童年的脚印》。到了五、六年级时,家长又印了第二本文集。孩子看了家长为自己整理出来的两本文集,很有成就感。如果初、高中,再各出一本文集,这真是一件很有成就感的事情。
还有的家长,帮助孩子把写得好的作文,推荐到报刊、杂志、网络平台上发表,对培养孩子的成就感,激发写作兴趣都非常有好处。
总结:有位名言说过,干你愿意干的事情,才能干得更好。写作文也是如此,你只有对作文有浓厚的兴趣,才能学得更好,才能学出效果。所以,家长一定要重视孩子写作兴趣的培养。
闫老师简介:我是一名作文老师,业余时间喜欢写作,曾经发表短文300余篇;著有《新闻漫话》《闫老师教作文》《中考作文冲刺》等书。有喜欢作文与写作的朋友请关注我。谢谢!
怎样启发孩子写作文的兴趣呢,具体做法是?
孩子本来对各种事情都是有兴趣的,对写作文也是一样的。所以,启发孩子写作的兴趣根本没有必要,而是要想办法让孩子不畏艰难,持续把作文写下去,才是重中之重。
为什么孩子慢慢失去了对写作文的兴趣呢?孩子接触写作文后,被老师和家长要求这、要求那,有过两三次后,就慢慢有抵触情绪。换做我们自己,当我们去做一件事情的时候,内心都是陌生的,在不熟悉的情况下被不断要求,心里会自然而然地生起一种抵触。没有克服这种感觉我们就会放弃,只有克服这种感觉后,我们才会坚持下来。
其次,我们任何事情都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写作是一种高度的思维训练游戏。写作是需要我们耗费大量的脑力去表述我们自己经历的人、事、物的,是需要我们把脑袋中的内容转化为语言文字表达出来,这种能力不是简简单单写一两篇文章就搞定的事情。写作是需要我们长期的思维训练才能有结果的,只靠几篇写作是无法真正提升孩子的写作的能力的。
再次,孩子们在写作过程中养成了许多不好的习惯。
1、为了得到老师的表扬,追求字字句句都完美。孩子那么小,写得又那么少,还追求完美,不停地使用涂改液、橡皮擦修改,写一句话都要花费较长的时间,更不要说写一篇作文了。
2、家长或老师在孩子写作过程中,不断地批评孩子这里没有写好,那里没有写好,时间一长都懒得写。我们小时候听到作文是最害怕的一件事情,都是在最后逼不得已的情况下才去写作文。
3、写作文没有按照写作的思路来写,宁愿在脑袋里想半天,也不下笔写出几个字来。我们经常看到孩子们一写作文就拿着笔咬笔头,但就是不把笔放在纸上写字,半天过去,只写一句话就没有下文了。
小结:写作文的兴趣,孩子天生就有的,都想表达自己的想法的欲望。可是我们不正确的引导,反而让孩子不敢表达、害怕表达,最后干脆不表达。兴趣的培养不重要,重要的是如何让孩子坚持写作这一件事情,这才是最根本、最重要的。
培养孩子坚持写作的方法兴趣往往都是三分钟热度,过了之后就没有了。所以我们要想办法激励孩子写作文的持久动力,这样才能真正让孩子坚持下去。
第一,让写作变得简单一点。
1、要求孩子写作文的时候,不要写什么300字、500字、800字了,就一个简单的要求,不少于100字。孩子写100字其实是非常容易完成的一件事情,因为容易、因为简单,孩子才更容易坚持。
2、每天写上15分钟。15分钟,时间不长也不短,孩子也能轻松坚持,在这段时间里让孩子不停地写,把脑袋里想到的全写下来,很快时间就过去了,而且孩子还有一种还想再写的感觉。
3、想到什么写什么,把自己的状态写下来。我们孩子说话其实很容易的,但一到写作文就不容易了。原因就是说话的时候想到哪说到哪,没有任何限制。而我们写作文却是,这要怎么写,那要怎么写,各种条条框框限制住孩子的思维,所以就写不出来。
第二,对孩子的作品及时反馈,合理点评。
我们很多家长或老师,看到孩子们的作文后,就不停地指出这里有错别字,那里的句子不通顺,会给孩子们找出一大堆问题。孩子们发现自己辛辛苦苦花费较大的时间,结果却是这样悲惨,孩子们对写作的情绪就会一落千丈,不想提作文这件事情。
所以,我们合理地点评孩子的作文是非常有必要的:
1、不管孩子作文写得怎么样,先给孩子做好记录,为孩子成功坚持每天的写作表示认可。有条件可以将孩子每天写作的字数记录下来,做一个长期的系统统计。
2、不管孩子作文写得怎么样,先找出孩子写得好的句子或者用得好的词语。孩子才多大年龄,让他们写出非常好的文章,这不是一件滑稽的事情吗?即使孩子写得好,又有多少个这样的孩子,我们干嘛要纠结于孩子的好坏呢?所以,最好的方式,就是不点评孩子写得不好的地方,就是表扬孩子写得好的地方。
第三,对孩子的写作坚持给予精神、物质上的奖励,激发孩子持续的写作动力。
一个人养成习惯后,哪怕是一年两年、三年五年的习惯,一旦放松下来,瞬息之间、一个念头就可以前功尽弃。
我过去就是连续坚持一年写作,一门心思的写,后来公司有其他任务安排,老板给了一个理由可以放松自己后,就难以坚持写下去了。直到去年下半年才觉得要自己做好宣传,打造好自己的个人影响力,才坚持在各个网络平台上写作。然后在写作的过程中,居然还收获到各种小红包、奖金,现在动力更是足够,无论何种原因,必须保证每天的输出。
同样的道理,运用在孩子的写作训练上是一模一样的。在孩子写作坚持的情况下,我们可以给孩子设立一些精神上、物质上的奖励。这种做法是对孩子努力的认可,是对他们个人价值的认可,一旦得到认可,孩子哪怕是写作再困难也会继续坚持的。
我在澳洲的一位作文家长学员,他平常给孩子们的零花钱是5澳元,现在孩子们只要坚持写作文,就给孩子们7.5澳元。孩子们坚持写作的动力非常足,大的孩子经常每天坚持写一个小时,内容字数达5000字(英文)。孩子的老师看了之后,也说孩子写的非常好,没有体验是很难写出来的。这就是我为什么一直强调坚持写作,比写作的兴趣更重要,因为长期写作是一种枯燥乏味的事情,在绝大多数人看来是一件非常痛苦的事情,很多人说让他写作文,就说你还是让我死吧,我不写。这真是死都不害怕,竟然害怕写作。让孩子们坚持写作,比让孩子对写作有兴趣难太多太多,必须要用心做才能真正帮助孩子们的写作。
结束语写作真不需要兴趣的启发,只要让孩子想到什么写什么,就跟说话一样简单,他们就马上明白该怎么做了。关键是怎么让孩子坚持写作,个人思维有限,仅仅能想到这样一些我们曾经用过和接触过的方法,希望能帮助到更多的家长和老师,然后把孩子们的写作能力真正提升起来。
个人简介:@童教雷鸣(公众号童教雷老师),从事教育15年,专注于6-16岁孩子的潜能开发和学习提升,科学分析教育问题,做简单的事,坚持做,欢迎关注!怎样启发孩子写作文的兴趣呢,具体做法是?
如果你希望自己的孩子对写作有兴趣那就让他先去阅读吧。
怎样启发孩子写作文的兴趣呢,具体做法是?
写作,不论是小学、中学大学还是工作,都离不开。小学称为习作,中学称作文,大学及工作后称写作。习作是写作的初级阶段,是写作的基础。
就小学生习作来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但兴趣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大家都知道,小学生本来就缺乏主动性、持久性,写作兴趣也一样。我就说说我的一点经验。
一、“说-写-读-感”中培养成就感小学生习作,是从学会造句开始,造句就是说话。
说什么,“我口说我心”。心里想什么就说什么,老师在此过程中的作用非常重要,要善于倾听,善于引导,拓宽思路,鼓励学生根据老师的引导心里话说完整、具体,老师随时给予肯定表扬,在告诉他“你这么说会更好,老师相信你能行。”学生就会认真组织语言,把想说的话通顺、完整、有条理地说出来。这是兴趣的第一步。说好的成就感。这个过程,老师一定要想办法把学生说的完整记下来,以便后面所用。
写什么,“我手写我口”。用我的手把我说的用笔写下来就是最初的写作。这个过程有点难,要慢慢来,不能急。
读什么,“我读我所写”。写完再去读,大声读边读边想,“是不是和我刚说的一样?”然后老师出示自己刚记下的学生的话做比较,学生就会发现自己写的和说的有哪些不同,老师给予讲评,讲评中关键是给予鼓励。特别是和其他同学作比较,让学生“我也能行”的成就感。
感什么,“我感我生活”。丰富的生活中是学生的亲身体验感受最深的,体验最深的就是最好的说写素材。这些素材老师可以要求学生及时把它记下来,记在什么地方都行,只有记了,才会留下更深的印象,到写作时就可以拿来用。这样,最初的写作成就感就建立起来了,写作兴趣就形成了。
要使这种成就感一直延续,老师要时刻给予关注。关注他的说话、写话和读书。读书的过程是思考的过程,是积累说话素材的过程,素材越多,说话内容就越丰富,说得越丰富,写得就越丰富。老师可以用展评、板报、班报、校报等多种形式巩固学生的成就感。
二、“读学用”中培养兴趣在读中学习写作的方法运用在自己的习作中。小学课本中的每一篇课文,都是知名教育专家和一线教师精选出来的,学生在读的过程中老师一定要引导好,在各种形式的读中感受文本思想,就如《秋天》和《秋天的图画》,都是写秋天的,但它们各有不同,可以让学生在读中感悟,老师要告诉学生这两篇课文各自好在哪里,相互比较,学生就会学到该怎么写秋天了。
三、“写改评”中提高能力习作课的方法指导与素材选择效果体现在学生习作质量上,关键是学生知道该怎么写,结构安排、主题与内容、详略处理等不会一次完成,需要在老师指导下多次修改,老师个别辅导中发现共性不足与优点,集中讲评,共性不足怎样避免,优点怎样突出,是一个再生成与加工的过程,也是学生习作能力提高的过程。好文章是改出来的,自改互改结合,自改中再认识,互改中再学习,习作能力自然就提高了。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就是不同的老师有不同的方法,只要能激发学生习作兴趣的方法,就是好教法。网络上、图书上的方法只要有利于习作水平的提高都是好方法。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