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不体罚学生就是放任不管吗?教师不体罚学生就无法提高教学质量吗?
欢迎来到“老穆说语文”问答领地,老穆将用最大的热忱和最好的回答来回馈您!
老穆有话说老穆认为,“教育惩戒权”的回归,是符合教育规律的,不然教育部也不会赞同这一说法。
目前,教育部正在抓紧修订《教师法》,尽快让老师们享有合理的教育惩戒权!
老穆始终认为,小学阶段可以合理地对学生进行惩戒,到了初中及高中阶段,就没必要这么做了,可以换种方式。
四川大竹县第二小学就开展“让戒尺进课堂”活动,经过一年试行后,效果非常明显。不论是校风、班风,还是学风,都有很大改变。但据老师们反馈,低年级的孩子,用戒尺效果最好,而高年级的孩子往往自尊心较强、有逆反心理,老师们实行起来也是有顾虑的。老穆带过小学,也带过初中,对此深有体会。
小学生要是调皮起来,不是你对他说教就管用的,倘若老师有合理的惩戒权,情况就会好多了。
初中孩子,往往更有“尊严感”,倘若此时你打了他,他们往往会怀恨在心。
老穆第一次带初一时,班上就有个调皮学生,说教无用,于是,我就当着全班同学的面,打了他一个耳光。
从此以后,他再也不敢在课堂上捣乱了。然而,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孩子对我都是不说话的。
老穆也有点后悔,于是找其沟通,向他说明情况,同时也向他道了歉。经过我的耐心疏导后,孩子最终释怀了……
(一)不是老师爱体罚学生,而是有些学生不管就要变坏!体罚不是目的,让孩子健康成长才是目标。(二)严师出高徒!教学质量的提高,跟老师的管理力度有很大关系。老穆初一时,分在六班,处在教学楼后面的瓦房里,班主任管理松懈,因而学风较差,我们的成绩也就可想而知了。
反而一二三班,管理很严,他们的成绩则很好。
老穆清楚的记得,有学生这样嘲笑我们,说:“六班的学生,头脑简单,四肢发达,所以运动会得奖多……”
到了初三分班后,老穆就到了前面教学楼上课,刚入班时,成绩中等,由于班主任管理严格,老穆成绩也是突飞猛进,上学期期末考,老穆就考到班级第二了……
这些都在说明,管理严格对学生成绩地提高是有很大帮助的。
【结束语】不是老师要体罚学生,而是学生犯错了,不得不去管理。学生被处罚,不是向老师低头,而是向规范低头。
你们支持老师拥有合理的教育惩戒权吗?
如果您觉得不错,记得关注“老穆说语文”,并点个赞哦!
教师不体罚学生就是放任不管吗?教师不体罚学生就无法提高教学质量吗?
我是七十年代的中学代课教师,因为本人性格内向,身体廋弱说话声音不敢大呼大叫,所以没有魄力。知道自己的弱点,所以用加倍关心学生弥补不足。
每当我接受一个新班时,从开始第一天早晨站在教室门外右边接待学生,检查卫生、风纪。尽快了解每一个学生的情况,有一名智力较低下的学生大家轻视、耍笑他,有一次他跌倒在教室门口大家围观并笑着说他笨,我跑过去扶起他并拍掉身上的尘土。学校包场电影我首先选了一张座位好的给他,剩下的大家排队来讲台上自己拿。
一天放学后值日组长来告诉我:某同学不值日,我告诉地:“把垃圾堆在讲台下”。第二天早晨我叫这位学生打扫干净,一方面补上这次劳动,另一方面“杀鸡儆猴”。一个班级六、七十学生每天发生的事情很多,从来不体罚,主要是我与学生在一起的时候较多。学校老师们说我治理学生的办法太多,其实不是什么方法多少而是让学生亲近你,欣赏你他们就听你的话。
教师不体罚学生就是放任不管吗?教师不体罚学生就无法提高教学质量吗?
其实体罚学生和管理学生是两码事,体罚学生与提高教育质量更没有必然联系。
一,体罚是让孩子身心感到难受的惩罚,是教育学生的一种方式。
管理是按照规章制度来约束学生,让学生明白什么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
管理是否有效与规章制度的合理性、科学性,与管理者的水平及其采取的管理方法有关。
二,而体罚只不过是管理学生的一种辅助方法而已。
体罚虽然是有效的管理方法之一,但如果把体罚当作主要管理方法使用,也是不恰当的。
适当的体罚能帮助学生改正过错且留下较深的记忆。
过当的处罚则可能使学生灰心丧气,性格变得孤僻、冷漠、仇视甚至对人易产生攻击性。
优秀的管理者可完全不用体罚的方式,便可把学生管理得服服帖帖。即使偶尔使用,也会对体罚的具体方法、力度及可能产生的后果考虑再三,慎之又慎。
三,至于提高教育质量,则是一个比较复杂的话题。
教育质量与管理有关。
没有严格的管理,班级很难形成良好的班风及学习习惯。提高教育质量也就无从谈起。
教育质量与老师的素质和教法有关。
如果老师没有丰富的知识及系统的科学的授课方法,也不会有高的教育质量。
教育质量与学生的学法有关。
如果学生不能在老师的指导下形成自觉的科学的学习方法。提高教育质量也是不可能的事。
而体罚之于教育质量,其作用微乎其微。
体罚虽然是有效的管理方法且对于提高教育质量有一些帮助,但其副作用不可小视。
靠体罚提高管理水平和教学质量是不可取的。
教师不体罚学生就是放任不管吗?教师不体罚学生就无法提高教学质量吗?
这也得分学生,有的学生教育几句可能会改,有的学生就爱和老师对着干。我上初中时,英语老师是女的,每次英语课,后面的同学都把老师气哭。上课基本就是后面几个同学的表演,班主任也多次教育这几个同学,但是不管用。直到一次自习课,这个同学去别的班捣乱,让人家班主任一脚从教室踹到室外后,再也不去别的班捣乱了,后来同学会见到这个同学,讲起这个事情,他也是后悔的,只怪自己不懂事。所以,批评教育管用的话,就没有法律的事了。
教师不体罚学生就是放任不管吗?教师不体罚学生就无法提高教学质量吗?
首先说这种说法是错误的。
我是初中的老师,我首先来说说体罚与惩戒的区别。
一般情况,体罚说的是老师简单、粗暴的教育方式,是通过给学生造成肉体上的痛苦,对犯错误纪律的学生进行惩罚。体罚的方式有脚踢、打耳光、罚跪等形式。体罚和变相体罚是我国各种法律禁止的。而教育的惩戒是教师根据一定的规范,以不损害学生身心健康为前提,用来制止和消除学生的错误行为,以帮助学生改正错误为目的,以惩罚为特征的一种教育方法。
二者的主要区别是:体罚简单粗暴,而惩戒却不损害学生身心健康。我国法律虽然禁止老师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但是规定不够具体、明确,如《教育法》,《义务教育法》对于惩罚都是一笔带过,没有一个明确的限定,且对于什么才是正确合理的惩罚生为未作说明,导致教师在这个问题上个人随意性大。在真正落实上,无法说清正确合理的惩罚和体罚的区别。这也是家长和学校、老师之间有争议的地方。
一般情况,绝大多数学生在校根本不用老师去费劲心思去管理,因为他们是好学生,他们能够按照老师的要求去完成老师布置的各项任务。在纪律上,老师常常管理的学生主要是检查违反纪律的学生,他们是老师管理的重点对象。有时他们的行为会影响其他学生的学习。
教师不体罚学生不是放任不管,因为惩戒使用的机会很少。只有学生犯的错误非常严重时,老师才使用。教学质量的体改主要依靠老师认真教学和学生认真学习来提高。学生的管理是教学成绩提高保障。学生非常听话就没有惩戒的发生。这是最好的。
教育好学生是学生、老师、家长和学校的共同任务。只有大家共同努力,学生才能够健康成长。
教师不体罚学生就是放任不管吗?教师不体罚学生就无法提高教学质量吗?
现在的孩子特别难管,只听得好话,听不进老师批评。 有时候体罚,不仅起不到教育的效果,还让学生记恨在心,只记得老师的惩罚,记不得老师的关爱。老师要给学生留下好印象,不要动手惩罚。现在的孩子和八十年代、九十年代不同了。
没有体罚,面对生龙活虎的学生,就需要付出更多的心血。我们学校有好几名教师,管理班级很有一套。 从来不见他们大声呵斥学生,更看不到动手体罚。 但是学生学习兴趣很大,班级的学习氛围非常浓厚。每次接的班,底子特别薄,平均分总和别的班相差十几分。
对基础比较差的班,一学期结束之后学校就要考虑换教师,学校就会弥补学生的损失,把这些有管理经验的教师安排上。当然这对于老师来说也不公平, 每年都让人家教差班。 学校宁愿让老师埋怨,也不会让学生的学习受影响。
这些教师一接手,短短一周,班风学风就有着立竿见影的变化。他们的管理经验很相似,恩威并济,严慈相加。让学生树立总目标,明确近期目标,具体到每周,然后对照目标,查找差距。完成目标给以表扬,没有完成目标的,接受惩罚,什么惩罚呢?那就是周五比别人晚回去一个小时,给老师汇报一周表现。
我们是寄宿制学校,学生周五都很想早点回去放松放松。被留下来的学生会觉得没面子,让家长感到不光彩。毕竟学生大了,自尊心还是比较强的,所以在学校就比较用心,争取周五下午早点回去。
班主任有一个明确的奖惩措施,一周总结一次,及时纠正学生学习过程中的问题,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不用惩罚,依靠我们的管理艺术,来提高教学质量。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