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安徽省出台文件,减轻中小学生负担?

据文件规定,很多做法值得肯定!

欢迎来到“老穆说语文”问答领地,老穆将用最大的热忱和最好的回答回馈您!

老穆有话说

“今天音乐老师家中有事,我们就上数学课吧!”

“今天体育老师临时请假,我们就上语文课吧!”

同学们,这样的声音你们是否听过?反正老穆小时候是经常听到。不过,这样的事情今后将不再发生啦!因为教育部门决心要为咱们的孩子减负,即便是期末临近,体育课、美术课、音乐课也是照上不误。同学们,你们是不是很开心呀?

近日,安徽省教育厅等九部门制定了《安徽省减轻中小学过重学业负担实施方案》,希望通过具体的政策,来切实减轻学生们的负担。

小学生每天睡眠时间不少于10个小时,初中生不少于9个小时,高中阶段学生不少于8个小时。

目前,学生家长最困扰的事情就是孩子作业多,每天熬夜到十一二点。如此一来,孩子怎能有精力上好第二天的课呢?

为此,教育部门也非常重视这件事,所以出台了相关政策。

老穆前几天看新闻,据衡水中学校长介绍,衡中学生每天保持8个半小时的睡眠,每天阳光锻炼一个小时,跑操两次,一周三次体育课。

衡水中学尚且能做到,相信其它学校也能做到。

校外培训结束时间不得晚于20:30,这项规定,能够切实保障学生的睡眠时间及学业压力。

对于学生而言,补课似乎已是常态化,因此,教育部门出台政策,要求培训机构20:30之前必须结束培训任务,不得拖堂。

老穆也希望相关机构能够遵守这一规定,切实保障学生的睡眠时间。

推进家庭教育工作的发展,是一大亮点。

方案中提出,要帮助家长树立科学的育儿观念,鼓励支持孩子培育1—2项体育运动爱好。经常关注孩子的情绪变化和心理健康,有意识安排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

老穆认为,当前家长过于重视孩子的成绩,而忽略了孩子的家庭教育工作。安徽省的这一举措,可谓是“雪中送炭”,给家长们较大的帮助。

“懂得感恩、讲究诚信、尊老爱幼、礼貌待人······”,这些传统的文化,不都是家庭教育所要重视的内容吗?我们家长可千万别忽视哦!

有政策,就要有执行,也要有监督!

据报道,安徽省教育厅将建立“暗访巡查通报制度”,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曝光、责任到人,以确保方案能够执行下去。

老穆希望各个学校及相关机构都能自觉遵守方案规定,这样就不需要监督部门调查曝光了,免得到时候难堪······

【结束语】方案的实施,对学生而言,是一个利好的消息。但能否贯彻到位、能否让学生实现减负,还有待时间检验!减负工作,不能只依靠教育主管部门的政策,还需要学校的配合、家长的支持以及社会的监督。只有这样,方案才能得到真正地贯彻,学生才能实现真正减负。希望用不了多久,我们就能听到学生银铃般的笑声!

如果您觉得不错,记得关注“老穆说语文”,并点个赞哦!

如何看待安徽省出台文件,减轻中小学生负担?

1、先呵呵,减轻负担根本途径是多盖学校,彻底贯彻义务教育,只有增加学校,增加学位,减轻学位紧张,认真贯彻义务教育,才能从根本上减少由于教育投入不足给家庭造成压力,特别是考学压力,升学压力。

2、增加免费师范生,同时严格教师准入制度和清退制度,提高教师含金量和质量水平,提高教师整体素质,才能提高整体教育质量,才能基准线维持教育综合水平和质量,减少学位攀比,才能引导家长少补课,引导学校少布置作业,减轻学生负担。

3、改革教师评价制度,按照教学质量评估、学生教育水平评估、家长意见反馈、社会声誉反馈等综合评价教师,并作为教师涨薪、晋升依据。纯粹用发论文数量,评职称这种不客观的评价教师的体系,完全是引导教师不务正业,忙于评职称涨工资,教学任务不上心。另外教师工资可以根据教学水平和学生教学质量反馈,进行工资浮动,按劳取酬,干得好的就应该有业绩提称,干的差的末位淘汰,教师应该引入绩效考核。让社会用上放心的教师,让教师通过真才实学和教学成果增加物质回报。

4、学生评价体系多样化,引导不同阶层的学生可以以多种方式进入社会不同行业,大力弘扬劳动无贵贱,多样化晋升评价体系,有利于人们安心做工匠。产业多演化,社会分工多样化,让不同阶层不同水平的人能找到相应的工作就业。完善社会保障兜底政策,让受教育水平较低、或者技能不好的人,能在失业期有一定程度的生活保障,同时加大失业人群技能培训,技能提升补贴。从根本上引导未来预期,减少就业和生存压力导致的考学攀比,同时拓宽成材路径,才能根本上遏制过度考学竞争。

5、综述:纯粹的规定作业量、上课时长,完全是隔靴搔痒,而且是背道而驰。上课时段减少,课上作业减少,造成补课时长增加,反而是增加学生负担,增加家庭教育开支。同时放学越早越早,接送越来越不方便,反倒是放学后的托管的生意是越来越好了。制定这种规则的不得不说是文盲

如何看待安徽省出台文件,减轻中小学生负担?

安徽减负新规

近日,省教育厅等九部门制定了《安徽省减轻中小学生过重学业负担实施方案》,方案明确了: 杜绝“非零起点”教学;严禁压缩音体美课时;校外培训结束时间不得晚于20:30;要帮助家长树立科学育儿观念,鼓励支持孩子培育1—2项体育运动爱好;经常关注孩子情绪变化和心理健康,有意识安排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引导孩子合理使用电子产品;保证小学生每天睡眠时间不少于10个小时,初中生不少于9个小时,高中阶段学生不少于8个小时;建立暗访巡查通报制度等。

笔者观点分享

据《2018年中小学生减负调查报告》显示,孩子真正能够睡到自然醒的不到1/4,具体原因包括:升学压力、父母焦虑、学校课程设置、过高的期待等。著名教育专家纪大海认为“大家还得中考、高考,都还是要拿分数来说话;就算学校减负了,家长也会主动给孩子增加额外的课程和作业”。“减负”不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也只能是学校内“减负”、校外“增负”,很多家长觉得“越减越重,越减越多”、“减负减负,不堪重负”是有一定道理的!

“减负”的根本点在哪里?解决这个问题,我们首先需要明确,中小学生究竟需要不需要有负担?教育专家纪大海认为,“学生没有负担,就没有学习和前进的动力,这些负担,可以让他们在学生时期学会担当、坚持、抗压等基本能力”;所以,学生不可没有学习负担,我们要减得是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那么,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是什么呢?毫无疑问,就是事关千家万户切身利益的孩子升学压力!为了破解这个压力,国家已经“双管齐下”地在不懈努力了。

破解学生升学压力的“第一管”,就是普及九年义务教育、2020年全面普及高中阶段教育、进一步普及高等教育。我国的九年义务教育已经实施了30多年,效果非常明显,不仅缓解了孩子“上学难”问题,更是大力提升了国民素质;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在许多地方已经得到落实到位,2020年全国普及高中阶段教育的目标也将成为现实;2019年全国高考升学率已经达到了90%,基本普及高等教育也已经是板上钉钉的事。

破解学生升学压力的“第二管”,严格规范学校教育、严厉整治社会办学机构的不法课外辅导行为、严肃要求家庭教育的科学育儿。学校教育中,规范了学生作息时间、课后服务、作业量、考试成绩评比、综合评价体系等;社会办学机构的师资要求、场所要求、收费标准、时间要求、以及教育教学规律要求等;家庭教育积极倡导科学育儿观,具体化了家庭教育责任担当、科学育儿方式方法指导、辅导补课科学理念宣传等。

结束语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安徽省减轻中小学生过重学业负担实施方案》,是对国家教育部等九部委关于中小学生“减负”措施的深入贯彻和具体落实,更是立足本省实际,踏实“减负”到位的有效手段。随着方案的进一步实施,必将有利于把“减负”任务和目标落到实处!

如何看待安徽省出台文件,减轻中小学生负担?

应该肯定,九部门的初衷是好的,而且列举了一些学生和家长实实在在的痛点,也给出了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不再是语焉不详,而是实打实的举措。

但是,安徽省教育厅等九部门发的减负文件难道还能大过教育部等九部委发的减负三十条?

部发文件从去年底到现在己经7个多月了,各地执行效果又如何呢?想必大家也都心知肚明。

省发方案无非是对部发文件的细化,真要说起来,并没有多少新意,也没有超出上面文件的规定范围,还是在一个框架内。

其实,我倒认为,按照对口关系,省直各单位认真落实上级文件要求就可以了,大可不必在半年之后再出台一个实施方案。

可以想见,接下来各市会相继在省发文件的基础上出台文件,然后县里也会根据市里文件,印发县级层面的实施细则。

之后,就是一级对下一级的督查,发现问题,提出整改要求。而下一级会附以大量的文字材料向上级汇报整改措施和效果。

经过文件的逐层下发和汇报材料的逐级上报,整个减负活动就差不多得到了圆满落实。

而事实上,孩子们的书包轻了吗?睡眠时间多了吗?补课少了吗?作业和考试减了吗?家长的焦虑降了吗?老师们轻松了吗?

我不知道。

中小学生的学业负担因何而起?指挥棒决定的。不从根本上去解决问题,总是在外围打转转,能彻底扭转局面吗?

减负,犹如隔靴搔痒。搔的人再大力,隔着厚厚一层障碍,终归不能止痒。

如何看待安徽省出台文件,减轻中小学生负担?

学校减了负校外补忙,成绩没提高钱包空仓,大人屁事不干天天接送,小孩子可以和更多人一起愉快的玩耍,成绩不行了,于是又开始说老师课内不教,要收钱才教……

如何看待安徽省出台文件,减轻中小学生负担?

首先肯定一下,减负的初衷一定是好的。

我对十几年来教育减负的成果是质疑的,希望在未来能得到解决。

先问一个针对本文件的问题,保证学生睡眠时间10小时。出发点是好的,可是如果出现不足的,怎么处理?各家,各学校的情况是不一样的,这个要求如果落实,落在谁身上呢?早上七点出门上学,最晚六点半起床,最迟八点半睡觉,难度好大。这如果实现不了,处理家长吗?这个规定不具可操作性,看到这里,后面的内容我就没有在往下看了。

我的观点是不要再减负了!在教学目标和高考标准不变的情况下,越减负,学校承担的工作量越小,家庭承受的压力越大!学生的负担是越减越多。。。。这种现象不能算我胡说吧。

反过来,如果学校上课时间延长,看似增负,但是学校承担更多一些,作业在学校完成,学生回家做作业少一些。时间在学校里度过,学生也少了上辅导班的时间。这样反而是实际的减负。

现在,学校放学,老师下班,但是家长们在上班,这个问题怎么破?不破,有的孩子就得去小饭桌辅导班,或者其他辅导班。这个负,是刚需,就减不了。

另外还有一个建议,教材请不要随便改,难道小学的基础知识发展那么快,快得必须与时俱进吗?小学上五年学,有可能需要换三种版本的课标教材,这是什么意思??是负责任的态度还是不负责任的态度呢?改编改革一套教材,不求使用百年,但也得科学,耐用吧,一套经不起时间检验的教材,由于不符合教育要求,短命的教材,拿出来给孩子们用,是不是有点不负责任呢?

还有就是请改革前多做做社会调查。行不行?相信家长们一定踊跃配合教育主管部门做这方面的工作。只有家长最了解孩子,最了解孩子的负担在哪里。

以上观点仅表达个人观点,不针对任何一方,如有不妥,请批评指正。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